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的成就 安徽这十年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的成就 安徽这十年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的成就 安徽这十年,建筑知识大全,古建雕花窗,古建图标,
黄山是国家“十四五”布局的重点旅游城市、安徽通向国际旅游的桥头堡,旅游一直都是加持该市发展的“最强滤镜”。
十年来,黄山市依托“黄山”“徽州”两个顶流IP,高标准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高起点打造山水人文、创意创新、开放枢纽、青春活力、美丽幸福“五个之城”,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人们发现,旅游城市的“滤镜”之外,黄山还在探索高质量发展更多新的可能。
近日,安徽师范大学学生郭昊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追赶黟县宏村的第一缕朝阳,用无人机拍摄的短视频《清晨宏村》全网点击量突破千万。徽州之美,再一次惊艳了世界。
曾几何时,打量黄山这座因山而兴、因旅立市的皖南城市时,人们心中总会有一个疑问:黄山市,除了黄山这座山,还有什么?
黄山不仅是一座世界名山,还是一座文化名城。作为全省唯一拥有文化自然“双世遗”、历史文化“双名城”的城市,每一位身处黄山的奋斗者都在思考:“靠山吃山”之外,黄山如何走下山、走出去,实现“二次创业”?“最关键是要跳出‘门票经济’与‘床板经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深耕‘旅游+’。”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十年来,黄山把市域作为一个大景区规划建设,实现了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全时旅游的历史跨越,构建了山上山下联动、城市乡村并进、文化旅游融合、多极多点支撑的大旅游格局,让优质旅游资源既百花齐放又串珠成链。
2011年起,“百佳摄影点”相继在黄山各地布点,形成了全国第一个以市级行政区域为主体的摄影旅游经济圈。
“百佳摄影点”的推出,把更多游客引向了边远山乡,推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带动全域近千家农家乐及民宿客栈等产业的发展。其中,歙县石潭、黟县泗溪、休宁木梨硔、祁门降上等30多个偏远乡村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与旅游休闲地。
2020年起,黄山市以建设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为抓手,规划建设以国、省、县道为经络的旅游环线公里的“徽州天路”,推动一批批特色露营地、研学旅行基地、精致农业示范区等旅游新业态应运而生。
去年,“徽州天路”共接待自驾车19万台次,创造旅游收入2.9亿元,被誉为“中国东部自驾游天堂”。
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顶格推进“大黄山”建设,黄山市全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最美丽乡村、最美风景线,赋能全域旅游,率先争当龙头、作好示范。一个从黄山出发,“月照三星、三星拱月”的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正蓄势待发。
“永新股份位居全国绿色软包装行业第一,安徽新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山神剑新材料等一批企业成长为‘单打冠军’‘行业小巨人’。这说明,黄山市并不是没有发展工业的条件,关键是要立足土地、环境等资源禀赋,走‘专精特新’之路。”近日,在黄山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的“新安茶会”上,企业代表畅所欲言,共谋黄山工业产业发展大计。
许多人可能不会想到,黄山市是全国新型功能涂层材料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及助剂生产基地,产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二,业内素有“黄山兵团”之称。“黄山兵团”的异军突起,打开了黄山向存量要潜力的全新思路——“专精特新”。这个本属于工业领域的专有名词,被黄山创造性地迁移到了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黄山探索弯道超车的“四字法宝”。
“黄山拥有中国传统村落271个,居全省第一、全国地级市第二,会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创意人才,把徽州民宿打造成为游客体验徽州文化的微景区、触摸徽州历史的目的地,让村庄变景区、创意变生意、农房变客房、生态变业态、资产变资金,这是黄山近年来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着力点之一。”黄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十年来,黄山市依托传统村落资源,坚持文化与旅游耦合、生态与业态共进,以“田园徽州”“村落徽州”“烟雨徽州”为特色,共发展徽州民宿2300家,建成屯溪黎阳、黟县塔川、休宁祖源、徽州区西溪南、黄山区汤口等一批精品民宿集群,成为全国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
十年来,黄山市通过“百村千幢”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两山银行”等制度创新,在全省率先建立古民居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创新开展古民居产权规范流转试点及认租、认领、认购工作,让古民居产权流转等历史性难题成功破题。其中,“百村千幢”工程被确定为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
今年7月,全省乡村建设行动暨美丽乡村推进现场会召开,全面推广黄山市乡村建设“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创新经验。“五微”模式成为全省乡村建设新典范。
“黄山是继上海、杭州、南京、合肥之后,长三角第五大高铁枢纽,合福高铁连南接北、对接京津冀,杭黄高铁承东启西、直通长三角,昌景黄高铁转京广线、连接珠三角。”展开黄山市的交通地图,黄山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的一席话,让人们在惊喜之中也有一丝惊诧:一个只有130多万常住人口的小城,何以成为通达四方的交通枢纽?
