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筑彩绘

古建筑彩绘

温州博物馆董姝:“文物点阅”让博物馆活起来国大一小时回顾

中国古建网2023-01-17古建筑彩绘古建园林彩绘
彩绘古建门楼图,古建园林彩绘,古建彩绘日薪,温州博物馆董姝:“文物点阅”让博物馆活起来国大一小时回顾,彩绘古建门楼图,古建园林彩绘,古建彩绘日薪吴晓力:《心中的宝藏》第三期邀请到温州博物馆董姝馆长。他从事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有20

温州博物馆董姝:“文物点阅”让博物馆活起来国大一小时回顾

温州博物馆董姝:“文物点阅”让博物馆活起来国大一小时回顾,

  彩绘古建门楼图,古建园林彩绘,古建彩绘日薪吴晓力:《心中的宝藏》第三期邀请到温州博物馆董姝馆长。他从事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有20多年,是一位学术涵养丰富,又有亲切感的学者。致力于馆藏文物的研究保护,包括温州东欧文化的研究与提升,同时在田野考古方面也造诣颇深。

  董姝: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看一个博物馆 读一座城》,首先为大家介绍温州博物馆内的三件宝藏。

  第一件是温州博物馆内收藏的东晋咸康四年的朱曼妻薛氏买地石券,它的发现和保护也颇具传奇色彩。

  它的主人与三国时期孙权是亲戚关系,朱曼是孙权第六子孙休的太子舍人,也是孙休妻子朱夫人的亲属。朱夫人的太后名位被废后,朱曼受到牵连,逃到了温州平阳,随夫的薛氏死后也埋在平阳。

  魏晋以来因严厉禁碑,故至今传世极少。这也给书法史演变发展研究带了断层,这在书法史上是最早的一块东晋纂述碑。

  买地券上面由篆书写成8行106个字,篆中带隶意,刚好补上从篆书过渡到隶书的空白,故是一件难得的晋代篆书刻石。可以说是目前我国历史上仅有的晋代石刻遗文,对研究篆书字体演变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对研究书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它今生的故事开始在1899年的平阳鲸头村。有一位富商要建造家族墓地,在挖掘土地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个碑。但根据当地习俗,挖到先人的碑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所以他当时非常急切地想把这块碑处理掉。

  当地有个著名乡绅叫陈锡琛,饱学诗书,以敏锐的触觉感到此碑来历不凡,就把它收购回家。这样,这块碑就归至陈锡琛名下。陈锡琛,将碑带回府上,逐字细究之后,深感此碑之价值。

  但是他当时也不确定,之后,陈锡琛将此券拓片数份,请自己的老师——平阳县学训导吴承志和瑞安大儒孙诒让辨识,以求识读研究。传阅后得知它是晋代遗物。从此这块碑的名声响亮。有很多人辗转多方找到陈锡琛以求过目或求赠拓片。而且慕名而来的人来了以后不仅要看碑,有时候还想留下来吃饭,令陈锡琛深受困扰。为绝他人念头,陈锡琛对外一律言称挖墓穴的人害怕得罪死者,重新埋回墓里去了。

  此文物目前陈列在温州博物馆内。它的重新出现,就不得不提及温州的金石大家——温州博物馆的首任馆长方介堪先生。他当时在上海美专任教,学生中有来自平阳的陈德辉,是陈锡琛之孙。方先生向他问起此碑,并请求赠予拓片。方介堪非常细心,他发现这片拓片是全新的。方介堪才知道这个券仍然存世,买地券并没有像传闻所言埋回墓里,而是在陈家珍藏。

  建国以后方先生多次到平阳去寻找这件宝物,但是始终没消息。他又一次找到陈德辉询问,后来陈德辉在老房子书斋地板下找到了这块碑,并上交给市文管会,所以这件碑得以保存。闻悉此事,方介堪再度来到今苍南宜山,组织购回,收藏于温州地区(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95年,该地券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为一级文物,现藏于温州博物馆。1995年国家文物局的鉴定组专家把它定为一级文物。

  在温州博物馆历史厅的朱曼妻薛氏买地券展柜内,可以看到其背后贴着一张有方介堪、夏承焘、姜东舒等人题跋的纸质拓片印刷放大版背景图。

  当时,这块朱曼妻薛氏买地券被文物单位收藏后,温州文物管理工作人员将拓片送交相关专家研究,而这张背景图的原件正是其中之一,经多名专家研究、鉴藏,分别留有方介堪、姜东舒、夏承焘、沙孟海、陆维钊等人的题跋,也是弥足珍贵。

  当时散播出去的一片拓片后来在市场上的拍卖价值是60万,被一个温州人购买后送去了博物馆。一片拓片高达60万,那么此碑的价值就更不可估量了。这块碑的前世今生体现了东晋以来温州的人文荟萃与文化交流。

