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保护

古建保护

极端天气下山西1700余处文物出现险情抢险修缮与时间赛跑

中国古建网2023-04-23古建保护历史保护古建筑
古建筑保护师,历史保护古建筑,古建筑被保护,极端天气下山西1700余处文物出现险情抢险修缮与时间赛跑,古建筑保护师,历史保护古建筑,古建筑被保护10月12日,工作人员在修缮太原市晋祠博物馆的护坡岩体。近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山西各地有

极端天气下山西1700余处文物出现险情抢险修缮与时间赛跑

极端天气下山西1700余处文物出现险情抢险修缮与时间赛跑,

  古建筑保护师,历史保护古建筑,古建筑被保护10月12日,工作人员在修缮太原市晋祠博物馆的护坡岩体。近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山西各地有17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出现险情。 新华社 图

  风雨中的山西文物正受到威胁。受此次强降雨影响,太原晋祠多处建筑屋面漏水,奉圣寺大殿西南角挡土墙坍塌;天龙山部分石窟漏水,山体塌方损坏景区部分路面;蒙山开化寺遗址及连理塔的南厢房,出现较大险情;阳曲县委旧址正房东耳房墙体开裂,濒临坍塌;太原三轸真武庙戏台濒临坍塌,影响下方民房安全……

  “村村有古庙,处处有古建”,山西是我国文物大省,目前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达53000多处,古建筑28000多处,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誉。暴雨之下,山西文物受损的最新情况如何?抢险修缮工作有何进展?除了自然灾害,近年来文物保护还面临哪些挑战?应该从哪些方面持续发力?围绕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现场探访,并采访了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任毅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怡涛。

  10月12日,蒲津渡遗址,四尊唐代铁牛伫立在黄河岸边。记者在现场看到,1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对大铁牛附近墙体裂缝进行紧急修复。

  蒲津渡遗址的发现,为历史地理、水文地质、黄河变迁、环境考古以及黄河治理等方面提供了珍贵资料。“1989年8月,蒲津渡遗址就发掘出了黄河铁牛。现在,铁牛的牛身在室外广场,而铁牛的锚桩位于博物馆展览厅内。连续降雨造成了展览厅顶棚漏雨,对锚桩的保护带来了不利影响。”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负责人张朝阳告诉记者,“我们用手一点一点地摸,终于找到了这个表面1毫米宽的裂缝,趁着天晴,抓紧组织力量抢修。”

  “11日:小雨,铁牛表面有轻微脱落现象,已拍照”“12日:小雨转晴,四号铁牛有渗水现象”……在一本工作笔记中,记者看到了蒲津渡遗址工作人员的日常检查情况,这些细小的问题每天以图文的形式上报,为尽快维修做好充分准备。

  运城是我国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地级市,是文物抢险修缮、做好险情处置较为忙碌的地方之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也是运城市纪委监委当前监督的重点。

  近些天,运城市纪委监委驻市文旅局纪检监察组组长王毅峰一直奔波在监督检查的路上。12日一大早,王毅峰与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相关同志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再次启程,一同赶往解州关帝庙。

  路上,王毅峰告诉记者:“春秋楼二楼漏雨的情况是大家比较担心的,必须做好险情处置,保护‘夜读春秋’塑像。”顶着小雨,联合检查组对防汛物资储备、应急预案、工作人员履职、隐患排查解决等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

  关帝庙春秋楼为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物,目前二楼阁楼已经铺设了防雨布,将雨水引到楼外,使得雨水并未漏至一楼。记者了解到,由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关公塑像并未受到损坏,尚不需要进行大修,春秋楼一楼可以正常开放。

  从春秋楼出来,天气已经小雨转晴,王毅峰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提醒:“防汛措施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雨停了可将防雨布上的积水擦干,并适当揭开进行通风,避免木质建筑受潮,要绷紧心中的弦,防范次生灾害。”

  解州关帝庙50公里外的芮城永乐宫,是联合检查组当天检查的第二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杰作。1959年至1964年间,三门峡水库的修建使得位于库区淹没区的永乐宫,被整体搬迁至芮城县城北郊的龙泉村附近。

