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洲 刘建:济源历史文化的“守望者”
李林洲 刘建:济源历史文化的“守望者”
李林洲 刘建:济源历史文化的“守望者”,宁波古建彩绘,彩绘古建壁画,古建彩绘动物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题记
在河南济源市学术界、社科界,四十九岁的刘建大名鼎鼎。虽然他属于无公职、无薪资、无文凭、无职称的“四无人员”,但大伙儿打心眼里欣赏他、敬佩他,称之为济源历史文化的“守望者”“活字典”,“每有大事,必相咨访”,也总会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济源城北五里许,北海街道药园居委会东北角,一座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便是刘建的家。
四间两层小楼,中间客厅,两侧卧室,设计、装修、陈设,与东邻西舍并无二致,甚或有点老旧过时了,唯有二楼的图书资料室,让人眼前一亮,别有洞天。
这里是书的海洋,书的世界。近百平米的偌大空间,齐刷刷排列八个书架,书架上琳琅满目,全是书籍报刊,应该有六七千册(本)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刘建喜欢读书、藏书,是自小养成的习惯。高中毕业,结婚成家,甚至人到中年,他依然积习难改、本性不移,且变本加厉、无以自拔,逐渐量变质变、化蛹为蝶,成为远近闻名的鉴赏家、收藏家。
刘建收藏图书,偏重于文科类,偏重于“济”字类,即济源人写的书,写济源的书,与济源有关的书,此外还有一些经史子集、小说名著、字典辞源等。
书从何来?一是登门要书。隔一段时间,刘建就要到市政协文史委、党史办、史志办、老科协、老促会等单位“踅摸”,看又编印出版了什么新书好书。大家知道他的爱好,自然乐意赠送。
二是写信求书。只要听到、看到济源籍作家作品印行了,他第一时间写信索求,他曾向济源籍作家王怀让、于天命、李继槐、李洱、李星良等讨要过书,大都如愿以偿。
三是以书换书。刘建经常与全国同行切磋交流,以书会友,以书换书,互通有无。他曾用“多余”的《济源金石录》《济源历史文化博览》《济源经典》等,与外地朋友换回了心仪之书。
四是故纸淘书。刘建是城区几个废品店的常客,隔几天就要到废纸堆里瞭望瞭望、扒拉扒拉,看能不能淘点宝贝。偶有意外之喜,他会请老板喝个小酒以示感谢。
五是直接买书。刘建经常逛实体书店、网上书店,随时搜索、购买新书、老书、好书、奇书。一次,他在网上发现济源籍老将军、原贵州军区副司令员王守志曾出过一本《王守志回忆录》,立马网购一本,如获至宝。
除书籍报刊外,刘建还大量收藏碑刻拓片、有关证书、实物图片等文史资料,有些还是绝版的、稀缺的。他家庭藏书的质量数量,在济源也是名副其实的“盖了帽”“独一份”。
毕竟不是科班出身,没受过专业培训,刘建对国学经典、对济源历史文化,由兴趣收藏到学习研究,凭的是韧劲、钻劲、缠劲,下的是苦功、笨功、实功。大凡收藏的图书资料,他先行浏览一遍,知其概要,不求甚解,然后再突出重点,仔细研读,反刍消化,而且“不动笔墨不读书”,分门别类制作卡片,写下大量读书心得。
“打烂砂锅问(纹)到底”“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是做学问、出成果的必由之路,也是刘建的为学之道。
对同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同书籍、不同版本的记载、阐释常有出入,刘建轻易不做肯定或否定,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追根溯源,探究真相,去伪存真。一是放在大的历史环境、背景下去研究考量;二是依据大量历史文献、专家论著去对比取舍;三是在“文史群”里抛砖引玉,百家争鸣,集思广益,明辨是非;四是亲临“案发现场”钩沉稽古、探索发现,力求让文物说话,以实物为证。
这些年,刘建跋山涉水,不辞劳苦,亲自到王屋山考察,厘清“天下第一洞天”的发展脉络;到银河峡、娲皇谷祭拜,感悟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的创世神功;到“天下名都”古轵国踏访,寻觅春秋第一侠客聂政的人生轨迹;到山东济宁、济南游历,感受济水流域的风土人情;到山西洪洞大槐树驻留,考证中原移民的历史真伪……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使刘建对厚重济源的历史演变、神话传说、古建遗存、名人名篇,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驾轻就熟,成竹在胸,成就了他济源文史界“草根专家”“百科全书”的美誉,为“涉深水者得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增添了新的注脚。
