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保护

古建保护

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庄严典雅的古建筑群贵州安顺文庙

中国古建网2023-04-20古建保护保护古建筑理论
古建筑保护评价,保护古建筑理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理解,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庄严典雅的古建筑群贵州安顺文庙,古建筑保护评价,保护古建筑理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理解安顺文庙,位于贵州安顺市西秀区黉学坝路47号,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约公元1368年),天启二

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庄严典雅的古建筑群贵州安顺文庙

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庄严典雅的古建筑群贵州安顺文庙,

  古建筑保护评价,保护古建筑理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理解安顺文庙,位于贵州安顺市西秀区黉学坝路47号,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约公元1368年),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毁于兵燹,天启上年(1624年)重建。后经清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道光十七年(1837年)几次增建、修复,臻于完备,文庙现存建筑占地面积8750平米,是一组建制齐备、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工艺精美的古建筑群,是国内遗存不多而且保管最为完整的古代文庙建筑。

  安顺文庙建筑群沿中轴线建在面积不等,逐层抬升的五层台地上,由底向高,由开阔到紧缩,层层递进。第一层台地建有石影壁、“德配天地”石坊、“道冠古今”石坊及“下马碑”四个单体建筑,两坊下为通道。石影壁为料石纵向齐缝砌筑;两坊为须弥座,三间四柱,冲天式结构,石柱顶端立朝天吼小兽;下马碑为方形柱石,碑文为正楷竖向阴刻“文武百官军民人等在此下轿马”,基座为石雕伏象。

  第一层与第二层台地间由宫墙影壁、两道垂花门分隔。宫墙影壁由方形石柱石枋穿斗而成,中装透雕石隔板,上为青砖瓦白脊,正中石隔板正阴背阳刻正书“宫墙数仞”四字;垂花门为抱鼓石、双柱落地歇山顶建筑,东垂花门石隔板正阴背阳刻正书“礼门”,西垂花门石隔板正阴背阳刻正书“义路”。上九级垂带踏跺,经礼门、义路进入第二层台地。台地正中为泮池,泮池两旁为通道。泮池呈半圆,四周为雕花石栏,中跨三孔石拱桥。再上三级踏跺,即是第三层台地。

  第三层台地上原建有节孝祠和明伦堂,现仅存节孝祠,为面阔三间硬山式建筑。上九级带丹陛踏跺,为第四层台地。第四层台地上,中为“棂星门”石坊,石坊为须弥座三间四柱冲天式结构,通体遍雕各式图案,上镶雕花石隔板,正阴背阳刻正书“棂星门”三字,四柱两面刻八仙像塑其上。棂星门东西两侧为西阔三间硬山式建筑,东为乡贤祠,西为节孝祠。台地两侧建有重檐歇山顶楼阁,东为奎文阁,西为尊经阁。再上九级带丹陛踏跺,为第五层台地。

  大成门居于第五层台地正中,为面阔五间硬山式建筑,明间前檐柱为高浮雕盘龙石柱,大成门两侧,东为名宦祠,西为忠义祠,两祠均为西阔三间硬山式建筑。过大成门即是大成殿。大成殿为面阔五间歇山式建筑,雄居在1.4米高的石台基上,明间前檐两柱为整石透雕云龙石柱,殿前为石砌方形天子台,台四周带雕花石栏。天子台两侧为东庑、西庑、钟楼、鼓楼,两庑为面阔五间硬山式建筑,两楼为为歇山顶单间建筑。大成殿内,中堂供奉孔子及四配像,为汉白玉雕像,上悬“万世师表”、“斯文在兹”、“圣神天纵”三块金字大匾,两旁为十二贤哲塑像。 2001年06月25日,安顺文庙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