  记者在永乐宫见到了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祁英涛的儿子祁世明,从事建筑行业的他刚好从外地过来,他对记者说:“我父亲曾是永乐宫迁建项目总负责人,今天看到这里的壁画保护、建筑保护情况,永乐宫的保护比我想象的好。”

  永乐宫地势北高南低,四条排水管从北向南流向景观湖。渗水坑可以利用雨水涵养园区内的植物,排水口则可以将雨水引至排水管道,这几天院内几乎没有积水,景区内游客也都在有序参观。

  “这得益于我们从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的转变。雨季之前,我们对排水管道进行了改造,并对上世纪80年代的涵洞进行了彻底清淘。”沿着景观湖一路向北走去,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席九龙介绍说。

  “持续的强降雨对文物建筑本身就是一种威胁,而且修缮保护工作需要在晴天进行,降雨期间只能通过及时采取支护、遮盖、疏通水道等措施,防止文物险情进一步扩大。”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王大奇介绍,当前,需要加强日常巡查,做好文物险情排查和受灾情况统计工作。

  当前,运城市500多名全职文物保护工作者和众多兼职文物保护员一直在一线坚守,在文物抢险修缮上与时间赛跑。

  任毅敏:截至10月11日19时,山西省各市上报共有1783处文物不同程度出现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坍塌、地基塌陷等险情,9座博物馆纪念馆出现小面积漏雨等情况。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1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803处。

  据初步调查,文物受损较为严重的有晋城市、晋中市、运城市、阳泉市、吕梁市、太原市,约占全省的90%以上。国保、省保单位主要险情是屋面小面积渗漏及周边护坡岩体、地基等出现滑坡等问题,低级别和未定级文物出现墙体坍塌、梁架倾倒等险情相对多一些。在社会上受关注程度较高的是平遥城墙发生部分墙体坍塌,坍塌和滑落的墙体段落共51处,其中内墙夯土坍塌的有15处,内墙女儿墙及顶部海墁层悬空、下部夯土滑落的有36处,所幸的是未造成人员伤害。

  目前,省文物局抢险修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一是进行雨季防灾专门部署,要求各地加强日常管理,采用遮盖、临时支护等措施对有险情的建筑排除险情;二是加强应急值守,要求各地做好险情监测,发现险情的要及时处置,确保文物和周边群众安全,同时对全省文物单位险情情况进行统计;三是组织全省有资质的单位主动介入,进行现场排险,各地正在抓紧编制抢险方案。

  徐怡涛:古建筑是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也最直观的一个窗口。我国古建筑的分类非常广泛,它是指在1840年以前修建的建筑工程,所以绝大部分的考古遗址都跟建筑有关。古建筑不但涵盖了我们所熟悉的宫殿、园林、寺庙、民居,城墙、陵墓等也同样属于古建筑的范畴。

  古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一本无字之书,每一个时代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特有的印记,一砖一瓦间流淌着历史,飞檐斗拱中见证着文明。北京中轴线和登封古建筑群,辉映着天下之中的传统理念;苏州古典园林如凝固的诗画,于四季的变换里描摹着士大夫的风雅;安徽古村落的花板雕梁,在潜移默化中渲染着耕读报国的家风……和其他的不可移动文物相比,古建筑更加真实可感,这种文化的传承不是说教式的,而是浸润式的。

  任毅敏:山西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有53000多处,其中古建筑有28000多处。山西古建筑以木结构遗存最负盛名,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早期木结构建筑序列完整,中国仅存的4座唐代木结构建筑都在山西,此后多数朝代的建筑在山西都能找到;二是类型丰富,从城墙到寺庙道观再到民居会馆,无所不包;三是古建筑分布较为平衡、各有特色,晋东南地区是早期木结构遗存重点集中区,而大同地区的古建筑则呈现更为明显的佛教特色。这些古建筑一旦被损坏甚至摧毁,对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伤害不可想象。

  记者:除了山西省,此前河南省的文物也曾受到暴雨的侵扰。近年来,我国的文物保护面临哪些挑战和困境?

