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合科技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通合科技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通合科技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古建筑修缮保护,古建筑保护案列,古建预防性保护公司主要从事电力电子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包括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及军工装备三大业务领域。
公司在该领域的主要业务包括电力操作电源、电力用UPS/逆变电源和配网自动化电源的研发、生产和营销。
①电力操作电源:包括电力操作电源模块及配套的监控系统、直流电源系统和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主要应用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电厂等电力企业以及钢铁冶金、石化等非电力行业。其中,电力操作电源模块是公司的核心产品,该系列产品包括:直流220V和110V两个电压等级,自冷和风冷两个产品类别,0.8kW、1.5kW、3kW、6kW、9kW、12kW等多个功率等级,市场占有率长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直流电源系统由电力操作电源模块及监控产品、直流配电等组成,主要满足10Ah至3000Ah等多个容量等级的直流系统要求,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冶金、钢铁、化工、轨道交通、电气化铁路、城市地铁、市政建设、厂矿企业等领域。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由电力操作电源模块及监控系统、通信电源、逆变器、交直流配电等组成,可广泛应用于10kV、35kV、66kV、110kV、220kV、330kV、500kV、750kV、1000kV等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等重要场所,不但直接为变电站设备提供各类电源供给,而且通过集中监控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设备的互操作性,实现在一个平台上对整个变电站电源的交直流系统、逆变系统、通信电源进行监控,实现了不同直流、交流、通信电源系统的统一协调使用,提高了系统网络化、智能化程度。
②电力用UPS/逆变电源:电力用UPS/逆变电源产品主要应用于变电站用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主要包括3kVA、5kVA两个功率等级。
③配网自动化电源:产品主要包括24V、48V两个电压等级和300W、500W、1kW三个功率等级,单路、双路、多路输出三种系统拓扑,以及适应电池和超级电容不同负载形式的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终端的FTU、DTU等直流供电系统。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及自身情况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研发方面,公司在保持智能电网设备业务优势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道路,多年来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工艺的改良,并不断参与行业相关产品标准的讨论和制定。生产一般采取“以销定产、合理库存”相结合的模式。销售方面,公司智能电网领域采用直销模式,通过投标、商务谈判等方式获取订单。公司聚焦大客户,持续关注大客户需求的变化,加强有关客户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近年来,国内电力投资处于长期景气周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当前环境下的新主题。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新能源发电对化石能源发电的替换将进入持续高速发展期,对直流电源系统和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需求也将随之显著提升。而配电网是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攻坚领域,目前的配电网在智能终端配置、通信网覆盖、与客户互动及大数据管理等方面,还需要加大规划和建设的力度。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2022年电网基础建设特别是特高压线路建设投资加强。南网“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规模达到6,700亿元,相比“十三五”期间提升近20%,其中配电网规划建设达到3,200亿元;“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涉及线年,国家电网计划开工“10交3直”,并再次强调加大“三交九直”特高压等前期工作力度;2022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金额为5,012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创历史新高。2022年5月,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着力提升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2022年6月8日,国家电网透露今年将投资900亿元加快城市电网建设,提升城市供电可靠性。2022年7月29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提到,开展城市韧性电网和智慧电网建设。结合城市更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开展城市配电网扩容和升级改造,推进城市电力电缆通道建设和具备条件地区架空线入地,实现设备状态环境全面监控、故障主动研判自愈,提高电网韧性。2022年8月3日,国家电网召开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议,宣布到2022年底前再完成投资近3,000亿元,在建项目总投资达到1.3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超过2.6万亿元。
在“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面推进,大规模电网升级改造投资和重大项目仍将是重要逆周期调节手段。据国家能源局统计,在宏观经济平稳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电力消费规模逐年增长,全社会用电量由2011年的4.69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021年的8.31万亿千瓦时,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2022年上半年保持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16%。
