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物保护情况新闻通气会实录
南京文物保护情况新闻通气会实录
南京文物保护情况新闻通气会实录,古建筑保护原貌,古建保护与重建,古建筑保护协议南京是一座有2500年建城史、1700年建都史、被誉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
南京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78个单位、省级文保单位10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1处,总计388处。拥有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48余座,收藏着大量的不同品类的文物和标本。南京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之多、门类之全、跨越时间之长,位居全国前列。这些地上、地下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物古迹,以其厚重、丰富和精彩,传递着这个城市的魅力和勃勃生机。
南京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84年就着手制定了《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按照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南京建设成为一个富有文化特色、国际影响较大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南京对原有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行了调整。“保护规划”充分发挥了山、水、城、林交融一体,气度恢弘的城市特色;从整体上综合考虑保护环境风貌、城市格局、文物古迹、建筑风格和发掘历史内涵五个方面;按照城市整体风貌、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物古迹三个层次;以明城墙、历代城濠、自然山林、水系和近代林荫大道为骨干,连接各个片、区、点;以明代4重城郭、3条历史轴线为框架,在全市范围内划出钟山风景区、雨花台风景区、秦淮风光带等12片环境风貌保护区;明故宫遗址区、朝天宫古建筑群、民国、梅园新村历史街区、南捕厅历史街区、颐和园公馆区等1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汤山史前遗址区、明代宫城及御道区、六朝陵墓区等13片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和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范围。重点挖掘和展示六朝、明朝、民国的历史文化。调整后的“保护规划”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各个层次的规划,凸现了保护南京依山、襟江、抱湖以及十朝、古都、名城的城市特色。
从1982年南京市人大制定、颁布了《南京市文物古迹保护管理办法》起,1989年又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了第一部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文物保护法规──《南京市文物保护条例》,为促进和推动南京文物古迹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文物的保护面临的新问题也不断涌现,特别是一些专项保护,只有通过专项的地方立法才能支持。1996年4月,南京市第一部文物保护地方性专项法规《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公布施行,1999年10月,《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规定》正式颁布。这对指导快速发展时期的城市建设,保护好南京的文物古迹非常及时和必要,为南京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法规和政策依据。
200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稿)正式公布。2003年,《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公布,为南京文物保护管理、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了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系列,南京市文化局(文物局)正积极部署“十一五”期间的立法项目。目前已酝酿成熟的立法意向有《南京博物馆管理办法》、《文物保护单位使用管理办法》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文物保护和修缮。先后维修了南朝石刻、南唐二陵、栖霞山舍利塔、千佛崖、明城墙、明孝陵、中山陵、朝天宫、瞻园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逐步推进了秦淮风光带、明城墙风光带、雨花台风景区、钟山风景区的建设。文物的保护与维修同城市建设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2001年,为迎接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在南京召开,市委、市政府为文物保护,尤其是城墙的维修投入巨额资金,维修了东水关、武定门、集庆门、狮子山、神策门等处城墙,长度达4.2公里,投入维修资金约6000万元。同时,把武定门、狮子山、东水关段城墙至护城河之间的居民、企事业单位全部迁出,按明城墙风光带的规划要求建成公园,凸现了明城墙的雄姿。用于拆迁居民、改善环境、建设公园的资金达3亿元。据统计,2001年用于城墙维修的资金就超过了以往50年城墙维修资金的总和。
