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筑设计

古建筑设计

重走晋商万里茶路|呼和浩特站:归化城绵延驼队纵横通衢之地;大盛魁旅蒙晋商书写茶路传奇

中国古建网2023-02-23古建筑设计国外古建筑手绘
古建彩绘报表,国外古建筑手绘,手绘古建厂,重走晋商万里茶路|呼和浩特站:归化城绵延驼队纵横通衢之地;大盛魁旅蒙晋商书写茶路传奇,古建彩绘报表,国外古建筑手绘,手绘古建厂呼和浩特大召释迦八塔,此八塔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的八大功德

重走晋商万里茶路|呼和浩特站:归化城绵延驼队纵横通衢之地;大盛魁旅蒙晋商书写茶路传奇

重走晋商万里茶路|呼和浩特站:归化城绵延驼队纵横通衢之地;大盛魁旅蒙晋商书写茶路传奇,

  古建彩绘报表,国外古建筑手绘,手绘古建厂呼和浩特大召释迦八塔,此八塔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的八大功德而建造。山西晚报记者 马立明 寇宁摄

  过雁门关,闯杀虎口,从晋北继续北行就到了“口外”。旧时,山西多地连逢大旱,“走口外”便成了一条生路,也是寄托希望的所在。风餐露宿、爬冰卧雪、生死与共,大量山西人陆续抵达呼和浩特、包头等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学手艺、拉骆驼、做买卖……

  对老一代呼和浩特人来说,山西从不陌生,更不遥远。走在当地的街上,总能寻找到山西印迹,遇到山西人或者祖籍山西的内蒙古人。

  11月24日,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指导,晋中市委、晋中市人民政府、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晋中市委宣传部、山西晚报社发起并承办的“弘扬晋商精神重走万里茶路”大型活动仍在继续,采访团一行抵达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这里的人爽朗、热情、厚道,建筑风貌、民俗习惯、口音、饮食等与山西相近,让采访团成员一下子对这座城市熟稔起来。

  呼市的得胜街,在我省大同市有一个堡叫“得胜堡”。山西晚报记者 马立明 寇宁摄

  呼和浩特,通称呼市,它是解放后绥蒙合并的名称。旧时,又叫归绥城,即归化城与绥远城合并。

  呼和浩特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城市,以呼和浩特为中心,辐射周边,直达草原贸易,搭起了农耕文化与草原文明的桥梁。曾经,贸易往来的客商们,奠定了呼和浩特国际商都的地位。当地人称这些商人为“旅蒙商人”,旅蒙商人顺延内蒙一路向北,将生意做到了蒙、俄以及延伸至欧洲。

  在老呼和浩特人心中,有这样的画面:在归化城,骆驼比人多;在绥远城,马比人多。这是因为,很久以前,晋商商号大部分在归化城,而满族八旗兵主要在绥远城。

  呼市话和太原话很相似,石头剪子布,读“猜齐齐”。小罐,读“钵钵”。小伙子称之为“后生”,形容人虚伪为“假眉三道”。采访团一行来到呼和浩特,走街串巷,正如回到“家乡”一般熟悉。当地文化名人曹建成和樊肃成介绍,呼市老城也就是大家说的归化城,“山西味儿”更重一些,归绥道在清朝时期属山西管辖范围,道台衙门就在归化城,也是人们说的呼和浩特旧城。

  此外,还有冀宁道、雁平道、河东道,呼和浩特很多汉语方言也是山西话演变过来的,除了与太原话相近,还有西口语言带过来的晋语系方言、大包片方言和张呼片方言。呼市话细分,宁武话、大同话等晋语都能寻到遗迹,比如谝(音pie),“作甚”,干得不错叫“真油呢”,角落叫“旮旯旯”,有本事叫“日能”。

  樊肃成介绍,呼市话汉语方言也是民族融合,有蒙语、回族语,还有绥远城里与“京腔”接近的满族语。樊肃成是老呼市人,当时就住在繁华的老城区,其实他的祖籍是山西原平。樊肃成表示,晋蒙一家亲,这是血缘之亲,也是文明融合之亲。

  西口文化在内蒙古的影响很深。曹建成说,不仅呼和浩特历史上曾归属山西管辖,还有“走西口”的山西人带来太多的晋文化。一个城市的文明除了流通的方言外,还有那些老街、官巷、民居的命名。

  万里茶路上的归化城,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方,也被视为晋商崛起的发祥地之一。老呼市人心里,更是将归化城视为“平安之城”,解读为“归化城,归化城,很多灾难归到这里就会化了”。1986年,呼和浩特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老街、老字号、老文物分不开。

  “在呼市,巷,通常读‘hang’,街巷文化成为城市重要的记忆。”樊肃成带领着采访团来到了归化城大召寺西墙往北位置一个路牌旁,只见这个蓝色的路牌上面写着“宁武街”。据说当年这里居住的山西宁武人特别多,便叫为宁武巷,现在又更名为宁武街。此外,还有席力图召东南方向的定襄巷、通顺南街的寿阳巷,萨拉齐有大同巷、忻州巷。而位于呼和浩特周边的代州坟、榆次营子、祁县营子、五台营子、崞县营子等,也是以山西地市区县名城所命名。

  呼和浩特街道还有与近邻大同市城区街道完全同名的命名,比如大东街、大西街、大北街、大南街、太平街、大什字、四眼井巷、城隍庙街等街道,街道同名,这些也是地缘近亲。随着归绥城贸易兴盛,许多老街巷名字还会以老字号而来,比如日盛茂街、聚隆昌街等。