同时,国家电力投资重点逐渐转向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为智能电气装备、电力物联网、能源互联网领域的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09-2020年,国家电网智能化投资共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进入“十四五”,智能电网的建设有望加速推进。此外,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沿线国家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相对增加,给国内智能电网行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公司从事电力操作电源行业超过20年,对行业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洞察,具备电力操作电源模块、电力用UPS/逆变电源、配网自动化电源、配套监控系统、直流电源系统和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等全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能力。经过20多年的创新与耕耘,依托公司核心专利技术所形成的产品优势以及良好的市场基础,公司在行业内始终保持领先的技术研发和营销水平,与同类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协助组织并积极参与由电网内各委员会和专家召开的行业标准会议,共同提出和讨论行业新产品创新思路,参与行业内创新技术的研发和项目的实施,为行业发展探索了更多工业化落地的实际经验,为公司进一步引领行业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公司在该领域的主要业务包括充换电站充电模块、充换电站充电电源系统(充电桩)解决方案、车载电源的研发、生产和营销。
①充电模块是充电桩的核心部件,也是公司在该领域的核心产品。公司的充电模块从2007年开始依据行业发展趋势已经进行了八代更迭,持续打造高可靠性、高效率的充电模块产品,响应主流市场需求快速推出了符合国网“六统一”标准的20kW产品和针对网外市场30kW、40kW产品。2022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强化20kW国网“六统一”高压快充产品先发优势,推向市场实现大规模商用,40kW高性价比产品在市场中也极具竞争力;后续公司还将进一步深入发掘客户需求,针对国网之外的运营商、集成商推出满足其需求的高性价比、高功率密度等级的充电模块。同时公司将针对性地研发双向充放电模块及液冷、高防护等方案,适应市场的多元变化及对产品高质量的要求;通过研发充电模块和双向充放电模块的自动化制造技术,解决智能分布式充电系统的产业化应用问题。现有产品以符合国网“六统一”标准的20kW高电压宽恒功率模块和30kW、40kW高电压宽恒功率模块为主,工作原理是将380V交流输入通过整流变换转换为稳定的直流输出;充电桩通过充电模块并联冗余配置,根据使用场景可以灵活调整布置方案,充电功率可从20kW到480kW,以满足更多场景对充电设备的需求。
②充电桩解决方案基本由监控单元、控制器、充电模块三部分组成,其中监控单元实现人机交互、计费和通信功能,下发响应指令到控制器,控制器实现控制充电模块、检测开关量、与充电车辆进行BMS通信等功能,根据车辆的实际需求启动充电模块,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③车载电源主要包含两类产品:车载充电机OBC和车载DC-DC转换器,其中车载充电机OBC的作用是将市电交流输入转换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所需的直流,为动力电池充电;车载DC-DC转换器的作用是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高压转换为12V或者24V低压,为车上低压蓄电池和其他低压用电设备供电;公司在车载电源方面将继续围绕物流车、商用车和专用车提供定制化服务,提供系列电源和多合一产品。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及自身情况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研发方面,依托核心专利技术所形成的产品优势及良好的市场基础,坚持走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道路,多年来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工艺的改良,并不断参与行业相关产品标准的讨论和制定。生产一般采取“以销定产、合理库存”相结合模式。销售方面,公司新能源汽车领域采用直销模式,通过投标、商务谈判等方式获取订单。公司聚焦大客户,持续关注大客户需求的变化,跟进大客户项目并为其提供定制化服务,拓展有关客户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支撑,自2020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有关政策一直在持续推出,对行业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2022年以来,各部委结合“十四五”相关战略导向,继续印发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政策,主要如下:
2022年1月4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完善城乡公共充换电网络布局,积极建设城际充电网络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配套设施,实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其他地区不低于60%。大力推进停车场与充电设施一体化建设,实现停车和充电数据信息互联互通;
2022年1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等领域应用,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全面推动车桩协同发展,推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能量和信息双向互动,开展光、储、充、换相结合的新型充换电场站试点示范;
2022年5月25日,财政部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支持政策,稳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持续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农村等领域电能替代,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
