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活力重生 融入城市生活—探索文脉传承与城市更新的有机结合
古建活力重生 融入城市生活—探索文脉传承与城市更新的有机结合
古建活力重生 融入城市生活—探索文脉传承与城市更新的有机结合,古建保护与维修,保护古建梁,古建文化保护文物和历史建筑应该怎样妥善保护?是利用、发挥最大化的使用价值?还是尽量减少人为干预,让它一直维持现状?文物和规划学家单霁翔给出了答案:保护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承。
3月9日晚,由市委宣传部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我是规划师》第七集《重生》播出,讲述了曾经一园两治的寿皇殿,实现从小众到大众的回归;来自比利时的“中国通”,以智珠寺为例与单霁翔先生探讨文物修复观;中华圣公会教堂由教堂变身为库房最终重生为书局的三部曲;以及无法复原建筑本体的隆福寺,因文化基因得以复兴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索文脉传承与城市更新的有机结合,看看旧的空间功能如何与现代生活连接并且重获新生吧。
作为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的规划师和文物保护责任设计师,我长期从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工作,包括为三百余项市级以上文物划定保护区划等。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文物的保护状态不理想、周边环境失控、以及与城乡建设发生矛盾等问题,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如何找到平衡,始终是我们面临并需要妥善处理的重大问题,对于寸土寸金的老城,这个问题更加凸显。当我看到党中央、国务院对新一版总体规划批复中明确提出“老城不能再拆”,由衷感到字字千钧,来之不易。回顾解放初期,我国百废待兴,不得不利用大量古建筑办公和居住。在经济条件大大改善的今天,已经到了把文化遗产归还给社会的时候。习用“金名片”来形容历史文化遗产,就是要让遗产价值凸显、发挥更大作用。我相信在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形成共识的大环境下,文物腾退必将是一个大方向。
腾退之后的文物,须赋予合理的使用功能。户枢不蠹,适度利用能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在工作中,我曾看到很多腾退后的文物建筑由于长期空置而迅速破败,甚至沦为危房。这集《重生》就为我们提供了北京老城内不少合理利用文物建筑的优秀案例。
我小时候在远郊区县上学,没去过少年宫,在念研究生的时候,得到了北京市少年宫开设成人古琴班的消息,很兴奋地报了名,在那里学习了一年半。当时寿皇殿是民乐排练厅,我从未赶上过大殿开门,一直有点遗憾。现在的寿皇殿经过精心修缮全面恢复了清乾隆历史面貌,并开门迎客,不啻为中轴线申遗惠及广大市民的一项福利。
最后,我想推荐一下中华圣公会教堂改造成的北京模范书局书店,这让我想起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1889-1986)说过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那就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这个教堂里的模范书局震撼着每一位到访的读者,是文物利用的经典案例。
北京卫视《我是规划师第七集》让我又一次踏入了景山寿皇殿、智珠寺、圣公会教堂,感受北京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正确方法。过去这些文物建筑不是没有利用,曾经被用作少年宫、工厂等,大殿的格栅换成了玻璃,教堂的木屋架被刷成了白色,智珠寺还遭到了火灾,文物建筑没有尊严。现在经过腾退和正确的修缮,注入文化功能,北京市民不仅多了文化活动的场所,而且还能欣赏这些文物建筑的精彩,领略他们的历史文化价值。最为可贵的是,热爱文物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进来,为文物建筑保护事业添砖加瓦。全国有十几万文物建筑和3万多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不能全靠政府的资金,我们要制定私人投资的鼓励政策,提供修缮的专业指导,完善合理利用的申请审批程序,让文物建筑在当代生活中发挥作用。
《我是规划师》第七集展现了古都北京老城区内四座古建筑经过修复而获得重生的鲜活案例,古建筑是一种人类文化精神的载体,是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一座古建筑无论如何破旧,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与数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痕迹是无法被替代的。即使某些古建筑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功能,但是它的存在,是这座城市记忆的证据,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也就是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古建筑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载体,保护古建筑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
《重生》给我们阐释了只有赋予古建筑新的定位,创造新的社会价值,才能延续我们城市文化的根和魂。《重生》向人们展示了北京修复古建筑让其重放历史光华的同时,又使古建筑成为服务于时代的公共文化空间,为市民提供了新鲜的文化体验,这正是契合当今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