  老街老巷,还有那些“讨生计”“学手艺”“吆喝叫卖”的山西人身影,长治县剃头匠、定襄县和大同的铁匠、原平杠房匠和水果商贩、平遥粮油商贩、祁县豆腐郎、五台县泥瓦匠等,来自大同的“崔铁炉”更成为呼和浩特老字号代表之一。

  如今,呼和浩特早已不是归化城、绥远城之划分,旧城、新城记忆停留在了老一代人们心里,许多新的建筑、新街道、新牌坊,都盖去了“老痕迹”,但那些老街道、老街坊却成为了城市里不可磨灭的记忆。

  呼和浩特,还称“青城”,蒙古语解读为“青色的城市”,四处都是青砖石、天空蓝。后来,当地百姓也会理解为一座“青砖茶之城”。

  呼和浩特不生产茶,但是家家户户都饮茶。呼和浩特百姓生活中最常见的茶为青砖茶,以羊楼洞、赵李桥青砖茶最常见,以晋商万里茶路上开拓的“川”字牌茶最为盛,内蒙古奶茶就是以青砖茶为基底,进行熬制。

  此外,大部分居民喜爱喝小叶搬砖茶,坊间还传:“小叶搬砖,喝得心宽。”其实,山西很多地区也是以茉莉花茶饮为主,介休、宁武、应县、运城等地都有茉莉花茶饮习惯。现在,呼和浩特人开始从青砖茶逐步到喝红茶,居民家里除奶茶之外,也以现泡红茶为主要待客方式。

  一壶奶茶,再配上几笼屉烧麦,开启一天惬意的呼和浩特生活。旧时,烧麦也习惯用“稍美”二字,当地人还称吃烧麦称为“喝茶”“喝稍美”。

  曹建成和樊肃成介绍,归化旧城呼市人们心里的味道与醋息息相关,那种醋味儿也是晋味道。吃烧麦、吃莜面配醋料……在玉泉区,当年还有一条不足百米的街道名为晋阳楼巷,就是山西菜馆命名而来;还有祁县人开的呼和浩特老字号“麦香村”饭庄,过油肉、铜锅仔、莜面墩墩、晋中剔鱼子、拿糕、红面擦擦、大同浑源凉粉、焖面……晋商巨贾从外归来或出发前,总会到这样的山西菜馆,来一桌热腾腾的家乡菜。

  很多晋菜随着走西口,落户在归化城,成为呼和浩特城市烙印。如今,过油肉仍为老呼市人最爱的传统炒菜之一,西口味道逐步改良,结合当地水土,成为新味觉记忆。

  说到呼和浩特,必须提及召庙,“召”在藏语里有寺庙之意。“七大召、八大召、七十二个免名召”,有学者将“免名召”称为“绵绵召”,与大同当地盛传的“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个绵绵巷”相呼应。

  “大召”和“小召”(已毁)、席力图召、五塔寺等召庙构成了奇特召庙景观。呼和浩特也因召庙多,一度被称为“召城”。如今,召庙所剩不多,但也是代表性建筑,成为万里茶路呼和浩特段A类申遗点。

  召庙与晋商渊源至深。当时,盛行一极的晋商们驻扎于此,开着商行、商铺、票号,并乐善好施,为附近召庙集资募捐。呼和浩特召庙盛传的名匾,都与榆次人王用桢相关。

  王用桢是名誉天下晋商老字号“大盛魁”的账房先生,也是一名书法家。席力图召菩提过殿门上写着“阴山古刹”的匾额,大召寺“九边第一泉”匾额均出自他手,“九边第一泉”匾额也是当时400多家商户“饮水思源”,感恩玉泉井所集资敬献。

  从商道义之一乃感恩,关于“九边第一泉”还有一种说法,当时王用桢用木棍裹着棉花球,蘸着墨汁所提。九边,则指当时榆林、宁夏、甘肃、宣化等九个重镇,不幸的是,当时亲笔书写的匾额早已被拆,现存均为后人复刻仿制留存。

  归化城里的晋商风云,在许多人看来,极为悲壮。在呼和浩特,有一片被称为“孤魂滩”的地方,与之相对应的还有“戏子坟”。最初,这两个地方都放置着死人棺材或者无名尸骸,也有人将其称为“孤魂之坟”。

  早些年,大量山西人纷纷“走口外”抵达归化城,为了生计奔波的“异乡客”遭遇不测,死于非命,没钱或者没有亲人为其下葬,只能择义地入土,那片芦苇草覆盖的野滩,被称为孤魂滩。现在,保留下来的东岳庙大殿,都被俗称为“孤魂庙”。

  此外,“戏子坟”也与山西艺人有关。当时,艺人们来这里唱“山西梆子”“二人台”“晋剧”,卖艺乞讨求生存,也有命丧于此,孤苦伶仃无法雇车运回原籍安葬,便埋到了“戏子坟”。

  500多年前,晋商被视为“天下第一帮”。以义制利、敢为人先、创新改革这些都被称为晋商精神,但是他们那种“向死而生”的精神更加具有传奇色彩。也正是一辈辈山西人的“向死而生”缔造了一个时代、一座城、一种永存的晋商精神。

  内蒙古被称为晋商发祥地。这里不仅是晋商的贸易之路,还是成就了万里茶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都,促进了中蒙俄文化经济交流,连接了共建互利共赢经贸世纪动脉。

  山西人“走西口”讨生活,并凭借顽强、坚毅、勇敢、胆识、智慧等优秀品质缔造了“天下第一帮”——晋商帮,其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股东制、合伙人、创业史对现代社会仍有所启示。

  11月25日,采访团一行继续走访呼和浩特,在历史悠久的古城,探究晋商鼻祖经商之道。

  归化城的建立离不开蒙古土默特部落首领阿拉坦汗,晋商做买卖离不开明清通贡互市政策开放。天时地利人和,晋商立业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

