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筑设计

古建筑设计

短暂的历史漫长的纪念 域外

中国古建网2023-06-12古建筑设计古建彩绘维修
古建彩绘禁忌,古建彩绘维修,彩绘教程古建,短暂的历史漫长的纪念域外,古建彩绘禁忌,古建彩绘维修,彩绘教程古建受澳大利亚旅游局邀请,我曾有幸以40天的时间游历该国各地。在我的印象中,澳大利亚是一个历史很短却很擅长纪念的国家。

短暂的历史漫长的纪念 域外

短暂的历史漫长的纪念 域外,

  古建彩绘禁忌,古建彩绘维修,彩绘教程古建受澳大利亚旅游局邀请,我曾有幸以40天的时间游历该国各地。在我的印象中,澳大利亚是一个历史很短却很擅长纪念的国家。

  悉尼周末市场所在的岩石区和勃朗宁区,街道两旁许多两层的有门廊的小楼,都是100多年前的建筑了。19世纪的典雅风格里带着一点时间的愁绪。

  和澳大利亚的许多城市一样,悉尼所有100年以上的老房子都受到法律保护,不能私自拆除或改建外观。粉刷外墙要从政府规定的色表上选取颜色,这些色彩一般都很淡雅,浅浅的豆绿色、发白的粉色、朴素的乳黄色……这样的规定使整栋建筑乃至整个街区都保持着古典风貌。

  作为英联邦成员国,澳大利亚人同样为“日不落帝国”的维多利亚时代骄傲。悉尼人很喜欢说:“某某建筑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虽然所有那个时代的建筑都受保护,却并没有画地为牢,大部分也没有改建为展览馆或旅游设施,而是依然保持着日常功能,有人居住,被人使用着。

  悉尼保护这些古建筑,也不是从中选择出几栋有代表性的留下来,把其他的拆掉,建起拔地而起的高楼,让文物生活在高楼大厦的夹缝里,而是将整个街区完整保存下来。无论是游人还是市民,进入这个街区,都会感觉到宁静和亲切。

  老建筑物的外墙不像新楼房那样光华、明亮,砖石上被风雨和植物磨出的浅浅的坑坑洼洼是新建筑无论如何也仿造不出来的。有意思的是,这些被时间打磨过的房子、石板街道,看上去非常美观,也很舒适。

  在海港大桥的北侧,与悉尼歌剧院对角的地方,有一座游乐场,叫作“月亮公园”。我起初对这个有点“老土”的游乐场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因为从外面看,游乐场的大部分游戏也就是那些飞啊飞、转啊转的东西,北京都有,而且有更刺激的。但是我和同伴们的导游玛瑞娜特别喜欢那个地方,一定要带我们去,因为她一去那里就会觉得回到了童年时代。

  我们进了游乐场,第一个项目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坐旋转木马。对我来说,简直是又不刺激又不好意思,因为周围全是哇哇叫的小朋友。木马一升一降地转起来,古老的风琴音乐响起来,彩灯闪耀……我抬头望着伞状的篷顶,有一点眩晕,忽然间好像也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回到整天念叨着王子和公主的童话时代。

  玛瑞娜带我们去里面的一座房子,她说这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游乐场保护文物之一。中国是个有着太多文物的国家,我们听到“保护文物”这个词,总是联想到古老的宫殿和陵墓,但是对于和百姓生活有关的古老的民居、街道,甚至学校、机关大楼,我们的保护意识都很淡漠,更不要说游乐场这么“新鲜”的东西。

  进了老房子,就觉得不同,先遇到把人照得极丑的哈哈镜,然后看见可爱的小朋友坐着毯子,从两三层楼高的皮滑梯上滑下来。那些滑梯的颜色已经发黄,棕黑色的皮子显得很旧,但是每个孩子都玩得兴高采烈。滑梯下面,有两个反方向旋转的巨大圆筒,很多小朋友和很多成年人排队从里面走过去。旁边的电影机正在墙壁上放映当年这个圆筒初建时拍摄的黑白电影资料,影片里那些走过去的人有意做一些夸张搞笑的动作,就像卓别林。

