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欣赏

古建欣赏

中国古建筑赏析: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中国古建网2023-01-11古建欣赏山西古建筑鉴赏
农圣文化,山西古建筑鉴赏,古建摄影欣赏,中国古建筑赏析: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农圣文化,山西古建筑鉴赏,古建摄影欣赏恭王府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先后作为权臣和珅、庆亲王永璘的宅邸,后因恭亲王奕訢居住而得名。其东傍前海,北依后海

中国古建筑赏析: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中国古建筑赏析: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农圣文化,山西古建筑鉴赏,古建摄影欣赏恭王府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先后作为权臣和珅、庆亲王永璘的宅邸,后因恭亲王奕訢居住而得名。其东傍前海,北依后海,西踞柳荫街,南瞰平安大道,它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王府建筑群。史书上对恭王府的描述为:“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就其选址而言,它占据了京城绝佳的位置。

  恭王府坐北朝南,前府后园,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总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府邸内的建筑分东、中、西三路,由南向北,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多进四合院落组成。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派非凡。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

  恭王府前半是富丽堂皇的府邸。殿堂巧夺天工,美妙绝伦,蔚为壮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窗户采用金丝楠木,房檐上的蝙蝠和佛教中的“卍”字图案,寓意“万福”。皇帝被称“万岁”,和珅要享“万福”,生活处处都是福,显示了和府威严的气派,体现了和珅华贵的身份。

  银銮殿是王府的正殿,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威严、气派,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东路的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正殿是恭亲王奕訢会客之所。后进院落正房“乐道堂”,是当年恭亲王奕訢的起居处。西路的四合院落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锡晋斋又是精品之作,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高大气派,大厅内有雕饰精美的楠木隔段。

  恭王府后半为静谧的萃锦园。萃锦园虽不大,却妙在精巧。绿草如茵,花团似锦,古树参天,苍翠挺拔。

  萃锦园大门为清朝流行的西洋式拱券门,其造型采用舒展流畅的西洋风格,用国内最大的汉白玉石整体雕成,仿圆明园海园门建造。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的一场大火点燃了圆明园,这拱券门和圆明园的宫殿一起化为灰烬。因此恭王府的西洋式拱券门是现存唯一的保存完好的门,非常珍贵。这是恭亲王奕訢时期建,恭亲王奕訢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门额石刻外为“静含太古”,内为“秀邑恒春”,取喧闹中存太古之幽静,满园秀色永为春的意境。

  恭王府最深处横有一座两层的后罩楼,东西长达156米,后墙共开88扇窗户,内有108间房,俗称“99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窗户形式各异,竟然没有一扇是相同的,有圆形、方形、石榴形、卷书形、磬形、鱼形、蝙蝠形等等,寓“福庆有余”之意,所以又被称为“什锦窗”。

  人们常说:“到故宫要沾沾王气,到长城要沾沾霸气,到恭王府就一定要沾沾福气。”福文化在整个恭王府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据说,恭王府内的建筑上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福”与“蝠”谐音),加上康熙御笔的“福”字碑,正好一万个“福”字,因此又称“万福园”。可以说,紫禁城里有数不清的龙,而恭王府内有数不尽的福。

  恭王府的“幅”字碑为康熙御笔之宝,隐于秘云洞中,谓之“洞天福地”,纵观康熙皇帝亲笔所书的这个福字刚劲有力,颇具气势,与民间称作“衣禄全、一口田”的普通福字截然不同,右上角的笔画像个“多”字,下边为“田”,而左偏旁极似“子”和“才”字,右偏旁像个“寿”字,故整个福字又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多福”,巧妙的构成了福字的含义,极富艺术性,且意味深长。更为珍贵的是碑的右上方,刻有康熙的玉玺以镇福,因此此“福”字被誉为“天下第一福”。

  恭王府至今已历经230余年的风雨沧桑,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恭王府之所以被称“半部清朝史”,是和居住在这里的三代主人密切相关的。

  第一代府主和珅,是乾隆晚期的宰辅、大学士,善于察颜观色,深谙皇帝的心思,很讨乾隆帝的欢心和信任,后来将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和孝公主许配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擅政30年以来,和珅利用威望疯狂聚敛钱财,利用职权贪污贿赂,结党营私,他投身工商活动,开当铺、设银号、经营各种买卖,用来掩盖巨额贿赂。嘉庆四年,和珅因贪污罪于被抄家处死,后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和珅被嘉庆帝处死后,此处私宅便赠给了“爱豪宅不爱江山”的胞弟永璘。事实上,早在和珅当道时,乾隆的诸位皇子便凑在一起商订,将来不管谁当了皇帝,都要“办”掉和珅,惟十七皇子永璘说:“将来不论哪位哥哥当上皇帝,只要把和珅的这座豪宅赏给我,我就知足!”

  同治朝时,由于恭亲王奕訢协同慈禧发动政变有功,慈禧太后便将此宅赠予他,由此得名恭王府,并沿用至今。恭王府虽为和珅创建,亦因和珅而名扬四海,但最终未成为“和府”,而是成为了“恭王府”。

  一段历史的沉淀,一段繁荣的印迹,一段官海的沉浮,几经变换,唯它屹立不变。恭王府留给我们的是感慨和感叹,更多的则是对人生无常,国势兴衰的思考和领悟。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