  在呼和浩特玉泉区大召寺前广场,远远可以看到一座铜制的阿拉坦汗雕塑,十分雄伟壮观,铜像下方记载着阿拉坦汗的英勇功绩。

  祁县晋商研究会会长田建介绍:蒙古人也是骑在马背上的战斗民族,阿拉坦汗被称为开创呼和浩特的“元勋”,阿拉坦汗与其夫人三娘子开发土默川,建起了呼和浩特,当时取名“库库和屯”,后来朝廷赐名为“归化”。可以说没有阿拉坦汗,就没有归化城,还有学者将他看作是万里茶路上开拓的“杰出贡献者”。

  阿拉坦汗不仅创立呼和浩特,并创建第一座寺庙大召寺,他还有一大贡献与贸易相关。阿拉坦汗与明清相好,双方开展互通贸易往来,这为晋商创业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最初,通贡互市主要以边贸为主,通过朝贡形式进行贸易“贡市”,草原牧民们生活比较随性,虽有牛马,但缺少生活物资。明隆庆年间,归化城日渐兴盛,逐步发展为蒙古地区的商业都市和经济中心。

  那时,晋中商人率先开始长途跋涉,来到这里,靠着磨豆腐、贩卖布匹、开杂货店等生意,开始踏上“雁行商”“旅蒙商”之路,做起了口外生意。

  随着生意的逐渐扩大,便有了坊间盛传的“先有大盛魁,后有归化城”的祁太合伙人,“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祁县乔家,“先有祥泰隆,后有定远营”的平遥董家,“先有曹家号,后有朝阳县”的太谷曹家等。

  口外生意,很多时候直指“边塞贸易”“草原贸易”西口东口商业,它隐藏的风险很多,不仅是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困扰,军供买卖、草原赊账生意、支差放贷等,这些也是人与人之间所建立的“信任博弈贸易”。晋商在蒙的主要业务,正是借贷生意、印票生意、赊账易物为主,那时候,蒙古人很少有现金,靠马羊来换。晋商将牧民所需要的茶、糖、盐、布匹等商品通过“丹门庆”即草原卖货郎,挨家送货、记账换回羊马。

  晋商“以义制利”精神在这里增添了新的诠释。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生意,全靠诚信契约精神经营。认账、还账是贸易共识,如果遭遇天灾人祸战乱,马羊牲畜收不上来,晋商也会面临无从索要的巨额欠款。

  召庙、寺院、客栈、驿站等文物遗址,是万里茶路呼和浩特段重要物证。走入内蒙古博物院,采访团见到了万里茶路资深专家塔拉。5年前,他开始跟随国家专家组筛选万里茶路重要遗址,被称为“宝藏专家”。

  塔拉说,万里茶路贯穿南北,途经8省,涉及中、蒙、俄3个国家,它叫“茶路”,实质是“商路”,主要以晋中晋商群体为主。每个茶路沿线地点作用都不同,以茶为媒,从茶叶种植生产地到运输商贸中转,再到最终交易。内蒙古地理位置很特殊,除了运输中转以外,内蒙古一带内销贸易也很多,当地诞生了许多晋商老字号、山西商号。

  塔拉还讲述起草原新型城市兴起以及宗教发展,这些与万里茶道有着直接关系,也就是和晋商渊源至深。其实,大召寺占地面积很小,周边驼队很多,人来人往多起来,宗教信仰也多了起来。

  除了“驼道”,“羊道”“马道”也随之兴起,万里茶路将草原零星贸易之路直接整合激活,更带来羊楼洞青砖茶的茶叶盛行,也将草原上的皮毛、药材等带入中原。塔拉说,万里茶路对内蒙古影响至今,饮食、语言等生活习惯都保留了下来。

  可贵的是,此次采访团还特别申请到内蒙古博物院地库里寻找遗迹。在这里,记者一行看到了印着“童叟无欺”的商品广告单,还发现几部珍贵的“宝典”,也是万里茶路上晋商的“贸易神器”,其中有用汉语来标注俄语发音的字典,有汉语注音的蒙古语言字典。

  随团专家田建介绍,这些贸易字典很可贵,坊间曾盛传一首民谣:一条舌头的商人吃穿刚够,两条舌头的商人挣钱有数,三条舌头的商人挣钱无数。

  晋商开拓万里茶道贸易沟通最基本的便是语言交流,那时候,有条件的随身雇请翻译以外,绝大多数自学自习语言文字。田建补充道,其实这与之对应了三种晋商,小商贩、转运商以及旅蒙商,资产雄厚的晋中籍绝大多数商人为“三条舌头商人”。

  山西人“提个篮子拎个桶”也要做生意。当地文化名人曹建成介绍:他的祖籍是山西代县。他记忆中的呼和浩特有70多个行业,其中晋商至少带来了50多个行业,包括醋铺、豆腐坊。最初,山西人做买卖很多都是“篮子生意”,走街串巷吆喝买卖,不夸张地说,那时候,晋商就是担水也能挣到钱。

  当地文化名人樊肃成补充道:晋商肯吃苦、能吃苦,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很不容易,拉骆驼走商道,有风有雪,前途未卜。他们通常初春出发,到了秋冬才走回来。樊肃成总结晋商成功三大原因,内蒙古当地“经商”概念薄弱,官口贸易放开政策,最重要的还是晋商精神。晋商做生意,讲究“近亲拉扯”“乡邻帮扶”,学徒、伙计、东家、掌柜,他们都会学习怎么做生意,而且恪守规则,山西做买卖绝不准抽大烟。

