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筑彩绘

古建筑彩绘

讲述昔日盖州古城繁华市景堪比“清明上河图”

中国古建网2023-01-11古建筑彩绘黑白古建彩绘
肇源古建筑彩绘,黑白古建彩绘,古建电脑绘图,讲述昔日盖州古城繁华市景堪比“清明上河图”,肇源古建筑彩绘,黑白古建彩绘,古建电脑绘图一座古城,一部史诗。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盖州古城吸引人的原因在于其所代表的特色文化。,

讲述昔日盖州古城繁华市景堪比“清明上河图”

讲述昔日盖州古城繁华市景堪比“清明上河图”,

  肇源古建筑彩绘,黑白古建彩绘,古建电脑绘图一座古城,一部史诗。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盖州古城吸引人的原因在于其所代表的特色文化。

  盖州古城,“辽东郡,秦置。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前秦、后燕,属平州的平郭县,平郭,有盐官、铁官。唐总章元年(668年)于建安城设置建安州都督府,辽于建安城置辰州,故盖县有古辰州之称。金代改辰州为‘盖州’,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改盖州为盖州卫,翌年改筑新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置盖平县,隶属奉天府,‘盖平’之名,是取‘盖州’、‘平郭’两个历文地名的首字而得。”盖州古城,有2400多年的建城史、640多年的卫城史。盖州古城,是中国解放初期现存较早、残垣保留较完整的古代卫城之一。

  方城重镇,雄风古威辽东,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古城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经演绎了“卫柞河之战、建安之战、明清争夺战、盖平保卫战、甲午之战、大平山争夺战、义和团之战、庚子之战、日俄战争、辛亥革命”等历史,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展现出盖州侠义之城的雄伟气概。

  盖州古城最初的防御是易守难攻,史称“控扼辽东,山海要塞”。战争始终贯穿着人类历史每一个重要阶段。追溯盖州古城,汉置平郭县,以置有“盐官、铁官”驻城而名扬天下,已经是商贾云集的辽东重镇。秦汉时在原燕国之地设置了8个郡,其中的辽东郡即是现在的辽宁。辽东郡下辖18个县,古盖州为平郭县。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辽东郡,秦置。属幽州……平郭,有盐官、铁官”。汉在北方幽燕之地设置的8个郡,人口约224万。而设盐官的郡县只有辽东郡平郭县,由此可见古城盖州盐业生产对汉王朝的重要性。

  实际上盖州古城由于“方城”位居险要,是辽东地区最重要的关隘,“方城”虽小,却在汉时发挥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重要作用;汉代平郭城因城邑、关塞而名扬天下,城与街铸就着城市的雏形。

  毫不夸张地说,盖州古城曾是一座战争之城,代代驻兵,朝朝设防,周边遗存至今多处的烽火墩台,兔儿岛墩、归州墩,白狼山墩等,在我国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建筑设施之一,有“有寇来犯,昼然烟,夜举火”之说。在这里,它抵御了无数的贼兵流寇,书写了无数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壮丽诗篇。

  众多山城中,青石岭高丽山城最为有名。青石岭山城位于辽宁省盖州市青石岭镇高丽城村,山城依山而建,平面形状大体为“凸”字形,周长约6000米。庞大的山城防御体系,既是战争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这座古城,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时与高句丽在此山城发生过着名的“建安之战”,在古城战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青石岭高丽山城保存着高句丽时期山城的特点,历史价值较高。1963年青石岭山城成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山城成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

  为了战争与防御,维修城垣是经常的。“唐修塔,明修圈,清朝修的好寺院。先有上帝庙,后有盖州城。三山不显,五桥不现,一步两井,护城河绕盖州转”(盖州民谣)。

  据《盖平县志》记载:县城池本明盖州卫城也。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改盖州为盖州卫。明洪武五年(公元372年),指挥吴玉因旧土城修筑。明洪武五年九年(公元1376年),展筑南面,砖石包砌。周围五里八十八步,高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阔一丈八尺。门三:东曰顺清,南曰广恩,西曰宁海。钟鼓楼在城中衢,今按其城周围七里零三步,城仍旧池淤”。清时的盖州城东门名字不同于明时的名字,明时,东曰“明睙”。显然,清政府对字义为转视的“睙”是反感的,索性将其改成“顺清”。

  历史到了辽金之后,才能依稀与今日相衔接。直到辽代,盖州的古称辰州才得见于历史,辽于建安城置辰州,这个名字在金代改为了大家最为熟悉的盖州。在清代中叶更是到了一个小高峰,被称为东北的“财货通衢”。

  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盖州卫,控扼海岛,翼带镇城,井邑骈列,称为殷阜。”明朝统治者为盖州卫城加固、展筑南面墙,于是将南墙向南面迁移,用了原墙的夯土,在其南面新修了新墙,留下了原来作为城郭的南门,孤伶伶遗在了城中,后改作城内的“钟鼓楼”。明初的城墙,墙顶内外延筑矮墙,称之为女儿墙。城墙外设立了城壕,整体布局是加强防守。这次展筑使城内的面积扩大了一些,城内的分区更为明显,满足了市民的增多和使用功能。

