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万象”展:一个新的乌托邦
“无相万象”展:一个新的乌托邦
“无相万象”展:一个新的乌托邦,古建墙体绘画,华美古建彩绘,手绘古建长廊3月19日晚,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中国首次美术馆级别个展:无相万象(Nothingness is not nothing at all)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本次展览精选埃利亚松90年代至今艺术生涯各阶段作品32件,包括装置、雕塑、绘画、手稿和影像等。
埃利亚松本人之前来沪考察过很多次,利用了龙美术馆建筑的连续性,在作品的选择和陈列上精心呼应了龙美术馆独特的展厅空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为展览“量身打造”的大型场域特定装置《开放的金字塔》。
这件蔚为壮观的作品占据了龙美术馆第一展厅的几乎全部空间。由铝制框架和反光面板组成的大型“金字塔”悬挂在11米高的清水混凝土拱顶下,离地2.5米。开放式塔尖处的聚光灯在“金字塔”内部投射出明亮的光圈。
随着视角的变换,“金字塔”带领观众进入一个立体的错觉空间。漫步其中,渺小和广袤,散点与群落,如此自然地交织在一起,仿佛身处月球投下的光晕中。“金字塔”内部所激发的丰富的想象空间大于外部实景。
相较于这样体量巨大的作品,埃利亚松在本次展览中有几件作品则运用光与水滴的特效,为观众在传统的美术馆空间中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浸入式感官体验。
《美》是埃利亚松1993年的作品。安装在天花板上的软管喷射出细密的水珠,形成一片水帘。聚光灯将光束投射其上,彩虹于是出现,并随着观众的移动不停变幻。如埃利亚松所说:“灯光、水珠和眼睛组成了这件作品,因而每道彩虹都独一无二。仔细想来,这其实也适用于几乎所有的事情。所以,究竟是谁决定了我们的所见之物呢?
通过作品《幸福》,观众可以从视平线高度的狭窄水平开口窥视一个不停变幻的世界。作品内部被紫外线灯管照亮,无数泡泡飘散其中,在飘向黑暗高处的过程中会因光线照射而变得闪亮多彩。它们不间断地出现、消失和变化,并在这之中持续碰撞、融合或爆裂,最终沉入平静的水面。
《美》、《幸福》、《环形彩虹》等作品是轻盈浪漫的。而埃利亚松标志性的多面体灯光装置无疑是形容这位“多面”艺术家的最佳喻体——复杂、精密、完美、引人注目,以及有能力改变周围的一切。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目前在柏林与90多人的团队一起工作,从大学艺术教育实验到埃塞俄比亚儿童救助,从经济危机到气候问题,埃利亚松都做出了回应。
他表示:“真实是基于我们自身的——是我们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和所做的一切。同时也是事物、艺术、空间和城市反作用于我们的结果。艺术可以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时颠倒乾坤,有时别有洞天。”
2012年至今,埃利亚松与工程师弗雷德里克·奥特森(Frederik Ottesen)共同致力于推广“小太阳计划”(Little Sun),为生活在电力供应匮乏地区的人们制造及分发太阳能灯具。目前该计划已覆盖十余个非洲国家,分发超过20万盏“小太阳”,减排二氧化碳1.5万顿。
此次在上海,埃利亚松也结合本地的社会和人文,就地取材,特别制作了作品《静止的河流》。他从紧邻龙美术馆的黄浦江中抽水,注入一立方米的模具中冷冻成形。五个一米见方的冰块按照不同的融化状态排成一列,当其中一块完全融化后将被全新的冰块替代。
因此,作品不断地改变着状态,最初的序列被不停地打断和重建。而冰块消融的时间则基于美术馆内部的温度与湿度。
空间的生命力是否被重新赋予,必须身临其境才能验证。只有当“你”进入了作品,创作才最终完成,也只有意识人与世界的关联性,改变才有可能发生。正如展览颇为玄妙的标题所揭示的那样,埃利亚松从“无相”中变幻出“万象”,为凡尘俗世中开创一个乌托邦提供了可能。
事实上,展览计划早在龙美术馆还是一片工地时就已敲定。龙美术馆联合创办人及馆长王薇女士表示:“埃利亚松是一个有着科学家头脑的艺术家,并且他观照自然,又极其关注日常感受,这使他有一种能让空间充满能量的魔力。埃利亚松的作品并非一个单一的平面或立体,而是一种整体的感受,他的作品在不断邀请观众进入他的艺术世界,以此来唤醒观众内在的感官。”
A:展览“无相万象”是让我们意识到在我们的未知世界里存在着的细微、碎片化的东西其实是有分量的,它们与我们的已知世界共存。在这个分析量化的世界中最终依靠的还是直觉、创造力和同理心。本次展览中的作品就是有关稍纵即逝的体验。因此我认为我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参与了共同创作。
Q:你的作品与展示空间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不仅与展示空间本身,还与当地的文化和生态语境相关。这次在上海的展览是否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A:是的。我首先考虑到了龙美术馆观众的知识背景和期待。在作品呈现上,我试图让观众把注意力放在他们如何来体验世界,以及怎样来感受世界。作品《静止的河流》中,我使用了附近的河水作为创作媒介,将它冷冻,在展览中记录它的几个融化阶段。在博物馆这样的艺术机构做这件事情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因为通过这样一个展览可以让博物馆成为一个连接人和社会的媒介。
A:《开放的金字塔》这件作品创造了令人置身于金字塔底下和内部的空间感。人与空间的互动被颠覆和重塑。你原有的空间想象被质疑,远距离观看它是一个样,而当你走入金字塔的内部,又别有一番洞天。
自然科学对于我来说有种特殊的魅力,可以解释抽象问题。抽象地思索是科学和哲学的重要部分,如:宇宙学中抽象的模型挑战了我们的想象力极限,迫使我们想象一些不可想象的东西。这也是我热爱艺术的重要原因,艺术迫使我们相信抽象的事物。抽象关乎我们对内在空间、我们自身以及与外在世界关系的思索。抽象思维和再塑造,让我们重新思索自己的身份和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相关文章
- 2022年计算机行业报告:数字经济星辰大海数据要素星火燎原
- 武汉大学:珞樱缤纷我的灵魂
- 学问 《营造法式》札记六题
- 武水平荣获“人民书画家”光荣称号
- 钻石买不起 戴条锆石链
- 宿迁学院:“墙绘”助力全国文明诚信高地建设
- 百余幅优秀手绘作品亮相名人馆 展现安徽独特文化
- 古建筑彩绘工证哪里办理你知道吗?
- 让你一眼就难忘!!手绘南京地标建筑太美了
- 为期两个月的“青少年江南古建艺术季”来了
- 美育课堂搬进“莊王府” 领略中国古建魅力
- 曲折相连的幽深街巷成群成片的明清建筑就藏在江苏兴华
- 明日之后生铁怎么获得 生铁获得方法详解
- 观展 “锦色”万千——建筑彩画保护与修复
- 中国绝大多数妖怪传说竟都源于《山海经
- 关林清代碑亭风化较严重 油饰彩绘给它穿上“保护衣”
- 兰州姑娘手绘50幅兰州老建筑有你儿时的记忆吗?
- “大兴工匠”称号获得者
- 44个“石”姓孩子“六一”过集体生日
- 用女模裸背画户型广西一楼盘被罚80万元!柳州也有广告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