  “都说山西老西儿很抠门,其实不是抠,而是做生意太辛苦,他们绝不铺张浪费,养家糊口将钱财按照计划来走。”樊肃成介绍。

  “那些白手起家的晋商最开始都是依靠拉骆驼赚钱,后来开始置办商行、商铺,也有做日杂、土产、百货小买卖起家。”曹建成追忆,大召寺、小召寺两地商业中心、通顺街上都可以看到骆驼成群,那也是记忆中呼和浩特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沙漠、戈壁、孤影、无人区。远去的驼铃漫漫,驼道是万里茶道上一条向死而生的秘密通道,这里也有消失的职业“拉骆驼人”。

  呼和浩特著名女作家李樱桃回忆,距离上次见到骆驼,应该是在呼和浩特某广场上,那是最后一批城市里的骆驼亮相,主要用以游客留影拍照为主。

  驼道、驼村、老驼夫——万里茶道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李樱桃用时两年多,奔走于骆驼村,寻访拉骆驼人、养骆驼人,将驼道传奇故事集结成册出版《走进最后的驼村》一书,备受各界关注。

  逃荒要饭走西口,拉驼发财五路住。从呼和浩特市坝口子村到麻花板村、厂汉板村、五路村等,都能看到许多山西籍后代,右玉石占魁、阳曲王占祥,夏季放养骆驼,冬季拉骆驼,有的驼夫拉骆驼走到大库伦便再没有回来。

  归化城里曾经有20万峰骆驼,约14万峰至15万峰骆驼常年来往于蒙古、俄罗斯等地,四五万峰赴新疆伊犁、乌鲁木齐等地。驼夫们在险峻驼道上的艰辛跋涉深深撼动着李樱桃,促使她寻访驼村、采访驼夫,记录万里茶道上的故事与传奇。

  李樱桃介绍,上百个驼村和上万个驼夫托举起了呼和浩特曾经令人瞩目的商业成就,而驼村里的驼夫大多都是走西口过来的山西人。

  驼夫们带着三四十斤重的穿戴,拉着二十峰骆驼,一天走七八十里路。行走在浩瀚的沙漠和戈壁上,干渴、土匪、野狼等未知的危险随时考验着驼夫的耐力、智慧、勇气。驼夫们有的走过茫茫沙漠和戈壁回到了家乡,有的只出去一趟便再没能回来。

  “骆驼起驼时,头峰骆驼到了归化城的将军衙署,后面的骆驼还在院子里卧着。”这是驼村五路村村民对当年石占魁家里骆驼起驼时壮观场面的描述。像石占魁一样,许多走西口来到归化城的山西人,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从拉骆驼的驼夫逐渐发展起了自己的驼队,之后成为引人瞩目的大驼商。

  李樱桃说,万里茶道这条国际古商道上,留下了几代人行走的足迹。在这来往不停的脚步声中,埋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与传奇。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精神财富。

  因会盟而知名,因建庙而兴起,因商贸而繁荣,多伦县,被视为“塞外商埠”,旧城里有着热闹的买卖营子,买卖营子周边至今还保留着山西会馆、兴隆寺、城隍庙等古建,见证着昔日的辉煌。

  山西会馆,原名伏魔宫,位于会馆街道,它是当年晋商在多伦地区聚会、娱乐、议事的重要场所,见证着多伦作为漠南商埠的重要地位,也是内蒙地区建立的第一所外省会馆,更是草原上唯一留存的山西会馆。

  据记载,晋商们大量迁入,这里成为了旅蒙商人重要的发祥地,承接着内、外蒙古各旗、俄罗斯等地货物贸易。山西会馆是典型的三进院建筑风格,可以看到浓郁的山西建筑痕迹,大戏台、小戏台、商会仪式厅、关公殿等。

  多伦草原山西会馆历史地位很重要,它不仅由山西籍商人集资兴建,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当时商会组织、股东制度等晋商浓重的遗迹。

  “一个大盛魁,半座归化城”,位于呼市的大盛魁文化产业园。山西晚报记者 马立明 寇宁摄

  “一个大盛魁,半座归化城。”拥有260年历史,行商享誉天下,大盛魁是最负盛名的旅蒙商号,被称为“草原第一商号”,缔造数个中国商业史“创举”,它不是一个人的辉煌,而是一代又一代晋商的接力,更是晋商从无到有开拓的“商业帝国”。

  11月25日,采访团一行来到大盛魁文化产业园,想象着当年大盛魁盛况,思考着晋中为何为晋商故里,晋中祁县、太谷和平遥商人“执中国金融牛耳”,他们从古至今延续的商脉与商魂何在。

  当地文化名人曹建成介绍,归化城里十六大商帮中有十三帮是晋商,祁太帮和平遥帮实力最雄厚,忻代帮数量也占据不少,其中祁太帮经营的“大盛魁商号”是当时内蒙古最大的旅蒙商号,垄断北方生意,更将商业版图横跨亚欧大陆,率先做着对外贸易。

  如今,大盛魁古迹保存并不算多,当地政府也试图重塑大盛魁辉煌,延续商脉,打造相关文创产业。

  走嘞——亚布达(出发),从汉语到蒙语呐喊的出发,都有一种腔调,也是万里茶路上的“晋商号子”,给商队打气,给家中故乡寄思念,给未来前方传信号。

  靠着一峰峰骆驼,一条条生命,一代代人们的接力,大盛魁历任掌门都是商界精英传承,商德、商道、商经至今受用,一座晋商老字号从清朝创业到民国1929年歇业,历经风云,直到1946年才彻底散伙,永存了商界神话。

