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时间剖面”AUBE欧博设计四个参展项目
解读“时间剖面”AUBE欧博设计四个参展项目
解读“时间剖面”AUBE欧博设计四个参展项目,古建筑欣赏分析,西塘古建筑赏析,中国传统文化包含聚焦特区发展40年深圳建筑师代表作品和整体风貌的“时间剖面:深圳建筑的可能性”展览于12月2日顺利开幕后,在近半个月的展览期间,吸引了社会各界团体、个人前往华·美术馆参观展览,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以来深圳建筑的多种可能性。
本场展览邀请了来自深圳近百位不同设计背景,不同年龄阶段的建筑师(团队)参展。正如策展人张宇星博士所说,深圳建筑的背后,是千千万万带着梦想和理想来到深圳的城市建设者。深圳建筑的可能性,来源于深圳的市场基因和竞争环境,也来源于深圳的开阔视野和开阔胸襟。
展览中,由AUBE欧博设计冯越强、白宇西、初祎君、毛冬4位不同代际的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分别主导完成的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深圳国际生物谷文化中心及综合体育中心,深圳半岛城邦花园三、四期,宿州城市规划展示馆4个项目入选展出作品。
在AUBE欧博设计参展的4个代表作中,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基于对城市空间公共性、真实性、人文价值和生态理念的前瞻思考,使广场在经历20年的生命周期后依然生动鲜活;半岛城邦三、四期则是在消费观念转变、财富积累和人文理想作用下,产生的滨海人文住宅与新兴商业空间的尝试,与蛇口片区乃至深圳的城市发展趋势息息相关;宿州城市规划展示馆项目则是深圳建筑实践的输出,是深圳建筑师将丰富执业经验及对公共性、人文精神追求实践呈现于深圳之外地区的代表案例;深圳国际生物谷文化中心及综合体育中心则是社会需求升级,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受重视的深圳未来发展方向。
今天,AUBE欧博设计4位参展人及其代表将从参展项目的各种“剖面”进行解读,分享在不同时间周期下如何回应深圳建筑的可能性,探讨深圳建筑对城市空间的关注和对深圳城市性的理解。
回望20年前,当年的华侨城是深圳的一块“飞地”,在今天看来它仍然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展览现场中华侨城生态广场的特制模型和两段并置播放的影片,展示出生态广场在拉斯维加斯式的后现代城市图景的包围中,对城市空间公共性、真实性、人文价值和生态理念的思考。
其中一段影片真实地展现华侨城生态广场经历20年时间后,在这里生活的人的日常。人们在这里下棋、闲聊、喝茶、赏花、钓鱼、跑步、练太极、跳广场舞、举办各种艺术展览活动,亲近自然。人们平等地享有这片资源,并与公共空间建立起真实的情感联系,从而感受到自由与尊严。
华侨城的历史要回溯到1980年,当年深圳只是一个人口33万的边陲小镇。到1985年,因蛇口崛起而提出来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传遍大江南北。一片隆隆炮声下,两个新开发区之一的华侨城集团成立。华侨城是在国务院侨办和国务院特区办的授意下成立,在原安置东南亚华裔难民的沙河农场上划出了4.8平方公里土地,至2000年前不属于深圳地方政府管辖,在土地使用权属、行政管理乃至规划建设审批等方面具备独立行使权。
在特区建设“遇山就平、遇坑就填、有路就拉直”的时代,华侨城借鉴荷兰和新加坡花园城市的理念,采纳了孟大强提出的“依山就势,保持地形地貌的原汁原味,让城市建设让步于自然环境”的规划方案。华侨城在深圳城市开发早期便提出保护自然的概念,尊重自然、尊重社区、尊重日常,在高密度下复合利用土地,这在当时的中国相当超前。