2022年6月2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优化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布局,完善居住小区和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新建居住小区固定车位全部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推动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到2025年城市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提高到72%。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2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发布会,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田玉龙在发布会上指出,2022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渗透率达到21.6%。2022年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9万辆和59.6万辆,环比5月分别增长26.6%和33.4%,同比均增长1.3倍。
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数量对充电行业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6月底,2022年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30.1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228.4%。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391.8万台,同比增加101.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增长,与不断增加的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相比,充电桩建设仍显不足,未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必将进入加速增长期,充电桩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行业中具备技术优势和深厚市场积累的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和需求度不断提升的催化作用下,许多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和新兴技术应运而生,车载电源产品细分应用领域也更加多元化,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为车载电源市场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公司作为最早涉足国内充换电站充电电源系统(充电桩)及电动汽车车载电源领域的企业之一,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和深厚的市场积累。充电模块作为充换电站充电电源系统(充电桩)的核心部件,一直是公司研发与推广的重点聚焦方向,作为业界率先推出符合国网“六统一”标准的20kW高电压宽恒功率模块厂家之一,公司在该行业处于领先地位。2022年公司推出高性价比40kW高电压宽恒功率产品,和2021年推出的40kW高电压宽恒功率产品形成高低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未来公司将从性价比、可靠性、效率、降低噪音等方面持续进行产品优化,不断迭代升级,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同时在该领域,公司将秉承企业使命,不断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品牌美誉度,做到技术领先,推广有力,力争成为充电模块领域的领先企业。
公司车载电源以DC-DC转换器为主,其作为将高压动力电池中的电能转化为低压直流电的重要电源部分,是新能源汽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依靠通合科技在电源领域的研发优势,在车载电源领域细分市场的深耕,形成了细分市场中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在军工装备领域,子公司霍威电源现有产品主要为中小功率电源模块、电源组件及定制电源,公司通过推进霍威电源的低功率DC/DC电源模块、大功率DC/DC电源模块、三相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以及多功能国产化军工电源的研制与产业化,拓展延伸公司的业务覆盖面及强化渗透力度,同时积极开展军工装备检测服务,为军工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服务以及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在军工装备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军工装备领域增厚公司利润、引领盈利提升的战略作用。
霍威电源成立于2010年,坚持以“为军工装备提供可靠高效的能源保障”为使命,以“让我们的技术服务到所有军工装备”为愿景,致力于军工电源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打造“以人才为核心的技术和销售壁垒”的核心竞争力,并集模块电源、定制电源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通过对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电源产品的持续投入,成为了航天、航空、船舶及兵器等领域的主要电源供应商之一。公司产品包含通用型模块、组件电源、智能机箱电源、大功率电源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弹载、车载、雷达、舰船、机载、铁路、地面系统等领域。
2021年底,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5亿元,用于“基于电源模块国产化的多功能军工电源产业化项目”及“西安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建设。
“基于电源模块国产化的多功能军工电源产业化项目”能够解决霍威电源生产场地限制,突破现有产能瓶颈,为客户提供长期保障;同时,该项目实施有助于布局军工电源模块国产化,保障国防安全,并通过军工电源嵌入式软件研发及内部功能性设计,满足国防信息化建设要求,促进多功能军工电源产业化,提升公司在军工电源行业的市场地位。“西安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一方面建立标准化研发中心,构建中长期核心技术的护城河,另一方面增强公司技术优势和研发效率,提升公司综合实力。作为西北重镇,西安是“一带一路”的起点,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城市之一,更是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新一线城市之一。公司将借助西安当地科教、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以壮大研发团队,打造适应公司、行业发展趋势的标准化技术研究中心,布局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基于电源模块国产化的多功能军工电源产业化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可形成低功率DC/DC电源模块年产能14,000块、大功率DC/DC电源模块年产能5,000块、三相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年产能5,000块以及多功能国产化军工电源年产能5,000台,能够有效支撑军工装备方向增厚公司利润、引领盈利提升的战略作用。