  “大盛魁”创立之初,其实并不是那么顺利,它是三个晋中穷小子口外讨生活的“际遇”。

  没有过硬的背景,没有丰沃的土地,生活穷困潦倒。山西太谷武家堡王相卿、祁县张杰和史大学随军进入草原,做起“丹门庆”即货郎担,肩挑军队供应小商品,谋求着生路。

  战事结束后,很多商贩和农民都返乡,王相卿却执意留了下来,当生意有所好转时,他又将张杰、史大学请了回来,王相卿、张杰和史大学一拍即合,在杀虎口创立了“吉盛堂”。

  他们从中原带一些烟草、盐、茶砖到草原,又从口外换回皮毛货。做军队贸易的货郎担很多,这三人却成了大业。坐地行商,三个人都会拥有商号的一份股份,并开创了晋商对蒙的易货贸易。

  久而久之,蒙古人开始“一日不可无茶饮”,晋商也将珍贵的口外皮货带到中原打响名声。后来,王相卿、张杰和史大学将商号更名为“大盛魁”。在王新民导演的电视剧《大盛魁》里,讲述大盛魁名字的意义就是指做大、做强、做第一,电视剧场景里三位创始人有着愿景、立着长志。

  大盛魁将茶砖为媒铺的道路,逐步延伸。从故乡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南下福建制茶贩茶,北上商贸延伸到俄罗斯,开拓出一条国际商道。旅蒙晋商巨头还留下“大盛魁”过年喝稀饭,以及留下银两没再回来的“财神股”传奇故事。

  一条扁担、两个货箱、一块石头、一碗稀饭……这是大盛魁宗祠前摆放的四样传家宝。随团专家田建介绍:其实,大盛魁传下来的最关键的是“商业经”,主要是企业制度,有合伙制、股东制,还有最早跨国商业的典范。

  “贪心惹祸,十分仍不满足人生大病;舍利招财,一味就学吃亏乃处世良方。”这是一副与大盛魁相关的对联,大盛魁三位创始人打破中国古语“三人成虫”说法,也打破了“同行是冤家”的古语,建立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将草原赊账、印票业务等生意日渐做大。

  当地文化名人樊肃成介绍,三位创始人各有特点,张杰能言巧说精通蒙汉俄三国语言,史大学精打细算,王相卿天生对商业敏锐。

  太谷人王相卿肩膀上有道“疤痕”,力气很大,曾在杀虎口附近做过苦工,人们也会习惯称他为“王二疤子”,在旅蒙商里他是一位真正的“商界领袖”。

  从小商小贩到商业大佬,王相卿超前的商业眼光,创下“从无到有”的商业版图。都说慈不掌兵,义不经商,大盛魁却凭借“义”,做到富可敌国,商通天下。

  面对茶叶垄断竞争,为救归化城近300家商号危难,王相卿不惜让利平价卖出,没有将小商小贩逼上绝路。学徒工为了利益准备反水,掌柜被利益驱使准备带伙计们“跳槽”,王相卿都不动声色,以退为进破局,以诚待人,将人心作为最值得投资的买卖。

  当竞争对手深陷困难时,王相卿不计前嫌,将眼前竞争对手只是作为“老乡”对待,依旧举义救市,给他让出最大空间,让对方活下去。

  草原上做买卖,靠的是人。王相卿生意经里,同行也是同乡,帮扶打天下才是出走口外讨生活的山西人们合力做的事情。

  鼎盛时期,大盛魁商经营范围“上至绸缎,下至葱蒜”,并持有清政府的营业执照即“龙票”,从业人员连同雇佣的牧民,有六七千人,一万六千多峰骆驼。有人形容,大盛魁银元宝可以从库伦(即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摆到北京,这在中国贸易史上极为罕见。

  大盛魁从创始之初就注定不凡。从三人创立,到代代相传,每一任掌柜都是卓尔不凡的商业奇才。大盛魁总号从乌里雅苏台搬迁到呼和浩特,更是影响造就着一座城。

  如今,大盛魁位于玉泉区,当地的人们仍以大盛魁记忆为骄傲,创建许多与之相关的文创街、酒店、茶业等。其实,从大盛魁创业记载,可以看出晋商商帮的管理制度。伙计和掌柜都需要熬年限,学习生意、语言、养拉骆驼等技能,行走漠南漠北。

  大盛魁建立了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以诚信契约构建着客户数据库,同时不忘社会责任,为当地百姓做着贡献;实行“一本一利”,免去客户因长期还不上欠款而需支付的高额利息;创建公司制、股份制、合伙制,也是最早的跨国贸易雏形。

  在大盛魁工作不分高低贵贱,人人都有出头的机会。整个商号规章制度里,每年都会吸纳一部分红利作为财神股里的风险金,创始人只能获取三年一分红的顶身股,学徒会根据能力大小分到顶身股,这也是现代企业里的“员工股份制”。

  同时,他们还创立了“狗股”。樊肃成介绍,当时狗为大盛魁驼队行商做出了重大贡献。大盛魁不准杀狗,还有专人饲养,把狗和掌柜一样看待,给狗顶一股生意,这也是晋商鼻祖的宽厚仁心。

  当三位创始人相继离世时,他们开拓了外姓人继承商号的先河。大盛魁不是姓王、史、张,而是姓“大”。历史上,大盛魁大掌柜都是商业奇才,右玉杀虎口人秦钺接管大掌柜时,救灾牧民,给他们提供干草,对大盛魁的组织、制度、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他信守承诺为三位创始人设立永久身股,后又照顾基层员工顶身股分配,改财股,将企业制度更加完善。

  呼和浩特著名作家邓九刚在《大盛魁商号》一书中所写,三个生意人合伙做买卖开始,就形成了股东制雏形,后又形成了股东大会制度

  大盛魁历任掌柜和伙计中,祁县人最多;大盛魁的“相与”即交易与金钱往来者,也是祁县人居多。当时祁县当地至少一半家户从商,后来形成了晋商劲旅——祁帮。邓九刚曾将呼和浩特梳理为召城—商城—驼城,晋商也是驼商、旅蒙商代表,还是晋中故里祁帮为主力支撑的代表。