  玛瑞娜说,很多当地人会带自己的孩子到这儿来玩,同时重温自己的童年。我却想着,我们小时候也有很多游戏,推铁环、沙包、跳房子,现在的孩子已经不玩了,可那些游戏并不是不好玩了,如果教给孩子们,他们一定喜欢。如果他们也玩,并且和父母切磋技艺,说不定父母和孩子间的代沟都会少一点。

  在悉尼,一二百年的房子、街道甚至游乐场,都是值得珍惜的。反观我们自己的国家,国人的思想里似乎不屑于保护只有一百年历史的东西,甚至连明清时代的古城也舍得用推土机推平,偶尔留一两个院子算是文物保护。也许对于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来说,明清太“近”了,可是我们又到哪里去找明清以前的建筑呢?我们还有多少秦代、汉代、唐代、宋代的宫殿和民居留存吗?如果不珍惜并保护各个时代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我们又拿什么来和过往相连呢?

  我从小在北京长大,但和悉尼相比,北京太年轻了。一切都是新的,新鲜的建筑材料反射着明艳的光芒。而悉尼,有40余年历史的歌剧院已经染上岁月的牙黄色,可除了清洗,悉尼人并没给它刷上一层雪白的新涂料,朴素的白色屋顶上考究的对缝依稀可见。它静静地矗立着,感受岁月带来的细微又深沉的变化。

  澳大利亚参加过的战争很少,但一路走过来,每个城市都有战争纪念物、纪念碑或纪念馆。比如堪培拉,就有着澳纽军团大道。澳纽军团就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同组建的军团,他们曾作为一支军事力量参加过世界大战。

  我起初以为澳大利亚人很自恋,才打过几次仗,有几个英雄,怎么到处都在纪念,走过澳大利亚的一些地方,我才渐渐了解到,原来澳大利亚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的军事压力很大。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居民以欧洲移民为主体,北方近邻就是人口稠密的东南亚、南亚地区,一旦发生敌对情况,国家的军事实力可能难以应付。

  战争纪念馆的一楼是烈士们的纪念地。墙上密密麻麻刻满了阵亡将士的名字。讲解员特地指给我们看,阵亡名单不分军阶,是按照战争名称、军团番号、名字的字母顺序排列的。因为他们认为,亡灵是平等的,每个人的生命价值都是一样的。

  我的一个同伴得知名单中军阶最高的是一位将军,一定要找那个人的名字。讲解员找了好久,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他的名字,那确实只是一个名字。

  无论多么和平的国家,都不能保证将来没有战争发生。我想,在所有的战争中,对士兵而言最重要的是为谁而战的问题,一个国家如此隆重地纪念阵亡者,无论他当时是将军还是士兵,是英雄还是胆小鬼。下一次有战争发生时,士兵在战场上冲锋时至少知道,这个国家值得他拼命。

  纪念馆里还有伊拉克战争的纪念展览。前言里明确写着:“尽管人们对为什么参加这次战争有争议,但是我们仍要纪念参加了这次战争并为之付出牺牲的士兵们。”战争的正义与否是国家的事情,可以讨论,可以交给历史评价,但是参加战斗的人都是值得纪念的,这就是澳大利亚,这个缺少士兵的国家对待士兵的态度。

  战争纪念馆楼下是武器展览馆,展示各国的各种武器,飞机、潜艇、坦克,和北京的军事博物馆很像,但也有很大不同。他们不仅展览盟国的武器,也展览日本和德国的飞机、坦克。我们都知道,二战初期德国和日本明显在武器上优于盟国,虽然盟国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那些先进武器给盟国造成严重损害毕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我站在一架巨大的轰炸机面前,忽然有点儿明白展示敌对国家武器的意义。如果知道那些对自己有敌意的国家,或者今天很友好,很难说哪一天成为敌人的国家,在那么早之前就有如此先进的武器,每个人都会对国家的军事安全提高警惕。相比之下,我们的军事展览馆,展示太多的军事成果,参观者看过之后难免会有沾沾自喜的感觉,不容易对国防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

