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百科

古建百科

讲座及新书预告丨中国建筑的边界问题与边地表达——夏南悉中国古代建筑六讲

中国古建网2022-10-16古建百科中国古代大妖
农村古建筑,中国古代大妖,古建模型,讲座及新书预告丨中国建筑的边界问题与边地表达——夏南悉中国古代建筑六讲,农村古建筑,中国古代大妖,古建模型,社科文献即将出版新书《中式建筑的边界:两千年的延续性(暂定名)》作者,宾

讲座及新书预告丨中国建筑的边界问题与边地表达——夏南悉中国古代建筑六讲

讲座及新书预告丨中国建筑的边界问题与边地表达——夏南悉中国古代建筑六讲,

  农村古建筑,中国古代大妖,古建模型,

  社科文献即将出版新书《中式建筑的边界:两千年的延续性(暂定名)》作者,宾夕法尼亚大学夏南悉(Nancy S. Steinhardt)教授将于2022年6月13、15、17、20、22、24日以线上腾讯会议形式,开展“中国建筑的边界问题与边地表达”系列演讲六场。

  在本书中,夏南悉教授深度剖析了中式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其从早期中国到18世纪的全球传播与变迁。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无论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如何发生改变,中式建筑的部分设计及建造原则都得到了延续与保存。

  一方面,过去两千多年间,大量中式建筑拔地而起,台基高筑,立以支柱,盖以陶瓦。那些不太瞩目的特征,譬如连接柱与梁的枋式结构同样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这些共同特征的点睛之笔还在于它们的普及性。无论是寺庙、道观、儒家建筑、建筑,还是普通住宅、墓葬、庭院,抑或是日本、韩国、蒙古及世界各地,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那么,中式建筑是如何在悠久的历史中保持这种一致性,甚至能使其超越国界?

  中式建筑如何跨越时空,巧妙地保留了那些令人不禁拍案叫绝的统一特征呢?本书将从权威的角度为您给出通俗易懂的答案。

  夏南悉教授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系主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中国艺术分馆馆长。1981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1-1982年执教于布林莫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 1982年加入宾大并执教至今。出版有《中式建筑的边界》(The Borders of Chinese Architecture,2022)《中国建筑:一段历史》(Chinese Architecture: A History,2019)、《辽代建筑》(Liao Architecture,1997)、《中国皇城规划》(Chinese Imperial City Planning,1990)等著作,发表学术文章逾百篇,参与公开讲座和学术会议达四百余场,在中国乃至东亚建筑史研究领域享有盛誉。

  无论中国的边界延伸多远,中式建筑总是延伸得更远。本场讲座阐述边界问题,尤其注意到中国境内和境外建筑的相似性。然后,研究转向两个关于边界问题影响的早期案例。我们考察了中国内蒙古、辽宁和朝鲜半岛的汉墓,以表明对长安和洛阳的两京地区汉墓的研究方法对于边境地区的汉墓研究也同样适用。本讲最后展示甘肃和百济对于理解三至四世纪中国建筑的重要性。

  本场讲座介绍了四个案例:丁家寨五号墓和高句丽墓;忻州的北齐墓;粟特的代表性建筑和日本的法隆寺。通过这些案例,人们可以从远在西方和东方的建筑中了解到中国式的建筑。本讲最后对五至七世纪中国、朝鲜和日本的佛教寺院平面图进行研究。

  本场讲座从蒙古、宁夏和吐鲁番地区的墓葬出发,研究长安的唐代建筑;然后转向以渤海和回鹘建筑为切入点,研究八、九世纪的中国建筑。本讲最后提出,此时中国建筑的边界已经到达了阿富汗地区。

  本场讲座的主题是蒙古人统治时期的中国建筑。本讲表明,无论外国的建筑元素以何种形式呈现,大多数元代建筑都属于中国建筑体系的一部分。我们将一幅摩尼教的画和一幅藏传佛教的画作为进一步的证据。讲座随后证明,即使是登封的观象台和北京的白塔也都是中国建筑体系的一部分。最后,本讲还讨论了受中国建筑传统启发的伊朗西北部的建筑。

  主持人:战蓓蓓博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系副教授,海外交流中心主任,数字人文中心主任