  呼和浩特有代表性的骆驼村,汇聚着养骆驼、拉骆驼的人,在祁县也有着闻名于世的骆驼村。大盛魁当时作为最大的旅蒙商、驼商,骆量大、驼点广,运输驼队从归化城到乌里雅苏台比别的驼队用时短,仅两个月就可到达。

  万里茶道上晋商们行走的轨迹,以茶为媒,做生烟、杂货、糖酒、炒米等行业,靠的是持俭勤奋,除了肯吃苦,便是能吃亏,拥有着商业大局观。

  田建讲述,其实骆驼商队还有一个最关键的贡献,那就是汉、蒙、满、回等各民族携手并肩,真正的经济贸易往来之道。晋商开拓国际商道,多民族以信用为背书,政策亲民,诚实本分,讲究契约精神,才是做生意最好的通道。

  如今,在呼和浩特旧城印迹里,还可以看到山西票号支号“日昇昌”,当然,更有被称为旅蒙商“三大号”创下的大盛魁、元盛德、天义德。

  采访团一行来到呼和浩特玉泉区小召后街35号,找到了元盛德旧址,也是当地仅存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几经易主,宅院主人都与山西渊源至深。

  从经商到经营,从贩茶到制茶。元盛德开设早于大盛魁和大义德,多种经营皮毛、药材、百货等,养育牲畜、倒卖牲畜。元盛德在乌兰海、扎哈庆、讨号子等地有着驼场,将养殖场设在内蒙古、蒙古国等地,可以想象当时生意之大。

  乌里雅苏台是大盛魁发迹的地方,科布多则是元盛德起家的地方。元盛德创始人是山西祁县人段泰,将东家和牧民利益捆绑起来,把草原上骆驼和羊为代表的畜牧生意逐渐商业化。

  现在,元盛德属于私人民宅不对外参观,他的主人老迟和三元先生都是“呼市通”,对古建、文物、古迹十分着迷的资深玩家。迟先生介绍,当时自费接管元盛德宅院,主要就是想要将它保留下来,这些都是呼和浩特最古朴、最宝贵的文化活物。这些年,段泰后人还曾从祁县陆续来到元盛德合影留念。

  对元盛德进行修复的时候,迟先生多次跑到山西,研究山西晋商建筑风格,聘请山西工队到呼和浩特,对元盛德老宅进行合理化修复,最大可能性保留着古建遗迹,采用土包砖的方式对古墙进行保护。

  走入元盛德一处门楣上,石雕着“务本”二字,三元介绍这也是当时祁县晋商留下来的精髓,脚踏实地立本立商。当时,晋商先辈们大多数都是以“租房”为主,在外经商风险很大,元盛德、大盛魁在蒙的伙计都遭遇过被大量杀害的状况。晋商在外,故乡寄放着心中渴求的安全感,大量晋中商人发家致富后都是返回山西买地置家,所以元盛德并不像乔家大院、曹家大院占地面积大。

  福字照壁、院内备受人们呵护的“暴马丁香”……元盛德四合院处处小而精,精而巧,建筑风格布局以及寓意都保留下来。

  三元带领采访团参观一处压水古井以及葫芦形状的特殊古井。三元介绍,当时晋商以及老呼和浩特人们都喜欢去四眼井打水,玉泉区旧时不仅是光景好,还有那些原生态质朴的生活方式,也成为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晋蒙一家亲,从地缘到血缘,从商业到定居,对于许多山西人而言,抵达内蒙古,也是一种回“家”。冰天雪地,黄河渡口,流凌划过,一通又一通电线日下午,采访团一行站在包头老码头观看“黄河流凌”现象,寻找晋商遗迹时,便接到一通特殊的电话,浓郁的晋北口音,一声亲切的问候:“采访团一切顺利吧?向山西老乡们问好,我们等着大家到来”。这边,采访团一行风尘仆仆,踏上了赶赴呼和浩特的高速路;那边,内蒙古山西商会的代表们已等候着采访团到来。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采访团一行抵达内蒙古山西商会,内蒙古山西商会常务副会长龚占轶代表商会向“弘扬晋商精神重走万里茶路”采访团的到来表示欢迎。龚占轶表示,晋商万里茶路的意义颇深,不仅是对山西,而且对沿线城市都有所影响。

  从明清,山西人走西口、开拓商道,以茶为媒,那些以晋中祁县、太谷、平遥、榆次、介休等地晋商为代表的晋商先辈们,做着伟大的创举;到现在,新晋商也在悄然崛起,万里茶道的意义不仅是商道,还有城市文明建设之道、人类和谐相处之道。

  内蒙古山西商会从2011年创建,由热衷公益事业、支持两地建设的山西籍或祖籍山西的商界精英自愿组成。商会行业涉及能源、房地产开发、餐饮、旅游、建材贸易、粮油贸易、物流销售等多个行业,秉承“诚信立会、人才强会、团结建会、服务兴会”的办会宗旨,为在内蒙古的山西籍企业家搭建新的平台,也为蒙晋两地的经济合作架起新的桥梁。

  有人称他为印刷匠人,还有人称他为“投资高手”,从无名小卒做到呼和浩特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印刷商,对此,王定盛总是憨憨一笑,他将商界战绩归结于“好性格”。

  从商一定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王定盛介绍,关于呼和浩特最直观的印象,那就是“人和”,这里的人们真诚、热情、坦荡,活出一种豪放豁达的格局。

  王定盛介绍,呼和浩特是他的第二故乡,也是他的发家地。在这里,创业不是苦,反而是乐。

  初次见到王定盛,总会认为他是蒙古族人,彪形大汉,笑声爽朗,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举手投足间全是草原牧民的豪情。