北京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资源众多。北京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对于文化中心建设和文明传承意义重大,其中文物建筑的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是重要环节。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既面向过去,传承历史风貌,又面向当下,服务当代城市功能;既展现了对文化认同的维护,又促进了文化经济的发展;既需要政府和专家把握方向,又依靠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当前,北京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案例。在文物建筑中引入了书店、画廊、博物馆、戏楼等文化功能,运用技术手段实现了实体空间内无法完成的复原、展示、交互,让历史文化与当代城市生活融合交汇,是历史文化资源复兴的重要一步。
古建筑是历史很重要的一部分,承载与记录着当时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等状况,本身具有重要的价值。何为古建筑的重生?从寿皇殿、智珠寺、中华圣公会教堂到隆福寺街区,从古建筑复原,到提供新鲜的文化体验空间、公共活动空间,再到重现街区活力,其实也是古建筑从保护到利用再到传承的逐步深入,是一个认识与实践升华的过程。如何实现古建筑重生?单霁翔院长也讲到,不能把文物保护看成一个专业的部门的系统的工作,而应该看成一个全民的工作。一方面,具体实施主体不仅仅是政府部门,也有社会团体;另一方面,人们走进古建筑,把古建筑与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通过古建筑而探索传统文化,也是活化了古建筑,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的。
《重生》里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保护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传承才是”。而传承的核心,在于开放,在文物腾退、修旧如旧、合理利用的基础上的开放。感受特别深的是,7年前我曾慕名探访过中华圣公会教堂,当时那里作为某杂志社的办公用房,不对外开放。我去的时候,凑巧杂志社要在大厅内举办学术讲座,趁机得以进去参观,也仅限于大厅内限定范围。反观现在,模范书局的入驻,书店大门的打开,让普通老百姓随时可以进去,近距离感受历史空间,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新时代的人文思想在历史空间里绽放出绚丽的花朵。这就是传承,是对古建筑最好的保护和利用。
人类进入城市纪元以来,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灵魂,一直在不断探索更远的将来,尝试贯通每一座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北京的规划,由它丰厚的历史文化积累而成,它继承和保存了历代以来的许多建筑文化及其遗存。依托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既保留了古建筑所原本承载的厚重和沧桑,又给我们展现了它们传承的精神和变革。雕栏玉砌的寿皇殿、涅槃重生的智珠寺、素雅文艺的圣公会教堂、永不消逝的隆福寺...它们的重生,不仅诉说着这座城市变革记忆的证据,从精神层面,从人文和理性的不同角度,让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规划的“情”。这份“情”最终落实到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赋予城市新的定位,创造新的价值,延续着城市文明的根与魂。
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其真正的目的是将蕴含其中的文脉传承延展。在妥善保护的前提下,更好地将文物建筑的修复与艺术和公共文化体验相结合,实现从小众到大众的回归,增加国际交往空间,使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开放度和周边环境品质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带动区域文化与活力复兴。历史文物建筑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载体,赋予文物建筑新的定位,创造新的价值,才能延续城市文化的根与魂。
文物建筑是一个时代和地区精神文化与历史特征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文物建筑进行保护、再利用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重生》传达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理念是以最少的干预去保护,根据原有功能赋予其新的定位和社会价值并合理利用,让历史建筑融入百姓生活,让百姓触摸文化、感受文化、传承文化。金融街街道区位特殊,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街道持续构建“面-线-点”相结合的文化精华体系,强化文化遗迹的保护和利用,最大范围内保护历史建筑原有风貌,同时串联文化本底要素和历史文化符号,结合当代文化艺术打造“活态博物馆”,形成具有金融街特色和标准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示范空间。
在规划师的带领下,一个曾经辉煌如今涅檗重生的隆福寺展现在我们眼前。今天的隆福寺不仅是展示历史文化的秀场,也是北京新晋的网红打卡地。规划师用他们的责任与情感,注重以文化为魂,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让我们看到,隆福寺即将成为带动周边文化产业聚集发展的地标性街区,成为文化东城战略中又一个成功案例,她日益散发出的繁华与活力必将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东城、为我们的大北京增添新的光彩。这个承载了无数北京人记忆和情感的隆福寺重生了!