东马蓬村编纂志书,历史名人、康熙朝进士璩廷祜(济源版五子登科)自然要浓墨重彩,可惜资料匮乏,无从下手。刘建说,“解放初期,济源属平原省,省会在新乡,新乡图书馆有璩廷祜文集。”前往查阅,满载而归。
济源段氏续修家谱,刘建不仅提供了大量参考资料,还把有关段氏的古诗文、古碑刻、古奏章,进行断句、注释、翻译后全数奉送……
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刘建自学成才、声名鹊起后,慕名而来的造访者、求助者络绎不绝,他一概热情接待,有求必应,鼎力服务,“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查阅提供资料。富而思文,盛世修史。这些年编印镇志、村志、家谱的不在少数,但大多资料不全不准。刘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直接提供参考素材,或提供具体线索“按图索骥”。
校对审定文稿。宣教、文旅、史志等部门编印书刊,刘建是“专家评审团”成员。每一次,他都认真审读文稿、样书,考证资料真伪,努力减少文字性差错、避免常识性差错、杜绝政治性差错。
担任文化顾问。许多单位打造文化工程,都会请刘建“出山”,参与项目论证、总体设计、文案把关。如龙潭湖生态园、济渎片区、济水源等市级重点项目开发建设,都有他建言献策的点滴心血。
也许有人不知,刘建所做的这些事儿,大都是义务的、免费的、志愿的。且不论精力、时间,光购买收藏书刊,外出考察交流,每年花费都需数万元。刘建的妻子在制衣厂打工,他偶尔做点小生意、小工程,赚下攒下的一点钱,大半“以商养文、以工养文”了,他是真正“精神的富翁,金钱的乞丐”。
曾有人笑他“一根筋”,骂他“神经病”,他一概置之不理,我行我素。也有人问他,整天不务正业,慌慌喳喳,图个啥?他回答:图高兴呗!——为挖掘、整理济源历史文化,赓续、弘扬民族血脉根魂,助推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点才智,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感到由衷的充实、惬意、满足和幸福,正应了一句话“累并快乐着”。鲁迅先生说:“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刘建,不正是埋头苦干的人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还有家国情怀啊!
李林洲,河南济源邵原镇人,原济源广播电视台台长、济源日报副总编。精研汉语言文学,长为诗词歌赋,尤善中国历史文化。现任邵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邵州古今》编委。
相关文章
- 2022年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招生简章
- 布达拉宫建筑设计图首次亮相(4)
- 【北京您早】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冬奥主题花坛里的资源循环再利用
- 古宅、古溪、古道 宁波私藏一个千年古村
-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中国古建筑知识集锦丨构件中的点睛之笔
- 他用四十年给古建“上妆” |大国匠心
- 【周末充电】古建筑规划设计的这些法条你都看了吗
- 高旭彬:不做古建筑孤独的欣赏者
- 李宅古村明清古建恢弘荷花水灯绚丽
- 中国古建民居资产管理计划之标的篇丨重筑古建场景的记忆
- “爱与传承·创意世遗”文创设计方案征集
- 古建资产管理丨亭安有式造式无定——景观性古建标的之古亭
- 【深圳实践】宁波奉化大堰镇柏坑村村庄设计
- 建瓯: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 体验中国古代建筑“黑科技”国际学徒面对榫卯手足无措
- 谭氏瓦楞灯:古建筑灯光艺术要读懂建筑以敬畏的姿态去表现经典
- 古意显著的中式别墅设计
- 云南昆明:民国时期昆明的古城楼和古塔
- 陕西“最硬钉子户”影响交通但没人拆原来“背景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