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筑设计

古建筑设计

23场考古专业委员会“论剑 ”看看有哪些?

中国古建网2023-01-17古建筑设计斗拱古建彩绘
古建木雕手绘,斗拱古建彩绘,古建彩绘盘子,23场考古专业委员会“论剑”看看有哪些?,古建木雕手绘,斗拱古建彩绘,古建彩绘盘子10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3场专业委员会会议在三门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表

23场考古专业委员会“论剑 ”看看有哪些?

23场考古专业委员会“论剑 ”看看有哪些?,

  古建木雕手绘,斗拱古建彩绘,古建彩绘盘子10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3场专业委员会会议在三门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表真知灼见,进行思想和观点的碰撞,学术互动氛围浓厚。

  23场专业委员会会议涵盖水下考古、建筑考古、宗教考古等门类,时间从旧石器时代贯穿至今,既有对远古的探寻,也有对当下考古发展与创新的思索,会议内容含金量高,意义深远。特撷取其中亮点,呈现给读者,敬请关注。

  “庙底沟遗址是一处出土石制品数量巨大、类型丰富的大型聚落遗址,具有石器制造场和专门化的特点,出土的石器为研究史前人类行为和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10月19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贺存定说。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会议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玉皇厅举行,20余位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就人群迁徙与文化交流、考古新发现、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贺存定在会上作了题为《三门峡庙底沟遗址石制品研究——兼谈石刀的加工技术与使用方式》的专题报告,并接受本报专访。

  “我曾到庙底沟遗址实地考察,经考证,仅2002年庙底沟遗址第二次发掘就出土石制品28537件。”贺存定说,“石器的类型主要有石饼、石刀、石铲、石斧、石锛、石凿、磨盘、磨棒、石杵、石锤、石球、石网坠、研磨器、砺石、石纺轮、石环等常规工具或用具。”

  贺存定说,石制品的原料主要为就近取材,原料岩性、工具形态与类型、加工技术及功能之间存在明显对应关系;剥片技术主要为锤击法和锐棱斜向砸击法;工具修理技术中打制、琢制和磨制技术组合使用,还存在少量钻孔技术、凹缺修理技术和切锯刻槽技术,反映遗址先民掌握丰富而多样的技术理念,因材灵活施用;工具功能大致归结为木工、农耕、碾磨、收割、渔猎、纺线和其他类别,其中以农业工具为主。

  贺存定认为,庙底沟遗址是一个农业经济发达的大型聚落遗址,其农业收割工具主要为石刀和石镰。石刀被广泛使用,仅庙底沟第二次发掘出土的石刀就有308件。 (王旭国)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会议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函谷厅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仰韶文化百年历程及其文明化成就、考古学百年前瞻等主题,在线上、线下进行了交流讨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魏兴涛谈到,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命名了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从此揭开了考古学探索我国史前文化的恢宏序幕。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钱益汇系统整理了灵宝西坡遗址出土的石制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从操作链与磨制石器生产系统出发,从技术和功能视角对石制品进行分类,结合遗址平面布局等特点,考察石器生产在西坡遗址中的重要地位,分析西坡遗址发现的房址、壕沟和灰坑等遗迹关系,认为石器生产很大可能是在遗址内完成。同时通过分析遗址出土玉石器,认为当时社会阶层存在差异性。

  该专委会考古学史与考古新发现专题主持人李新伟介绍,这次专委会议题特别丰富,专家们准备充分,涉及很多重要课题。其中一些专家对仰韶文化研究历程及个中理论的探讨,都与仰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不仅代表了现有仰韶文化相关研究的高水平,且对仰韶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单义杰)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会议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及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所、高校的近30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研讨。