  澳大利亚有很多小型展览馆。在西澳,我们去过航海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专门展览从海盗时代、拓荒时代起人们使用过的各种帆船。从很小的帆船到退役的潜水艇,应有尽有。那些静立或者悬空的大小船舶,叙述着早期的移民史,也讲述捕鱼业和体育运动的历史。它告诉人们,西澳和大海的关系是多么密切。

  在南澳,国家葡萄酒中心展览各种葡萄、酒具,各种各样装酒的瓶子,开启酒瓶用的启子,不同葡萄产区的不同泥土,甚至各种各样的软木塞。它使我们了解葡萄酒业是个多么复杂和考究的产业。

  在北领地,因为地广人稀,有一种独特的医疗方式叫作“飞行医生”,也有一个小博物馆专门展示其发展史。展馆里,我们可以看到北领地开发早期,开着飞机在辽阔的土地上接诊的医生的生活,有小飞机,还有各种无线电设备,急救药箱。有意思的是,当时为了方便病人叙述病情,医生按“井”字在肚皮上分出若干区域,患者通过说明是哪一区域疼痛,医生根据可能的病情准备药物。

  当然,澳大利亚还有展示野生动物的、展示原住民文化和生活的博物馆。甚至我们在陶德河骑骆驼时,骆驼庄园还有展览骆驼的展馆,里面展出人类驯化驱使骆驼的发展史、骆驼的品种分布,以及它们在北领地辉煌时期的状况,并展出世界各地的鞍具和各种骆驼的照片。

  堪培拉因为是首都,比其他地方有着更多的展馆,有展示城市发展史的,也有展示军事和国家史的。澳大利亚的国家博物馆也在首都的大三角形规划当中。国家博物馆造型洗练,内部很敞亮,但展厅面积并不算很大,也许这个博物馆的建设理念就不是展览很多文物。

  展览从数万年前生活在澳大利亚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开始,展示了尽人皆知的飞去来器(Boomerang),以及一些藤制的标枪和打袋鼠用的一头粗的木棒。其中,关于土著人的历史,最重要的一章叫作:“被偷窃的一代”。这一章展示欧洲移民中期,为了彻底改变土著文化,强行办学校的历史。很多原住民的孩子在知情或不知情的状况下被强行带离父母身边,接受西方教育。当地的原住民认为,他们这一代孩子被偷走了,偷去按照别人的方式长大,结果长成了“四不像”,有的孩子甚至在年级很小的时候就沦为佣人或童工。我的一位同伴采访过一位这样的原住民女士,她有自己的工作,有四分之一英亩地上建的房子,开着汽车,可以算是标准的澳洲中产阶级,但是她对当年被带到学校,后来又被迫在很小的年纪和姐姐一起给别人家干活的经历耿耿于怀。

  这个博物馆同样展示殖民史和移民史,不仅展览早期犯人们到达澳大利亚时的生活状况,还大篇幅展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澳大利亚的图片,18岁的女王在那些图片上风采迷人。我不知道这是澳大利亚人面对历史时的矛盾心理,还是一种对既成事实的坦然。不论如何,这就是真实的澳大利亚发展史。

  展示移民史的地方少不了华人——早期的中国商人、成功的海上贸易还有矿工。澳洲的中国人似乎漠视着这个国家的政治风云,埋头苦干,默默发财。

  我们在当地的导游就是一位华人。她的汉语说得已经相当生涩,但还是很努力地为我们作介绍。她的言谈中有一种非常典型的华侨气质,似乎更在乎今天自己作为一个澳大利亚人,对这片土地已经非常了解的同时又保持着尊重的态度。

  国家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馆是“永恒馆”。在这里,导游指给我们看馆内墙壁上的10张照片,那是10种人类的表情:痛苦、欢乐、愤怒、忧伤……她说,澳大利亚曾经努力地改变原住民的文化,认为那是落后。后来,人们发现所有的先进和落后、发达和不发达都是相对的,是各有不同标准的。什么才是永恒的?只有人类的感情。人真正喜爱什么,热爱什么,对什么的感觉好,对什么的感觉不好,并不因为我们看到的相对发达和落后而改变。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