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保护

古建保护

鼓励和引导民间力量 古建筑保护不再“锱铢必较”

中国古建网2023-01-17古建保护古建筑保护意见
古建筑保护摘要,古建筑保护意见,保护古建筑简报,鼓励和引导民间力量古建筑保护不再“锱铢必较”,古建筑保护摘要,古建筑保护意见,保护古建筑简报根据《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的定义,古建筑主要包括建于1911年以前,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

鼓励和引导民间力量 古建筑保护不再“锱铢必较”

鼓励和引导民间力量 古建筑保护不再“锱铢必较”,

  古建筑保护摘要,古建筑保护意见,保护古建筑简报根据《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的定义,古建筑主要包括建于1911年以前,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民居、寺庙、祠堂、义庄、会馆、牌坊、桥梁、驳岸、城墙、古井等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建于1949年以前,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优秀建筑和名人故居。

  其中,单单控保建筑的数量,就达到320余处(包含吴中区和吴江区)。而就在2月28日,《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其中再次对包括古建筑在内的传统民居,规定了明确的保护措施。

  多年以来,古建筑散落在苏城的大街小巷,静静向世人展示着过往荣光和岁月变迁,而对于它们的凝望和呵护,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王洗马巷,苏州众多蜿蜒幽深的小巷中的一条。如果在小巷的7号处驻足,能看到这样一块石碑任道镕故居。

  1901年,年届八旬的山东河道总督任道镕告老,他没有回到家乡宜兴,而是选择了苏州作为他的终老之地。随后,这处宅院又为富商万氏所有,被称为万宅。

  从建筑角度来说,这处宅第,在苏州丰富的园林版图上,都有着一席之地,宅第东落为花园,布局精巧,是全宅的精华所在,国内外的多篇古典园林论著也屡屡对其做过介绍。

  然而它在建成的百多年历史中,也曾经有过灰暗时刻。作为居民区,这里曾经居住近50位居民,长期和茶米油盐打交道,让这处古建筑,破败得不成样子。

  随后,苏州市的相关部门用了整整八年时间,对这处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大到庭园的整体布局,小到一花一木的选择布排,无不精雕细琢。

  这还不是这座古建筑最后的归宿。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处一位负责人介绍,苏州文物部门一直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到古建筑的保护中来。2002年,苏州市制定《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在随后的时间内,《苏州市区古建筑抢修贷款贴息和奖励办法》、关于《苏州市区古建筑抢修贷款贴息和奖励办法》的补充办法、《苏州市市区依靠社会力量抢修保护直管公房古民居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接连出来,鼓励和引导民间力量,参与古建筑保护。

  这其中,也有着现实角度的考虑。根据介绍,古建筑一般五年左右便要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保养维护,像任道镕故居这样规模的老宅子,一次常规的保养费用至少要二三十万元。而这样的费用,倘若乘以苏州古建筑的庞大基数,确实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2007年,通过苏州市文物部门的牵线搭桥,一位苏州女商人买下了这处宅院。随后至今,任道镕故居在维持现有格局不变的前提下,主要作为居住空间使用。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它的维修保养费用也将由使用者承担。

  就这样,这处曾经黯淡的古建筑,翻开了自己新的篇章。有趣的是,几乎和任道镕隔街相望,马大箓巷的两处控保建筑周宅和季宅,也都正在经历同样的命运翻转,迎来自己的新生。

  与以上几处古建筑不同,位于钮家巷3号的潘宅,如今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每天,来观前街或者平江路体验“苏式生活”的游客们,都会特意转到这条巷子里,到已经成为苏州状元文化博物馆的潘宅内,感受那份“一朝天下知”的荣光。

  潘宅作为苏州状元潘世恩的故居,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2011年,对潘世恩故居的修缮工作开始启动,及至2013年,为了更好地保护潘世恩故居,相关部门有了将其改造成博物馆的设想。

  从2013年11月立项,到设计、施工、文物陈设,历时一年多,在各方支持下,苏州状元文化博物馆诞生。而对于潘宅的华丽转身,外界均给予极高的赞誉,称既保护了古建筑,又增加了故居内的观赏内容,成为市民游客流连忘返的文化艺术园地。

  这种模式,目前也正成为苏州众多古建筑保护利用的一个趋势。苏州市文物保护部门负责人表示,因为苏州古建筑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历史,因此政府也希望通过引导和合理的规划,将其中有条件的,转变为能反映苏州历史变迁、文化积淀的参观地或是文化场所。

  事实上,这种趋势的形成,其中也有着探索的过程。袁学澜故居位于官太尉桥15号,袁学澜为清代诗人,太平天国后迁入城中,购得卢氏旧宅,经整修后题为“双塔影园”。

  多年前,这处古建筑被苏州一家房地产公司购得,重新修缮后公开拍卖。在当时,此事曾在社会上也引起不小的争论,而不管赞同,还是反对,折射出的都是一个核心问题,古建筑的价值究竟该如何定位?