  在中国现古学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夏商考古与中国现古学同时起步。纵观历年的考古工作,夏商时期的考古遗存发掘与研究,始终是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夏商时期的青铜器文化、甲骨文、丧葬习俗、社会形态、文化交流互动与社会变迁及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二里头文化的研究新成果等逐一进行发言,并在发言结束后进行了大讨论。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袁广阔作了题为《河南汝州洪山庙仰韶文化瓮棺合葬大墓发现的意义》的报告。他表示,河南汝州洪山庙遗址发现仰韶文化大型瓮棺合葬墓(M1)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瓮棺合葬墓。瓮棺表面刻画彩绘图案40余幅,内容主要反映了仰韶文化的社会形态及精神世界。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徐昭峰作了题为《夏商国家社会形态及其相关问题》的报告。他认为,从考古资料来看,从早商的郑州商城,到中商的小双桥,再到晚商的殷墟,人殉和人祭的数量呈显著递增趋势,这可能与商王朝对外战争的性质和征伐对象的不同有关。 (汪潭)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会议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上阳厅举行。2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对两周时期考古调查、发掘、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汇报和展示,围绕宗国矿冶活动概述、先秦时期磬的考古学观察、辉县琉璃阁遗址再“发掘”及子龙鼎出土位置等主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巅峰对话和观点碰撞。

  “通过这几天的参观,我感受到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对考古文物的重视、对考古工作的重视。大家精神状态很足,都在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而努力!”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方勤说,三门峡文化底蕴丰厚,虢国博物馆、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等都散发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都在发挥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三门峡把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建在城市中心位置,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值得点赞。他表示,对三门峡来讲,焦国都城遗址、上阳古城需要持续勘查、钻探、研究,进一步发掘研究整理,更好发挥它们的作用,把三门峡打造成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保护、发掘、研究和展示中心。

  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副教授郭明说:“中国现古学的起源是从仰韶开始的。作为一名青年考古人,三门峡对我来说一直是个很神圣的地方。”她表示,在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会议的研讨中,了解到了考古前沿动态,收获非常丰富。 (李攀攀)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会议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陕州厅举行,20位专家学者就近两年的秦汉时期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以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毓芳作了题为《秦阿房宫考古工作之精髓》的报告。她指出,阿房宫的考古工作中历经了艰难险阻,虽然没有发现雄伟壮丽的宫殿和各种精美的遗物,但却得出新结论:阿房宫没有建成,更没有被火烧,项羽火烧的是咸阳宫,而不是阿房宫,勇敢地纠正了历史错误,从而增加了历史信度。考古学最大的贡献就是使历史学更加科学化,而阿房宫的考古发现,就成为这方面的典型实例。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国河通过近年来对东汉帝陵的研究指出,应进一步明确研究的重点,解决陵主归属问题;建议以考古勘探为主局部发掘为辅,将传世作品与出土文献相结合,从已知出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同时对已知的东汉帝陵级别大墓进行甄别。

  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宋蓉通过对幽燕地区汉晋变迁的考古学研究指出,幽燕地区东汉魏晋墓葬文化可以东汉晚期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延续了西汉以来的特点,当地本土文化已完全融入汉文化;后一阶段,来自北方和中原的影响不断增多,且体现在不同层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龙国,通过对中国古代陶熨具的研究指出,战国秦汉时期,贵族之家有常备的熨烫用具,熨具多与洗浴工具放在一起,所以经常被当作洗浴的用具,但二者用途不同,需要分开研究。 (任志刚)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会议举行。来自全国各考古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博物馆等单位三国至隋唐考古学研究方面的十几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研讨会上,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以《从城址与贵族墓考古看“孙吴文化”的建构过程及特点》为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贺云翱说:“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考古学已经不仅仅是补史、证史的工具,它已经非常多地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三国至隋唐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从分裂到统一,包括的历史朝代最多,这一时期的文献和考古研究配合最好,学者们面对的研究对象非常多,涉及各个方面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齐东方表示。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多角度、宽领域的学术交流,大家畅所欲言,观点相互碰撞,学术互动氛围浓厚。

