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保护

古建保护

关于加强古建筑保护的建议

中国古建网2023-01-17古建保护福清古建筑保护
保护古建筑弘扬,福清古建筑保护,永州市古建保护,关于加强古建筑保护的建议,保护古建筑弘扬,福清古建筑保护,永州市古建保护千年古镇石港,具有独特的心形镇区空间结构、独具苏北特色的“水-街-房”的滨水空间和块状街坊空间。四点一线的东西大街,囊

关于加强古建筑保护的建议

关于加强古建筑保护的建议,

  保护古建筑弘扬,福清古建筑保护,永州市古建保护千年古镇石港,具有独特的心形镇区空间结构、独具苏北特色的“水-街-房”的滨水空间和块状街坊空间。四点一线的东西大街,囊括了石港现存建筑的精华,建筑类型多样,宗教文化源远流长。现存明朝、清朝、民国风貌商业住宅建筑,也有石港“七十二座半庙”传统特色宗教建筑历史,面积有17850多平方米。有通州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历史建筑5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古建筑200处,古井7处,古桥1处,寺观庙堂遗址4处,形成了以东西大街历史地段,洗笔池历史地段为中心,古街、古宅、古井、古桥、古寺庙为点缀的古村落。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南通古镇特色的综合体现,是苏北古镇完美的缩影,是通州区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也是通州区异常宝贵的旅游资源。

  宗教建筑始于唐朝时期建造的佑圣观(玉皇殿)和广慧寺,随后的朝代又相继建造了不少寺庙、道院和尼庵,有独立寺庙三十五座,庙内除正殿外,附设殿宇三十七所,连同偷鸡巷内依墙作屋的半间小将军庙在内,总计为七十二个半。

  商业住宅建筑群,大多为住宅和前铺后宅。从住宅平面型制看,主要有“间”、“合院”两种模式,“间”模式主要是前店后宅的商业街。“合院”模式则是依据“门堂制度”建成的具有相对独立院落空间的居民住宅。特点是:门楼空间繁复、正房为硬山尖山式建筑、承重结构为穿斗式木屋架。

  古建筑是文明发展的标志,是历史遗物、人类智慧、生活环境的综合体。镇区内现存大量的明代、清代与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闪耀着浓郁的人文地域特色,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

  一是破残严重。古建筑物历经风吹雨打,很多已腐朽不堪,毁损严重,有的墙体破裂,有的门窗腐朽,有的天井沉陷,有的结构改变,有的甚至已经坍塌。部分古建筑风格不可多见,现已破残,如再不采取抢救性修整,这些极具明代、清代和民国建筑特色的建筑群将不复存在。

  二是破坏严重。保护工作与镇区建设、居民生活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随着镇区改造、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古建筑保护处境尴尬,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三是规划推进缓慢,古建筑保护工作滞后,虽制定整体的古建筑保护规划,但是推进较为缓慢,许多人还居住在古老建筑中,未维护也未进行安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一是加强领导。区文物和古建筑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石港镇成立文物与古建筑保护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协调、督促、检查古建筑保护、修复资金筹措等工作,为古建筑的保护确立组织保障。

  二是资金筹集。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系统的、长远的工程,为此,必须多渠道地分期分批筹集资金。第一,以保护文物、保护历史的理由向国家、省市文物与古建筑管理主管部门争取维修资金;第二,区财政每年安排适度专项资金;第三,向社会募集资金,特别是在庙宇的维修方面,通过借助社会力量,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三是加强维修。制订计划,分期修复保养。每年完成一到两处古建筑的维修工作,可以从目前石港镇的公房、无户主的房屋开始,再对居民住宅进行修复。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力争三到五年间能够完成古建筑的修复工作,使石港镇的历史痕迹得以保留,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镇”。在维修过程中,做到尊重历史、修旧如旧,最大限度地保留古建筑的历史原貌,使千年古镇重放光彩,为发展旅游重镇打好基础。

  四是加强保护。加强古建筑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通州建筑能工巧匠的工匠精神,聚集和培养一批工匠,做好木、瓦、石、图、油漆、彩画、糊、扎等传统工艺的传承工作,为古建筑维修提供有效服务,努力提高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水平。

  千年古镇石港,素有“凤凰宝地”之称,是一座有着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名镇。石港西大街多为明清建筑,2014年被国家七部委批准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古村落。2016年12月被列入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镇区古迹、古树、古庙宇遗址、古民居(明清建筑)、古桥遗址、石刻、护城河与民间美丽的传说均是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时至今朝,京剧、武术、书画、盆景四大特色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经久不衰,缔造了石港活力与古韵齐融的丰腴姿态、魅力与和谐辉映的绚丽篇章。

  加强对古街、古建筑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留古建筑的历史原貌,使千年古镇重放光彩,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经调查研究,我局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保护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议由石港镇人民政府、住建局、财政局、文广旅局成立文物与古建筑保护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协调、督促石港镇的古建筑保护、修复资金筹措等工作,为古建筑的保护确立组织保障。注重石港老街的传统文化保护,帮助石港镇完善广济桥社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广济桥社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档案,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实施方案。

  二是筹集保护资金。石港镇目前共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3处,这6处当中有古建筑4处。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行政主管部门,我局对全区所有列入文物保护范畴的古宅民居都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文物专项经费对急需修缮的文物古建筑单位进行保护性重点维护。但我区全年的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只有区区十几万元,保护重点只能是所有列入文保单位和控保单位的古建筑。而且涉及到私有性质的文物古建筑修缮方案都需要经过我局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且必须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文物保护工程也应当由具有相应古建修缮资质的建设单位来承担实施。(国家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非国家不可移动文物有损毁危险,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给予帮助;所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履行修缮义务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予以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负担)。因此针对石港老街这种连片私有民宅,虽有一定价值,但又不够文物保护等级的古建筑,只能借助列入中国传统村落的东风,名正言顺申请中央、省、市配套项目资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等工作,对古镇老街采取整体保护的办法,制定统一的保护与修缮规划,在不破坏老街原貌的前提下逐步实施到位,以此保留传承各种生活方式和记忆,进一步彰显乡村传统文化底蕴与文化魅力,使石港这个凤凰宝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年文化传承古镇。

  三是注重工匠培训。加强古建筑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通州建筑能工巧匠的工匠精神,聚集和培养一批古建工匠,做好木、瓦、石、图、油漆、彩画、糊、扎等传统工艺的传承工作,培养一批有专业古建修缮资质的建筑队伍。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