霍威电源持续打造产品力,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并且不断引进行业内优秀人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研发组织架构,并相继在北京、石家庄、西安等地成立研发中心。由于军工行业的特殊性,产品多以客户定制化为主,其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采用直销模式。霍威电源的客户主要为军工单位及军工科研院所,根据客户订单的要求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参考市场供需情况、客户订单数量、产品生产成本及合理利润空间确定产品市场价格,最终获得产品销售后利润。在市场推广方面,霍威电源拥有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在全国各地(包括不限于北京、南京、成都、哈尔滨、武汉、西安、上海、太原、昆明等)设立了多个办事处,能够及时响应和服务客户,满足客户需求。
“十四五”期间,军工行业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变化正有力支撑着行业高景气发展,特别是在量、价、效三个维度上正在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整体呈现出以量换价、以效创利的健康良性的行业生态。
2021年中国国防支出13,557.58亿元,完成预算的100%。2021年我国军费增速与公共财政支出的差值创下三十年以来历史最高值。去年两会至今,我国推出《军队装备试验鉴定规定》、《军队装备订购规定》等规范装备订购相关工作制度。财政部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发布的政府预算草案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军费预算为14,504.5亿元,同比增长7.1%,增幅比去年上调0.3个百分点。中央政治局于2022年7月28日下午就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强调未来5年,我军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以上政策凸显出我国军费正在规模数“量”以及使用“效”率两个方向发力,共同支撑我国国防建设和军工行业发展规模性的快速增长以及结构性的转型升级。军费“量”和“效”两方面的提升,都将促使军工行业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维度都迎来实质性的重大变化和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以及军事格局不确定性增强,俄乌冲突强化了各国的安全诉求,叠加“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武器装备有望加速更新换代,我国国防支出持续稳步增长,为军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和大国博弈不断加速军工产品的国产化替代进程,电子元器件国产化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军用电子设备的国产化也正在持续推进中。尤其是随着国内厂商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军工装备国产化进程的加速,国内厂商在军工电源市场的竞争优势显著增强。军工全行业范围扩产,行业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为“十四五”高增速打好基础做足准备。预计“十四五”期间,军工电子行业将在武器装备信息化水平提升、信息化武器装备批量列装以及国产化替代提速三大“加速度”驱动下,迎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霍威电源是一家专注并专业从事军工电源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及技术积累,其已成为应用范围涵盖军事装备领域最广的企业之一,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军工电源的设计开发能力、产品制备技术和产品性能指标等整体技术在业内处于上游水平。
霍威电源专注于定制化军工电源方向,依托低功率DC/DC电源模块、大功率DC/DC电源模块、三相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以及多功能国产化军工电源的研制和产业化项目,积极构建产品的竞争力。作为率先推出军工国产化系列产品的厂家之一,公司军工电源产品在国产化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将持续在军工国产化系列产品上深入耕耘,围绕着国产化、高可靠、智能化、小型化等方向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定地走“技术立企”的发展道路,致力于电力电子行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多年研发投入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率先实现了谐振式功率变换主拓扑的全程软开关,大幅提升了产品的转换功率、功率密度和可靠性,引领了行业技术潮流。技术创新是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引擎,公司将充分发扬创新创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遗余力地整合研发资源、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始终站在行业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公司长期坚持研发的高投入,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6月的研发投入为3,893.65万元、4,479.33万元、2,306.90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2.15%、10.64%、11.0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技术研发人员273人,占员工总人数的30.81%。目前,公司技术平台日趋完善、产品开发技术不断积累,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均拥有多年电力电子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经验,多位核心技术人员为业内的技术专家。截至目前,公司累计获得专利149项、软件著作权50项。公司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认定为2021年(第28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标志着公司研发平台的综合技术创新实力提升至一个新台阶,平台强劲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行业示范和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认可。 