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保护

古建保护

当年若“梁陈方案”被采纳保留古城墙北京将成中国最宏伟古都

中国古建网2023-01-11古建保护温岭古建筑保护
保护古建筑美术,温岭古建筑保护,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当年若“梁陈方案”被采纳保留古城墙北京将成中国最宏伟古都,保护古建筑美术,温岭古建筑保护,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笔者生活的城市,有两个比较有名的公交车站,一个叫解放门,一个叫双城门,类似的还有萃

当年若“梁陈方案”被采纳保留古城墙北京将成中国最宏伟古都

当年若“梁陈方案”被采纳保留古城墙北京将成中国最宏伟古都,

  保护古建筑美术,温岭古建筑保护,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笔者生活的城市,有两个比较有名的公交车站,一个叫解放门,一个叫双城门,类似的还有萃英门,但这两站附近都没有与“门”字有关的迹象。凭着直觉,这里历史上应该是有城墙的,而这些带有门字的地方,应该是城墙的几个门。

  在好奇心的趋势下,笔者翻看了地方志和地方历史,果不其然,正如笔者所推测的那样,这些带有门字的地名,都是有历史渊源的。

  了解了这个真相以后,笔者感到十分的惋惜,后人再也无法目睹曾经城墙的风貌了。城墙在当时是以防御功能为主,但历经了风雨的城墙早已成了一种思想和情怀的寄托,失去了城墙的城市就像是失去了灵魂,再多的现代化高楼大厦,构筑起来了不过是一座钢筋水泥的城市。

  无独有偶,还有一个历史名城也有类似的遭遇,它就是北京,当年“梁陈方案”若被采纳,留下古城墙,北京将成中国最宏伟古都。

  西安、南京、洛阳、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现在说起古都,很多人会想起西安,西安人的歌里就有“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唱出了西安人的文化自豪。还有南京,一条流淌了几千年的秦淮河,是无数人的梦,还有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乌衣巷,承载了很多人的怀古之思。

  元朝的时候,元世祖忽必烈建都北京,当时叫元大都,后来明朝、清朝皆在北京建都,民国称北平,无论名字怎么变,北京的历史地位都没有变。每到下雪时节,故宫的雪景总能刷新网络,红墙白雪琉璃瓦,一枝红梅凌寒开,瞬间似乎就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

  北京现存的古建筑有故宫、八达岭长城、雍和宫等,无论哪一处古建筑都是旅游的热点,还有一档电视节目叫《上新了故宫》,每一期节目都有很高的收视率。

  这些都是北京丰厚历史文化底蕴自带的光芒,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北京就是一个浓郁历史文化底蕴的浓缩点,单单是巧夺天工的古建筑就不胜枚举。

  除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幸存的古建筑,还有一些古建筑在战火中损毁了,如圆明园,还有一些是在国家的建设中被拆除了,北京的古城墙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元明清三朝政权所在地的背景,城墙是防御外敌最后一道关卡,也是最重要的一层保护,几经战火洗礼的北京城墙是华夏文明绵延的记忆。

  后来在新中国的建设规划中,城墙被拆除了。拆除城墙犹如剥去文学学者心灵的外衣,不仅现在让很多人倍感痛惜,就是在当时,也有很多学者致力于保护北京城墙,最有名的就是“梁陈方案”,当年“梁陈方案”若被采纳,留下古城墙,北京将成中国最宏伟古都。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北京再一次被历史选中,成为新中国的首都。经历十四年抗战历程和内战的动荡,当时的新中国是百废待兴,作为首都的北京是建设的重中之重。当时的苏联还是那个被称为“苏联老大哥”的盟友,他们也参与了北京城的建设规划。

  由于他们不懂得历史、不懂得北京,所以他们仅仅从城市发展和节约建设资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拆除北京古城墙的意见,把北京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这是最初的目的。这个基调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很多国内人士的反对。

  陈占祥和梁思成就是反对拆除城墙的代表,他们还用实际行动提供了长达25000字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即后世著名的“梁陈方案”。

  陈占祥是中国城市规划专家,毕生致力于提高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水平。梁思成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此二人的专业能力毋庸置疑,他们还穷尽心血地为保护城墙做了最大的努力。

  在“梁陈方案”中,他们为了并不是单纯的把城墙作为历史文化保护起来,而是巧妙的把城墙设计成城市的一个景观。

  首都核心区域迁出现有的地方,搭建一个联通新旧区域的桥梁,把现有的古建筑完美保存,把北京建设成一个既具有现代化功能,又保有历史文化特色的中国特色大都市。

  但由于种种原因,“梁陈方案”没有被采纳,历经了千年风雨的北京古城墙作为阻碍北京建设的障碍物拆除了。

  与城墙一起拆除的,还有那些战争在城墙上留下的刀枪痕迹,还有那些城墙上寄托的哀思和文化自豪。当年“梁陈方案”若被采纳,留下古城墙,北京将成中国最宏伟古都。

  城墙一旦拆除了,就再无重建的可能,即便是技艺再精巧的工匠,也只能修建出仿古建筑,修建不出建筑的历史底蕴。不仅仅是北京如此,很多古代城池在后来的新中国建设中,都被拆除了,当时一心只想着建设国家,发展经济,并没有想过拆除这些古建筑对文化的影响。

  笔者去过兰州的中山桥,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桥,也经历了百年的历程。这座桥如今只供行人通行,但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到此打卡,铁桥虽经过加固,但当时的大样子还在,时至今日铁桥上子弹打过的痕迹犹在,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

  如果北京的城墙还在,北京将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最宏伟的古都,这一特色是任何城市都无法企及的。

  与拆除古城墙一同被网友吐槽的就是改地名,北平与北京,长安与西安,都是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差的就是历史文化底蕴,还有庐州变合肥,常山变石家庄,兰陵变枣庄。人们对这一现象的重视恰好说明了历史和文化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这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改地名尚且算得上是一个可以纠正的错误,也许哪一天在文化被越来越多重视之后,这些地名还可以改回来,但是拆除的城墙就永远再无弥补的机会,这也成了很多文人和古建筑爱好者心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笔者年龄不算太大,却是一个喜欢历史的人,笔者所向往的地方都不是现代化的都市,而是那些沉淀了历史了古镇古城古建筑,所以笔者旅行的地点也都是诸如此类的地方。

  大概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笔者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这也能说明文化的魅力是永恒存在的, 不管任何朝代,不管接受和认可它的人是多还是少。

  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文化从哪里来?从之乎者也的古文中来,从唐诗宋词的起承转合中来,然而这些古籍著述只能给后人提供想象的蓝本,并不能提供具象的感受,历史古迹恰好能弥补这一空白。

  可惜的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建设者缺乏对历史古迹重要意义的认识,很多历史古迹都被损毁了,徒留下名字和图片让后人想象。

  北京经过了几个朝代的兴建和重建,留下了大量的古代建筑,当年“梁陈方案”若被采纳,留下古城墙,北京将成中国最宏伟古都。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