1998年的深圳,房地产迅猛发展,华侨城生态广场所在位置是华侨城片区最核心的一块空地,东面是暨南大学旅游学院,南面为湖滨花园和锦绣花园,北侧与燕晗山相邻。华侨城决定将这里规划作公共设施——一座完全开放、连接社区功能、服务社区和游客,同时提升文化品位的市民广场。AUBE欧博设计团队在生态广场的设计中反思了改革开放22年间的城市建设方式,详细科学地研究华侨城城市空间的问题、用地需求,获得了具有远见与智慧的业主的信任。
2000年,华侨城生态广场正式落成。设计融合了公共社区与景观公园,人文活动和自然山水,静谧从容与活跃开放。生态广场的车库是深圳第一座社区型、公共性、土地复合性、全连通地下生态车库。广场上设置层次丰富的园林景观,溪流、池塘、瀑布、栈道,从静谧到活跃,移步换景,令人们感受到空间的生动趣味,也为一成不变的岭南四季增添了节令感。
2020年,广场建成20年后仍然充满生命力。它是居民与市民们喜爱的场所,当年种下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每年凤凰花季,这里是深圳网红地标打卡地。生态广场也成为AUBE欧博设计后来众多设计作品的精神原型和坐标原点。
今天,串联了深圳罗湖、福田、南山各区的深南大道仍然是一条难以穿越的公共空间带,沿路的城市组团更加密集和雄伟。奇观式建筑从深圳出发,如今遍布华夏大地。今天深圳建筑师面临着比20年前更加复杂的局面,在时间的剖切之下,华侨城生态广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图景和断面,是来自20年前的反思与诘问,在今日显得更加生动鲜活。
半岛城邦基地是蛇口东角头一块约30万平方米填海而来的半岛,被分为五个开发周期依次进行规划建设。2003年AUBE欧博设计团队以山、城、海的概念赢得了半岛城邦一期国际设计竞赛,之后获得了规划、建筑和景观的设计委托。到2019年4月,半岛城邦四期落成开盘。从一期到四期,开发周期跨越将近20年,AUBE欧博设计几乎全程参与。在这20年间深圳和蛇口经历了剧烈的城市化和社会财富结构转型,每一期开发设计都面临不一样的局面,我们以四期的商业街区参展,也是呈现了20年城市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截面。
我们着手半岛城邦四期设计时,传统住区商业千篇一律,难免令人疲倦,而亲人尺度的街区、巷弄、庭院在深圳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俨然变成一种奢侈品。在半岛独特的滨海环境中,我们更热衷于步移景异的空间体验,迷恋于栋与栋、缝隙与缝隙直接产生的绝妙对景。由此,将连续的商业切分成若干小盒子,增加商业的延展面,把商业当成艺术馆来做,并赋予未来多样功能的可能性,把艺术拉近人的生活,让快节奏的深圳人来到这里能感觉到时间放慢,这是我们设计理念出发的原点。
2016年,半岛城邦四期启动,我们尝试延续并重新诠释“流动空间”,将人从封闭的商业盒子中解放出来,让人能在自然与室内之间自由穿越。2020年,“时间剖面:建筑的可能性”策展中,我们通过开放式商业街区的小盒子矩阵墙,回应当时项目作出的尝试与创新。
从2006年半岛一期完工至2019年半岛四期开盘,近20年的开发周期中,蛇口也在逐步经历城市更新升级。2010年后港深西部通道通车,深港经济融合进一步提速,半岛城邦起到了深圳重要门户的作用。同时,深圳湾15公里的滨海休闲带也基本建设完成,结束了深圳市区中心靠海而不亲海的历史。半岛城邦社区不再仅仅是一个滨海居住社区,还将成为市民购物休闲、体验海滨生活的重要节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5月三、四、五期规划启动,由于四期内存在很大比例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团队将设计重点放在了新商业和社区生态形式的开发上,以及如何将被划分为五块的基地相连接并实现功能整合。