  与会专家学者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挖掘、整理、阐释考古成果,运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保护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全面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不断开创中国考古学的新局面,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文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梁如意)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会议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多家研究院所以及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31位专家学者参与了分组讨论,并进行了学术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新林、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杭侃主持研讨会。会上,15位专家学者以辽上京、南宋临安城、明中都、辽代春捺钵遗址群、金代宝马城遗址等重要都城和遗址,北宋皇陵、辽代乾陵、济南元代家族墓、明代藩王墓等重要陵墓遗存,辽代鸡冠壶考证、宁夏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新发现、16世纪中国与印度洋海上贸易、宁波天童禅寺塔院遗址等手工业和宗教遗存为主题,分别作了精彩报告,并通过线上线下交互的方式展开热烈讨论,从不同角度展现宋辽金元明清考古领域的新发现、新认识、新成果,以及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和广阔前景,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考古学物证,也为推动宋辽金元明清考古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仰韶文化发现百年,是中国现古百年的缩影。因此,在三门峡举行中国考古学大会意义非凡。”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说,他从小就诵读《三门峡——梳妆台》这首诗,对三门峡充满了向往,此次来三门峡收获很大,同时也深深地记住了这座“清新的,有规划、有特色的城市”!

  在最后的学术总结环节,董新林对三门峡地区的文化考古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仰韶文化作为考古百年的开端之一,应当通过考古发掘进一步丰富其内容,为当地文化旅游提供支撑。此外,对于三门峡来说,除了史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古陕州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也非常重要,应当在有效保护规划的基础上,推动对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田沛)

  文化遗产记录了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10月18日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会议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遗址保护展示、文物保护修复以及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线上线下的深入交流与探讨。

  穿越时空,与历史邂逅。常山郡故城遗址、隋唐墓葬出土冠饰,一些历史遗迹与珍贵文物在专家们的娓娓道来中,仿佛洗去烟尘,走出屏幕,重现当年风采。

  文化遗产是我们解读历史的密钥。在传统的保护展示中,历史遗迹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如何让文化遗产润物无声地连通我们的血脉,融入我们的生活?南京官窑山明代官办窑场保护利用的探索令人眼前一亮:场景还原、文创体验、科普服务……他们将遗址打造成一座综合性的城市遗址公园,生态、游憩、科技相结合,沉浸式游览赋予文化遗产新的时代意义,同时也拓展了遗址的造血功能。目前,这种以周边文旅项目融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方式,正在被各地不断尝试与改进。

  随着科技的进步,文化遗产保护也步入新时代,考古预探测智能机器人、搭载便携检测设备的移动试验室、三维建模、3D打印……高科技在助力考古发掘与保护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将考古成果转化、升华为文化遗产,将他们保得住、传下去?专家们给出了加强规划引领、保障资金投入、强化科技支撑、加强队伍建设、鼓励社会参与等建议。 (刘亚红)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会议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召开。与会专家学者相聚一堂,线上、线下畅所欲言,展开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袁靖率先以《古代中原地区的生业和社会》为题进行发言。他表示:“中原地区的生业状况呈持续发展的过程,新的生产力要素至少在公元前2200年之前已经进入中原地区,这个过程及变化在中华文明早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主题为“庙底沟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的线上发言中,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刘一婷通过一组组翔实的数据比对来论证观点。刘一婷说:“以家畜饲养为代表的生业经济,可能与庙底沟文化的繁盛有一定的关系。”这一主题发言引发了现场讨论和共鸣。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胡松梅表示,根据研究数据,文化的繁盛和生业的繁盛有一定的关系,与家畜饲养业有一定的关系。

  20余位专家学者精彩的发言,吸引了众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到场旁听,不同的思想与观点在这里交流、碰撞。考古工作者表示,将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通过考古成果揭示文明进程,为考古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程倩)

  “仰韶文化中晚期陶器表面酒类残留物有何研究价值?”“为什么说中国小米西迁喂养了世界?”“气候事件如何影响晚周沿海地区农业发展?”10月18日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会议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举行,与会专家围绕近年国内外植物考古研究最新成果,重点分析研讨了石器时代和先秦时期散落在中国大地上的作物种植、分布、加工、运输、储存等方面的遗迹遗存。会议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现场思想交流活跃,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等单位的19名专家学者分别发言,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前沿研究方法,交流解答存疑之处,特别对植物考古中经常用到的浮选法、植硅体研究、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等专业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交流。研讨内容涉及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农耕与游牧文化交叉带等广泛地理区域的最新考古发掘成果。