  盖州城几经修缮得以延续。在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九月,后金就开始重修盖州城,并向城内移民,派副将石柱国、游击雅什塔率兵600人驻防。《盛京通志》说:“盖平县城即明盖州卫城。乾隆四十三年重修”。清政府是做了一次较大的修缮。据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重修城垣记》碑刻,记载了以后的几次修缮:“盖州城垣自乾隆四十五年请帑重修后,风雨摧残,日形颓倒。咸丰经城守卫宗室载派委厢黄旗防御乌会,同铺商谭人敏等将颓隋外墙皮补修数段。同治四年秋焉,贼滋扰而城垣颓倒,可通行人来一处矣,守御无凭,人心惶恐。不得已于十月二十日仓卒动工,五年攻作。凡兹紧要之处,并力兴修,颓累鼓裂者;次之砖石脱落,风雨催之,挑河筑堤,以固城根,添石加灰,以期永久者;又次之,新城楼复垛扇,筑沟堤八年之久,经营始毕。……共用东钱十三万二千六百十二吊零九十。”

  “明代城墙特别牢固,因为砌筑时以石灰、桐油加糯米汁作浆,关键部位‘用生铁熔灌’,所有木构建筑‘穷极侈丽,画绣的彩绘鲜艳夺目。走近城墙细细查看,石构建筑‘华丽奇巧’,雕镌的图案精美绝伦。曾经的盖州古城所耗用的财力、物力是难以计数的。”

  城与隍都具有军事上的防御意义。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盖平县志》中《盖州卫城图》记载,城内西北画有城隍庙一座。城隍庙,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是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和官署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古城的空间特色是城墙环绕,并辅以护城堤防和护城河,前者称为城、后两者称为池,古代城市也因此被称为城池。

  宽阔的护城河,仿佛玉带连接,舟楫往来,帆影簇簇,形成了“水绕重城俨画图,风流应不让姑苏”的意境;东关外的一面街,就曾是烟花柳巷集中的地方,里边有“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想象一下古时月夜中的护城河与清河古渡,真是很有诗意的一幅画面。

  在清末民初绘制的《盖平县城略图》中,记录着当时盖州卫城东南二门之外建有瓮城,城内建有马道,城外筑有护城河。城内有由东至西的大街一条,平行小街几条;由南至北大街一条。因古城没有北门,没能贯穿南北。古城内古街道青色石条铺面,整个古城街巷内店铺、民居、寺庙布局合理,井然有序。南关明清一条街作为贯通古城的街路,在明清时期是穿城而过的必经之路,历史上街路两侧分布着建筑考究众多的商号货栈。古城建筑主要有玄贞观、盖州钟鼓楼、盖州财神庙、三江会馆、福建会馆、崇教寺、普济寺等。街道巷口数楹重檐,跨越街心,彩绘金碧,色泽粲然。许多寺庙古建点缀其间,名胜古迹花插全城,为古城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盖州古城原有东、西、南、北四条马道,与城墙同于明洪武五至九年间修建而成。马道是登城必经之路,马道是骑马上城的通道,主要功能是运兵、粮草和武器。古城历经了无数岁月的磨炼和洗礼,千百年以来,一直是通往东南西北的一个交通要塞。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这里成了运送战争物品的必经之地。

  如今,东、西、南、北马道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军事意义,没有了巡城骑兵的马蹄声响,远离了两军对阵的摇旗呐喊,

  曾经的烽火狼烟,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城的三门和瓮城都已经不见遗留,北墙东段和东墙还残留着一些残墙,东墙北段保留的还好。“东马道巷”仍保存完好,原是抗日战争时期,登城巡游,以及快速反映部队相互支援的通道。“东马道巷”其实是建国前对这条街的称呼,虽然延续今日已改名为“红旗大街”,但是在老盖州人的心坎上。

  盖州古城是历史赐予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她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她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从“盖州古城在最后的时光里”中窥视其历史背影。昔日美丽的古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和风云变幻。“公孙氏政权”、“高句丽时期的动荡”、“辽、金、元遗痕”、“明、清的军队驻防”、“晚清时的战火硝烟”、“第一、二次解放”等,不论战争正义与否,非正义如何,战争始终扮演着人类社会中的重要角色。“自古兵家必争地,古城战事一箩筐”,如同一部传奇而厚重的书,都以厚重的历史人文脉络诉说着盖州城曾经的荣光。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不但传承着城市的精神,而且代表着城市的生活。盖州城的历史兴衰曾经牵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过去。从古至今,盖州古城汇聚了多元文化,也造就了其独特的人文气象与文脉传承。这就是盖州,无可替代的盖州!

  建筑是城市的肌理,青砖灰瓦各有故事。“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在盖州古城恢复项目中,不得不重点介绍的是位于老城区的鼓楼办事处旧址的沈延毅纪念馆。西展厅陈列的盖州古城原貌微缩景观沙盘为明清时期城楼形象,整个沙盘做工精细,立体感强,长约4米,宽约3.6米,共有大小房屋248间,其中庙宇28座,复原了明清时期盖州古城原貌。在沙盘上,城墙、城楼、庙宇、民居、商铺、护城河、绿树、桥梁等,古城的城市布局尽收眼底。这里展示了盖州的山水自然之美和历史文化积淀等基本情况,成为大家了解盖州古城的一个重要窗口。

  如今漫步在古城里,可以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宁静氛围,轻踏在石板路上,传来的响声似乎带着历史的回音,古老的墙壁像是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古城里还居住着很多本地人,给这座历史古城又带来些许生活气息,宁静而优雅,古朴又纯粹。

  “古城本身就是一部历史书”。人文荟萃的古城壮歌依然载动着历史的激荡,在新旧杂糅的状态下和谐共生,在文化的浪潮中沉淀凝固,盖州无愧是一座“原汁原味”的古城。

  《盖州古城壮歌多》,不是简单地追寻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而是通过更多的有形的建筑物的构成体去唤醒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