  温州博物馆的第二件重量级文物——出土于瓯海区南白象镇白象塔的北宋彩塑观音菩萨立像。这尊菩萨立像面容姣好,体态修长,胸佩璎珞,线条圆润流畅,给人以娴静优雅的美感。

  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宋代佛教造像的世俗化倾向。佛教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在吴越一带盛行,在南北朝之前的唐朝,佛像普遍雍容华贵、浓妆淡抹,很是庸俗。及近宋朝,大众审美逐渐转向简洁素雅,这一趋势也在佛像上得到体现。这尊菩萨胎体简洁,衣着朴素,完全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大佛,更像是生活在市井的普通百姓。不仅如此,佛像以一名婀娜少女的形象示人,体现出当时的人们对菩萨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保平安、佑心愿层次,也同时产生了对美的追求,把心目中的理想形象投射到菩萨身上,希望生活是美好曼妙的。菩萨不再是一个虚幻的神灵形象,而是变成了一个可触摸可交流的普通人,一瞬间就增进了亲近感。

  历经千年的漫长岁月,彩塑菩萨的色彩虽有些许自然剥落,但其整体形体却保存完好,颜色依旧绚丽多彩,这得益于宋朝“瓯塑”中的彩绘木胎泥塑技艺。

  做菩萨可不比我们小时候用泥巴糊小人,从选料到成型上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先是用杉木条打底做骨架,再敷上掺有谷壳、麻丝的黄泥作为主要轮廓肌肉,再用白泥和上麻丝、桐油精细雕刻,完成上面的堆塑工艺后,再由装彩匠上彩描绘,工序繁杂,形成了独特的技法。

  两宋时期,温州是传统塑作的重镇,这尊菩萨立像以鲜明的北宋“瓯塑”特色,展现着温州“百工之乡”的独特魅力。

  1965年2月瓯海区南白象镇白象塔,一同出土的还有另一尊彩塑菩萨立像,形式非常接近。目前是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两尊都是国宝,我把它们称为“姊妹国宝的双城记”。两城两馆双国宝,白象塔的故事铺陈开来,再现当年温州百工技艺。

  第三件重量级文物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北宋瓯窑褐彩蕨草纹执壶。它也是温博的镇馆之宝,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瓯窑青瓷褐彩执壶,也是迄今为止瓯窑仅有的一件国宝级文物。

  执壶胎质灰白,坚硬致密。盖呈宝塔形,盖面绘褐彩纹。其最重要的特色是腹部满绘褐彩蕨草纹。蕨草疏密得体,极尽写生之妙。

  整个器型瘦长清秀,颇具古波斯金银器的造型特征。由于这件执壶所具有的古波斯银器的造型特征,曾让不少人一度猜测其并非出自瓯窑,可能与外来的瓷器有很大联系。

  当时国家鉴定组来也认为这件不一定是温州瓯窑出土,但后来发现在永嘉坦头五代至北宋窑址中曾出土与该壶造型相似的壶盖、壶口标本,打消了专家的疑虑,这才让此执壶的出处得以被证实。

  执壶的由来有很多说法。温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青瓷、漆器、丝绸和印刷品在海外贸易中占有较大比例。在唐代就已开通至日本、东南亚乃至中东地区的航线。

  例如在温州出土了长沙窑产的瓷器,虽然温州与长沙在地理位置上相隔甚远,但是两个城市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了联系。元代设市舶转运司,与明州(今宁波)、泉州、广州等地相互联系,温州由此成为龙泉青瓷出口的集散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港口之一。

  而这件充满异域风情的褐彩蕨草纹执壶,据推测,其执壶的主人可能是来自中亚等国的商人,商人通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来到当时的温州定制了此执壶,但最终却没能带走它,将其留在了温州。它也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物。

  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民营经济的发祥地,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温州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判定就是最重要的一张文化金名片。宋代诗人杨蟠曾形容温州“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温州古城历经1600余年,依旧保持永嘉郡城池的原貌。城市两纵四横的道路格局和东庙、西居、南市、北埠、中子城的历史功能基本未变。

  温州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2003年温州博物馆新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温州博物馆馆藏实际数量有41,000多件,一级文物293件,二级文物915件,三级文物517件。

  与考古所融合以后,温州博物馆特色非常明显,既是省内一级博物馆,而考古发掘品又可以无缝衔接到博物馆的展厅。藏品共三十几个门类,含陶瓷、彩塑、玉器、书画、革命文物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陶瓷彩塑和地方文献。

  我认为博物馆就是要把一座城市的精神传承好,把一群人的故事讲好,温州地方史陈列就是把温州的城市变迁和温州人的精神做了很好的诠释。整个展览以温州人生存与发展为主题,以从“瓯居海中”到“敢为天下先”的时空变化为主线。

  第一单元是“瓯居海中”,讲述温州从史前到西汉的历史。从温州一百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开始温州文明之旅。

  第二单元是“一郡之巨会”,讲述的是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既是温州建郡之始,也是土生土长瓯窑的横空出世,也是大批文化先行者自觉启蒙东瓯文化的特殊时期。

  第三单元是“一片繁华海上头”,讲述的是从隋唐到明清的历史。是温州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兴盛繁荣时期,由于内涵极为丰富, 故在展示中,将展厅的一半空间为它所用,上架的文物也是最为丰富的和集中,约占全展厅文物总数(近 1200 件)一半。