十年来,作为皖浙赣闽四省通衢之地,黄山市把交通建设作为开放强市的关键一招,建成徽杭、合铜黄、黄塔桃、绩黄、黄祁、芜黄6条高速公路共357公里,高铁里程由不足150公里迈向400多公里。不久的将来,黄山还将形成以“一港两轨十铁十路”为骨架的综合交通网络,成为除合肥外全省第二个实现高铁、高速双“米”字型的综合交通枢纽。
去年起,黄山市着力打造“新时代万里茶道”,开通全省首趟奔赴中亚的茶叶专列,累计发送茶叶386标箱。今年5月,“黄山—宁波舟山港”陆海联运开通,当月海铁联运茶叶162标箱,为企业降低20%运输成本。
目前,专列服务品类已扩展至化工、纺织、木塑复合材料等产品,辐射范围由中亚、中欧延伸至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服务能力由出口拓展到进口。
十年来,黄山市通过“双招双引”,签约项目572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38个,到位资金3420亿元,年平均增长17.3%。该市引进14家世界500强、17家国内500强、14家上市公司,众多知名企业纷纷落户。
十年来,黄山市参与修订《世界优秀目的地(景区)评价指标体系》等国际标准,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国观测点年度工作会议等高端活动。“可持续发展黄山模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宣传推广。
今年春天,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屯溪倡议”在黄山发出,于动荡变革的世界中点亮和平的希望之光。
中国黄山国际登山大会,吸引登山爱好者,决胜高山之巅;中国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车节,吸引骑行爱好者,竞速古城之中;全国竞走大奖赛与全国游泳锦标赛的纪录,在黄山刷新;全国电竞大赛城市争霸赛的热血,在黄山挥洒……十年来,黄山市每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2%,相继获评中国体育产业创新名城、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
一场场世界级、国家级赛事的举办,昭示着这座城市一直在不断“奔跑”。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
如何把全省顶尖的城市“流量”,转化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留量”,培养拔节向上、澎湃向前的城市气质,这是关乎黄山未来的“灵魂拷问”。“四千工程”,或许就是黄山的答案。
去年,黄山市首次启动“四千工程”:千名干部驻企(项目)服务、千名干部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千名人员体悟实训、千名人才会聚黄山。“四千工程”,引领的是黄山前所未有的视野之变、作风之变、动能之变。
驻企服务干部进工厂、入车间,在服务企业的一线改进作风、提升能力;驻村工作队队员谋划村级产业发展项目736个,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2700余件;体悟实训人员将先发地区的成熟经验,因地制宜写在黄山大地上,推动形成“云上黄山”数字政府、“乡村推介官”专题特训计划等59项改革创新举措;中科大等高校31名干部来黄山挂职,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125名博士及40个科研团队担任企业技术顾问,99名知名高校博士长期入企服务。
十年来,黄山市紧紧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在全省率先建成“人才云服务平台”,摸排建立旅外乡贤和旅居黄山新乡贤库,吸引各类旅外乡贤、新黄山人,带着理念、资源、信息、资金投资黄山。同时,在深圳、上海、杭州等地,建设科技人才合作中心和飞地,探索“研发孵化在外地、生产基地在黄山”的发展模式。
8月30日,黄山市举办“创意黄山·青春young”青年创客主题季活动,该市“中国好人”、体悟实训、驻企驻村服务、乡村创客及在黄山挂职干部等代表分享青春故事,青年创客大赛获奖代表进行项目路演,总投资额近9亿元的10个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
夏日晴光好。俯瞰新安江,犹如镶嵌在皖南大地上一条闪闪发亮的银练,穿行于锦峰秀岭、百乡千村之间,形成了绵延百里的山水画廊,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安山居图。
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年度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新安江黄山段作为全省唯一入选的河湖,上榜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十年来,皖浙两省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绿色发展为路径,在新安江流域实行网箱退养、退捕上岸、水位线以下退耕还湿还林、河面垃圾打捞等措施,并在沿江所有村庄建立345家“生态美超市”,鼓励村民以废旧垃圾换取生活必需品,蹚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市场补充、公众参与、生态共享的环境治理新路子,探索形成了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新安江模式”。
截至目前,试点工作写入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入选中国改革十大案例、中组部“攻坚克难案例”,“新安江模式”在全国10个流域、15个省份推开,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领域的重大创新。
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比GDP,黄山是全省中的“小个子”;比GEP,黄山却是实打实的“大块头”。