2001年,市委、市政府还投入2000多万元,启动了南捕厅历史街区保护工程,迁出甘熙故居内100多户居民和单位,整修3000多平方米的古建筑,扩建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2002年,开工维修了明城墙石头城段、前湖段两处城墙。石头城段城墙全长1100米,是明城墙中最古老也是最有特色的一段,整段城墙是在原东吴石头城基础上建造的,由山岩与城砖混合砌筑而成,古朴险峻。特别是该段城墙岩体上的一块凸出怪石,呈现出狰狞的鬼脸,又名鬼脸城。该工程维修资金650万元,沿城墙外侧的拆迁、环境整治费用约1个亿。
2003─2004年,配合外秦淮河整治工程,又陆续开工维修了小桃园段、东西干长巷段城墙,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2005年,开工维修了玄武门至解放门、东水关南侧城墙,2006年,对太平门至琵琶洲段城墙及定淮门段城墙进行了修缮。相信不用很长时间,现有的明城墙及周边环境将得到全面改观,连贯成一条富有特色的城墙风光带,实现显山、露水、见城、透绿。古老的明城墙将重新焕发青春,成为古城南京的骄傲和耀眼的“项链”。
2005年,南京市文物局对南朝石刻-肖秀墓石刻做了加顶保护试验,2006年将全面推开南朝石刻加顶保护工程。
2006年,市政府确定启动南捕厅历史街区一期工程拓展建设,投资1.7亿,用于搬迁居民,维修古建筑,扩建民俗博物馆。目前,居民搬迁工作已经全面铺开,文物维修工作即将展开。
午朝门是第6批国保单位明故宫的核心景点,2004年午朝门出现墙体开裂、拱券掉砖的险情。经过文物、古建筑专家的现场勘测,发现午朝门墙体内部有严重的粘合剂流失现象,拱券砖砌体已多处松动,部分砖块已经脱落。经过与市建委的协调,午朝门维修工程已于6月开工,年底前即可完成。
近几年来,文物保护工作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趋突出,在展示古都名城风貌中的作用更加明显,用于保护文物古迹的经费数量可观,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文物经费投入6400万,2004年投入3100万,2005年投入3700万,2006年上半年已投入1300万到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1000万到太平门至琵琶洲城墙维修,300万到午朝门维修,大大高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一大批全国、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重点修缮。南京正努力逐步形成以六朝陵墓及石刻、栖霞千佛崖等为主体的六朝文化圈;以明故宫遗址、明孝陵及其功臣陪葬墓、明城墙等为主体的明文化圈;以中山东路、中山北路、长江路、颐和路公馆区,中山陵、、国民政府外交部等国保单位为核心的民国文化圈。南京的文物古迹已成为古都文明和提升城市品味的亮点。
南京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还拥有丰富的地下文物埋藏。从距今几十万年的古人类化石到明代的古墓葬及古遗址,南京地区的一系列的考古发掘,进一步揭示了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脉络。汤山古人类头骨化石的出土,将南京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提前到了几十万年前,南京人化石地点1994年度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高淳薛城新石器时代遗址,代表了苏、浙、皖三省交界地带的一种古文化的类型,1997年度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提名奖;经过多次考古发掘的浦口牛头岗遗址,是长江以北、淮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台形遗址”,文化层堆积深厚,内涵丰富,代表了该地区从原始社会晚期至西周时期文化演变的形态;六朝遗存十年来的考古发掘,是南京半个世纪以来收获甚丰的一个时期,作为南京地下遗存中最具特色,在全国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六朝遗存的考古发掘又取得了新的成果,其中以东晋时期的一批世家大族墓葬和相当一批有明确纪年的标准墓葬的发掘,最具影响。