  与会专家表示,植物考古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交叉学科。开展植物考古,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先民驯化作物、发展农业生产的历史进程,还能从一粒粟米、一颗稻谷中见微知著,了解其背后的气候变迁、族群迁徙、聚落兴衰、文化习俗等内容,对不断完善建构中国古代历史,梳理中华文明发展脉络意义非凡。 (刘晨宁)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会议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大学、山西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多位学者参加研讨会,17位代表介绍了最新科研成果。

  此次学术会议采取专题报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讨会由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王明辉主持,参会专家代表围绕古DNA研究、古病理学研究、古人类学研究、人口与性别研究、传统人骨研究、骨化学研究等议题进行了发言。研讨会过程中付巧妹、吴秀杰、何嘉宁、王明辉及郭怡等专家学者分别担任主持人。

  此次研讨会充分体现了多维视角、多种技术和方法对人骨材料信息的充分提取和解读,阐述了中国南方沿海地区人群遗传延续性、中国现今南北人群的遗传差异及中国人群与欧洲人群截然不同的演化历程,为进一步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丰富全面的人类骨骼考古信息。 (张明)

  三维扫描、实验探索、现代科技让考古从微光世界穿越历史,打通人类的过去与未来。10月18日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新兴技术考古专业委员会会议召开,以航空勘探、地球物理技术、高密度电阻率方法、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为现古带来了十足的“科技范儿”。

  会上,22位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进行学术分享,从青铜器及其他金属器研究到新技术与交叉研究,再到黏土类研究,每一项研究成果,都是科技创新的全新探索,同时也为现古学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新角度,成为引领未来考古事业发展的新趋势。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的金正耀教授,从“器”与“道”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对现古发展的理解。

  “器”,就是指在考古学研究中应用到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的技术应用方法等,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国”字头的重点实验室,对国家级文博机构、文博单位适当配备装备,做好升级换代;提倡科学合理配置,不要一味求大求全,通过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有效杜绝技术装备资源浪费,推进科技与考古的深度融合,开创科技考古发展新局面。

  “道”,就是在完善技术装备的基础上,考古科研人员还要在研究领域里有新发现,能提出新问题,回答新问题,推动科技考古作为一门学科走向成熟。

  作为一门致力于通过揭示过去启示未来的学科,与科技的不离不弃,也是考古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

  怎么让高不可攀、远不可及,又带有神秘色彩的考古走近大众?这是公共考古学研究的范畴。公共考古就是要让大众对考古学产生兴趣,并能看出门道,让考古成果转化为公共文化产品、转化为社会知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10月18日至19日,在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指导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文化传播中心副研究员乔玉发言时表示,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起了中国公共考古论坛,为公共考古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第一届和第二届公共考古论坛都是在中国现古学的发祥地之一、仰韶文化所在地三门峡举办,非常感谢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对公共考古学的大力支持。她说:“公共考古已成为整个考古文博界共同的事业,也是考古学研究方向之一,在社会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范佳翎作了题为《新媒体环境下公共考古实践策略初探:以微博账号“考古观察猿”的运营为例》的发言。她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成了连接考古学和大众之间的桥梁,而公共考古一定要用好新媒体。范佳翎和学生利用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平台,精心策划,认真选题,将严肃的考古学相关知识通过有趣的短视频传递给大众,吸引力了大批粉丝。目前,微博账号“考古观察猿”已有178.1万粉丝。

  考古界越来越重视考古研究与公众的沟通,考古由“高冷”逐渐变得亲民,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这不仅促进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增强了公众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邹森)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主持的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丝绸之路考古论坛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丝绸研究、考古学史、草原丝路等议题,在线上线下进行了主旨演讲,并展开热烈讨论。