当城市经历财富与机遇的快速积累后,消费观与生活方式迭变,小众设计文创消费、细分喜好社群社交、网红打卡性体验等全新的城市生活与文化方式正在悄然兴起。集中式大型商业体的封闭消费空间在互联网时代快速瓦解,复合体验场所引发的新兴消费,使不同的群体、元素结合碰撞在一起,带来商业吸引力。开放街区、低密度、人性尺度、汇聚人流形成群落,这种增进社交和公共生活的城市形式再次获得了时代的机遇。
我们希望能突破封闭式的集中式商业和高周转的沿街商铺模式,将人从大型商业盒子中释放出来,更注重贴近自然的健康生活,更注重人文艺术、创新精神与商业的结合。
经过AUBE欧博设计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团队和甲方的决策,分析未来消费趋势,为项目商业精准“画像”。最后确定了“社交性”“场景化”和“社群化”为商业设计的关键词。以开放式商业街区打造四期商业,将无主干道昭示面的消极区位因素转换为项目亮点。
在这里,街区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49个白盒子单体建筑组成了“日子里”。“白盒子”之间的开放空间让海风、阳光与视线自然流通,打破了单线式的布局,形成错落的间隙,人们行走的路径可以自行设定,移步换景。由步行定义的街巷尺度与建筑高度,让人与人的距离被拉近,触发更为亲密有机的社交关系。
49个商业盒子在规划上分成了7个组团,每个组团有各自的造型语言和业态属性,但又统一在白色的现代简约调性之中。其建筑语言契合未来精准商业定位又各具多功能弹性,让逛街的过程宛如观赏建筑艺术展,使建筑艺术与商业活动融为一体,而不是让商业淹没建筑。
开放式商业街区给高密度城市综合体带来空间上的过渡,宜人尺度的体验,多业态的弹性,成为城市综合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认为未来的商业应当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消费特点将逐步变为“不追随奢侈而追求个性,不看重身份而偏好态度,不热衷炫富而乐于体验”,而开放式商业街区的商业楼栋和街巷空间更能承载未来商业消费的特征。
“时间剖面”拆解,“时间”呈现为深圳设计师的年代脉络,继承与延续。“剖面”展开看到建筑内部的脉络与空间。在策展过程中,我们以布展设计为契机,与新加入团队的设计师对前作的再研究与发展,也是传承与延续,意图重现宿州城市规划展示馆方案的空间特点,是对自己以及作品的“剖面”。
经济特区成立40年来一直走在改革的前沿,在城市规划、市民精神、公共领域建设方面的探索非常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我们作为常年在深圳执业的建筑师将对公共性、共享性、开放性,以及对现实的批判性思考内化为集体共识。在面临深圳以外的项目,特别是二线、三线城市项目时,我们也是从地域文脉和公共价值的角度出发,希望将深圳的先进理念和实践输出落地到其他城市。
自2000年以来,城市规划展示馆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类地标建筑类型,但若该类建筑功能单一、缺失运营计划,同时建筑形象标新立异,则是浪费了这种与公众可产生良好互动的展示内容。在项目的设计中,首先,我们的出发点是对城市、对场地的回应与融合,其次是公共性的营造。土地都被圈起来盖房子做商业开发的情况下,如何能为公众提供活动的场所,创造公共空间,是我们在设计中一直关注的问题。并且在当下语境,设计如何延续传统文化,又不流于表面形式的简单模仿,如何在精神上、空间上来回应,也是我们设计追求的方向。
在宿州规划展示馆项目中,基地位于城市新区的一片空地,设计的难点在于如何定义城市空间,以及如何以地标建筑激发城市活力。在城市规划方面,我们以宿州汴河兴盛为出发点,以水为引营造新城。规划馆发掘宿州灵璧石瘦、透、漏、皱的意向,以现代的手法抽象演绎其形意,也是对于内外空间渗透、观展体验营造、建筑与城市及自然对话的解答。
