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筑彩绘

古建筑彩绘

晋地宝藏|天下之脊荟萃万千珍宝

中国古建网2023-04-05古建筑彩绘古建彩绘技法
剑川古建彩绘,古建彩绘技法,60古建彩绘,晋地宝藏|天下之脊荟萃万千珍宝,剑川古建彩绘,古建彩绘技法,60古建彩绘长治市博物馆是该市馆藏文物最为丰富的历史性综合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9781件(套),实际数量为63886件,包括石器、

晋地宝藏|天下之脊荟萃万千珍宝

晋地宝藏|天下之脊荟萃万千珍宝,

  剑川古建彩绘,古建彩绘技法,60古建彩绘长治市博物馆是该市馆藏文物最为丰富的历史性综合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9781件(套),实际数量为63886件,包括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石刻等十几个门类,时间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迄现代,以地方文物为特色,自成体系,是一座极富韵味的长治历史文化宝库。

  该馆基本陈列展览共有5大展陈单元,分别为:创世之初、石之美者、塑土成陶、晶玉之瓷、吉金佳器。其中,明、清琉璃器,春秋战国分水岭青铜器和宋、金北方磁州窑系瓷器最具地方特色。在长治市博物馆游览,一件件文物,串联起历史中这片土地上的发展历程,恢弘且灿烂的文化魅力也由此散发开来。

  第一单元名为“创世之初”。主要反映的是早期人类在长治地区生产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人类使用石器为主的阶段称为石器时代。据该馆讲解员介绍,长治在沁源县发现义和、花坡两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新石器文化遗址则在整个长治市范围内都有发现,有力地表明了长治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孕育、发展地之一。

  第二单元名为“石之美者”,呈现的是玉石雕琢而成的器物。众所周知,玉器是古人沟通天地、祭祀的社稷重器,有着6000年至8000年的历史。本单元展示的玉器,主要出土于长治分水岭及潞城潞河、长子牛家坡的春秋战国墓葬中,种类丰富、精美非凡。时期为西周、春秋、战国,多为祭祀、礼仪、装饰、陈设用品,玉质精美,做工精细。

  “塑土成陶”是第三单元的核心主题。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在本单元中展陈的文物多是长治地区出土的陶器,时间跨越也非常广,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体现“龙山文化”特色的陶器,还有部分商至汉代的陶器,陶器种类包括饮食器、贮藏器等生活实用器和专为殉葬而制作的各类明器。

  隋唐之际,制陶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种类丰富的陶俑是长治唐代陶器的一大特点,尤其是用作明器的三彩陶器,凡是与死者在世生活有关的如建筑、家具、牲畜和人物等无不具备,生活用器品种齐全、式样繁多,建筑物既有亭台楼阁,又有花园中堆砌的假山、水榭;牲畜有马、骆驼、猪、牛、羊、狗;禽有鸡、鸭;人俑有贵妇人、男女侍俑、拉马俑、文官俑、武士俑、胡俑、天王俑等,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真实再现了当时各个阶层人士的不同生活面貌。

  隋、唐时期,随着白釉瓷器的日臻成熟,在北方形成了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系统,与南方越窑青瓷相媲美,世称“南青北白”。第四单元名为“晶玉之瓷”,展陈的有隋代的青瓷器,唐代的白瓷,以及宋、金、元代的瓷器。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馆珍藏的宋、金、元时期瓷器品种数量多,南、北窑系均有,主要以霍州窑和磁州窑系列为主,其中长治的八义窑(磁州窑系)生产的红绿彩瓷,是我国北方地区较具特色的釉上彩瓷。

  第五单元名为“吉金佳器”,顾名思义展示的就是青铜器。此次展出的青铜器,以长治分水岭、郊区、潞城、长子、屯留等地出土的商、周器物为主。长治出土的商代器物与二里岗、殷墟时期铜器风格一致;而西周、春秋、战国器物则表现了晋式铜器的精美艺术造型和高超工艺水平。

  当你徜徉在长治市博物馆主题展厅时,历史的穿越感会迎面扑来。从遥远的石器时代走来,到距今百年之久的清朝,不同时代的文物藏品,散发着不同的魅力,似乎用静默的声音,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但是,当你走进“山西古代特色琉璃”展厅内,会是另一种感受,瞬间被色泽艳丽且斑斓的各类琉璃所吸引,那种美,耀眼且沁人心脾。