  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馆员赵丰以《英藏敦煌丝绸的整理与研究》为题,从纺织考古100年、丝绸之路纺织考古100年、敦煌丝绸的发现与研究100年、英藏敦煌丝绸的整理与研究4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

  日前,在东华大学“丝绸之路与丝绸艺术”论坛上发布的《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是由赵丰带领敦煌丝绸研究团队与世界各地文博机构专家学者合作,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丝绸遗存进行集中系统地整理研究。据悉,该著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集包括《英藏卷》《法藏卷》《俄藏卷》《旅顺卷》《敦煌卷》的中英文版共10册,数百万字,千余张图片,填补了敦煌学在丝绸研究方面的空白。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良仁在题为《中外陶瓷技术交流:以伊朗青花瓷为例》的演讲中讲到,近年,我们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到伊朗去发掘一座古代的土丘,就是为了揭示中国与伊朗之间在古代的文化交流。在发掘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批青花瓷。该批青花瓷就反映了中国青花瓷外销到阿拉伯,在阿拉伯掀起了热爱、仿烧和收藏青花瓷的热潮,在仿烧过程中还有技术创新,这些伊朗青花陶瓷为我们学术界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王建栋)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会议召开,与会专家围绕遗址与地貌、生业与环境、人地关系3个主题,就环境考古工作展开研讨。

  18日下午,与会专家围绕遗址与地貌的关系展开研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夏正楷首先作了题为《环境考古中的地貌学研究》的报告。之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刘辉、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教授张俊娜分别作了题为《石家河古城的水利工程与防御系统》《中国西南地区气候变迁、地貌变化、古代迁徙通道与适应:四川罗家坝遗址的形成过程》的学术报告。还有4位业界专家通过线上形式发表了各自在遗址与地貌方面的研究成果。

  19日上午,与会专家围绕生业与环境展开研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张居中作了题为《末次冰消期及以后东亚文化格局的演进:一个文化迁徙的假说》的报告,之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春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树芝等分别发表了各自在生业与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

  19日下午,与会专家围绕人地关系展开研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莫多闻首先作了题为《中国环境考古百年发展历程》的学术报告,之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曹兵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毛龙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辉等分别发表了各自在人地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 (王丽霞)

  “城市是古代文明最集中的载体,城市建设代表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对古代城市的考古研究,让我们了解古人如何去规划城市,也为当今城市建设提供借鉴。”河南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刘海旺说。

  10月18日,中国考古学会城市考古专业委员会会议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举行。会上,河南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刘海旺、副研究馆员杨树刚、研究馆员樊温泉分别作了题为《黄河流域城市化进程中古代都城考古与保护的理念与方法探索与研究》《郑州商城市考古的若干思考》《保护传承视域下郑韩故城的城乡建设》的报告,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孙明利作了题为《苏州古城的考古学观察》的报告等。还有部分专家学者通过视频连线,在各自的专业领域进行了学术交流。

  刘海旺说,有3000年时间,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沿黄河自西向东,依次排列了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四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门峡位于西安和洛阳之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古陕州所在地,遗留下来非常丰厚的城市文化遗产,比如两周时期虢国的都城上阳城、虢国墓地,还有开创了中国现古学的仰韶文化遗址,这些都是三门峡的宝贵财富。通过研究虢国上阳城的选址、布局,以及如何解决当时的交通问题,对现在三门峡的城市建设也具有借鉴意义。

  文化遗存是一个城市的特色,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品牌,更是城市居民精神的寄托。刘海旺认为,怎么保护、发现和用好这些遗存,是城市建设者们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李海峰)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水下考古专业委员会会议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举行,20余位专家分别围绕水下考古与理论、技术与方法,水下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港市与海洋文化,水下文化遗产发现、保护与研究等方面作了学术演讲和探讨交流,并发表了各自相关工作的研究成果,充分展现了水下考古学者的风采。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梁国庆在《里斯本丸号沉船调查与相关认识》的演讲中指出,里斯本丸号沉船遗址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该遗址的调查有两个挑战,一是水下考古作业难度大,二是牵涉到遗址的代际传承、遗存主权及所有权、遗址人类骸骨等,这些均体现了人类发展的时间胶囊和战争墓地,让世人重新认识了近代水下遗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水下遗产,延展了水下考古的研究年限。