  任毅敏:干燥是保护文物和古建筑的重要条件。过去北方气候干燥少雨,少地质灾害和虫害,比起南方更利于木质建筑保存,所以很多建筑和塑像彩画得以代代传承。但随着气候变暖,北方雨水增多,来自环境的挑战愈发频繁。

  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也需被考虑在内。在资金投入方面,山西文化遗产比较丰富,当前的资金投入和文物保护所需的资金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此外,当前我国维护文物的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没有引入足够的社会资金。

  在人才方面,我国从事文物保护的专业基础科学研究人员和修复人才比较缺乏。大量图书馆和博物馆古籍、书画修复工作都面临人员数量不足、老龄化、后继无人等问题,因此大量亟待维护、修复的珍贵文物只能“无奈地等待”。

  在应急措施方面,我国针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应对紧急情况或特殊情况的措施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应对极端天气的政策保障、修缮工程的监督管理和预防性措施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徐怡涛:我们常说“水火无情”,文物面临的主要破坏正来自这两方面。雨水、空气凝结水、江河水、湖水和海水、地下毛细水等,均以不同方式影响文物和古建筑。石、陶、土、木等材料容易吸收水分,渗入文物建筑的雨水会造成原本脆弱的材料软化和溶解,通过冻融作用、生物作用等损坏和腐蚀文物。除受降水影响外,空气湿度较大时,空气中凝结水会附着于石质文物表面,加快文物表层风化过程,同时促进微生物在其表面的生长,威胁文物安全。另外,暴雨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土体坍塌等地质灾害,对文物造成破坏。

  火分两种,一种是天火,另一种是人为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火灾,目前来看后者带来的影响更大。我国文物建筑多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且所用木材年久干燥,耐火等级低,起火后燃烧速度极快。而目前大量的古建筑就位于普通人生活的场所,因此无法避免频繁用火用电,由此带来火灾隐患。

  所有的文物修缮应当基于价值研究、结构研究、技术研究,不只是还原文物外表这么简单。保护古建筑在于保护其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彰显出它的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而非仅仅为了保存古建筑的物质躯体。要想体现古建筑修缮的“魂”,就应该了解古建筑的历史沿革,掌握其初建年代的工艺特征,采取以传统工艺为主的维修保护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建筑材料进行修缮施工,达到材料、工艺、造型三方面的原真性。而要做到上述基于价值的研究性修缮,则必须强化并前置各项研究,全面优化完善文物事业的管理体制,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任毅敏:面对气候变化,文物保护要有前瞻性,提前做预判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制定合理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目前,山西很多文物保护单位与当地公安机关、村委会都建立了联动机制,以便灾害来临时及时调动人员保护和转移文物。今后我们将继续重点开展这方面的应急演练。

  徐怡涛:为文物“撑伞”,不仅在灾害之时,更在日常之每刻每时。下雨了防水,火灾了防火,这样的应急措施的确很重要,但并非长久之计。以古建筑的日常维护为例,平常一些不起眼的工作,比如屋顶拔草、更换个别椽子或门窗构件、墙体抹灰、加固松动的台基、局部修补或更换风化的地砖等,就能帮助古建筑延年益寿。但如果年久失修,小漏洞会带来大隐患,即便没有突发暴雨的冲刷,古建筑也会在日常风吹日晒中走向消亡。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修缮文物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尽量保持文物的真实性,让文物本体现存的价值能尽可能多地保存和传承下去。现代技术和材料的使用要经过科学论证、设计和审批,要有必要性,要经过实验,确保不过度使用。对于现代材料的使用要具有可逆性,可以被去除而不会损害文物本体。

  近日,山西大部分地区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和地质灾害,部分河流出现险情。山西多处文物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闻“汛”而动,各级文物部门紧急应对,全力打好汛期文物保护仗,扎实做好文物防灾减灾工作。