在技术研发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公司将持续保持战略定力,集中优质资源,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端市场,不断谋求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和军工装备三大战略方向新的突破。 2、管理优势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进入“重新创业”的全新发展阶段,通过战略引领、文化驱动,强化队伍建设、机制搭建,形成合力,持续巩固和强化公司管理优势。 公司专注于直流电源为核心的电力电子产品,以业务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军工装备三大战略方向“均衡发展、相互支撑”。智能电网领域定位于强化利润优势、保持良好现金流;新能源汽车领域定位于扩大规模效应,提升品牌美誉度,技术领先,推广有力;军工装备领域定位于增厚公司利润,引领盈利提升。各大战略方向定位清晰、目标明确,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战略牵引。 同时,公司进一步厚植创业文化,充分激发组织活力,驱动共创共享共赢。以“有追求、能创造、敢担当”为使命要求,以“能坚持、重基础、看长远”为定力要求,强化核心队伍建设,明确以奋斗者为本,推行创业机制,共享增量利润,把创业者自身发展与公司使命愿景、战略目标深度绑定、有机统一,形成充满战斗力的事业和利益共同体,有力推进公司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的落地与实现。 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公司推行集团化管理,建立、完善了母子公司集团管控体系,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发挥资源协同作用,完善各类机制搭建。信息化管理方面,优化集团信息化建设,以支撑业务落地、提升流程效率;平台化管理方面,明确定位,整合资源,更好发挥研发与市场的平台作用;供应链管理方面,系统规划,提质增效,持续打造能够支撑集团长期发展的现代、完善、高效供应链体系;财务管理方面,通过规划型预算管理模式、分析型资金管理体系、互助沟通型业财融合模式,加强财务管理对公司业务发展的服务和支撑力;人才战略方面,站在集团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思考和规划人力资源战略支撑,以满足各战略方向新阶段、新技术、新业务的人才要求。 3、品质优势 公司通过贯穿产品开发设计、工艺优化提升、供应链改进和售后服务完善等方面的全流程控制来确保产品的品质。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对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在加强研发创新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通过生产技术的工艺完善把控生产的工艺质量。公司推行产品的标准化设计和模块化生产,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在军工领域各项资质齐全,公司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在质量控制方面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制订了完善的质量控制规范和操作流程。通过改进供应链系统、提高售后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响应速度,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设有标准的全自动SMT流水线、全自动锡膏印刷机及检测仪、插件波峰焊接流水线、自动三防喷涂线、老化室,整套生产流程工艺较为先进、配套齐全,质保完善,有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 检测中心已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证书,通过了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DILAC)的实验室评审,检测和核准能力获得多个国家与地区实验室认可机构的承认;同时,公司已获得IATF16949:2016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方位加强品质把控,为公司产品品质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成本优势 谐振式软开关技术与其他技术模式相比具有转换效率高、电路简洁、电磁干扰低等优势,公司独有的“谐振电压控制型功率变换器”技术使公司产品功率密度更高、体积小、重量更轻,有效提升了器件的利用率,大幅降低了原材料的耗用量;同时公司运用独特的技术工艺,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电源产品进行标准化设计、模块化生产,从而提高了通用器件使用率和采购规模,降低了产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公司在原有技术基础上不断研发新技术,同时优化电路结构,充分挖掘现有器件的潜力,增加可靠性的同时,降本增效;公司采用“双品牌、双供方”的供应商管理策略,全面推行“标准成本”的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 公司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和军工装备三大战略方向“均衡发展、相互支撑”,在研发成果、产品平台、工艺路线等方面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能够充分发挥集团技术研发和供应链高端制造优势,有效降低各项费用和成本支出。 公司专注于电力电子行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以“秉承创业精神、专注电力电子、高效利用能源、服务全球用户”为企业使命,秉承“贡献、共益、感念、高效、创新”的核心价值理念,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优势,加快新产品的开发进度,不断提高经营规模、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全面提升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营造“重新创业”的创业机制和文化,实现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和军工装备三大战略方向的均衡发展、相互支撑,致力于成为电力电子行业的领导者。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政策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和军工装备等行业。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实际需求,也受到国家政策的较大影响。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军工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我国国防工业科研生产与配套保障体系改革的政策,旨在推动军工装备制造行业技术创新,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军工业务,充分发挥市场化经营的特点,提高军品的研发和生产效率,与传统国防军工企业形成优势互补。