  王定盛介绍,他一直认为内蒙古是一片热土。空暇时,他会到草原牧民朋友家里做客,坐在蒙古包里,没有拘束,过着心之向往的生活。

  2000年堪称王定盛的转折年。这一年,他辞去旁人羡慕的国企工作,砸了铁饭碗,从平遥踏上北行之路。

  那时候,他对印刷很感兴趣,和朋友约定一起去呼和浩特学习印刷业务,天然对商机敏锐的王定盛判定,包装箱、包裹、物件都是以印刷为基础,学好印刷很关键。

  结果,朋友没有辞职,王定盛孑身一人到了呼和浩特。他从最基础的打字、排版、照排等印前业务学起,再到晒版、调色印刷、装订等整个印刷流程做起,客户们看到这位平遥小伙子这么用功,总是愿意多和他聊几句。

  2009年11月19日,王定盛创业下海,创立了呼和浩特市盛意隆广告印务有限公司,简称“盛意隆”,旨在生意兴隆,也表示他本人诚意满满。

  创业最初,王定盛并没有为了订单犯愁。他说,天下没有做不成的生意,一趟又一趟多跑客户,去建立关系就一定可以。夏天买西瓜、买雪糕去看客户,冬天买炒栗子、热奶茶去聊聊天,只要有空就去意向单位转一转。拿下订单后,更是坚持去看客户,客户单位从保安、基层员工到管理层,基本上都认识或者听过王定盛的名字。

  王定盛说,“以诚待人是王道。不是谁都可以含着金钥匙出生,人们应该直面生活真相,接受低到埃尘里的那份卑微,能见到低,才能摸到高。”这也是王定盛的生意经之一,谦卑,一视同仁,保持长久联系。

  印刷行业设备与技术更新很快,要想把控整体预算,又要引入先进设备,必须能够对行业趋势有着精准判断。他先后投资购置富士施乐、柯尼卡美能达新型数字印刷设备,以及佳能喷绘机和海德堡四色六开印刷设备。同时,升级设计部门配置,团队配置专业苹果电脑,更新最新方正飞翔7.0应用软件。

  王定盛介绍,设备先进,能够满足各类客户诉求,同时服务必须跟上。无论客户距离远近、规模大小,从客户角度出发,上门服务、定制方案、追踪跟进服务等,都是企业发展不可替代的“内核”。客户越来越多,散户、团队、行业定向订单也多了起来,许多伙伴更是建立数年合作关系。

  想客户所想,和客户处成朋友,为他们解决问题,公司长期服务的客户没有一家流失;想员工所想,为员工搭建平台,王定盛带领着团队从传统单一印刷行业,逐步拓展到广告、喷绘、灯箱、企业VI视觉设计、策划党建文化墙等方向,在呼和浩特数码印刷业占据一定地位。

  2018年11月,王定盛担选呼和浩特市印刷技术协会副理事长职务,并组织成立呼和浩特市印刷技术协会数字印刷分会,担选分会会长职务。这一年,他还被称为“投资高手”。

  王定盛说自己是新晋商骨子里有颗“老灵魂”,待人处事恪守晋商先辈们的诚实守信、善于思考、敢于开拓的作风,还继承了买房置地的习惯。

  晋商,特别是晋中出来的商人很喜欢买房置地,他从买房逐步发展为拿下一层楼用以办公的投资战略,带来了新的前景和财富。

  使命、担当、社会责任。今年疫情期间,王定盛买口罩、消毒液寄往山西老家,同时,不忘扶植印刷同行,给他们订单或者提供创业工作室等,王定盛说,晋商从没有“同行是冤家”一说,反而是共同服务市场,促进行业的发展。

  如今,他也成为了内蒙古女婿。王定盛说,路是闯出来的,在外面的世界迎风作战,其实没有那么恐惧。

  平日里,成绍民虽寡言默语,却是一位十足的热心人。凡是从山西来的老乡们遇到困难,或想要寻求项目、平台、资金、人脉等,都会第一时间联系成绍民;还有从内蒙古返回山西参观、探乡、旅游的老乡们,也会联系成绍民,他是山西人在呼和浩特的“大哥”,也是一颗定心丸。大家总说,“有大哥在,万事不发愁”。

  作为呼和浩特最早的一批平遥创业者,成绍民人生色彩充满传奇,创业底色里“苦多乐少”。14岁那年,家中变故,为了生计,年少的他从老家平遥一路北上来到呼和浩特。

  有人说,成绍民从商贸商贩起步,一路拼到现在。而在成绍民看来,江湖儿女都是为了碎银二两,活着才有希望,也才会将商业一次次涅槃重生。

  正如许多出走家乡的平遥人一样,成绍民初到呼和浩特也是背着“袜子”而来。那时候,家中父亲不幸去世,呼和浩特的姑姑召唤他外出打工,成绍民便开启了年少的奔波。

  成绍民讲,灰暗的世界里,呼和浩特与姑姑一度是他内心最温暖的光。背着袜子出发,那时候,他将摊位主要集中于汽车站附近的旅馆,在旅馆卖袜子给他带来第一笔收入。

  慢慢地,聪明勤快的成绍民还将附近的几间旅馆承包了下来,当时住一晚10元钱,成绍民以每月240元的费用,顺风顺水做起了小商小贩买卖。成绍民介绍,赚钱不多,但是心里很美,最起码确认自己只要能吃苦、有方法,就能活下去。

