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轴线申遗需讲好传统中国的故事
关注 中轴线申遗需讲好传统中国的故事
关注 中轴线申遗需讲好传统中国的故事,闽南古建筑特点,八大古建筑,江西建服百科,
中轴线是构建明清北京城营造体系的基准线,是传统中国政治与礼制传统的物质载体,是展示古老东方文明演进轨迹的一部活化教科书,学界对其历史脉络、思想内涵与文化价值已经进行了深度挖掘与全面解读。当中轴线申遗进入关键期,需要对申遗主题进行更加精准的提炼与更加鲜明的阐释,讲好中国故事,使中轴线形象及其文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与理解。
中轴线上的皇家宫殿建筑群、礼制建筑群、坛庙建筑群,不仅具有各自的实用功能,而且被赋予“意义”,具有意识形态色彩,其中凝结的“中”“正”“和”的传统价值观与政治伦理观都需要进行具象讲述。
“中”既代表“中央”,又代表“中正”,儒家的经典释义是“中者,不偏不倚”。《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吕氏春秋·慎势》有言:“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
都城北京的设计与营造灵魂突出一个“中”字,中轴线就是重要表现。它不仅是规划者们遵循的城市营建的基准线,而且包含了儒家学说的“中庸之道”“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等理念。明清时期分别在北京城外南、北、西、东四面分设天、地、日、月四坛,并与高大的城墙城楼一起,呼应皇宫,拱卫皇宫,进一步确立了紫禁城的“中央”位置,凸显了皇权的至尊。中轴线的存在,犹如一个人的脊梁,既显示出“天子”地位的至高无上,又把北京城统领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始终贯穿“贵正”的意识,摒弃“歪门邪道”,“中”与“正”紧密联系。明代建北京城,南面正门原称丽正门,后名为正阳门,二者都突出一个“正”字。在行事过程中,“正”被视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与指南,被赋予了鲜明的价值导向。
“正”不仅是一个方位概念,还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周礼》曾强调要“辨方正位”,通过确立空间关系来建立秩序与等级。中轴线上建筑的正门很多都不涉及实际的使用功能,而是让“中央”以直接的方式呈现,造成视觉上的耸立和压迫感。紫禁城的中轴,展示皇权的高度集中。位于轴线上的大清门、、紫禁城三大殿等,构成一条纵向线索,联系并统摄所有其他附属空间。向太和殿行进的过程,便如同一个仪式,是对国家政治权威的塑造与认同过程。政权的正统性、合法性以及宗法礼制都在这套仪式中得到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追求一个“和”字。“中”与“和”也有严谨的逻辑关系,“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系指天地万物都能保持其自然规律和谐地运行,是宇宙与生命的美好境界。“君子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天、地、人,阴阳交错、矛盾至 极,而又能融合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之中,这是终极理想。
紫禁城中不少建筑的取名,使用了“和”字。清初重建外朝三大殿,改名曰太和、中和、保和,体现了统治者渴望以“和”为贵、长“和”不衰的目标追求。此外,还有太和殿前庭院通向东华、西华的两门,清代改为协和门、熙和门等,体现出君惠臣忠、内部和谐、国泰民安的理想。
中轴线首先是一种物质存在,但通过特定的建筑规制与空间布局,将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蕴含其中,首先即体现为“礼”制。《乐记》称:“礼者,天地之序也。”一般来说,“礼”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皇权、对君王政治行为的指导与制约,另一方面也是个人举止的标准、制定仁义道德的规范与确定等级秩序的依据。“贵贱有等,亲疏之体谓之礼。”随着封建等级制度的不断强化,“礼”逐渐成为决定人伦关系、明辨是非的标准,是最高的行事准则。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礼制文化的物质表现与外在象征。坐落于不同方位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受到政治制度以及与之匹配的社会意识的制约。作为皇宫的紫禁城位居轴线中心,两侧分布有文华殿、武英殿,太庙、社稷坛分列宫前左右,显示族权和神权对皇权的拱卫,位于前两侧的“六部衙署”,表现出中央集权的国家统治方式。钟鼓楼不仅是决定百姓日常生活的时间标尺,而且表示着世上的凡人与天上的仙界之间的交流沟通,是将“天”的秩序投射到人间作为范本。