  在讲到水下考古设备时,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馆员司久玉指出,目前,我们急需研发的水下考古设备有水下考古物理探测系统船、水下考古潜水专用船、水下实时可视监测系统、海洋环保抽沙系统、设备运输监测管理系统、多功能移动文物保护实验室等。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丁见详在谈到大陆架考古中国案例展示的潜力时说,香港深涌企岭下海黄地峒遗址的发现,表明了距今7.5万年前,海平面比现在低约77米,大部分半岛和离岛连为一体;距今7000至6000年前,海平面与今天基本持平(上下波动,有时要比现在高1至3米)。 (侯鹏云)

  建筑考古:古建筑是会说线日,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展开了为期一天半的学术研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故宫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等院所、高校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探讨交流。

  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怡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等主持。十余位专家学者以坡地地穴遗址释读、古建筑布局结构、壁画墓建筑图像分析,以及中国古建筑等级秩序在建筑遗址考古发掘和认识中的重要价值等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交互交流的方式,进行了探讨。专家学者们从各自专业角度展示了中国古建筑的现状、成果和建筑考古研究的历史意义等,会场气氛热烈。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汪芳教授作了题为《城镇影响下的乡土建筑遗产变迁与保护利用——以陕州地坑院为例》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地坑院的民居特色、传统习俗等。围绕报告,各位专家学者针对陕州地坑院的形成、消失原因及保护修缮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地坑院是一种重要的民居形式,是当地居民建造智慧的一种体现。当地居民用原生的材料、简单的技艺,建造出了最适宜当地人的住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马晓表示,“地坑院是需要被记录和传承下来的一种建筑。”

  “推进考古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不仅为中国考古科学研究及考古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和知识保障,还将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思政作用,弘扬优秀传统,夯实民族文化自信基石。”10月18日,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院长、中国考古学会考古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段天璟道出教育考古的现实意义。

  10月18日至19日,在中国考古学会考古教育专业委员会研讨会上,来自我国多所知名高校的考古教育及历史文化相关专业学者大咖齐聚一堂,分享真知灼见,从“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多学科融合的考古学与人才培养”“非重点高校如何建设考古文博专业”“基层文博单位人才需求及培养”等方面,畅谈考古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的现状及面临问题,并结合考古工作实际,围绕新时代高校田野考古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文博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方法等展开深入研讨。

  针对如何进一步打通考古人才培养全链条,专家学者纷纷建言:加强公众考古科普工作,为青年考古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社会基础,培养更多青年热爱考古事业;精准对接考古行业发展需求,重点培养紧缺技术人才和高端研究人才,针对紧缺人才加大培养力度;加强高校与文博单位合作,推动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补齐考古学科课程短板,打通全国考古学科综合实习基地优势资源,促进各高校、各区域间考古学科的交流合作,实现全国考古学科优势资源共享。 (梁媛)

  10月18日下午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宗教考古专业委员会研讨会在三门峡天鹅城国际酒店举行,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地面寺院、石窟寺、单体造像及其他等专题对宗教考古进行了深入研讨。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陈伟在以《宋元城市居民的信仰世界》为题的报告中说,开元寺南遗址宋元时期的遗存,属于一个相对独立且商业化色彩浓厚的社区。社区北侧的开元寺在这一时期走向衰落,而社区内部则发现了丰富的宗教遗存。在宋元时期,该社区内的市民信仰呈现出浓厚的世俗化、家庭化的色彩,与社区内繁荣的工商业活动有一定关系。