  同时期,平遥老乡们也逐步来到呼和浩特,有的做粮业,有的做豆腐行业,也有的和他一样做着服装袜子商贸……成绍民开始结识一些老乡。

  那时候,小商小贩们容易产生一些冲突,外地人会被本地商贩挤对,甚至发生口角、打架等。

  为了站住脚跟、守住摊位,也为了帮助老乡们争取生存利益,成绍民多次出手对抗“商贸不平等”,并逐步闯出了一条稳固的商贸路。人们逐步转变观念,开始握手言和,礼貌对待山西来的商贩,商贩们生意日渐红火起来,开始进入良性经营阶段。

  随着财富积累,成绍民从袜子服装商贩逐步转型,并开始谋划将山西名特产培植到内蒙古的事情。

  平遥人骨子里藏着一份浓郁的家乡情结,走多远,山西情义都在那里。成绍民心中构划着一份山西版图,他从平遥牛肉开始入手。

  一块块色泽红润的平遥牛肉出现时,当地人并不接受,从颜色到口味都颠覆了他们对传统牛肉的认知。成绍民带着团队一家家饭店推荐,并且邀请当地人来免费品尝,给他们讲述平遥牛肉的故事,历经两年多时间,平遥牛肉市场逐步打开,销量日渐趋好。

  当时,平遥当地的云青、冠云等牛肉品牌也开始进入呼和浩特。成绍民开始斥资建厂,欲将平遥牛肉在内蒙古草原一带发扬光大。

  1999年,成绍民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但也埋下了一大伏笔。他几乎将全部家当用来投资,在呼和浩特建成一座平遥牛肉厂,取名“巧来”。同时,他将产品全面铺货,利用高铁网络打响平遥牛肉品牌。成绍民觉得,这是平遥娃该做的一件实事。

  然而,好景不长,2003年,成绍民接到一通电话,高铁上的真空牛肉出了问题,由于包装与气候等不相适应,成绍民不得不将牛肉全部撤回,他也面临着血本无归的一大坎。成绍民说,那时候他想过很多,在爱人的陪同下,他们最先想的就是偿还债务。信用情义是平遥人骨子里的精神,他们蹬着三轮车送货,又从谷底爬起,开起了烟酒铺。

  这一次,成绍民还不甘心,他又将目光投向山西白酒,欲将白酒推到内蒙古市场。

  为什么要执着于山西特产?成绍民笑笑说,志在远方,根在山西。骨子里的情分决定,他少小离家,在外成家立业,内心却一直寄存着山西的家。

  成绍民介绍,现在呼和浩特的平遥商人们正筹备着商会的事情:商会成立事小,团结帮扶事大。

  在他的心中,晋商商帮们能够从无到有、立业在外,最主要的精神就是团结互助,乡亲邻里之间的商业联结,过去就有商帮、商会,现在新时代,更应该讲究团队力量。同时,成绍民指出,晋商帮能吃苦、不怕输、敢拓路、够坚持。如今,他还在创业路上,并且还会与山西老乡们谋业共事。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11月24日傍晚,重走晋商万里茶路采访团结束包头的采访,抵达呼和浩特市。刚下车就受到了内蒙古山西商会的热烈欢迎,虽然天气寒冷,但在异地见到山西老乡,心里还是暖暖的。

  大召寺,汉名“无量寺”。数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北方最有名气的佛刹之一,现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呼和浩特市是北上草原、西行大漠、南观黄河、东眺京津的重要旅游集散中心之一。有战国赵、秦汉、明朝的古长城;有北魏盛乐古城遗址;有见证胡汉和亲、被誉为民族团结象征金字塔的昭君博物院;有黄教寺庙大召。有清朝管辖漠南、漠北等地的将军衙署;有现存中国和世界唯一的蒙古文标注的天文石刻图的金钢座舍利宝塔;有辽代万部华严经塔(白塔);有清康熙帝六女儿和硕恪靖公主府;有号称“召城瑰宝”的席力图召。

  在内蒙古博物院,和蔼可亲的老院长塔拉,详细介绍了呼和浩特在万里茶路上的历史地位,让采访团观看了馆内珍藏的当年晋商使用的广告宣传单、在茶叶里放置的商标、账本等。“一个大盛魁,半座归化城”。走访大盛魁、元盛德遗址,文物资料介绍和研究者们的讲述,为我们揭开了尘封的历史记忆。大盛魁是最著名的旅蒙商号,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股份制企业,由清代山西人王相卿、张杰、史大学三个普通小贩开办,他们最初都是在草原上走包串户的货郎。晋商称雄数百年,离不开勤劳质朴、诚实守信、创新思变的传统,无论是著名的祁县乔家、榆次常家、灵石王家,还是大盛魁,都离不开这样的品质。

  “一个大盛魁,半座归化城”。大盛魁是内蒙古最著名的旅蒙商号。该商号由清代山西人王相卿、张杰、史大学三个普通小贩开办,最初他们都是在草原上走包串户的货郎。

  元盛德的这处四合院,迄今为止保存完好,多年来未作任何添建改动,维修也很少,历经百年沧桑,至今还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格,代表了清代归化城(呼和浩特旧称)居民的建筑特点。

  呼和浩特好比茶路上的一座灯塔,照亮南来北往的茶商。在万里茶路鼎盛时期,呼和浩特曾经聚集了20万峰骆驼,是一座地地道道的驼城。四通八达的驼道使呼和浩特成为八方通衢之地。无论是中原、南方诸地,还是遥远的欧洲城市莫斯科,人们对归化城(呼和浩特旧称)这个名字都不陌生。这一切充分证明了呼和浩特在万里茶路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漠南第一府“将军衙署”,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地位等级最高的清代边疆驻防将军府。

  原标题:《重走晋商万里茶路|呼和浩特站:归化城,绵延驼队纵横通衢之地;大盛魁,旅蒙晋商书写茶路传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