中轴线不仅表现皇权的无上地位,还从建筑规模、体量、色彩等方面强化这一特征。在中轴线上,不同功能的建筑对应不同的尺度、方位和装饰,建筑成为政治等级与伦理意识的载体。以紫禁城为例,外朝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与内朝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关系体现为“前朝后寝”的礼制。三大殿前后排列在一个巨大的三层汉白玉台基上,太和殿采用中国古建筑最高制式的重檐庑殿顶,中和殿采用单檐攒尖的屋顶,保和殿采用重檐歇山顶的形式。而后三宫和其他殿庭,居于从属地位,布置紧凑,密度也更大,进一步突出了外朝的威严。类似的等级差别在紫禁城中随处可见,开间的多少、台基的层数和高度、屋脊走兽的数目、室内装修的繁简,直至室外建筑小品的陈设上,都可反映建筑规制,实质上渗透出的是人伦等级观念。
北京中轴线不仅是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礼制体系,主次分明,脉络清晰,布局严谨,整齐划一,在精神层面表现的是政权及国家的合法性存在。最高统治者通过这种空间安排,渲染统治王朝的实力与威严,彰显皇权的至尊与永恒。
中轴线不仅是展示传统中国政治文化与制度文化的物质载体,同时也蕴含着丰厚的审美元素,是封建美学思想集大成之产物。
中轴线贯穿北京城市南北,串连着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将宫殿园林、庙宇、城墙城门等以连续的方式组织在一起,有节奏地互相穿插、连接与呼应,构建了一个疏密相间、高低起伏、韵律隽永的视线走廊,犹如一曲波澜起伏的乐章,展示了高超的营造技艺与艺术神韵,是传统中国审美文化的一座高峰。
从纵向上看,中轴线以外城最南的永定门为开端,向北以天坛和先农坛两组建筑群为序曲,以紫禁城为核心,又以“奇峰突起”的景山作为衬托,向北是地安门,以鼓楼、钟楼为终端,形成了总体平缓开阔、纵横捭阖的城市天际线。从横向上看,中轴线以大片民居街巷为依托,皇家建筑红墙金顶彰显的尊贵气势与周边青砖灰瓦、绿树笼罩的安谧气氛形成强烈的对比,张弛有度、虚实结合。
中轴线虽然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与礼制规范,但又呈现出规则性与自由性、人工与天趣的内在统一。虽然在整体上庄严凝重,但是并不僵硬,在某些区域展示出自由灵动,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水系与园林。元大都的规划设计最初基于大都城内湖泊的自然分布,以浩瀚的水面作为新城的中心,奠定了中轴线的基础。明初营建北京的过程中,完成了北海、中海、南海的布局,疏通多条河道、湖泊穿越中轴线,同时利用开凿紫禁城护城河挖掘的泥土堆筑景山,是传统中国对于都城的理想图式与北京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感。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都城中轴线设计的顶峰,在整体空间序列的节奏变化、空间尺度的把握、政治氛围的营造等方面都达到了最高标准,展示着数百年间大国匠师们的卓越成就。正如梁思成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描述:“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
中轴线申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细节,准确把握东西方文化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的思维差异,因此更加考验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总体而言,在申遗过程中,需要讲究话语体系的转变,关注“他者”视角,注重形象转化,把中轴线蕴含的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制度文化、审美文化讲清楚、讲充分,使其成为展示古老东方文明的一个活态样本,它的文化遗产价值才能真正被世界理解、接受与欣赏。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决策咨询项目“北京古都文化资源挖掘与价值阐释研究”(21JCA003)阶段性成果)
中轴线是构建明清北京城营造体系的基准线,是传统中国政治与礼制传统的物质载体,是展示古老东方文明演进轨迹的一部活化教科书,学界对其历史脉络、思想内涵与文化价值已经进行了深度挖掘与全面解读。当中轴线申遗进入关键期,需要对申遗主题进行更加精准的提炼与更加鲜明的阐释,讲好中国故事,使中轴线形象及其文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与理解。中轴线上的皇家宫殿建筑群、礼制建筑群、坛庙建筑群,不仅具有各自的实用功能,而且被赋予“意义”,具有意识形态色彩,其中凝结的“中”“正”“和”的传统价值观与政治伦理观都需要进行具象讲述。
