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筑设计

古建筑设计

“数”读古建文物开封古建彩绘

中国古建网2022-11-06古建筑设计北京古建手绘
开封古建彩绘,北京古建手绘,古建筑彩绘工,“数”读古建文物开封古建彩绘,开封古建彩绘,北京古建手绘,古建筑彩绘工由于巴米扬大佛被炸毁前没能留下高精度档案,故不能像“音乐窟”一般以极高的相似度重建。这足见数字技术应用对古建文物保护与传

“数”读古建文物开封古建彩绘

“数”读古建文物开封古建彩绘,

  开封古建彩绘,北京古建手绘,古建筑彩绘工由于巴米扬大佛被炸毁前没能留下高精度档案,故不能像“音乐窟”一般以极高的相似度重建。这足见数字技术应用对古建文物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打开“木艺结构”App,你便进入了一个斗拱的世界。16集的短视频,运用数字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不同类型的斗拱结构用动画的形式拆解和组合,并将一座座以斗拱结构建造的著名古代建筑以实景拍摄+虚拟现实的手法呈现,让观者充分感受中国木造古建结构之精妙。

  耐心观看,你便能识别出唐宋明清不同朝代斗拱的不同特点,也能学习柱头科、平身科、角科、溜金斗拱的构造工艺,还能了解屋檐、藻井、门头斗拱的艺术特色,亦能欣赏斗拱上的彩绘、雕刻、纹样等装饰之美。

  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斗拱在中国建筑上的地位,犹柱饰之于希腊罗马建筑;斗拱之变化,谓为中国建筑之变化,亦未尝不可,犹柱饰之影响欧洲建筑,至为重大。”以“木艺结构”App为载体的“斗拱艺术短视频网络传播平台建设”项目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创建,为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旨在向大众普及、传播以斗拱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木艺文化。

  除“木艺结构”App外,“斗拱艺术短视频网络传播平台建设”项目还配套有1∶1的斗拱实物模型,更直观地展示斗拱结构,方便大众学习和理解;以及木制、硬纸斗拱拼装模型等文创产品,让木艺爱好者亲手参与南禅寺柱头、少林寺初祖庵大殿等的“搭建”,寓教于乐。

  2020年6月,1∶1复制的云冈石窟第12窟“音乐窟”在浙江大学落成,这是全球首例可移动3D打印复制洞窟。“音乐窟”开凿于5世纪,岩壁雕刻了丰富的天宫伎乐形象和中外乐器,故名“音乐窟”。这些天宫伎乐造像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宫廷交响乐团”,在中国音乐舞蹈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3D打印复制窟精确再现了“音乐窟”的石窟形制、精美造像,以及千余年来风化给石窟带来的细微痕迹。

  文保工作者和科学家攻克了高保真三维数字化数据采集处理、结构设计、分块打印上色等多项技术难关,最终洞窟的数字采集精度达到0.03毫米,复制窟误差小于2毫米,色彩还原度达到95%以上。

  在杭州完成首展后,1∶1复制的“音乐窟”将是一场“永不落幕的音乐会”,在全球进行巡展。据参与“音乐窟”复制的专家介绍,即使若干年后,文物形态发生变化或遭遇损毁,也能够基于高精度的档案进行修复再现。

  这种“再现”实际上已经实现。2001年3月12日,阿富汗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将世界文化遗产两座巴米扬大佛炸毁。失去了大佛,两个几十米高的洞窟犹如巨大伤口,诉说着数十年持续战乱给阿富汗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带来的深重苦难。20年后,文保人员和科学家运用3D投影技术在原址重现佛像。

  夜晚的阿富汗巴米扬山谷里,当光束投向空荡荡的佛窟,已损毁20年的巴米扬西大佛仿佛真身再现,聚集在佛窟脚下的人群一片惊叹。

  阿富汗中央政府和巴米扬省政府都主张重建大佛,除了希望能以此带动当地旅游业,还希望能让民众看到心爱的大佛重现“真身”。然而,由于巴米扬大佛被炸毁前没能留下高精度档案,故不能像“音乐窟”一般以极高的相似度重建。这足见数字技术应用对古建文物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多处古建文物进行了数字化采集,如敦煌莫高窟180余个洞窟壁画、山西忻州濒危建筑及壁画、山西永乐宫壁画、河北望都汉墓壁画,等等。古建文物有了数字档案,生命便仿佛得到了延长,既为其修复提供了保障,也让观者能以沉浸式的体验近距离欣赏古建文物,让其焕发新的生机。

  目前,故宫、敦煌莫高窟等古建文物单位都有了各自的数字传播载体。敦煌研究院经过20多年探索实践的“数字敦煌”现已拥有庞大数据资源。沉浸式展示、洞窟高保真复制、虚拟交互体验、实景远程传输、彩塑真实再现等技术,充分展现了敦煌石窟艺术和古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文旅产业应用,有利于破解资源难以替代、体验难以复制、需求难以预判等发展难题,将重构文旅产业供应链和生态,有效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催生文旅融合新业态,开拓文旅发展新空间。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历史建筑等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多媒体等技术,让参观者拥有沉浸式体验。如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与当地科技公司合作,将馆藏资源与VR、AR技术相结合,推出数字化展厅,参观者戴上VR眼镜,便能“穿越时空”,“实地”观察感受清代建筑陈家祠的环境和建筑陈设,还可以在AR展台通过观看展品动画,了解其由来。又如很多博物馆、美术馆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展现莫奈、梵高的画作,让观众沉浸在梦幻般的印象派世界里。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