  多年后,这种问题,似乎也有了答案。目前,袁学澜故居成为了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所在地,成为学术研究的载体。这种对文化的展示,似乎更能代表苏州古建筑的应有的功能和意义。

  这样的案例并不是孤例。就在“双塔影园”的不远处的网师园,市民游客参观时,可以在隔壁觅到这样一个场所圆通美术馆。其前身圆通寺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903年重建,文化名人张善孖、张大千、叶恭绰等,均曾寓居寺中礼佛参禅。

  不过,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这处古建筑一直保持着大门紧闭的状态,“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这处古建筑由社会人士出资重修,并于原址创办了私人美术馆,并成立了“苏州市史前玉器研究会”、“苏州市史前玉器博物馆”。那扇紧闭的大门,也终于吱呀打开,面向公众。

  近年来,苏州市正进一步加法古城、古村落的保护力度,而那些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就在2月28日,《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其中对包括古建筑在内的传统民居,规定了明确的保护措施,包括:明确传统民居的建筑高度、体量、外观形象、色彩、材料、细部特征、工艺手法等要求;要求传统民居保护责任人对传统民居日常保养维护、修缮和翻建、改建、扩建的,应当按照传统民居形制导则和图集要求进行,从而保持传统风貌;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者租赁传统民居等等。

  专家表示,随着苏州市对古城、古村落的整体保护和开发,苏州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也将会跳脱以往单纯保护的理念,呈现出和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的态势。

  位于南石子街上的潘宅,本是清朝探花潘祖荫的祖宅。经年累月,到2010年前后,虽然潘宅的主体建筑尚存,但环境十分脏乱。2012年6月开始,苏州文旅集团根据同济大学古建筑学家陈从周的原版图纸,开始了对潘宅的复原。

  2013年,一座依托古建筑原有风貌的精品酒店再次落地生根,而潘宅的改造,也成为苏州文旅集团“文旅花间堂”系列精品酒店其中的典范。

  不少专家表示,修复并进行开发,其实是对像潘宅这样的古建筑最好的保护。依靠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精心的施工,潘宅基本复原了160年前的原貌,这也使得潘宅文化、建筑的生命继续延续。

  在这处酒店之后,去年苏州又一处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同样引起了世人关注,甚至成为“网红”。嘉园位于人民路北寺塔南约两百米,曾是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祖、民国“颜料大王”贝润生的旧居。去年,这处古建筑经由设计师之手,成为一处拥有15间房间的精品公寓,凭借“高颜值”受到追捧。

  专家表示,可以预想的是,不管以何种方式,今后苏州的古建筑在苏州古城、古村落风貌的维护和打造,城市文化形象的传播中,将进一步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古建筑,不应该只活在历史里。”一位文保专家表示。

  今天起,苏州市区中小学幼儿园2018年施教区范围将陆续公布。名城苏州将为你持续关注。[详细]千人天平祭范公 说说范仲淹的那些苏州往事一个国家的春运简史:见证社会巨大变迁更多>

  更多>

  快递柜“各自为战”占据小区公共空间,你怎么看?

  居住在苏州的你,一定不会对智能快递柜感到陌生。在网上“买买买”之后,即使白天上班,快递员也会及时把包裹送到你家楼下,并放在广泛分布于居民小区、写字楼等地的智能快递柜中,只需输入相应的验证码,便能取出包裹。不过,家住世贸运河城的部分业主发现,小区一楼的快递柜各自为战,显得有点乱,还占据了居民大量的公共空间。[详细]某宝账单已出 苏州人的账单是什么样的呢?如果苏州在古城范围收取拥堵费,你怎么看?更多>

  家用空气质量检测设备冬季热销 专家提醒谨慎购买

  两台并排挨着的,带有检测空气质量的空气净化器显示的数值却相差七八十,相隔一米都不到。让人不禁怀疑,霾表测空气质量靠谱吗?[详细]别传了! 常熟万达游乐场打架事件系谣言超市在售肉松面包棉花造? 记者通过实验进...更多>

  “江苏自信”:比“资源落地”更重要的是“乡情乡愁”

  [详细]“江苏自信”:比“资源落地”更重要的是“...你们说男子重口味,考虑过保洁阿姨的感受吗...更多>

  [暖新闻]又一个奇迹!5400天后苏州“植物人”丈夫重新站起

  15年来,每天早晨起床,曹竹娟都要帮着丈夫做这样的康复按摩,半个小时的时间,对于瘦小的曹竹娟来说,早已经气喘吁吁。2003年9月的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他们家原本平静的生活。[详细]【暖新闻】郎平来苏讲述“拼搏的人生没有终...【暖新闻】单指敲击60小时写下500字 苏州脑...更多>

  寻找苏州最美教师颁奖盛典

  “2017寻找苏州最美教师”活动自2017年9月8日上线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详细]2017苏州市网络文化季闭幕式阴雨模式开启,国庆长假要“泡汤”?更多>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