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汶:为上海摄影为上海平民百姓摄影!
陈海汶:为上海摄影为上海平民百姓摄影!
陈海汶:为上海摄影为上海平民百姓摄影!,西方古建筑欣赏,古建筑临摹赏析,文化石装饰翻开上海现代摄影史,肯定少不了陈海汶,翻开陈海汶的摄影史,上海没几个人比他更辉煌。摄影四十年,他用相机打拼生活、创建上海老照相机制造博物馆、承办《上海摄影》杂志十年、收购海鸥照相机生产线、出版过无数摄影集、举办过多次摄影展,无论商业和艺术,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甚至每做一件事,都会给人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即使当年蒙冤“在逃”的九个月当中,也不忘携带相机北上摄影。这些年,他不仅用多元化的影像留住了上海的发展变迁,也留住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最终两次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这次,他又用一组连续拍摄多年的系列作品“外滩”,获得大家瞩目的第十届中国人像摄影十杰……
荣获第十届中国人像摄影十杰,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党委书记姜明为陈海汶颁奖。
1949年,陈海汶的父亲为了逃避被抓壮丁,带着家人从绍兴逃往上海谋生。几年后随着“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便被收编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经过刻苦努力,其父成为一名车工,他的技术革新还曾上过报纸,而且经常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66年响应“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扔下家人前往安徽泾县683基地支援“三线建设”十年有余。在海汶的记忆中,他小时候一直随父母住在石库门一个狭小的“亭子间”,就连父亲获得的一大摞奖状,都放在柜子里没地方贴,可想那时他家有多穷,出身有多正!
1958年,海汶刚一出生,便赶上中国最为饥饿的“三年自然灾害”,因此他总觉得自己个子没长高,是和那个饥饿的年代有关。也许是饿怕了,1976年中学毕业后,他去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开平码头国营食堂当学徒,洗菜、切菜,洗猪头、拔猪毛,一干就是三年,随后升任食堂管理员,买菜、进货,又干了将近六年。与此同时迷上摄影,并利用业余时间进入上海育人摄影学校学习,1983年全家人集资为他买了一台他家隔壁工厂生产的海鸥120-4B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开始摄影。
《幸福生存》拍摄项目作品:1988年上海,考虎灶里的”汰浴间“。不太多的老虎灶里设有单间包房”汰浴间“,它的价格比社区里的浴室(浑烫)要便宜很多。
为了摄影,1984年初他放弃上海的工作,应聘去了安徽黄山脚下的上海人事局干部疗养院,成为一名摄影师,于是他一边照相,一边兼职当导游,三年内先后百余次爬上黄山。尽管他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拍摄了无数云雾缭绕的风景,但却对自己的那些照片毫无兴趣和感觉,也从未拿去发表,反而是在黄山周围拍摄的风土人情和百姓生活却频频发表和获奖。三年后,他认为自己心中没山,还不如早日离开这座奇山,决定重返上海拍摄熟悉的人文摄影,于是选择调入待遇好,单位照相设备也不错的华东建筑设计院,成为一名建筑摄影师。从那时起,他一去不返,再也没有上过黄山,工作之余一直将镜头对准黄浦江两岸的普通民众,并且成为改革开放之后最早将镜头对准上海这座城市的摄影师之一。
遗憾的是那时上海摄影的掌门人,只认可沙龙摄影的艺术性,对于相对沉重的纪实摄影毫无兴趣,包括他们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选送作品,具有探索性的纪实摄影,统统被划归为土老破旧和阴暗面的范畴,往往都是第一批就被淘汰,而且选送的基本都是风景、花卉和美女照。面对当时的尴尬局面,海汶尽管有着“不计较、不比较”的人生态度,但他依然决定走出上海,去和外地的朋友交流。1990年,海汶独自一人提着一只大皮箱,带着自己和陆元敏、顾铮、王耀东、袁仁曦等五人表现城市生活的几百幅纪实摄影作品,首先登上开往太原的火车,前去当年积极倡导纪实摄影的人民摄影报社交流,并且得到总编辑刘阳、著名摄影理论家司苏实等友人的高度赞扬。告别太原后,他又按照刘阳的点拨和引荐去了北京,与一贯坚持和推崇纪实摄影的著名摄影家朱宪民、王文澜、贺延光进行了交流,他们也给了海汶极大的鼓励。当他满怀信心回到上海不久,《人民摄影》连续几次跨版刊发他们五人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接着《中国摄影》《大众摄影》等专业媒体也同时刊发了他们五人带有明显地域文化的纪实摄影作品,使得来自民间的“上海群体”更加响彻摄影界,他们几个也自然成为“上海群体”最为重要的代表性人物。