六朝家族墓葬的考古发掘,1998年度评为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六朝城市遗迹的考古工作,在以前一直是个空白,经过三年不懈的努力,六朝时期建康城的许多遗迹和遗物重见天日,使得我们对六朝建康都城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倍受多方面的关注,该课题已被列入国家文物局的重点科研课题。1999年钟山六朝坛类建筑遗存的调查与清理,揭示出我国目前所知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坛类建筑遗存,2000年度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作为明初的首都,南京明朝地下遗存的发现继续集中而精彩。明初功臣、贵族墓葬的发掘,给我们进一步了解当时精美绝伦的物质文化提供了赏心悦目的珍贵文物,明故宫建筑遗存和遗物、大报恩寺琉璃构件的陆续发现,明孝陵配殿的清理发掘,向我们展示了明代宫城皇家建筑的宏伟和气派。2004年对龙江船厂遗址的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造船工具和船构件,展示了当年郑和船队的气势与规模。
南京有着极为丰富的文物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构筑多方位的历史文化遗存展览展示体系是一项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工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博馆所的建设和投入,南京博物馆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逐步形成“古代历史博物馆”、“近现代历史博物馆”、“历史名人纪念馆”和“自然与科学技术博物馆”四大系列,拥有58座博物馆。南京的文博馆所已成为南京的城市品牌和建设“文化南京”的宝贵资源。
展览展示是文博馆所的主要社会功能之一。南京平均每年举办各类展览近200次,接待海内外游客近200万人次,形成了《六朝风采》、《龙盘虎踞》、《太平天国历史陈列》、《梅园风范》等通史系列;《南京传统民居及民间艺术展》、《南京城墙》、《南京云锦》、《南京条约》专题系列;《龙腾虎跃》、“孔繁森”、“郑培民”时政系列;书画、收藏等艺术系列四大板块。这些陈列展览,以创新的设计理念、先进的表现手法,深入提炼主题,展示丰富藏品,体现科研成果,在省内外乃至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反响。其中,《六朝风采》、《太平天国历史陈列》分别荣获1997年、2000年度全国“十佳”陈列精品。
南京文博馆所有5家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家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家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一百多所大、中、小学校以及部队、企业、街道共建了教育基地,还命名了“周恩来班”、“班”,组建了文博讲师团,送展下乡、送教下乡。这些文博单位已成为南京市“三个文明”和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场所;已成为对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已成为展示南京、宣传南京、建设南京的窗口;成为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素质、改善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罗志军书记2002年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南京要做出秦淮文化旅游的品牌;做出爱国主义教育的品牌;打造南京民俗文化的品牌;打造南京历史名人文化的品牌。南京文博馆所正朝着“品牌”方向努力。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南京市文化局(文物局)以文物工作的“十六”字为指针,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重点抓文物保护的同时,积极探寻文物合理利用的新思路、文物资源整合开发的新举措和发展文博产业的新模式。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南京在重点保护维修秦淮河沿岸河厅、河房、古民居以及名胜古迹的同时,逐步开发了以夫子庙为龙头的十里秦淮风光带。今天,秦淮风光带已成为南京传统文化的缩影和全国著名的旅游观光景区,每年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国内外游客,形成了吃、住、行、游产业链;明城墙全长35.267公里,是世界上第一城垣,也是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最大的历史遗存。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十年来陆续整修了台城──九华山、集庆门、中华门城堡、东水关、武定门、神策门、狮子山阅江楼、石头城、小桃园等十五段,以及汉中门遗址广场、水西门遗址广场等,总长度超过19公里。与此同时,还投入数亿元资金改善城墙周边环境,初步形成以明城墙为主体的、连接众多公园、广场,融山、水、城、林为一体的环城墙风光带。