  国家文物局立即派出专家组实地勘查掌握文物受影响情况,指导文物救灾工作,紧急拨付文物应急抢险资金,支持山西开展因灾受损文物应急、抢险、修复等,确保文物第一时间得到应急保护,并将在后续文物保护项目和经费上给予重点倾斜安排。指导山西继续加强巡查排险,完善应急措施,做好安全防护,严防次生灾害对文物造成的破坏。

  山西省文物抢险修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各地加强日常管理,采用遮盖、临时支护等措施对有险情的建筑排除险情。平遥城墙出现险情后,山西省文物局先后于10月5日和7日分别派出专家赴现场进行指导排险工作;对受灾文物进行分类推进保护,通过边报批边施工的方式做好应急抢险。

  “我们也加大了险情监测力度,特别是对于出现险情的岩体、护坡、夯土、城墙等加强监测,防止出现坍塌、滑落,确保周边民众和文物安全;做好文物构件的保护,指导市县对已坍塌的文物建筑构件进行分类编号,并在后续保护修缮中尽可能使用原有构件,以保留更多的历史信息。”山西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资金和项目正在做相应调整和统筹安排,尽可能将出现险情的建筑和已经立项的建筑相结合,通过方案的补充设计将险情建筑纳入修缮范围;正加大预防文物常见险情的科研支持力度,针对性研究各类险情的解决方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现严重险情的较少。”山西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加大文物保护维修资金投入,“十三五”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用于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和抢险保护资金10.6亿元,其中中央文物保护专项经费6.76亿元、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3.84亿元。出台《山西省文物建筑构件保护管理办法》《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山西省文物保护工程文明工地管理办法》等行业标准和规范,为文物建筑保护工作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据。开展重要古建筑和彩塑、壁画的数字化保护工程,通过数字化手段对重要古建筑和彩塑壁画进行数字化信息保全,对平遥城墙、永乐宫壁画、佛光寺东大殿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险情监测。

  “作为文物资源丰富,特别是有着28000多处古建筑的文物大省,如此繁重、迫切的文物保护任务,仅靠各级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文物自身规律等原因,山西省大多数市县保和尚未公布为文保单位的文物古建筑保护依然是当前山西省文物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这也是此次灾害中受损严重的文物,多集中在县级及县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的原因。”山西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对于这些文物,一方面山西省文物局正在不断提升相应的保护级别,加强文物安全督察和文物建筑消防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国家文物局及省级文物部门鼓励各地政府出台配套激励、奖补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

  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文物防汛救灾工作,始终坚持以防为主,将文物保护单位抢险加固和保护性设施建设纳入文物保护工程重点项目,将自然灾害应对处置纳入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重要内容,每年对灾后文物修缮、修复给予重点支持。

  针对易发生损毁的文物类型,国家文物局进行了分类施策。今年6月,国家文物局出台《关于加强桥梁文物防灾减灾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桥梁文物防灾减灾各方责任,将桥梁文物纳入地方防灾减灾体系,明确各级文物行政部门任务分工,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技术建议。结合全国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总体部署,开展了石窟寺专项调查,摸清石窟寺保存状况,重点推进中小石窟寺抢救性保护。指导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发布《关于加强城墙类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倡议》。

  目前,国家文物局正从多方面推进文物防灾减灾工作。一是推动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将文物安全纳入防灾减灾体系,强化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文物安全主体责任,确保文物、应急管理、水利、交通、自然资源等相关各部门分工协作。二是指导各专业单位开展相关科研项目,推动基础研究、新技术应用及系统集成,形成系统科学体系,推动文物保护从“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化。三是综合近期山西、河南等地文物抢险救灾情况,举一反三,研究制定出台国家层面的文物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办法,增强文物抗灾能力和抢险救灾保障。四是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有关成果,进一步支撑文物防灾减灾工作,加强文物灾害风险预判、防范和统筹部署工作。

  “文物防灾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协调配合、持续努力,也需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守护好文物安全。”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文物系统要自觉坚定地扛起文物保护的第一责任,切实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好”。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