那时起,海汶逐渐成为上海摄影群体的重要推手,作品也更加注重市井文化生活,我每次去上海,他都会拿出一摞整整齐齐的12英寸黑白小样给我炫耀,使我羡慕不已,他也格外兴奋,经常睡到悬在半空的阁楼里自言自语,彻夜不眠,有时梦话都是摄影。至今,我还记得他在弄堂里拍摄的很多黑白照片,有洗衣的、做饭的、卖菜的、理发的、修车的、钉鞋的、看报的、睡觉的、代写书信的,影像真实自然,而且是清一色的横画面黑白照片,极富上海特征和时代气息。
《幸福生存》拍摄项目作品:1991年,上海,街道居委会,年报学习、喇叭宣传、敲锣打鼓。练就了一批刻蜡纸钢板、出黑板报、写大幅标语的年轻美工。
1992年认识海汶的时候,他刚刚辞职不久开始创业,辞职的原因是有一次去郊区给公家拍摄,回到市区太晚,没有将照相机送回单位放入保险柜,第二天早晨上班,主任发现他这才把相机带回办公室,怀疑他用公家的相机为自己创作,并且强迫海汶写出相机私用的检查,在此情况下他没写检查,而是一气之下写了一份辞职报告扔在桌上,毅然决然,扬长而去,流落街头。至此,已为人父和对经商毫无经验的海汶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带着恐惧下海创业。记得第一次见到海汶,是在上海康平路54中学他租房创建的上海三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那时算他,公司已经拥有九名员工,公司最大的资产就是几套桌椅、一辆昌河牌面包车、一辆自行车、一个简陋的摄影棚、还有两台老掉牙的照相机。两年后再去上海的时候,他的业务更加繁忙,并且将昌河换成一辆深蓝色的桑塔纳,我还清晰记得那次我俩去陆元敏家聊天,临走时陆元敏夫妇专程下楼欣赏海汶的新车。一路走来,当年那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经历对海汶来说,虽然已经过去整整三十年,但提起往事他依旧记忆犹新。
那时年轻,每去上海出差,为了聊天喝酒方便,很少住酒店,总是和他一起住在办公室的一个阁楼里,其实那个阁楼没有丝毫的浪漫色彩,只是一个悬挂在半空的水泥壳子,离地面大概两米多高,没有固定楼梯,上下全靠一个简易的木梯子,加之高度不够,上去后只能钻进被窝,每次都是睡觉的时候才爬上去,而且摄影界南来北往的很多英雄好汉都住过,最多的时候一晚上睡过七个男人,每个住过的人,都会在墙上留下自己的签名,足有上百人。那时早上起来,有些没带牙刷的朋友,竟然还用海汶唯一一把牙刷轮流刷牙,海汶也毫无怨言。其实那个阁楼给我印象最深的还不是这些,而是有一次打扫卫生的阿姨扫地时,把梯子移到两米之外的墙角去了,她走后我和海汶被困在上面半天下不来……
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展,海汶的摄影方向更加明确,他一边坚持拍摄纯粹的纪实影像,一边发展有偿摄影服务。尤其到了九十年代后期,他已经拥有一支十几名专业摄影师的优秀团队,除此之外,来自全国不同门类的很多摄影高手,也都成为海汶的帮手,使得公司业务蒸蒸日上,真正做到了多元化的影像表达方式。近年来在他的主导下,先后拍摄出版了大量画册,多种画册获得全国各种大奖。
2008年起,他历时12年,辗转28个省、市、自治区,554个县、市,行程26万公里,多次翻越海拔5000米的雪山,寻访各族代表和文化传人,拍摄的过程中,他和拍摄家人一样,真诚地面对每一位被摄对象,拍摄他们的虔诚信仰、拍摄他们的岁月沧桑、拍摄他们的跌宕传奇、拍摄他们即将消失的古老文明,完整地记录了中国56个民族中的1531位民族代表和文化传人的生存状态,并在山东曲阜找到孔子后人的老中青三代,在孔府结束了那场持续12年的拍摄计划,至此“56个民族”封镜,拍摄经费高达1200万元。当他在十几万张照片中选出500幅作品,2021年7月,上海徐汇区政府资助330万元,邀请海汶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举办了“中华56个民族摄影展览”,4000平方米的展馆和现场效果,不仅震撼了观众,通过多家媒体的报道也传遍了整个中国摄影界,连日观众络绎不绝。与此同时出版的《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中华56民族》600页的大型画册,以图文的形式,更加完整地呈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各民族的精神风貌。对于这部投资最大、耗时最长的系列作品,海汶还曾出版过《和谐中华/中国56个民族全家福》大型画册,竟然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当作国礼带到美国赠与白宫。海汶的56个民族系列影像,先后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巴西等25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举办展览。这部作品不仅成为他在摄影路上的里程碑,也成为中国摄影金像奖的经典之作。