  古建专家柴泽俊先生对山西省古代琉璃做调查时说:“古上党地区的潞州(今潞城区)、阳城、陵川、沁县以及吕梁山区的文水等,是明代琉璃匠师辈出的地方”。

  本展厅内,主要介绍的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上党琉璃艺术,并且按照时代顺序,详细展示了不同时代下的琉璃珍宝,有建筑中的屋脊、墓葬中的随葬明器,以及用作装饰的“五色琉璃”,让人看得目不暇接。在这里,从长治琉璃源流、北石槽明代朱勋滕墓琉璃精品、明清琉璃珍品、琉璃华彩、琉璃作坊景观互动区、琉璃建筑构件6大部分,立体展示了上党琉璃的前世今生。

  鼎,具有双重功能,除了是用以烹煮肉类的炊具外,还是祭祀时陈放祭祀用品的器具。它是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一种代表至高无上权力象征的器物。

  据郭俊斌介绍,扉棱蟠螭纹铜鼎于1960年在长治市分水岭26号墓出土,鼎通高49.1厘米,口径44.7厘米,腹深19厘米。与其他古朴敦厚的青铜鼎相比,扉棱蟠螭纹铜鼎纹饰图案精美,器型稳重大气,造型独具一格。你瞧,蹄足膝面作饕餮兽面,纹饰图案立体精美。两只立耳在鼎的最上方两侧便于提携。铜鼎身一周铸四兽首扉棱,四个立体扉棱螭首为二次浇铸而成,也代表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如果说这个鼎作为祭祀礼器的话意义较大。其次,在鼎腹部上壁一周饰蟠螭纹,在蟠螭纹下方饰垂叶纹,大气磅礴。鼎的外壁有烟熏的痕迹,由此可以推断,此鼎曾经是实用器。

  该件铜鼎运用了范铸法、分铸法、焊接法等技艺铸造而成,工艺精湛,有着宴飨、祭祀之用,可归入东周镬鼎之列,是春秋时期不可多得的青铜精品,在同一时期的青铜器中并不多见。

  唐三彩抱鸭壶女俑出土于唐代墓葬,墓主人名叫李度。这件文物造型优美,尽显少女风采,身高33.4厘米,侧盘双髻,身着窄袖长衣,外披半臂襦裙,服饰衣纹流畅,色彩鲜艳明快,怀抱鸭形长颈壶,右腿自然盘曲,悠闲地坐在圆形台面上。这件器物周身施釉,唯有头部自然留白,不论是烧制工艺还是艺术审美,都体现了创造者的匠心独运,最终实现了壶与人物及动物的完美结合。

  郭俊斌介绍,这件人物俑是目前长治市发现唐墓中最具代表性的雕塑艺术品,最难得的是,它有7种颜色,分别是红、黑、白、橙、绿、蓝、黄。抱着鸭子的女俑体态丰腴,体现了唐代社会“以胖为美”的审美情趣。这件器物的造型集圆雕、浮雕、线刻于一体,对体量的精准和衣饰的处理严要求、高标准,成就了她圆润饱满的造型特点,对文物学者研究唐代妇女服饰和大唐社会生活有着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

  唐代时,粟特人大多以商人的身份来到大唐。他们以长安为中心,向四周扩展他们的贸易通道。唐时的潞州,曾经是很多“外商”进行贸易往来的首选之地。这件出土自唐代墓葬中的胡人俑就是胡汉文化交融道路上的见证者。

  彩绘胡人骑驼俑,泥质灰陶,通高37.7厘米,于1975年出土于长治市红星厂。骆驼曲颈昂首,注视前方,作行走状,驼体作褐黄色,两峰间鞍垫施红彩,色已脱落,驼身两侧各攀爬一只猴子,并悬挂酒壶、水壶、粮袋行囊等,垫上坐一胡人,深目高鼻,头戴尖顶帽,身着尖领紧身长袍,腰束革带,手势做舞蹈状,身前也有一只猴子蹲坐在胡人屈曲的左腿之上,一手揽于胡人腰间,一手做吃食状,栩栩如生,憨态可人。整件作品刻画细致,造型生动,人与驼相呼应,神态逼真,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上粟特商人的生活面貌。

  悠悠太行山,漫漫上党史。在长治市博物馆,感受文物、感知历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让我们共同走进历史的世界,触摸中华民族文化文明。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