随着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的持续推出,基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的良好预期,现有的一些企业不断进行产能扩张,导致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且如果主要市场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或相关的政府扶持、补贴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可能面临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下降的风险。 公司将及时捕捉行业政策动向信息,不断加强市场调研,根据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充分发挥公司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加快新产品和新方向的市场推广。 2、应收账款快速增长的风险 报告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6,663.36万元,期初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4,389.65万元,期末应收账款较期初增长6.61%。一方面,公司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汽车行业重点客户多为行业内知名度较高、信誉良好的公司,但如果未来公司主要客户受行业政策影响或经营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仍然存在应收账款不能按合同约定及时收回或发生坏账的风险。另一方面,虽然军工客户的信用良好,但国防军工武器装备产业链及货款结算周期普遍较长,随着公司军工装备业务快速发展,仍然存在应收账款持续增加、回款不及时的风险。 公司一方面制定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对客户的市场地位、资金实力、信誉度、双方合作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制定账期策略,促进回款的及时性,保证回款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坏账风险;另一方面加大销售货款的催收考核力度,加强对超账期的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和清理,改善公司经营现金流,努力降低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 3、研发风险 随着国内外经济、科技和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电子行业必将随下业的发展而进行技术更新。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电力电子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为巩固公司的技术研发优势、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但是,由于技术产业化与市场化存在着不确定性,公司新产品的研发仍存在不能如期开发成功以及产业化后不能符合市场需求从而影响公司持续竞争优势及盈利能力的风险。若公司在技术创新机制、人才梯队建设和研发方向把控等方面未能很好地满足新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的需要,未来公司将逐渐丧失技术优势。 公司将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相结合,对市场需求及趋势进行分析以确立研发方向,加强产品立项评估管理,审慎进行产品研发立项;优化产品开发流程,严格把控项目进度与风险,持续提高研发项目的成功率;同时大力开展自主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持续保持公司的技术优势。 4、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一方面,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充换电站充电电源系统(充电桩)及电动汽车车载电源领域形成了众多企业争相进入的局面,近年来公司该业务毛利率水平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军工行业平均毛利率水平较高,公司军工电源产品毛利率也处于较高水平,但随着军民融合对军工行业的促进和准入门槛的逐步降低,更多竞争者进入军工电源领域,将使公司面临军工电源产品毛利率下滑的风险;同时,在公司产品应用的各行业,由于竞争所导致的产品价格下降趋势将长期存在。近年来,受全球新冠疫情及复杂的国际形势的影响,大宗商品比如有色金属铜、铝等价格上涨,半导体器件基础性原材料晶圆供货紧张,导致行业内物料紧缺,电子元器件、磁性器件、印刷电路板等物料价格普遍上涨,供货周期持续延长。报告期内,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且积极开拓器件国产化替代渠道,降低供应端的影响,目前已经有明显好转趋势,但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对公司保持毛利率水平产生一定的压力。 公司将大力开展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不断进行管理优化、提升运营效率,持续推出高附加值、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以保持公司毛利率的相对稳定。此外,面对目前紧张的供货形势,公司对紧缺的、供货周期长的原材料提前备货,继续拓宽供货渠道,采取多项措施改善供应链的管理模式,巩固加强与优质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应对并降低产业链上游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 5、存货增长风险 报告期期末存货20,071.44万元,期初存货13,278.37万元,期末存货较期初增长51.16%,主要是公司销售增长所需要的产品及原材料备货增加。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扩大,安全库存的增加,存货余额将会继续增加,对公司的存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如果公司存货管理水平未能随业务发展而逐步提高,存货的增长将会占用较大规模的流动资金,将导致公司产生资产流动性风险。 公司继续推行“以销定产、合理库存”的政策,执行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以及供应商管理制度,确保原材料供应的及时稳定、库存占用的合理有效,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努力降低因存货占用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6、商誉减值风险 公司于2019年完成对霍威电源的并购重组,本次交易作价较标的公司的账面净资产存在较大增值,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合并对价超过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将确认为商誉。本次交易形成的商誉不作摊销处理,但需在未来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如果霍威电源未来经营状况未达预期,可能仍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商誉减值将直接减少上市公司的当期利润。 公司会密切关注相关业务经营情况及对商誉的影响,通过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技术及业务的资源整合、市场的不断开拓等措施,提高商誉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盈利能力,同时公司也将积极提升整体经营业绩,从而降低商誉减值风险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四、主营业务分析