记得2010年前后,有一次我去上海,海汶整天起早贪黑,汗流浃背,正在忙于“思南路和思南公馆”的拍摄项目。当他得知思南路的很多建筑与文化发源,100多年前就与法国比亚里茨相关时,他竟然毫不犹豫地飞往法国比亚里茨,考察那里的建筑与思南路和思南公馆的渊源,进一步了解思南路和思南公馆的前世今生,找寻思南路和思南公馆建筑风貌的源头和鲜为人知的故事。他告诉我,那次对比亚里茨的寻访,竟然找到当年建设思南路和思南公馆那些人的后代,尤其走进比亚里茨的第一户人家的时候,却发现墙上挂着一张与上海相关的老照片,女主人告诉海汶,画面中的老人是她的曾祖父,早在1905年就被法国政府派驻到上海担任副总领事,她的丈夫至今还在上海工作。那次海汶扛着相机从建筑到人物,从贵族到平民,走访了数十户人家,经过一个月的颠簸,他带着一系列故事重返上海,并且还在思南路找到女主人的丈夫,拓展和延伸了思南路的真实历史,也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生动、更加精彩。经过几年拍摄,2012年海汶的《与梧桐交织的风景/百年思南路》画册顺利交稿,没想到这部拥有300页的大型画册使得时任上海市市长韩正亲自作序,而且在序言中用很长一段文字赞美画册中的影像,在我看来,这也是韩正市长对海汶摄影作品的认可!
这些年,也许正是因为海汶对影像的创意和精益求精,以及团队的不懈努力,才使得一单又一单数百万元的拍摄项目总是落在他的头上,更为重要的是他每次创作的影像作品,不仅给政府带来良好的宣传效应,也给甲方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正如,海汶参加这次“中国人像摄影十杰”选送的“上海外滩系列作品”,同样也是一组竞标引发的艺术创作。他告诉我,这组照片是继上海系列《与梧桐交织的风景/百年思南路上的思南公馆》《上海外滩》《上海国际体育赛事》《上海老工业》《上海印象》《中国上海》《夜上海》《数字上海》《航拍上海》《上海静安历史建筑》《经典黄浦》《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上海老房子》《上海石库门》《鲜活的上海弄堂/田子坊》《上海迪士尼影像日记》《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等大型画册之后又一部具有人文情怀的商业摄影作品,当时的委托合同价为250万元人民币。为了拍好这部作品的其中一个章节,海汶临阵磨枪,远渡重洋,专程前往英国伦敦和利物浦,寻找外滩建筑设计师当年的足迹,探寻建筑背后的人文情怀,感受那里的文化遗风和城市风景。回到上海之后,海汶为了更好地完成外滩52幢古老建筑内的“情景再现”,他从上海电影制片厂请来美工、造型、化妆、服装、录音、灯光、烟火、道具等一系列的专业团队,做足了准备,并且动用工作人员和演员、模特百余人,在上海外滩风格各异的英国领事馆旧址、罗斯福大厦、华尔道夫酒店、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等著名建筑中开机拍摄,在这个既能看到历史和又能看到未来的地方,经过一年的苦干和夜战,终于完成了他对外滩文化变迁的艺术表现,300多页的大画册不仅成为一部上海史,也把东西方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而且清晰地再现了他想象中昔日“远东华尔街”的情景。
在第十届中国人像摄影十杰的评选过程中,我仔细看了海汶的“上海外滩”系列作品。在我看来,这部系列作品中的每幅作品都是气势宏大,极度逼真,无论光影、色彩、构图和模拟历史的艺术氛围,都让海汶做到了极致,使得这本数百幅作品的大型画册有着足够的艺术震撼力,它不仅意味着海汶商业摄影的成功,又不失中西文化交融的典雅,也让更多的中国读者和观众感受到了中西文化合璧的辉煌。外滩作为上海的象征,海汶早已把那里当成长期关注的焦点,至今他还经常独自一人游走在1.5公里的外滩,继续思考,继续拍摄。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海汶最近又在夜以继日地拍摄“世界停靠的地方——上海北外滩”,这部作品将会出现摄影的何种可能性,我们拭目以待!