明城墙将培育成南京最有开发潜力的旅游景区;南捕厅“甘熙故居”,是一座四组多进穿堂式古建筑群落,俗称“九十九间半”。甘熙故居又是我国大城市中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长期以来一直湮没民间。从1986年开始,着手筹建民俗馆。 200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启动了甘熙故居一期维修工程,形成了以南京传统民居、民间工艺、岁时节令、票友房及老茶馆展示等内容为主的“民俗文化品牌”的基本轮廓。以民俗馆为核心的南捕厅传统民居历史街区,将打造成展示古都风貌、追忆老南京民俗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南京文物保护方面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是在《文物保护法》的基本框架内保护与利用融为一体、同步发展的成功范例,赢得了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的一致拥护和认同。明孝陵及其功臣陪葬墓“申遗”成功,带动、推进了明孝陵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改造。而一天接待20万游客,这是明孝陵自开放以来从没有过的“井喷”现象。文物的保护与利用通过“申遗现象”,得到有机统一与和谐互动。
近几年来,通过办文博节、文物旅游月、文博夏令营等大型系列活动,宣传、推介南京的文物资源,努力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南京城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年(1366年),完成于明洪武末年,前后历时近三十年。系明太祖朱元璋采纳了儒生朱?N“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后,集全国之力建成的都城城垣。建成后的南京城分外廓、京城、皇城、宫城四道城墙,其中京城城墙长35.267公里,有城门十三座,水关两座,垛口13616个,窝城200座。城墙高约14-21米,底厚14米,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南京城墙设计独特,依据南京复杂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依山傍水,“皆据岗垄之脊,控江湖之势”。南京城墙保存至今已有600余年,历经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外廓、皇城、宫城均已无存,仅京城城墙现存基本完好段长25.091公里,仍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城墙之最。1982年南京城墙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南京城墙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列入江苏省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南京明城墙历经六百年的风雨沧桑及人为破坏,出现了大量的险情和隐患。现存的城墙险情和隐患十分严重,特别是城墙顶部的防水层被破坏,城墙顶部及墙体上生长的树木导致雨水渗入墙体,引起城墙内芯土层受潮膨胀,城砖风化、粘剂失效,城墙表面起臌、剥皮、开裂、严重者出现坍塌;包山墙山体建房、削坡,导致山体不稳,出现滑坡、塌方。
市政府对南京明城墙的保护极为重视,从1982年就开始了对南京明城墙的有效保护和维修工作。1982年,市政府出台了保护城墙的通告,又制订了城墙的保护范围,1996年江苏省人大颁布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使得南京明城墙的保护趟上了法制化的道路。1993年,南京市文物局成立后,全面开始了南京城墙的抢救性维修工作,对太平门至解放门、解放门至玄武门、太平门至九华山进行了维修。1998年,编制完成了《明城墙风光带保护规划》。2001年为迎接华商大会的召开,市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的城墙抢险维修和环境整治工作,至2006年,市政府投入巨资对狮子山、神策门、前湖、中山门、小桃园、石头城、东西干长巷、红土山、绣球公园、解放门至玄武门、太平门至琵琶洲等段城墙进行了维修和环境整治工作,维修城墙长度达19公里,超过了城墙现存长度的三分之二。在对城墙的维修过程中,始终坚持“修旧如故,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对城墙上的杂树进行清理,重新制作顶部防水层,对墙体进行结构加固,对墙面进行修补,充分显现文物的历史风貌。在做好城墙本身的保护维修的同时,还对护城河进行了疏浚,拆除了城墙周围不协调的建筑,建成了许多绿地、公园,进一步整治和美化了环境,受到了外地旅客和本地市民的一致好评,进一步提升了南京的城市形象。2004年12月,南京明城墙项目获得了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到目前,明城墙风光带基本建成,大规模的维修工作已基本进入了尾声,今后的保护与维修工作将主要针对部分险段进行局部维修。
