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保护

古建保护

“古宅变形记”探索古城保护思路

中国古建网2022-11-30古建保护国外保护古建筑
古建保护与传承,国外保护古建筑,企业文化指的是什么,“古宅变形记”探索古城保护思路,古建保护与传承,国外保护古建筑,企业文化指的是什么在葑门片区(双塔街道)泗井巷西段,并排坐落着两座控保建筑,西侧的林宅始建于晚清,2016年经过整体修缮和装修

“古宅变形记”探索古城保护思路

“古宅变形记”探索古城保护思路,

  古建保护与传承,国外保护古建筑,企业文化指的是什么在葑门片区(双塔街道)泗井巷西段,并排坐落着两座控保建筑,西侧的林宅始建于晚清,2016年经过整体修缮和装修,被打造成理念新颖的书店旅馆——书舍。经过店主人的巧思和布局,林宅在得到妥善保护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生,其典雅的室内装修、陈设与古宅原有的历史风韵相得益彰,同时实现了让游客住下来,为当下苏州古宅的保护与利用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日前,以林宅为典型案例,沧浪亭管理处、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文保专家,社区公益组织江南风韵书画社成员以及社区热心党员、居民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古城保护话题。现场还成立了古城保护志愿者队伍,这也标志着沧浪亭社区古城保护探索项目“古宅变形记”正式启动。

  林宅位于葑门片区(双塔街道)沧浪亭社区泗井巷34号。林宅书舍负责人雨花介绍了“书舍”诞生的过程和自己关于古建筑保护、开发的理念,对于社区启动的“古宅变形记”项目,雨花表示将积极关注并参与其中。

  位于林宅东侧的燕诒堂吴宅是一所二路四进的大宅,保留有中路门厅、大厅和楼厅等建筑,目前作为葑门片区市民会馆供周边居民活动。相比于林宅,吴宅的定位目前还不十分明确,有居民认为,这么一所控保建筑仅仅作为附近居民的活动场所,实在是有点浪费。“我们希望借鉴林宅保护开发的成功做法,在妥善保护古建筑原貌的同时,对吴宅内部环境进行适当提升,使其具有文化展示和参观的功能。林宅是一种方式,对吴宅的保护利用将会是另一种方式。”沧浪亭社区党委书记卢娅表示,而这也是社区启动“古宅变形记”项目的初衷。

  “社区里有这样精致的古宅,完全可以打造出来,与沧浪亭、可园、文庙等附近景点串珠成线,让广大游客更全面深入了解古城苏州的迷人魅力。”沧浪亭社区老党员吴载华表示。

  吴载华是一名热心古城保护的志愿者,2016年,他和青年社工陈仁杰一道,利用泡沫塑料、硬纸板等环保材料制成了“燕诒堂吴宅”微缩模型,以此来普及古宅知识,宣传古城保护。吴宅大“厅前设船篷轩,柱头及梁间置斗拱,山雾云雕刻简洁;正厅各柱承以青石鼓墩,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特征。厅内过去曾悬挂有‘燕诒堂’匾额。楼厅前的砖雕门楼题额‘燕诒式穀’刻于同治庚午(1870),‘燕诒式穀’四个字有使子孙后代安吉福禄之意。门楼及楼厅雕刻精细。西路还有花厅、五开间楼房和小庭园,这种格局在苏州古宅中很具有代表性。”吴老伯希望古宅保护今后不再停留在口头和宣传上,社区党员和居民可以为保护身边的古宅做些实事。

  吴老伯的观点引起了沧浪亭管理处工作人员徐晓俊的共鸣。他希望在“古宅变形记”项目中,自己能够发挥专长,带动居民通过栽种绿化盆景,提升吴宅面貌。同时借助苏州园林旅游推广平台,助推吴宅、林宅的旅游开发和打造。

  “吴宅中路主体建筑前几年已经经过了全面修缮,目前我们希望从修复保护,上升到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的高度。”卢娅告诉记者。

  去年10月23日,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和《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将于今年3月1日实施。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吴洪钢认为,古城保护和发展不能割裂。如果将古城视为文物,就固化、僵化了。古城有城市功能,既是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市民生活的载体,不应该单单为了保护而保护。吴洪钢委员举例说,古城一些居民由于建筑条件的限制,没有阳台,习惯用竹架子将衣服被子等晒在屋外空地。一方面这样的行为对城市风貌有很大影响;但另一方面,这是居民日常所需,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不晒被子。对此,吴洪钢委员呼吁建立一种补偿机制,“居民不晾衣服,是做出了牺牲,政府该有补偿。此外,这还需要长时间来适应,否则居民肯定难以接受。”

  沧浪亭社区的“古宅变形记”项目,正是对这种古城保护思路的新探索。卢娅说,以吴宅为例,目前根据各方的建议,社区将把吴宅打造成百姓文化生活共享区、吴地民俗展示区、古宅文化实地体验区、廉洁文化陈列区、文创产品交流区等功能平台,将现有古宅变成居民可活动,游客可参观的景点。通过一座古宅的“变身”,为苏州古城区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可以借鉴的样板。(综合处俞正阳)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