“中”既代表“中央”,又代表“中正”,儒家的经典释义是“中者,不偏不倚”。《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吕氏春秋·慎势》有言:“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
都城北京的设计与营造灵魂突出一个“中”字,中轴线就是重要表现。它不仅是规划者们遵循的城市营建的基准线,而且包含了儒家学说的“中庸之道”“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等理念。明清时期分别在北京城外南、北、西、东四面分设天、地、日、月四坛,并与高大的城墙城楼一起,呼应皇宫,拱卫皇宫,进一步确立了紫禁城的“中央”位置,凸显了皇权的至尊。中轴线的存在,犹如一个人的脊梁,既显示出“天子”地位的至高无上,又把北京城统领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始终贯穿“贵正”的意识,摒弃“歪门邪道”,“中”与“正”紧密联系。明代建北京城,南面正门原称丽正门,后名为正阳门,二者都突出一个“正”字。在行事过程中,“正”被视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与指南,被赋予了鲜明的价值导向。
“正”不仅是一个方位概念,还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周礼》曾强调要“辨方正位”,通过确立空间关系来建立秩序与等级。中轴线上建筑的正门很多都不涉及实际的使用功能,而是让“中央”以直接的方式呈现,造成视觉上的耸立和压迫感。紫禁城的中轴,展示皇权的高度集中。位于轴线上的大清门、、紫禁城三大殿等,构成一条纵向线索,联系并统摄所有其他附属空间。向太和殿行进的过程,便如同一个仪式,是对国家政治权威的塑造与认同过程。政权的正统性、合法性以及宗法礼制都在这套仪式中得到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追求一个“和”字。“中”与“和”也有严谨的逻辑关系,“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系指天地万物都能保持其自然规律和谐地运行,是宇宙与生命的美好境界。“君子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天、地、人,阴阳交错、矛盾至 极,而又能融合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之中,这是终极理想。
紫禁城中不少建筑的取名,使用了“和”字。清初重建外朝三大殿,改名曰太和、中和、保和,体现了统治者渴望以“和”为贵、长“和”不衰的目标追求。此外,还有太和殿前庭院通向东华、西华的两门,清代改为协和门、熙和门等,体现出君惠臣忠、内部和谐、国泰民安的理想。
中轴线首先是一种物质存在,但通过特定的建筑规制与空间布局,将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蕴含其中,首先即体现为“礼”制。《乐记》称:“礼者,天地之序也。”一般来说,“礼”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皇权、对君王政治行为的指导与制约,另一方面也是个人举止的标准、制定仁义道德的规范与确定等级秩序的依据。“贵贱有等,亲疏之体谓之礼。”随着封建等级制度的不断强化,“礼”逐渐成为决定人伦关系、明辨是非的标准,是最高的行事准则。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礼制文化的物质表现与外在象征。坐落于不同方位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受到政治制度以及与之匹配的社会意识的制约。作为皇宫的紫禁城位居轴线中心,两侧分布有文华殿、武英殿,太庙、社稷坛分列宫前左右,显示族权和神权对皇权的拱卫,位于前两侧的“六部衙署”,表现出中央集权的国家统治方式。钟鼓楼不仅是决定百姓日常生活的时间标尺,而且表示着世上的凡人与天上的仙界之间的交流沟通,是将“天”的秩序投射到人间作为范本。
中轴线不仅表现皇权的无上地位,还从建筑规模、体量、色彩等方面强化这一特征。在中轴线上,不同功能的建筑对应不同的尺度、方位和装饰,建筑成为政治等级与伦理意识的载体。以紫禁城为例,外朝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与内朝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关系体现为“前朝后寝”的礼制。三大殿前后排列在一个巨大的三层汉白玉台基上,太和殿采用中国古建筑最高制式的重檐庑殿顶,中和殿采用单檐攒尖的屋顶,保和殿采用重檐歇山顶的形式。而后三宫和其他殿庭,居于从属地位,布置紧凑,密度也更大,进一步突出了外朝的威严。类似的等级差别在紫禁城中随处可见,开间的多少、台基的层数和高度、屋脊走兽的数目、室内装修的繁简,直至室外建筑小品的陈设上,都可反映建筑规制,实质上渗透出的是人伦等级观念。