回顾和海汶三十年的交往,在我看来,他不仅对摄影真诚,为人做事更是驷马难追。记得1992年冬天,他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俩钻在阁楼的被窝里聊天,他说:“以后有了钱,不仅要出自己的画册,还要帮朋友们出……”并且还说:“如果再有钱了,我还要自己造相机……”当时他一说,我一听,从没当真,但后来海汶确实发达了。2007年的一天,他突然给我打电话,“黑明,你最近来上海吗?我要给朋友们出一套大画册,你也出一本吧!”。按照海汶雷厉风行的作风,几天后我便提着一包底片去了上海和他一起选片,很快我的《照相·中国的僧人和凡人》摄影集便随着“中国最具影响力摄影家”大型系列画册10卷本,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海汶为这套画册的总投资为230万元。画册出版后,大家纷纷从全国各地赶到上海参加首发仪式,此间我们十人共同举起自己的画册与海汶合影留念,但只有海汶两手空空没有画册,让大家遗憾的是海汶多年来积累了那么多作品,他自己却没有出,而是只在画册的最后一页挂了个“出品人”的名头,这不仅彰显了海汶的仗义,也证明了海汶的胸怀。这套画册不仅获得全国图书大奖,作品还在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巡回展出,反响极为强烈。
2008年,陈海汶为部分中国著名摄影家出版了“中国最具影响力摄影家”系列画册,3月21日在上海举行首发式期间,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摄影家王文澜先生建议,让好友陈海汶坐在最中间,并要求大家做出以上动作和欢快的表情,留下了难忘的一瞬。
2010年,海汶头脑一热,竟然收购了和他同龄的上海照相机总厂海鸥120-4A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最后一条生产线,经过他对生产条件的整合,给倒闭已久的“海鸥”带来起死回生的机会,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著名品牌和最为经典的海鸥照相机很快便恢复生产,而且按照海汶的意愿,只生产经过他亲手改良的收藏级镀金4A照相机。这款相机不仅受到中外收藏家的青睐,也成为海汶生命中又一部特殊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海汶当年梦想“自己造相机……”的诺言。
这些年,陈海汶作为一名摄影家和上海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虽然背着相机走过无数充满故事的地方,也拍过无数见证历史的照片,但他依然认为上海才是中国最开放的城市,也是离世界最近的地方。为了回报这个时代,为了感恩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他说自己将会永远留在上海,为上海摄影,为上海平民百姓摄影!
曾先后主编、主拍、出品、出版发行的专题摄影画册有 :《我们 ·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中华 56 民族》《5.12 中国汶川大地震》《中国人家》《永恒的世界》《与梧桐交织的风景——百年思南路上的思南公馆》《外滩》《看见英格兰》《上海赛事》《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家》15 册、《世界遗产在中国》《幸福生存——陈海汶旅途中的影像记忆》《上海老工业》《上海印象》《中国上海》《夜上海》《数字上海》《航拍上海》《繁华静处的老房子——上海静安历史建筑》《繁华静处的老房子 2 -上海静安历史文化风貌区》《经典黄浦》《传承——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上海老房子》《上海石库门》《鲜活的上海弄堂——田子坊》《被纪念的那些日子——上海迪士尼工程建设影像日记》《梧桐深处 建筑可阅读》等。
相关文章
- 黄岩区白蚁防治护古建筑长寿 助推美丽新城镇建设
- 在城市呆腻了来这里看古老的建筑景点美不胜收让人陶醉
- 十大作曲家中唯一的女性!盘点谷建芬老师十大得意门生
- 传承国粹文化 鉴赏沪上建筑之“中国风”来袭
- 丰富贵州建筑的生态与文化内涵
- 外媒盘点的10大最美建筑传统建筑更胜一筹
- 大世纪沙盘模型推进建筑模型行业新发展
- 建筑遗产价值认识特殊性分析
-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
- 1949年北京城原状模型:精确到每棵树木种在哪儿
- 太养眼了看看青岛有多美!
- 中国风水文化的杰出代表 “四菜一汤”古建筑群
- 英国游客拍下北京“天坛”照片!网友赞叹:中国古建筑很出众!
- 中国传统古建筑历史的转折点——看宋朝建筑如何承上又启下
-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大赏一:在该领域我国创下了29项世界级文化遗产
- 木门寺:颠覆了外人对四川的认知明代寺庙太美了
- SDC房屋3D模型展于德州召开 点燃新能源智慧建筑之光
- 陕北“小华山”:百座庙宇立于悬崖绝壁之上再现魔戒奇幻场景
- 金凤区这些地方“大变脸”了!
- “没文化”的游客看文化碑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