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乐山彝族传统民居漫谈‖彭元江
【历史文化】乐山彝族传统民居漫谈‖彭元江
【历史文化】乐山彝族传统民居漫谈‖彭元江,古建彩绘开光,中式古建彩绘,中卫古建彩绘放眼全国,民间自古就有“有巢氏”的传说,古籍上也有古蜀蚕丛王“居石室”的记载,表明早在上古时期刚走出蒙昧的先民,就已能营造鸟巢式和洞穴式民居。
不过,由于农耕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总量的增多,如何营造更牢固、更能避风雨,进出方便,且便于贮藏粮食和保障生活安全的居所,就成为古代先民不懈的追求。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干栏”式建筑,这是以木(竹)为柱,在高出地面1—2米的空间上建筑房屋,俗称吊脚楼,这实为“树屋”的一种进化。直到现今,在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村寨中,仍得到普遍使用。与此同时,先民们对洞穴和石室的留恋,促使了一种有近代风格的建筑物诞生——人们在平地上,或筑土为墙,或垒木为墙,或立板为墙,房顶则以木为瓦,建成有门有窗,有厅有堂的民居,这便是彝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住房,现今在四川大小凉山及云南仍十分常见。乐山地域彝族同胞,为适应山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需要,在民居建筑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据考察,彝族同胞在建房选址时,特别注意远离有瘴气潮湿易生蚊虫的郁闷地带、可能发生岩石坍塌及泥石流的地区,而选择地势高朗、视野开阔的坡地或台地之上,背后有森林牧场,面前有耕地,日照充足,空气流通,适合几家或几十户杂错相邻成为村寨,而且要有山泉或溪流流过。这种选址原则,有利于防守自卫,预防山地灾害及虐疾等疫病的侵袭。此外,彝族还有择优而居的习俗,凡觉得原址不宜居住便立即搬迁,体现了朴素的环境科学意识。
彝族传统民居在墙体用材上,分竹笆墙、木板墙、土墙及圆木墙等。其中,圆木墙是将伐下的直径15—20厘米的树干,两端砍槽,互迭相架呈“井”字,多在森林资源较多的地区采用。乐山地域彝族多采用竹篾编墙和以土筑墙。以土筑墙体现了较多的科技知识。采用的方法即夯土筑墙法,在我国农村至今还在广泛使用。这种方法是,用宽约30厘米,长约1.5米—2.0米的木板先将两侧框住,内铺粘土,再用木锤或石锤层层夯实打紧,然后提高夹板上升一层,再次铺土夯打,如此层层而上可筑成牢固墙体。其院墙、屋墙、碉楼均用此法筑成。
这里面,彝族同胞在实践中使用了方位测量、高差、水平、距离、垂直等数学概念及其运算,否则就难以保证墙体的牢固和美观。土碉楼呈方形有2—3层,中铺楼板,解决了楼梯及其与墙体的嵌接等一系列技术问题,若没有纯熟的数学计算和建筑技巧是难以建成的。
还有,在夯土筑墙时,彝族同胞已采用“竹筋”加固技术,即每夯筑两三层后铺一支竹木枝条又再铺土夯筑,以使“竹筋”嵌入土墙内,而增加整个墙体的抗剪力和抗拉力,以防止倾斜和沉降。此外,在墙体外表的处理上,采用牛粪拌细柴灰涂糊墙面呈深灰色,整洁美观,又可防雨水冲刷。
彝族在房顶的选材上,最有特色的应是“瓦板”,意即用木板作瓦,这种木瓦选材云杉、司梨子、泡杉树,然后顺纤维劈成,宽约15—20厘米、长约100厘米、厚约3—5厘米的木板,呈迭瓦状覆盖在房架的檀条之上,瓦板长边相接处由第二层瓦板覆盖,上压石块固定。房架采用圆木穿榫或竹篾绑架在土墙上。整个房顶呈“人”字型,坡度20°30°,便于瓦板排水。瓦板制作技术很有些科学道理。笔者曾同彝族同胞探讨过这一问题,他们认为绝对不能采用锯过的木板作瓦板,因为锯过的木板吸水性强,在潮湿环境下易腐烂,而用斧劈开的瓦板走水快,湿后易干,经久耐用一般用上十几年二十几年不成问题。笔者曾见过一些瓦板已变黑了,历经多年而不腐,仍能使用,所以此言不无道理。再细观瓦板,其木纤维是顺纹撕拉开的顺纹方向上有许多明显的宽窄不一的细凹槽,这些凹槽起导流功能,雨水易顺势流走而不易渗入木板深部。而锯过的木板,虽较平整美观,但失去凹槽的排水功能,加之由于木纤维细胞壁破坏太多,雨水易渗入深部而导至木板易沤腐烂。
据建筑规划设计部门资料介绍:富户如原奴隶主修的院落,房屋建在院落中,院坝四角筑有碉楼,也有修在屋角的,作为防御设施,少则1—2个,多则3—4个不等,碉楼一般2—3层,每层有多个射击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安定,这种碉楼已成遗迹。院坝前侧建有一小竹楼,下为羊圈,上面住奴隶(呷西)。
房屋内,进大门的空间相当于汉族的堂屋,埋有三块石头作锅桩(火塘),上方锅桩石头面向大门,以它为界,左侧是主人的卧室,分为上下两间,上方一间为主人夫妇的卧室,下方为女儿或儿子儿媳的卧室,火塘右侧堆放杂物(如农具、背桶)或设置石磨、鸡笼等。塘右侧堆放杂物(如农具、背桶)或设置石磨、鸡笼等,后面是客人的房间。楼上铺竹楼堆玉米,有时也临时安排客人住宿。富户在两居室内安有距地面30厘米的木楼板以避湿气,上铺羊皮为垫,正面用有木线条装饰的木板间隔。
总之,从彝族院落的部局和屋内空间的布局看,已体现着初步的系统结构和整体结构的观念,如图所示:
彝族传统民居是彝族同胞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孕育彝族传统文化的摇篮。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民居正逐渐消失,但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建设,人们可以看见一排排装饰着彝族传统红、黄、黑三色图案纹饰的民居,正掩映在绿树群山之中,篝火熊熊,歌声欢乐,彰显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彝家新面貌。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相关文章
- 闽清这三位盗掘古文化遗址被起诉拘留。
- 5月1日开始实施!广西的这座千年古镇有了“护身符”
- 知名品牌专家朱美乐:建筑设计公司的品牌建设
- 藝術家野石手指畫長卷獲“繪畫國寶獎”
- 江西一清代大院曾是赣州四大家之一是江西最大的客家大院
- 一张世界经典照片背后的故事
-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位于广东省的江门市
- 安徽博物院在哪?(附新馆和老馆位置)
- 古典之鱼——沁水杏河商业带宽建筑&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
- 河源再增10个市级非遗项目
- 上海票据交易所欧韵君:票据是耦合企业支付与交易的最佳工具
- 埃及古迹点亮五星红旗!打卡遗迹地图穿越这个千年古国
- 新签合同预超129万亿下半年八大建筑央企营收排位或将改写!
- 部分省市发布:关于建筑市场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预警的通知
- 回声|千年应县木塔修缮“难产”背后须真正消除坍塌风险
- 苏式古建的各式屋脊原来这么多讲究
- 穿越传统 这样的扎染作品堪比天然大理石画
- 法兰克福书展:中国参赛者获国际插画奖两大奖
- 【重磅】尚妆GlamourPOP 2021年度大赏榜单揭晓
- 古建筑群体需要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