  2019年8月至今,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南京城西南西营村地块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确认该地块东部区域下层堆积为一处南朝佛寺遗址。地块内现存佛寺面积约7000平方米,现有发掘表明,西营村南朝佛寺遗址是一处以佛塔为中心的“前塔后殿”布局的佛寺。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龚巨平以《南京西营村南朝佛寺遗址发掘及初步认识》为题发言指出,这是南京乃至南方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好、布局最为完整的佛寺遗址,有望填补南朝佛寺考古的空白,丰富学界对六朝佛寺的认识,且出土了大量佛教文物,对研究南朝时期佛寺布局、佛教造像艺术风格及东亚佛教文化传播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 (师宝华)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会议在三门峡天鹅城国际酒店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吉林、内蒙古、甘肃、青海等省、自治区考古研究院(所)的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近年边疆考古相关课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我们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考古能让我们了解国家形成进程中的每一个点、每一个阶段,对阐释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魏坚说,“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三门峡召开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中国现古学在100年前的1921年,便已经在渑池仰韶开始了,它开启了中国田野考古学的先河。也正因为仰韶村遗址的发掘,中国考古学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

  中国考古学会考古年代学专业委员会研讨会10月18日举行。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考古年代学的相关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观点相互碰撞,让人受益匪浅。

  当天的研讨会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吴小红首先以《碳十四年代研究方法的新进展》为题进行发言。作为考古年代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吴小红还特别介绍了考古年代学发展的状况。吴小红表示,对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大、文化面貌丰富的国度来讲,年代数据的积累尤为重要。目前,中国考古年代学数据的积累还不够,在大数据时代,需要用很多数据作支撑进行跨区域的比较研究,所以还要不断努力。

  “考古年代学专业委员会是随着考古学的发展新成立的专委会之一,这些新专委会的成立反映了考古百年不断发展的历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秦岭说,考古学本来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是研究解决历史问题、理解古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它在回答这些问题时集合了很多的科学技术,所以很多新兴的专业委员会是考古学不断发展壮大的体现。未来考古学会越来越专门化,一方面要回应和解决大的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不断细化,所以大家研究的对象、方法、技术会越来越全面。 (李博)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考古学会数字考古专业委员会会议在三门峡天鹅城国际酒店举行,专家学者围绕“数字考古”这个核心,在“遥感考古”“数字环境考古”“空间考古”“蒙特卡洛方法”等方面作了延伸讨论和研究。

  连日来,各地因时因势密集调整了疫情防控政策,多地提出要“满足群众就医用药等需求”“加快治疗药物和医疗资源准备”“加强生活保障、心理疏导等服务供给”等措施,释放出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鲜明信号。

  12月8日,江苏省海安市白甸镇瓦甸小学开展“共筑航天梦 科普向未来”主题教育活动。

  现生鸟类虽然没有“手”,但具有极其灵敏的喙,能够取代“手”完成大量精细的动作。

  动物细胞也可能拥有和植物一样的光合作用,逆转细胞退变衰老的“时光之门”被敲开。

  日前,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记者从12月7日晚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结合北京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实际,即日起,北京市实行十条优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2022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在京召开。

  解封不等于解防,随着防控措施的优化,对个人防护要求也随之提高。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大秦铁路创造并保持着世界单条铁路重载列车密度最高、运输能力最大、增运幅度最快、运输效率最好等多项第一,在服务晋煤外运、保障国计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历时4年时间建设,广西南宁至凭祥高铁南宁至崇左段于12月5日正式开通运营。

  12月5日,有着百年历史的胶济铁路山东青岛海岸路段钢梁桥换梁顺利完成。

  高彩霞团队对小麦品种“科农199”的TaSD6基因进行了改良,也大大提高了小麦穗发芽抗性。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特别要注意保持平和心态,避免焦虑等负性情绪,控制好血糖,而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根据规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中医药管理体制相适应、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与医疗健康融合协同的中医药信息化体系,数字便民惠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哈大高铁纵贯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沿线地处高寒地带,冬季雨雪冰冻天气频发。依靠严密组织、科学调度和有力指挥,一列列高铁安全穿越冰雪,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目前,济源市已有26处废弃矿山得到治理修复,综合治理面积达到72.976平方公里,50余处地质灾害隐患得到消除,山体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全市范围内责任主体灭失露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达到了90%以上。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