甘熙宅第地处于南京市中山南路南捕厅15号、17号、19号和大板巷42号,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年历史,由毗邻的四组多进穿堂式古建筑群构成,占地达到了12000平方米,现存古建筑占地面积9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400多平方米,历经战火、风雨侵蚀而得以保存至今,极为难得,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198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我国大中型城市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民居巨宅。
以“甘熙宅第”为主体的南捕厅历史街区是南京城南典型民居聚集区,占地面积21475平方米。在这一地区比较集中地汇集了保存较好的清代传统民居建筑群落,将南捕厅传统民居妥善地保护和修复,对于加快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步伐,进一步凸现南京古都特色,有着重要的意义。
1986年开始,市政府动员搬迁了南捕厅19号的部分居民住户,接收维修了近千平方米的古建筑,1992年利用甘熙宅第为馆址成立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2000年,在省市建委的支持下,“南捕厅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被列为建设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补助项目。以此为契机,我市于2001年将南捕厅历史街区传统民居保护一期工程立项。一期工程包括甘熙宅第主体──南捕厅15号、17号、19号的居民拆迁与文物建筑维修,占地6000平方米。2001年完成了一期工程拆迁,共计迁出居民99户,工企单位3家,拆迁费用1598万。2002年3月,南捕厅历史街区保护一期工程开工,共维修古建筑3600平方米,全部作为民俗博物馆用房,投入资金1200多万。2002年9月25日,一期工程完工,扩建后的民俗博物馆对外开放。民俗博物馆对外开放以来,市民涌跃参观,舆论好评如潮,国家、省、市领导前来视察后也交口称赞。该馆已成为人们了解南京传统文化的窗口,南京民俗活动和民俗文化的研究中心,并正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扩大了南京市旅游发展格局中的影响。
为进一步做好甘熙故居古建筑群的补充和配套,充分发挥其价值, 我市于2003年就开始南捕厅历史街区传统民居保护一期工程拓展的准备工作,并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预计明年年初对市民开放。一期工程拓展总占地面积约15500平方米,保护和修复大板巷42号古建筑及相邻的同时期建筑,按原貌复建“津逮楼”和后花园,以展示甘熙宅第的完整风貌。同时根据景点建设需要和观众游览要求,在南捕厅13号修建“票友房”和仿古戏台,修建停车场和一些风格协调的仿古建筑,作为旅游服务和配套设施用房。总投资1.7亿元,用于拆迁、维修及环境整治。一期工程拓展项目完成后,民俗博物馆将按照“梨园雅韵”、“津逮书香”、“往日庭院”、“梦回童年”、“旧影城南”、“金陵223”等六大主题布置展览展示。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为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六朝时期留存下来的仅有的地面遗存。这些南朝时期的王侯陵墓石刻,包括神道石柱、神道碑、辟邪、麒麟、天禄等,雄浑朴实、形态生动,反映出南朝时期雕塑艺术的高超成就,堪称国之瑰宝。
南朝石刻分布在南京的栖霞、江宁两区,现存17处48件。在经历了1500年的风雨沧桑后,南朝石刻在自然的摧残及人为的破坏下,已是伤痕累累、残破不堪。特别是十多年来,随着南京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大气环境不断恶化,对石刻的影响不断加剧,酸雨和冻融成为破坏南朝石刻的两大凶手,如不及时抢救,南朝石刻自身将逐年毁损,直至不复存在。另外,由于城市的发展,石刻周边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周边厂房、校舍的建成,石刻陷入了低凹的水塘,更加剧了对其的伤害。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南京市文物主管部门对南朝石刻采取了原地提升、加固破损部位等措施;1992年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专家对萧瞻、萧恢两处石刻进行了加固工程。
2005年,各方面专家对南朝石刻如何保护的争论加剧,就地保护和集中保护的意见不断见诸于各家媒体。南京市文物局提出了“不争论、不拖延、有效、可行、可逆”的原则,参照了历经50年取得良好效果的萧??碑的做法,提出加顶保护的方案,并选择了萧秀墓石刻作为试点。萧秀墓石刻在南朝石刻中件数最多,最为集中,便于采用加顶保护的作法。南京市文物局委托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制订了大棚保护方案,并经过了专家论证认可,于2005年8月初开工,历时一个月,投资近100万元,于2005年9月10日正式完工。萧秀墓保护大棚高9米,跨度为32米,长约30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将该组4对8件石刻完全罩住,大棚东西向封闭,南北向开启通风,便于参观。主体采用钢结构,形式为空间交叉桁架体系,棚内不设一根立柱。