2022年上半年,在董事会监督和指导下,公司管理层坚定贯彻公司发展战略,推行经营计划,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和产业环境的新变化,以业务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营销推广力度,促进产品服务升级,合理有效利用募集资金,确保了公司战略的有效推进和运营质量的全面提升。
报告期内,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及上游供应链供货紧张、物料价格普遍上涨、供货周期拉长等不利因素的持续影响,公司经营团队积极践行“有追求、能创造、敢担当”的使命要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研发优势,加大营销推广力度,实现营业收入20,908.4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90%。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6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6.80%。
2022年,国内充电桩建设持续快速增长。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业务拓展,研发、营销和供应三位一体相互作用,保障品质与交付:研发端,新产品开发坚持长期主义,保证核心项目资源充足,同时,不断优化平台、量产产品成本及可靠性;营销端,聚焦主流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通过客户口碑和市场宣传,提升影响力;供应端,聚焦交付保证和产品质量提升,降低成本,全面提升运营效率。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业务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公司新能源汽车行业营业收入1.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7.53%。
(2)强化内部组织能力建设,合理有效利用募集资金,全面优化军工装备战略布局
报告期内,霍威电源在各方面实施更为科学的管理方式,强化内部组织能力建设:根据军工装备战略目标,聚焦核心大客户,集北京、石家庄、西安三地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研发和客户攻关;通过内部重建、外部咨询和集团赋能,打造可靠、高效的内部保障能力,提升运营效率和质量;同时,搭建与组织目标相对应的组织运行模式,完善人才战略体系,建立有效的数据仪表盘、指导运营,并提高工作模式的规范化、正规化。募投项目建设方面,2022年上半年,公司按募投计划有序推进,一方面,通过基于电源模块国产化的多功能军工电源产业化项目建设,巩固和提升公司军工电源行业地位;另一方面,建设标准化技术研究中心,布局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全面优化军工装备战略布局。
公司重视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为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积极营造“重新创业”的创业文化和氛围,形成创业团队共享发展成果的机制与文化,2022年上半年,公司成功落地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总量不超过149.96万股(其中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119.97万股,预留限制性股票29.99万股),首次授予日为2022年6月10日。通过股权激励实施,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核心团队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保障公司战略目标实现。
发改委: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占全球50%左右,为全球市场提供超过70%的光伏组件
迄今为止,共9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41.06万股,占流通A股0.27%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2.38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股东人数变化:2022-08-31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2-08-19)减少454户,幅度-2.58%
公司实际控制人贾彤颖及其他股东祝佳霖及高管刘卿计划自2022-10-11起至2023-04-10,拟减持不超过525.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3.03%
相关文章
- 山西至少有38座宝塔被国家重点保护 个个都是古建瑰宝
- 广东:加强体系建设 大力拓展数字设计应用
- 千年古塔摄影展在京举办 呼吁关注保护古建筑
- 长乐将保护古文物和古建筑转化为城市发展活力
- 群众看公安:昭通警方“百日行动”防出了平安
- 古城安阳保护复兴|老城不老古韵新声惹人醉
- 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通知
- 增强古建技艺 重庆启动首批巴渝传统建筑工匠实操培训
- 83处四川元明建筑入库古建爱好者可随时VR“参观”
- 福建古厝保护与文化传承印记
- 古建民居资产托管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 南派华采堂:浅谈古建筑的修复与改造
- 彭山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多部门联合开展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 全国两会声音:代表委员热议古建保护与利用
- 文物建筑活化利用_古城镇如何活化利用?
- 现场评论|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 黄山市屯溪区清代古民居被拆引关注 各界呼吁认真保护
-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为传统村落提供司法保护的意见
- 文物古建消防安全标准和规范研究
- “六统一”指的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