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筑设计

古建筑设计

宁夏传统手工业集大成者--中卫古建筑营造技艺

中国古建网2023-08-20古建筑设计古建彩绘勾线
古建彩绘线条,古建彩绘勾线,古建彩绘枋心,宁夏传统手工业集大成者--中卫古建筑营造技艺,古建彩绘线条,古建彩绘勾线,古建彩绘枋心2020年11月14日,逸品堂赴我区平罗县陈家祠堂实地采访我市非遗传承人俞凤佳。,中

宁夏传统手工业集大成者--中卫古建筑营造技艺

宁夏传统手工业集大成者--中卫古建筑营造技艺,

  古建彩绘线条,古建彩绘勾线,古建彩绘枋心2020年11月14日,逸品堂赴我区平罗县陈家祠堂实地采访我市非遗传承人俞凤佳。

  中卫古建营造技艺在秉承北方地区建筑传统的特点,融合南北古建筑基本模式,其营造技艺亦成为宁夏地区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代表。

  中卫古城旧有9寺18庙之盛,唯高庙高耸、高峻、高超,故谓之高庙。1963年被批准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僧众常住,入选《中华佛教二千年》宝典名录。

  中卫高庙位于宁夏中卫市区城北,建在接连城墙的高台上(包括高台下的保安寺)。据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经历代增建重修,至清代已成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高庙建筑群占地4100多平方米,建有1700多平方米的重楼叠阁、260间建筑物。高庙坐北朝南,在南北中轴线上,表现出宁夏古建筑的风貌。

  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九月,宁夏发生强烈地震,使上层建筑全部倾圮。地震后重修,四年内修缮完工,起名新庙。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公元1739年1月3日),宁夏再次发生强烈地震,寺庙内的大部分建筑倒塌。之后,又逐年重修。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增建了门前广场上的法戒楼和寺院内的砖砌牌坊、东西转楼、东西天池,改称玉皇阁。1942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在此举行庙会,因香火不慎,造成重大火灾,使南天门以上建筑一时间全部焚毁,荡然无存。翌年再度兴工重建,并扩大殿宇,增加高度,历时4年,于1946年竣工,起名高庙。现存的中卫高庙,即为清咸丰年间和20世纪40年代重修、增建后的定型。其建筑风格依然以清代古建筑为主体。此时中卫高庙建筑营造技艺已经基本完备,并且形成较为成熟的规矩定式。工程做法包括大木作、装修做(门窗隔扇即小木作)、石作、瓦作、土作(土工)、搭彩作(架子工、扎彩、棚匠)、油作(油漆作)、画作(彩画作)等。按工程工种细分,有雕銮匠(木雕花活)、菱花匠(门窗隔扇雕作菱花心)、锯匠(解锯大木)、砍凿匠(雕砖、花匠)、夯、(木夯)、夫(土功夯筑、下地丁、打桩)、窑匠(窑匠于施工时,配合瓦工修饰脊瓦料)等工,可知,这一时期中卫建筑营造技艺,已经呈现出建筑技术工种的成熟。

  1木作。木构建筑大部分都是加工制作,所有构件之间通过榫卯连接。榫卯是一种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是隼,凹进是卯。在中卫古建筑木构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屋檐下的斗栱。它是梁、柱之间的过渡层,用来把屋顶的荷载均匀地传到立柱上,后期力学作用逐渐削弱,装饰作用逐渐增强。小木作主要负责室内外装修,就是那些制作精美的落地花罩,槅扇门窗。精巧的斗棋,深远的出檐,绝妙的榫卯,无不诉说着木作技艺的精妙。规矩和口诀是木作的精髓。只要确定斗口宽,就可以根据口诀推算出各个构件甚至房屋的尺寸。可以说,木作技术不仅在匠人手上,更在他们心里。

  2瓦作。瓦作工艺主要体现在古建筑的地面、墙面、屋顶这三个部分。大体内容分为砌砖基础,砌砖墙,屋顶苫背,墁砖地面,墙垣抹饰,刷浆以及调制灰泥浆,砍磨细砖,雕砖和工前的抄平放线等。而不起眼的要数“灰”的使用。瓦作中,处处用灰、处处下同。虽然主要材料都是石灰,却在瓦作的口诀中。

  3石作。石作工艺是古代土本建筑营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代石作逐步从采石、石料的分割、石料的平整等方面有比较完整的工序,与近世所见基本接近。目前石作工艺已经受到机械械自动化的严重冲击,技艺正在逐渐衰落。

  4土作。传统土作包括土功夯筑、打地丁、打桩等,现代解释就是地基,其工艺就是地基处理的工艺。高庙的基础是中卫土作技术的优秀代表。但随着机械化进程,土作逐步衰落,目前土作工艺已濒临失传。

  5油漆。油漆作主要内容分为地仗和油皮两项。传统的地丈做法有一麻五灰,用发制的血料、熬制的桐油、灰料等材料,配以线麻或苎布经过十几道工序而成,对木结构进行修饰与保护。油皮则在地杖上搓制而成,通常为红色樟丹,颜色光亮均匀。

  6彩画作。彩画通常包裹在木结构表面,按位置不同分为外檐和内檐。彩的种类大体分为三种,和玺彩画(等级最高)、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主要用于园林建筑中)。但无沦哪种彩画,其工序基本相似,有起谱子、落墨、扎孔、纹饰、沥粉、贴金、刷色、细部等。在相似的工序下展现不同风貌的彩画,其关键就在工匠手上。目前中卫传统彩画的制作工艺被较完整地保留下来。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