GEP,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各种生态产品价值的总和。从某种角度来看,GEP越高的区域,其GDP提升的潜力会更大。
十年来,黄山市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举办全省首个零碳会议,发布全省首个GEP核算地方性标准,在全省率先开展水权、水排污权、林业碳汇线上交易,争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
截至目前,该市已开展水排污权交易11宗、水权交易1宗、林业碳汇交易2宗,空气、地表水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十年来,黄山市在全省首创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等“七统一”农药集中配送模式,打造“三潭枇杷”“三口柑橘”“富岱杨梅”等沿江精品果品示范区,“田园徽州”“黟品五黑”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生态底色托举价值成色,让一江清水滋润百姓满满的幸福。
数据显示,2021年,黄山市常住人口人均存款增加至8万多元,比10年前净增5万多元,居全省第2位。
今年6月,皖浙两省共同启动交界水质自动监测超级站建设,全面提升新安江上游水质监测和预警能力,使之成为保障新安江下游1300万人口饮用水安全的“智能哨所”。
黄山市,因山立市、以旅兴市。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山市立足资源优势,以黄山和徽州两个顶流IP破冰“出圈”,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打开黄山、重塑黄山,加快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这是争当领跑者的十年。十年来,作为我国现代旅游的起源地、中国旅游的标杆城市,黄山市站在建设旅游强国的高度,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成为中国文旅行业数字化转型出发地、“旅游+”全域旅游模式策源地、旅游管理领域改革试点地……巍巍黄山松、滔滔新安水、浩瀚徽文化,让无数人魂牵梦萦、流连忘返。
领跑不止于此,黄山市坚持走适合旅游城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专精特新尖,涌现出一批行业“小巨人”“单打冠军”“隐形冠军”,打造出旅游城市发展工业新样本。
这是甘当探路者的十年。自信自立、敢做敢为,是流淌在徽州人骨血里的基因。十年前,新安江流域启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开启共治共享和互利共赢的十年治理之路,推动上下游水质更优、景色更美、产业更强,成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先行探索地和习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探路不止于此,黄山市获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首次构建了全国农村集体资产全网数字化配置服务创新模式,率先在全省开展水权、水排污权、林业碳汇线上交易,推广“小快灵”立法,让“小问题”也能“入法眼”……跫跫足音里,资源禀赋正在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胜势。
这是勇当追光者的十年。十年间,交通能级提升其势已成,区域融合发展其道大光,黄山市摆脱地理上的偏居一隅、心理上的偏安一隅,以“双招双引”为主引擎,全面融入沪苏浙,主动对接京津冀,深度联通大湾区,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开放与发展、旅游与宜居的城市新形象,越来越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汇聚,赋予黄山不竭的生机和活力。
追光不止于此,这一方水土与时代同步伐,更与群众同呼吸。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三捧“长安杯”、美丽乡村建设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一桩桩、一件件,皆是民意所向、民生所指,美好生活日益看得见、摸得着。
前不久,习给“中国好人”、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充分肯定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勉励他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的回信,既是对“中国好人”的关心关怀,也极大地鼓舞着黄山市广大干部群众,用心用情守护绿水青山,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正是像李培生、胡晓春一样许许多多黄山人的坚守和努力,推动黄山踏着时代的节拍,大步走向世界。(刘 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黄山是国家“十四五”布局的重点旅游城市、安徽通向国际旅游的桥头堡,旅游一直都是加持该市发展的“最强滤镜”。十年来,黄山市依托“黄山”“徽州”两个顶流IP,高标准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高起点打造山水人文、创意创新、开放枢纽、青春活力、美丽幸福“五个之城”,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人们发现,旅游城市的“滤镜”之外,黄山还在探索高质量发展更多新的可能。
近日,安徽师范大学学生郭昊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追赶黟县宏村的第一缕朝阳,用无人机拍摄的短视频《清晨宏村》全网点击量突破千万。徽州之美,再一次惊艳了世界。
曾几何时,打量黄山这座因山而兴、因旅立市的皖南城市时,人们心中总会有一个疑问:黄山市,除了黄山这座山,还有什么?