北京是见证历史沧桑变迁的千年古都,也是不断展现国家发展新面貌的现代化城市,在首都核心区从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十分幸运也深感任重道远。核心区控规发布后,首都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加强老城整体保护,建设弘扬中华文明的典范地区是核心区主要工作之一。新修订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已于3月1日开始实施,同时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紧密结合核心区控规落地,不断总结经验,提前谋划,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专业能力,继续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和复兴,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五百多年来,隆福寺历经沧桑,始终是北京人十分关注的一个繁华去处,被称为北京商业的传奇之地,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样本。隆福大厦是隆福寺街区历史进化的一部分,正如崔愷院士所言,它的改造策略更多是将错就错,顺势而为,修复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对于参与老城更新的设计师而言,七年多的陪伴式设计,其过程明显比结果更重要,我们在成长,而城市一直在进化。
跟随《我是规划师》的脚步,不禁感慨,重生,是赋予有着近600年历史的隆福寺最好的诠释。我欣喜地看到艺术潮流赋能并融合的多元业态让这里重焕生机,也骄傲于我们始终秉承恢复北京文化和保护古都风貌的原则进行转型升级,在期待项目实现传统与现代、中华与世界文明深度融合的同时,更深知我们肩负着打造北京老城复兴标杆和首都文化消费新地标的重任。新生于旧是隆福寺的DNA,也是这里经久不息的历史文脉。
北京有数以千计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它们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都曾经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或许名噪一时,或许门庭若市。然而,经历了世事变迁的今日,这些承载着北京历史文化基因密码的物质载体,又在众多文物保护者手中,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合理的利用方式,重新焕发了容光。我们不能因为要保护就远离这些建筑,把它们束之高阁,这样反而是加速了它们的消亡,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消亡,更是社会性的消亡,被遗忘的建筑终究会消失在大众的记忆里。我们在这些文物建筑中与历史重逢,感受历史留给我们的沧桑印迹,延续我们与它的平凡故事。
看完《我是规划师》第七集《重生》感觉非常振奋,在模范书局教堂般的书店看书,是多么神秘和神圣!历史的气息通过现代的功能得到重生延续,让人身临其境触摸历史,对话历史人物,仿佛真的穿越古今!
尊重并恢复历史原貌,是文物保护的首要原则。合理的开放利用,是最好的保护方式,让它像个“老朋友”融入人们的生活中,重拾场所记忆,将文化传承下去。我们将继续推进文物的活化利用,植入社区服务、文化传承等公益功能,让文物融入百姓生活,让老城焕发新的魅力与生机。
我住在金融街已经20来年了,由于从小就对历史文化建筑感兴趣,退休后我就遍访了街道大大小小几十处历史建筑,有的进不去我就在外面看,那时候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还是很担忧的。但是,近年来街道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利用历史建筑遗产,周边的环境面貌也更干净、整洁了,看着这些老建筑一点点变好并对外开放,我是打心眼里高兴,这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符号,也是我们这个城市的根。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历史文化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现在有的历史建筑经过保护后又用重新开放,我们住在金融街的居民特别开心!
本内容及图片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学习实践班、东城分局、西城分局、市规划院提供
相关文章
- 让古建老宅在活化利用中越来越精彩
- 津云:【津云调查】时光的瑰宝——那些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与重生
- 研究|浅析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山西临汾千年古寺重现生机:文物大省借助民间力量保护古建
- 2023-2029年中国园林古建筑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
- 无锡首批!20个入选!
- 古村老屋迎新生(人民眼·拯救老屋)
- 法学苑丨北京知产法院法官周丽婷:让社会听到知产保护的声音
- 首届陕西优秀文物保护工程名单公布
- 菲尼克斯电气大数据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助推“数据中心+新能源”打通零碳路
- 旧居修缮活化、文物“三级联保”……广州15个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被推介
- 城景融合“蛮灵格” 古城绽放新光彩
- 线上读书会|从朋友圈点赞到技术时代的人类行为观察
- 总投资超3000亿元!“十四五”期间全省谋划427个国家文化公园项目
- 她被称为“拼音女星”因为名字太难念出道七年仍无人记住
- 古建筑保护研究之意大利:把古建筑当“孩子
- “土壤三普”进行时 贵州省明确省土普三阶段工作安排
- 加强文物保护彰显人文魅力 不断提升南京城市品质形象
- 说走就走 文物古迹与金秋风光在向你招手
- 旅游景点图片(中国各省代表旅游景点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