  第四单元是“海涌波澜”,讲述从清末到建国历史。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洋货进入温州的西方文化冲击着温州人的思想,激励温州人重新认识世界,寻自强之路,从而大量中西合璧建筑在温州出现。

  第五单元展现了“敢于人先 当代温州”。展厅的地方史陈列有三大层面的亮点,一是以馆藏与考古新发现、学术成果为支撑的展陈理念;二是以前沿科技的合理运用,呈现全新的参观体验空间;三是更多的国宝珍萃与市民面对面。

  从2015年开始,温州有很多重要考古发现。华盖山南段罗城城墙遗址是古城址考古发掘,入选了2015年度浙江重要考古发现。先前名城组专家认为温州依山建设缺少实证条件,但在华盖山古城的发现证实温州依山而建。温州还有大量文化遗产。

  我认为心中的宝藏是历史的留存,与世人共享之物,其珍贵不止于岁月的沉淀,还有普世的价值。文物工作在当下的意义,在于让这些沉睡在博物馆里的,埋藏在地下或野外的宝藏,走进你我,融入市民的生活。

  吴晓力:《国大一小时·心中的宝藏》栏目,从杭州起步,到宁波的港通天下,又到了今天的温州,是值得我们品位咀嚼的。国大是日常生活重要接触点,在我们丰富多彩日常需求当中,让文化表达力、历史语言、公众对文化的兴趣三种元素,在这里有所交互。我们尊重历史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真正的着眼点和意义何在,我们会围绕此做探索。

  一个城市的文化魅力是我们要传承的精髓。今天董馆长在有限的时间,把关于温州博物馆和心中的宝藏作为切入点,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温州独特城市发展。

  了解博物馆人,特别是一馆之长,如何解读城市文化,如何从文化传承者的角度跟公众形成思想交流和意识共识,如何推广共享文化遗产,让心中的宝藏真正闪闪发光、发挥作用,是我们请馆长们交流分享的初衷。

  博物馆通常被称为“第二课堂”。博物馆走到了大众中,文化传播过程变得更有魅力。博物馆凭借丰富的馆藏,给予公众更多文化分享上的资源共享,我觉得这是一种趋势。

  而《国大一小时·心中的宝藏》可以称之为“第三课堂”,我非常荣幸能够和文博人一起探讨心中的宝藏。

  吴晓力:若作为普罗大众,是否有机会参与温州博物馆的文物点阅服务?点阅文物具体情况是如何?

  董姝: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温州博物馆于2019年推出了“文物点阅”活动,分两批次在官网公布了2000件馆藏文物点阅清单,推出体验型、分享型、学术型等分类服务,供观众在线年还尝试线下分享与线上直播结合的方式,提高文物利用率。点阅平台是温州文博系统拓宽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渠道,共享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探索文物活态利用的创新之举。

  在温州博物馆首次点阅活动中,乐清的书画爱好者杨相敏感叹自己很少有机会能这么近距离地观赏这些宝藏,和专家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点阅活动启幕现场,文物捐赠者、著名书法家马亦钊和收藏爱好者单一心,以点阅者身份来与旧藏重逢。点阅服务拉近了与文物的距离,真正让文物重新跟我们进行面对面,也使故人与旧物的相遇变得更加方便。

  吴晓力:温州博物馆“夜开放”的规模很大,现场氛围热烈。那么“夜开放”除了是公众需求之外,温州博物馆对其运营标准是什么?博物馆开展了哪些针对性的安排跟措施?

  ”施行比较早。我们发现很多温州年轻人平时白天工作都很忙,工作时间跟博物馆的开放时间比较冲突,所以在2005年做了“夜开放”。2005年的时候博物馆是需要收门票,每张票10元,直到2008年开始免费对外开放。夜间开放使博物馆专业人员非常辛苦,除了白天正常上班,晚上还要管理、保证人物的安全。定期常态化博物馆的“夜开放”,社会反响强烈。近几年为了方便市民参观博物馆,夜间开放时间基本是每周五晚。为了配合主题活动,我们办了一个跟温州有关的戏曲之夜活动,来参观的人员非常多。

  吴晓力:温州博物馆策展的选题,外界的社会关注者能不能也来参与?参与者是否要有专业素养?

  是比较开放的。博物馆已经改变了它原有的方式,并非都是我们文博人自己在做,更多的可是文博爱好者。只要有创意,都可以参与策展。博物馆更多的是以一个单位来管理文物,不能有狭隘观念,要有开放的理念,我们要让更多对文博感兴趣的人来参与。吴晓力:作为博物馆,我觉得需要与公众有一个共识标签,比如就展览的文物本身人们都容易联想到丰富性、厚重感这两个词。

  您觉得在您心目中哪几个词是作为馆长比较重视,并且能成为在公众交流当中,需要致力于去推进的?

  董姝:共享是我重新进入博物馆以后最大的一个想法。以人为中心,才能把活动办好。研究也是重要一项。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梳理总结,那么这个展览就不会吸引大众。另外就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