黄山不仅是一座世界名山,还是一座文化名城。作为全省唯一拥有文化自然“双世遗”、历史文化“双名城”的城市,每一位身处黄山的奋斗者都在思考:“靠山吃山”之外,黄山如何走下山、走出去,实现“二次创业”?“最关键是要跳出‘门票经济’与‘床板经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深耕‘旅游+’。”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十年来,黄山把市域作为一个大景区规划建设,实现了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全时旅游的历史跨越,构建了山上山下联动、城市乡村并进、文化旅游融合、多极多点支撑的大旅游格局,让优质旅游资源既百花齐放又串珠成链。
2011年起,“百佳摄影点”相继在黄山各地布点,形成了全国第一个以市级行政区域为主体的摄影旅游经济圈。
“百佳摄影点”的推出,把更多游客引向了边远山乡,推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带动全域近千家农家乐及民宿客栈等产业的发展。其中,歙县石潭、黟县泗溪、休宁木梨硔、祁门降上等30多个偏远乡村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与旅游休闲地。
2020年起,黄山市以建设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为抓手,规划建设以国、省、县道为经络的旅游环线公里的“徽州天路”,推动一批批特色露营地、研学旅行基地、精致农业示范区等旅游新业态应运而生。
去年,“徽州天路”共接待自驾车19万台次,创造旅游收入2.9亿元,被誉为“中国东部自驾游天堂”。
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顶格推进“大黄山”建设,黄山市全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最美丽乡村、最美风景线,赋能全域旅游,率先争当龙头、作好示范。一个从黄山出发,“月照三星、三星拱月”的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正蓄势待发。
“永新股份位居全国绿色软包装行业第一,安徽新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山神剑新材料等一批企业成长为‘单打冠军’‘行业小巨人’。这说明,黄山市并不是没有发展工业的条件,关键是要立足土地、环境等资源禀赋,走‘专精特新’之路。”近日,在黄山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的“新安茶会”上,企业代表畅所欲言,共谋黄山工业产业发展大计。
许多人可能不会想到,黄山市是全国新型功能涂层材料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及助剂生产基地,产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二,业内素有“黄山兵团”之称。“黄山兵团”的异军突起,打开了黄山向存量要潜力的全新思路——“专精特新”。这个本属于工业领域的专有名词,被黄山创造性地迁移到了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黄山探索弯道超车的“四字法宝”。
“黄山拥有中国传统村落271个,居全省第一、全国地级市第二,会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创意人才,把徽州民宿打造成为游客体验徽州文化的微景区、触摸徽州历史的目的地,让村庄变景区、创意变生意、农房变客房、生态变业态、资产变资金,这是黄山近年来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着力点之一。”黄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十年来,黄山市依托传统村落资源,坚持文化与旅游耦合、生态与业态共进,以“田园徽州”“村落徽州”“烟雨徽州”为特色,共发展徽州民宿2300家,建成屯溪黎阳、黟县塔川、休宁祖源、徽州区西溪南、黄山区汤口等一批精品民宿集群,成为全国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
十年来,黄山市通过“百村千幢”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两山银行”等制度创新,在全省率先建立古民居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创新开展古民居产权规范流转试点及认租、认领、认购工作,让古民居产权流转等历史性难题成功破题。其中,“百村千幢”工程被确定为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
今年7月,全省乡村建设行动暨美丽乡村推进现场会召开,全面推广黄山市乡村建设“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创新经验。“五微”模式成为全省乡村建设新典范。
“黄山是继上海、杭州、南京、合肥之后,长三角第五大高铁枢纽,合福高铁连南接北、对接京津冀,杭黄高铁承东启西、直通长三角,昌景黄高铁转京广线、连接珠三角。”展开黄山市的交通地图,黄山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的一席话,让人们在惊喜之中也有一丝惊诧:一个只有130多万常住人口的小城,何以成为通达四方的交通枢纽?