萧秀墓大棚保护方案有两个特点,一是它是各方面专家均可接受而又有效可行的方案;二是大棚保护方案不涉及到文物本体,不会对文物造成损伤,将来有更好的石刻保护方案出现,还可以随时拆除,符合文化遗产保护的“可逆性原则”。
此次萧秀墓石刻保护工程是市文物局对南朝石刻保护的试点工程,面向全社会,听取了领导、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针对不同现状的石刻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打下基础。
2006年,文物部门总结南朝石刻保护经验的基础上,投入300万元,继续开展对陈霸先万安陵、萧正立墓、侯村失考墓、萧宏墓四处13件南朝石刻进行提升和加顶保护的工作。将来还打算建立南朝石刻博物馆,加强对南朝陵墓石刻的保护研究和展示工作,通过有效保护,让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较好地保存下去,传之于子孙。
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发现于1952年,为太平天国某王府建筑遗存,建筑群坐北朝南,由中、东、西三部分组成,中轴线前后现共存留建筑五进,均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堂子街现存太平天国壁画十八幅,这些壁画构思精巧、布局合理、技法粗犷、着色鲜艳、气势磅礴,其中《防江望楼图》最为出色,其它所绘如孔雀牡丹、鸳鸯戏水等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民族特色,它不仅是太平天国壁画的代表作,也是我国近代壁画艺术的珍品。197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好太平天国的壁画也就是保护好我国近代壁画艺术的珍品,同时对原古建进行修复、改善周边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
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已经百年沧桑,自发现该处壁画以来,政府部门虽多次拨款进行维修,但由于资金匮乏和外部环境的不断恶化而得不到妥善保护,自然风化损害严重。馆址南入口道路为堂子街破旧市场的小商贩占堵、环境很差、围墙外随处乱停乱放着机动车非机动车。古建的中轴线除一、二进现已辟为太平天国壁画馆外,其余古建筑内仍有居民居住,且违章搭建严重、拥挤不堪。与壁画仅一墙之隔的周围建筑大部分为一至二层的民房,都是数十年的危旧险屋、明火和电路老化等隐患很多,一旦发生火情,势必殃及壁画,后果不堪设想。此外,东北角有一6层住宅,有碍景观。壁画馆建筑年久失修,大门严重破损,线路老化,门窗油漆剥落开裂,山墙渗水,木构件腐烂变形,壁画画面因氧化和潮气的侵蚀,昔日色彩绚丽的画面变得黯淡无光,多处出现了霉变粉化和开裂脱片的严重现象。
为了保护好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这一组具有很高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促进文物旅游的发展,我市从2003年开始筹建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该建设工程当年立项。2006年正式启动。已投入1300万元。工程内容包括:将现存的964.5m2的建筑面积扩至2050m2,将现占地面积1625.9m2面积扩至4000m2,拆除危旧房屋2440m2,搬迁居民97户。修复原王府的一至五进古建筑,西路恢复王府花厅的书房、花园,东路新建仿古式四合院展馆,展馆后为文物库房和文物修复室。艺术馆建成后将迁入南京罗廊巷、如意里等处保留的太平天国壁画,使之成为全国唯一的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对现存壁画进行抢救性的修复,将壁画的颜色协调起来,达到画面统一、完整,对画的表面作科学加固保护处理。在壁画的外围做成密闭柜,柜内放入控制湿度、温度和有仿止有害气体的材料,便于保护性展出。完善壁画艺术馆配套设施,增大给排水量、增加消防器材防火、防盗、监控设备、展区旅游公共信息系统等。
目前,该工程一期中轴线主体古建筑拆迁工作已经开始,年内将完成拆迁,并开始主体古建筑的维修和壁画的修复工作。
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坐落在紫金山南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明孝陵修建工程从洪武十四年动工,于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享殿等主体工程,到永乐十一年整个陵园建筑才告结束,前后历时32年,动用10万军工。其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 二是陵寝主体建筑。由卫岗的下马坊至文武方门的神道长约2400米。沿神道依次有: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石像路、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便进入陵园的主体部分。