在宿州实现的项目,呈现的同样也是一种深圳建筑的可能性,而未来深圳的建筑必将更加多样,不是单一审美、单一标准下的产物,也不是流行设计手法的重复。开放接纳更多元的设计思考,适应深圳气候的表达,与城市发展融合,营造多元公共活动空间等。
本次展览以“时间剖面”为题,又在深圳四十周年之际,“时间”二字代表建筑师群体需要具有一定的“广度”,且在代际上具备相当的“跨度”;而“剖面”二字,耐人寻味一些,可以说是给受邀建筑师们一个回望从业生涯,追根溯源的自省契机。整个展览不是各方设计机构的争奇斗艳,而是深圳设计的持续生命力与可能性。
我们将项目展位“单元”去个人化、去标签化并再次集群化。4.3㎡的“摊位”上,没有白宇西的个人介绍,取而代之的是团队名单,串成细长的剖切线,隐没在两侧展墙的光带里,照亮狭长的项目剖面。在细心绘制的剖面里,有建筑师们的特有视角、情怀和守望。再熬过两年的建设期,切身的体验将覆盖它,崭新的立面会掩藏它。
我们展出的深圳国际生物谷文化中心及综合体育中心,是此次展览中极少数尚未建成的项目,严格来说它是深圳40年之后的项目,最终经策展团队“特批”才得以展出。
项目用地横跨620米海岸线米。我们思考资源的友善占用,尝试回应未来城市、社会、人文与公共性,营造通山达海的视线通廊,驻足与漫游的空间路径。
狭长的建筑里,我们嵌入十二个“剧场”与“类剧场”空间,由南至北,分别是:1.黑匣子剧场、2.千人歌剧院、3.排演厅、4.开放讲堂、5.屋顶剧场、6.水秀剧场、7.儿童剧院、8.草地音乐剧场、9.环道游泳馆、10.市民健身大厅、11.综合竞技馆、12.海上运动观战平台。我们畅想市民们徜徉其间,漫游在狭长迂回的剖面里,日常化的“观-演”切换频繁发生。设计过程中一再被打破的规划、建筑与景观边界,营造出“体验式的观演聚落”。
深圳建筑的可能性太多太广,我们呈现的4个项目代表了深圳未来的可能性的几个层面。4个项目类型迥异,各具代表性与指向性:一个紧扣时代的人居典范,一座匠心雕琢建筑单体,一个有待验证的公建集群,以及展览全场唯一的一个公园类项目。虽然4个项目在属性、尺度与手法上截然不同,但却无一不根植城市,回归日常,指向公共。规划、建筑、景观在这个设计师集体里不分伯仲,难分彼此,通力合作。
下一个十年里,在这片沃土上,我们将对“时间”给出更切题的回应。或许在这里,可以窥见深圳建筑未来无限可能性的一角。
相关文章
- 江西有座古村其先祖可追溯到汉丞相萧何如今还能欣赏徽派建筑
- 古建筑鉴赏指南(入门篇)
- 湖南大学柳肃教授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课程排名全球慕课第三
- 横店仿建圆明园古建筑按1:1的比例复原不愧为“万园之园”
- 古罗马建筑古建筑观赏大全
- 2018中国建筑装饰产业发展论坛丨宋兵:建筑工业化与全装修(附演讲视频)
- 潮安 入寨探幽穿街走巷邂逅古建之美
- 韩信被杀之前一个狱卒去请教兵法韩信却拿起了一根筷子
- 艺术评论 静穆的伟大 ——从张碧珊建筑题材谈起
- 造型大气的平屋面别墅带架空层和旋转楼梯这才叫豪宅!
- 云南值得一去的古城名气不大却处处是风景去过的游人都点赞
- CTE中国玩具展 DIY玩具持续热销 打造爆款可以从这四个方向突破
- 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兰州市地震局“花式”推进防震减灾宣传
- 漂亮!云南鲜为人知的大观园原是清代大豪宅建筑精美令人赞叹
- 中瑞安泰(北京)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建筑业企业资质注销
- 5大著名建筑早期存在过的计划
- 游平遥古城赏中原明清四合院
- 阅读中轴芳华拾捡文脉真意
- 清凉玩水、采摘瓜果、户外露营……这个暑假亲子“微度假”这样玩→
- 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价值2600万的建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