十年来,作为皖浙赣闽四省通衢之地,黄山市把交通建设作为开放强市的关键一招,建成徽杭、合铜黄、黄塔桃、绩黄、黄祁、芜黄6条高速公路共357公里,高铁里程由不足150公里迈向400多公里。不久的将来,黄山还将形成以“一港两轨十铁十路”为骨架的综合交通网络,成为除合肥外全省第二个实现高铁、高速双“米”字型的综合交通枢纽。
去年起,黄山市着力打造“新时代万里茶道”,开通全省首趟奔赴中亚的茶叶专列,累计发送茶叶386标箱。今年5月,“黄山—宁波舟山港”陆海联运开通,当月海铁联运茶叶162标箱,为企业降低20%运输成本。
目前,专列服务品类已扩展至化工、纺织、木塑复合材料等产品,辐射范围由中亚、中欧延伸至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服务能力由出口拓展到进口。
十年来,黄山市通过“双招双引”,签约项目572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38个,到位资金3420亿元,年平均增长17.3%。该市引进14家世界500强、17家国内500强、14家上市公司,众多知名企业纷纷落户。
十年来,黄山市参与修订《世界优秀目的地(景区)评价指标体系》等国际标准,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国观测点年度工作会议等高端活动。“可持续发展黄山模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宣传推广。
今年春天,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屯溪倡议”在黄山发出,于动荡变革的世界中点亮和平的希望之光。
中国黄山国际登山大会,吸引登山爱好者,决胜高山之巅;中国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车节,吸引骑行爱好者,竞速古城之中;全国竞走大奖赛与全国游泳锦标赛的纪录,在黄山刷新;全国电竞大赛城市争霸赛的热血,在黄山挥洒……十年来,黄山市每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2%,相继获评中国体育产业创新名城、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
一场场世界级、国家级赛事的举办,昭示着这座城市一直在不断“奔跑”。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
如何把全省顶尖的城市“流量”,转化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留量”,培养拔节向上、澎湃向前的城市气质,这是关乎黄山未来的“灵魂拷问”。“四千工程”,或许就是黄山的答案。
去年,黄山市首次启动“四千工程”:千名干部驻企(项目)服务、千名干部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千名人员体悟实训、千名人才会聚黄山。“四千工程”,引领的是黄山前所未有的视野之变、作风之变、动能之变。
驻企服务干部进工厂、入车间,在服务企业的一线改进作风、提升能力;驻村工作队队员谋划村级产业发展项目736个,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2700余件;体悟实训人员将先发地区的成熟经验,因地制宜写在黄山大地上,推动形成“云上黄山”数字政府、“乡村推介官”专题特训计划等59项改革创新举措;中科大等高校31名干部来黄山挂职,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125名博士及40个科研团队担任企业技术顾问,99名知名高校博士长期入企服务。
十年来,黄山市紧紧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在全省率先建成“人才云服务平台”,摸排建立旅外乡贤和旅居黄山新乡贤库,吸引各类旅外乡贤、新黄山人,带着理念、资源、信息、资金投资黄山。同时,在深圳、上海、杭州等地,建设科技人才合作中心和飞地,探索“研发孵化在外地、生产基地在黄山”的发展模式。
8月30日,黄山市举办“创意黄山·青春young”青年创客主题季活动,该市“中国好人”、体悟实训、驻企驻村服务、乡村创客及在黄山挂职干部等代表分享青春故事,青年创客大赛获奖代表进行项目路演,总投资额近9亿元的10个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
夏日晴光好。俯瞰新安江,犹如镶嵌在皖南大地上一条闪闪发亮的银练,穿行于锦峰秀岭、百乡千村之间,形成了绵延百里的山水画廊,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安山居图。
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年度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新安江黄山段作为全省唯一入选的河湖,上榜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十年来,皖浙两省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绿色发展为路径,在新安江流域实行网箱退养、退捕上岸、水位线以下退耕还湿还林、河面垃圾打捞等措施,并在沿江所有村庄建立345家“生态美超市”,鼓励村民以废旧垃圾换取生活必需品,蹚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市场补充、公众参与、生态共享的环境治理新路子,探索形成了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新安江模式”。
截至目前,试点工作写入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入选中国改革十大案例、中组部“攻坚克难案例”,“新安江模式”在全国10个流域、15个省份推开,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领域的重大创新。
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比GDP,黄山是全省中的“小个子”;比GEP,黄山却是实打实的“大块头”。
GEP,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各种生态产品价值的总和。从某种角度来看,GEP越高的区域,其GDP提升的潜力会更大。
十年来,黄山市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举办全省首个零碳会议,发布全省首个GEP核算地方性标准,在全省率先开展水权、水排污权、林业碳汇线上交易,争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
