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保护

古建保护

东阳古建筑“复活”探秘:他们年年专注摸索出一套高招!

中国古建网2022-11-19古建保护民国保护古建筑
中国古建筑的6特点,民国保护古建筑,保护古建筑翻译,东阳古建筑“复活”探秘:他们年年专注摸索出一套高招!,中国古建筑的6特点,民国保护古建筑,保护古建筑翻译对诗画浙江而言,东阳是充满风雅的建筑高地:早在南宋时期,以东阳建筑工匠组成的就享誉江南

东阳古建筑“复活”探秘:他们年年专注摸索出一套高招!

东阳古建筑“复活”探秘:他们年年专注摸索出一套高招!,

  中国古建筑的6特点,民国保护古建筑,保护古建筑翻译对诗画浙江而言,东阳是充满风雅的建筑高地:早在南宋时期,以东阳建筑工匠组成的就享誉江南。千余年来,“东阳帮”打造了一个北起湖州,南至处州(今丽水市),东至新昌,西至婺源、徽州的建筑体系,甚至远及江苏、北京。在其发源地东阳,更是缔造了星罗棋布、水准极高的传统民居,被业内专家称为

  千载而下,时风剧变。当年“东阳帮”在市域外所建的传统民居,如今绝大部分成为重点保护单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东阳帮”大本营所在地的古建筑,却面临不同程度的危机。

  近年来,东阳市政协聚焦古建筑,聚力保护,用东阳传统民居文化之光,照鉴未来。

  用“遍地珠玑”来形容东阳古建筑数量之巨,并不为过。根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东阳市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点1524处,其中宅第民居、坛庙祠堂、牌坊影壁、亭台楼阙等古建筑达1200余处,往往一条悠长的街巷就串连着数处甚至十多处古建筑。

  数量可观之外,东阳古建筑的质量也令人刮目相看,可谓“遍身罗绮”。一幢传统民居,通常以东阳木雕为主要装饰手段,融合竹编、砖雕、堆塑、石刻、彩绘、嵌宝等传统工艺,尤其是把木雕与建筑构件巧妙结合的技艺,堪称一绝。这些古建筑还承载了精妙的传统营造技艺,在空间上以三间为单元巧妙组合,构成多达数十间的大宅院,最早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卢宅明清建筑群,九进院落中轴线余亩,房屋近千间,被誉为“江南故宫”。

  但到目前为止,东阳市挂牌保护的古建筑未及半数。产权复杂、经费欠缺、机制不活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古建筑保护工作。庞大的古建筑基数,考验着东阳的文保工作智慧。

  东阳市政协把古建筑保护作为每年履职重点,鼓励并支持政协委员撰写提案,推动东阳古建筑保护。同时,编撰了多册古建筑主题文史资料。近三年来,市政协贯彻实施《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锚定创新古建筑保护工作机制,下非常之力,寻非常之策,建非常之功。

  事急从权,是东阳市政协探索出的古建筑保护第一法则。2017年5月,东阳市政协文史委从微信工作群内了解到:在“治危拆违”行动中,部分历史建筑被核定为D级危房,面临拆除,其中包括部分列入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名单的古建筑。事不宜迟,东阳市政协立即邀请民盟盟员、政协委员、文史委员联合开展实地调查,撰写报告,并迅速开启党派“直通车”,把相关意见建议送达市委领导,得到“务必保护好古建筑,保护乡愁”的批示。

  为了做到治危与保护两项工作并行不悖,东阳市政协文化界委员起草可行性建议报告,促成市政府出台《关于在治危拆违行动中加强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工作的通知》,成立东阳市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工作小组,由文物部门成立专家组评估被评定为“危房”的历史文化建筑价值,协助和指导各地修缮保护古建筑,一次性新增市级文保点180余处。同时,由市政府拨出专款,收购部分具有较高价值的古建筑易地保护,在“木雕小镇”上新建古建筑博物馆。这一创举被省文保界称为“东阳经验”。

  系统保护,是东阳市政协探索出的古建筑保护深度法则。古建筑是传统营造技艺的结晶与载体,在走访调研中,东阳市政协了解到,公众对古建筑价值认识不足、传统营造技艺后继乏人、东阳古建筑品牌阙如,是困扰古建筑保护的深层原因。

  在大家对古建筑保护工作的讨论中,一个重要话题逐渐突显:恢复“东阳帮”昔日荣光,打造“看古建,到东阳”品牌。东阳市政协当即利用这一“溢出价值”,于2018年启动“东阳帮”大型采访活动,寻访省内外的“东阳帮”匠作遗泽与“东阳帮”工匠后人,足迹遍布浙江、江苏、江西、北京等地,采访建筑超百处,走访人物逾百人,发掘出众多极具价值的史料与史实,许多均系首次发现,如东阳人杜幼节监造南宋皇城,张安畿监造北京故宫三大殿,风靡徽州的“马头墙”其实源于东阳,等等,进一步证实了东阳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为徽州传统民居的技艺源头、“东阳帮”参与建造北京故宫等说法。

  2018年岁末,《东阳帮》一书正式出版发行,为东阳正在实施的把古建筑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供了有力佐证,也让东阳的古建筑保护工作走上了建筑实体与技艺理论融合的系统保护路径。

  精诚专注,是东阳市政协探索出的古建筑保护长效策略。精诚,就是增强专业性,以调研掌握最新工作进展;专注,就是保持专一性,以跟踪保证工作良好落实。

  三年来,东阳市政协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古建筑保护作为一项长期课题跟踪关注,每年均组织古建筑保护、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上报市委,促成后续落实并形成长效机制。

  在今年东阳市“两会”中,政协委员作大会发言《打造古建文化旅游金名片》,建议扩大古建筑保护工作的社会效应。该发言被评为一等奖,相关建议也迅速得以落地实施。

  今年7月,市政协组织委员前往南马镇下安恬村和横店镇官桥村调研,委员们欣喜地发现,两村的众多古建筑都得到了有效保护,下安恬村还将把村内其他传统民居妥善修缮,发展火腿文化休闲游。针对两村干群同时反映的古建筑保护中存在的产权多元、置换问题,市政协形成调研意见上报市委,推动制定相关政策。

  在不久前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护保护单位榜单中,东阳一次性上榜3处,分别是巍山史家花厅、巍山白坦民居、画水紫薇山民居,东阳“国保”家当增为6处。

  与此同时,东阳城乡百余处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利用。在“十美村”和“最美村”评选中,古建筑保护和利用成为重要的“加分项”。全域旅游中,古建筑成为当仁不让的重要角色。

  去年被评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的虎鹿镇葛宅村,集中保护了连片民国时期历史建筑,通过产权置换,把濒临倒塌的古建筑修缮利用,建成了东阳市农村首座家训馆,并利用古建筑开展“葛巾制作”非遗研学,A级旅游村庄创建工作正在加速推进。

  六石街道下石塘村的德润堂,俗称“千柱落地”,不仅引来投资开发民宿,而且频频在影视剧中露脸现身,成了网红打卡点。

  横店镇官桥村在保护既有古建筑的基础上,投资重建了500余年前的陈氏宗祠,做到了修旧如旧、修旧如现的有机统一,因为这处节点的补充,官桥老街生机郁勃,成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影视拍摄地。

  在古建筑保护利用新图景的背后,是古建筑保护工作机制活力的增强。三年来,东阳市古建筑保护资金翻番,古建筑产权置换试点工作正在挺进深水区,以“属地保护”为核心的古建筑保护考核机制已经上路,东阳市古建筑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