  本场讲座主要介绍中国的寺和墓葬,朝鲜的世宗大王陵墓,以及日本的德川幕府陵墓,以说明汉式建筑对其的影响和启发。

  本场讲座从蒙古色楞格的庆宁寺开始讲起。在证明它既是一座汉式寺院,又是一座寺之后,研究对象转向内蒙古的清代寺院,以展现它们在多大程度上遵循了中式建筑模式。该讲还对承德的建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本场讲座简要介绍欧洲的中国风建筑。讲座最后证明,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本身的象征具有无比深远的影响力。

社科文献即将出版新书《中式建筑的边界:两千年的延续性(暂定名)》作者,宾夕法尼亚大学夏南悉(Nancy S. Steinhardt)教授将于2022年6月13、15、17、20、22、24日以线上腾讯会议形式,开展“中国建筑的边界问题与边地表达”系列演讲六场。

  在本书中,夏南悉教授深度剖析了中式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其从早期中国到18世纪的全球传播与变迁。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无论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如何发生改变,中式建筑的部分设计及建造原则都得到了延续与保存。

  一方面,过去两千多年间,大量中式建筑拔地而起,台基高筑,立以支柱,盖以陶瓦。那些不太瞩目的特征,譬如连接柱与梁的枋式结构同样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这些共同特征的点睛之笔还在于它们的普及性。无论是寺庙、道观、儒家建筑、建筑,还是普通住宅、墓葬、庭院,抑或是日本、韩国、蒙古及世界各地,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那么,中式建筑是如何在悠久的历史中保持这种一致性,甚至能使其超越国界?

  中式建筑如何跨越时空,巧妙地保留了那些令人不禁拍案叫绝的统一特征呢?本书将从权威的角度为您给出通俗易懂的答案。

  夏南悉教授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系主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中国艺术分馆馆长。1981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1-1982年执教于布林莫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 1982年加入宾大并执教至今。出版有《中式建筑的边界》(The Borders of Chinese Architecture,2022)《中国建筑:一段历史》(Chinese Architecture: A History,2019)、《辽代建筑》(Liao Architecture,1997)、《中国皇城规划》(Chinese Imperial City Planning,1990)等著作,发表学术文章逾百篇,参与公开讲座和学术会议达四百余场,在中国乃至东亚建筑史研究领域享有盛誉。

  无论中国的边界延伸多远,中式建筑总是延伸得更远。本场讲座阐述边界问题,尤其注意到中国境内和境外建筑的相似性。然后,研究转向两个关于边界问题影响的早期案例。我们考察了中国内蒙古、辽宁和朝鲜半岛的汉墓,以表明对长安和洛阳的两京地区汉墓的研究方法对于边境地区的汉墓研究也同样适用。本讲最后展示甘肃和百济对于理解三至四世纪中国建筑的重要性。

  本场讲座介绍了四个案例:丁家寨五号墓和高句丽墓;忻州的北齐墓;粟特的代表性建筑和日本的法隆寺。通过这些案例,人们可以从远在西方和东方的建筑中了解到中国式的建筑。本讲最后对五至七世纪中国、朝鲜和日本的佛教寺院平面图进行研究。

  本场讲座从蒙古、宁夏和吐鲁番地区的墓葬出发,研究长安的唐代建筑;然后转向以渤海和回鹘建筑为切入点,研究八、九世纪的中国建筑。本讲最后提出,此时中国建筑的边界已经到达了阿富汗地区。

  本场讲座的主题是蒙古人统治时期的中国建筑。本讲表明,无论外国的建筑元素以何种形式呈现,大多数元代建筑都属于中国建筑体系的一部分。我们将一幅摩尼教的画和一幅藏传佛教的画作为进一步的证据。讲座随后证明,即使是登封的观象台和北京的白塔也都是中国建筑体系的一部分。最后,本讲还讨论了受中国建筑传统启发的伊朗西北部的建筑。

  主持人:战蓓蓓博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系副教授,海外交流中心主任,数字人文中心主任

  本场讲座主要介绍中国的寺和墓葬,朝鲜的世宗大王陵墓,以及日本的德川幕府陵墓,以说明汉式建筑对其的影响和启发。

  本场讲座从蒙古色楞格的庆宁寺开始讲起。在证明它既是一座汉式寺院,又是一座寺之后,研究对象转向内蒙古的清代寺院,以展现它们在多大程度上遵循了中式建筑模式。该讲还对承德的建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本场讲座简要介绍欧洲的中国风建筑。讲座最后证明,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本身的象征具有无比深远的影响力。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