截至目前,该市已开展水排污权交易11宗、水权交易1宗、林业碳汇交易2宗,空气、地表水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十年来,黄山市在全省首创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等“七统一”农药集中配送模式,打造“三潭枇杷”“三口柑橘”“富岱杨梅”等沿江精品果品示范区,“田园徽州”“黟品五黑”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生态底色托举价值成色,让一江清水滋润百姓满满的幸福。
数据显示,2021年,黄山市常住人口人均存款增加至8万多元,比10年前净增5万多元,居全省第2位。
今年6月,皖浙两省共同启动交界水质自动监测超级站建设,全面提升新安江上游水质监测和预警能力,使之成为保障新安江下游1300万人口饮用水安全的“智能哨所”。
黄山市,因山立市、以旅兴市。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山市立足资源优势,以黄山和徽州两个顶流IP破冰“出圈”,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打开黄山、重塑黄山,加快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这是争当领跑者的十年。十年来,作为我国现代旅游的起源地、中国旅游的标杆城市,黄山市站在建设旅游强国的高度,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成为中国文旅行业数字化转型出发地、“旅游+”全域旅游模式策源地、旅游管理领域改革试点地……巍巍黄山松、滔滔新安水、浩瀚徽文化,让无数人魂牵梦萦、流连忘返。
领跑不止于此,黄山市坚持走适合旅游城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专精特新尖,涌现出一批行业“小巨人”“单打冠军”“隐形冠军”,打造出旅游城市发展工业新样本。
这是甘当探路者的十年。自信自立、敢做敢为,是流淌在徽州人骨血里的基因。十年前,新安江流域启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开启共治共享和互利共赢的十年治理之路,推动上下游水质更优、景色更美、产业更强,成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先行探索地和习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探路不止于此,黄山市获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首次构建了全国农村集体资产全网数字化配置服务创新模式,率先在全省开展水权、水排污权、林业碳汇线上交易,推广“小快灵”立法,让“小问题”也能“入法眼”……跫跫足音里,资源禀赋正在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胜势。
这是勇当追光者的十年。十年间,交通能级提升其势已成,区域融合发展其道大光,黄山市摆脱地理上的偏居一隅、心理上的偏安一隅,以“双招双引”为主引擎,全面融入沪苏浙,主动对接京津冀,深度联通大湾区,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开放与发展、旅游与宜居的城市新形象,越来越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汇聚,赋予黄山不竭的生机和活力。
追光不止于此,这一方水土与时代同步伐,更与群众同呼吸。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三捧“长安杯”、美丽乡村建设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一桩桩、一件件,皆是民意所向、民生所指,美好生活日益看得见、摸得着。
前不久,习给“中国好人”、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充分肯定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勉励他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的回信,既是对“中国好人”的关心关怀,也极大地鼓舞着黄山市广大干部群众,用心用情守护绿水青山,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正是像李培生、胡晓春一样许许多多黄山人的坚守和努力,推动黄山踏着时代的节拍,大步走向世界。(刘 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相关文章
- 丰富本地数字文旅产品供给 太仓沙溪镇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基地启用
- 辽宁一座高15398米的观景建筑号称“生命之环”
- 速看!镇江一批老小区改造实景曝光业主身价暴涨!
- 古建筑专家刘大可:关于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问题的探讨(上)
- 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杰作值得一看
- 专访何镜堂:城市建筑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地标是丈量城市的尺度
- 寺庙古建筑石材外墙浮雕效果图
- 武威一工地发现三处古建筑遗迹
- 农村自建三层小户型别墅面宽11米文化石外墙和落地窗让人惊艳
- 130平北欧风新家装修完工强烈木纹感和文化石背景墙是最大亮点
- 博物馆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 中国古典园林遍布五大洲 苏州园林海外版30座
- 中国古建筑基本构件—柱
- 南昌造又要火了!古建筑彩绘牡丹
- 中国这座600年古建筑101级地震屹立不倒!外国人都震惊了
- 数字化展厅简析和应用行业介绍
- 匠心打造:非遗传承人花100万买下70间明代古宅耗资百万复原
- 企业文化战略是什么徽派彩绘古建筑
-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中国最古老的城市
- 展会推荐丨2020年德国纽伦堡石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