北京中轴线不仅是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礼制体系,主次分明,脉络清晰,布局严谨,整齐划一,在精神层面表现的是政权及国家的合法性存在。最高统治者通过这种空间安排,渲染统治王朝的实力与威严,彰显皇权的至尊与永恒。
中轴线不仅是展示传统中国政治文化与制度文化的物质载体,同时也蕴含着丰厚的审美元素,是封建美学思想集大成之产物。
中轴线贯穿北京城市南北,串连着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将宫殿园林、庙宇、城墙城门等以连续的方式组织在一起,有节奏地互相穿插、连接与呼应,构建了一个疏密相间、高低起伏、韵律隽永的视线走廊,犹如一曲波澜起伏的乐章,展示了高超的营造技艺与艺术神韵,是传统中国审美文化的一座高峰。
从纵向上看,中轴线以外城最南的永定门为开端,向北以天坛和先农坛两组建筑群为序曲,以紫禁城为核心,又以“奇峰突起”的景山作为衬托,向北是地安门,以鼓楼、钟楼为终端,形成了总体平缓开阔、纵横捭阖的城市天际线。从横向上看,中轴线以大片民居街巷为依托,皇家建筑红墙金顶彰显的尊贵气势与周边青砖灰瓦、绿树笼罩的安谧气氛形成强烈的对比,张弛有度、虚实结合。
中轴线虽然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与礼制规范,但又呈现出规则性与自由性、人工与天趣的内在统一。虽然在整体上庄严凝重,但是并不僵硬,在某些区域展示出自由灵动,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水系与园林。元大都的规划设计最初基于大都城内湖泊的自然分布,以浩瀚的水面作为新城的中心,奠定了中轴线的基础。明初营建北京的过程中,完成了北海、中海、南海的布局,疏通多条河道、湖泊穿越中轴线,同时利用开凿紫禁城护城河挖掘的泥土堆筑景山,是传统中国对于都城的理想图式与北京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感。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都城中轴线设计的顶峰,在整体空间序列的节奏变化、空间尺度的把握、政治氛围的营造等方面都达到了最高标准,展示着数百年间大国匠师们的卓越成就。正如梁思成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描述:“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
中轴线申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细节,准确把握东西方文化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的思维差异,因此更加考验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总体而言,在申遗过程中,需要讲究话语体系的转变,关注“他者”视角,注重形象转化,把中轴线蕴含的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制度文化、审美文化讲清楚、讲充分,使其成为展示古老东方文明的一个活态样本,它的文化遗产价值才能真正被世界理解、接受与欣赏。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决策咨询项目“北京古都文化资源挖掘与价值阐释研究”(21JCA003)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章
- 祁东县发现保存完好古民居群落 抗战时曾是县政府
- 贞丰“三奇石”传说古建彩绘虎
- 王菲:音乐的传奇从来未曾落幕
- 关于举办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相关知识应知应会辅导班的通知
- 济南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开工沿经十东路走行
- 探村金华兰溪|永昌古村商贾荟萃之地古街古桥华美
- 湖南隆回:动员多方力量 合力保护文物
- 地球上最神奇的十大古代建筑两个来自中国
- 【新店开业】爱依服益华广场店开业啦新款特惠低至29元起!
- 盘点中国大陆十大国宝级男演员一起来感受他们演技的真正魅力!
- “中国古建筑不用一颗钉子”是真的吗?
- 苏轼《潇湘竹石图卷》亮相
- 祠堂寺院中式门窗价格铝合金中式仿古门窗花格定制
- 横在老宅梁上的“元宝”引热议
- “扑户后人”再写传奇 “沥粉焊线”夺目生辉
- 古韵梅洲乡 怀古七贤庵
- 我把收集古建筑书籍与旅行结合起来
- 【视频】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演示视频
- 百度爱企查企服平台是如何帮助企业快速找到心仪的企业服务提供商的?
- 李艳红:那一抹深情而温暖的“中国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