这条正对独龙阜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明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现仅存下马坊、禁约碑、内红门、碑亭中壁、石像路、方城明楼下部等砖石建筑。明孝陵布局宏雄,规制严谨,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例并影响了明清两代。陵园纵深2.62公里,当年围绕的红墙周长22.5公里。明孝陵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由于历史原因,明孝陵神道成为一条贯穿明孝陵的交通要道。人车混杂的状况,给文物安全造成极大隐患。车辆产生的震动和尾气污染,对沿路的明代石刻艺术精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97年,恢复了神道石象路段的历史原貌,并实行步行管理。在2002年“申遗”时,南京市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作出承诺:“在近年内封闭神道的翁仲路路段,禁止机动车通行,以保护文物,恢复明孝陵完整的历史空间和周边环境”。
2006年2月20日,南京市政府发布《通告》,决定从即日起,明孝陵神道的翁仲路路段,即石柱子经金水桥至紫霞湖大门前的道路,禁止机动车辆驶入。为配合和推进这一文物保护及资源整合工程,2006年上半年以来,相继新建了明孝陵石柱子大门和紫霞湖大门,完成景区门禁系统和生态停车场建设,铲除了全长550米的翁仲路原柏油路面,以青石板铺地,神道两侧进行精心绿化,对棂星门遗址也计划将按明代原有形制进行恢复,从而使明孝陵600年神道的完整风貌得以彻底恢复,极大提升了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的文物保护水平。
目前,还计划加强保护明孝陵外围陵区,全面完成手表厂厂区的拆迁、绿化和下马坊至大金门历史故道的恢复工作。拟将全长1.1公里的下马坊至大金门故道中轴线全部退让出来,并对下马坊三组石刻进行抢险加固、石刻修补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以恢复历史原貌。现已基本完成手表厂的拆迁,并委托设计单位正在制订《恢复明孝陵下马坊至大金门历史故道方案》。
南京明故宫是明代初年洪武、建文和永乐三朝皇帝的皇宫,位于南京市区的东部,坐北朝南,东起南京博物院西侧,西至竺桥、玄津桥,南至光华门,北达佛心桥,占地约十六平方公里。这一带北枕富贵山,南临秦淮河,又与南京旧城区紧密相连,确是一块“背山、面水、向阳”的阳宅吉地。明故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洪武十年(1377年)十月建成。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二点五公里,东西宽约二公里,周长九公里有余。气势雄伟,布局对称,殿阁崇闳,金碧辉煌。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正式迁都北京后,南京故宫渐有损毁;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南下,明故宫被改成八旗兵驻防城,又遭损毁;太平天国时间,故宫建筑再遭严重破坏,几成一片废墟。所幸的是,至今明故宫的规模、轮廓仍很清楚,地面遗存着午门,内、外五龙桥,东华门、西安门,玄津桥以及奉天门遗址和西华门遗址。在其周围还有一批散落的石柱础、螭首、石刻构件、石碑等。南京明故宫遗址1956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午门,俗称午朝门,原来的平面为凹字形,民国初年拆去两翼,以致东、西掖门与当中三门,在南立面上并排暴露。墩台上正楼及东西方亭柱础犹在。马道早毁,现登城砖阶,是八十年代砌筑的,不是原样的复原。现建有午朝门公园。午门作为明故宫地面现存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有其重要的价值。
由于午门顶面、侧面以及底部的防排水失效,经过长期风雨侵蚀,城砖间的粘合剂大量流失,城门整体结构大部分已松散,不断有城砖掉落,多处出现大的裂缝,严重危及文物和游客的安全。2004年,险情进一步加剧,市文物部门立即组织专业单位对城门进行了详细地文物测绘和结构勘测,并在此基础上委托东南大学制作了抢险加固方案。此次维修主要是采取压密注浆的方式,对城门进行结构加固,恢复其整体性,切实保护宫门的结构安全;清除墙缝中杂树,对墙体贯通裂缝进行修补填实;对墙面膨胀、剥落进行必要的清理和补砌;重新制作顶面的防水,做好顶面和底部的排水。
2006年6月10日,在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午朝门抢险维修工程正式开工,整个维修过程将坚持“修旧如故,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在保证文物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再现文物的历史风貌。
2006 年,是南京市城市建设加速发展的一年,也是文物保护工作面广量大攻坚之年。本着“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服务于基本建设”的原则,全面稳步推进考古发掘工作。今年上半年,完成考古调查40项,勘探14处,调查勘探面积11万平方米;发掘古墓葬120座,出土文物700余件;发掘古文化遗址19处,约5000平方米,出土文物、标本2000余件。繁忙时,一天之中有14个考古工地同时开工。其重点项目有:
从去年12月开始的江宁上坊六朝早期大墓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大收获。考古发掘表明这是一座大型土坑砖室墓,由排水沟、长斜坡墓道、封门墙、甬道、前室及两侧对称分布的耳室、过道、后室及两侧对称分布的耳室等部分组成。其中斜坡墓道残长10.05米,宽4.10─4.25米,墓坑长21.5米,宽14.4米,前后室为穹隆顶,余为券顶结构。出土文物174余件、古钱币610多枚。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及砖表模印的花纹可以推断,这座墓葬的时代为六朝早期的孙吴或西晋,而以孙吴的可能性最大。上坊六朝墓规模大、结构复杂,其砖室全长逾20米,超过被推定为吴景帝孙休定陵的马鞍山宋山大墓,是建国以来已经发掘的六朝早期大墓中规模最大者,在国内考古界、学术界引起高度重视,拟申报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江宁区上坊六朝早期墓葬是我国已经发掘的同类墓葬中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一座。其中墓葬内部的多处结构和设施也均为首次发现,为研究当时的墓葬制度和丧葬礼俗提供新的、重要的实物资料。鉴于墓葬的规模和重要性,须进行原地原址保护。
2、古墓葬临时保护工作要一步规划,分步实施,分近期临时保护和长远规划保护二个阶段。古墓保护规划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开发,还有利于环境保护,使古墓葬的保护与科学园的开发融于一体,为江宁增添一处东吴文化遗存的亮点。
3、由市文物部门、规划部门牵头,江宁区相关部门参与,尽快划定保护范围和制定保护方案,落实临时保护和长远规划,争取将这一保护工作立项,纳入明年文物保护项目之中。
4、在古墓葬上搭建临时性保护设施的方案,由江宁科学园管委会和市文物局负责实施。市文物部门出资20万元,用于古墓葬的抢救性保护。
有专家建议,在江宁上坊东吴大墓遗址筹建南京吴文化历史博物馆,以后条件许可,政府可以现有的历史文化遗存为基础,建设东晋、南朝、明朝等专题博物馆,形成南京“十朝古都”系列文博场馆,进一步打造南京古都文化的品牌。
从去年10月开始,对溧水、江宁境内宁杭高速公路二期施工范围内地下文物进行考古发掘。在为期10个月的考古发掘中,共发掘商周至明清古文化遗址、墓地9处,其中墓葬80 多座、古窑址5处,出土文物中有铜器、铁器、玉器、陶器、瓷器和石器六大类,共计700 多件,各种质地陶片5000余片。
大量汉代墓葬的发掘对了解湖熟汉代墓葬有重要意义。江宁窑上村的6号墓,为斜坡墓道的土坑墓,其面层有东西直径约10.5、南北约12、高4米的封土堆,出土了汉代玉璧、玉环、玉佩,陶鼎、陶豆等,对研究汉代湖熟地区玉器制作工艺、汉代墓葬随葬品组合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3月22日,省委书记批示:“中国的历史文化遗存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我们祖先和后代所共有,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被破坏”。24日,省公安厅下发了“集中开展严厉打击盗掘古墓葬犯罪活动专项行动的紧急通知”。
4月6日,市文物局与市公安局联合发布“关于严厉打击盗掘和非法买卖地下文物的通告”,印制近万份,在全市范围张贴。
4月18日,市文物局与市公安局联合举办了“南京市文物保护法制培训班”,全市经文保、治安、刑侦民警及区县文物工作人员130人接受了文物保护法制培训。
为了配合严厉打击盗掘古墓葬犯罪活动专项行动,集中处理了一批文物违法案件。对中港三局毁坏老鼠墩古文化遗址文物违法案件进行行政处罚,对江苏通灵翠钻有限公司、南京成祥建筑安装公司、六合薛山遗址某企业下达了停工通知书。省有关部门对我市文物、公安快速行动、合作机制给予较高评价。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是与北京、西安、洛阳齐名的我国四大著名古都之一。延绵2500年的建城史,累计450年的建都史,产生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人文景观,留下了众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为南京城市在快速发展中创造先进文化、保持城市特色奠定了基础。保护历史文化不仅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中放到了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也一直是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
地处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地区的南京,作为长三角北部的中心城市,长江流域四个中心城市之一,拥有一流产业基础和一流科教资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及中国经济高速腾飞的形势下,南京扮演着重要角色。
进入21世纪的时候,作为南京悠久历史的集中承载地──由明城墙合围的老城,仍是古都的精华和核心所在。历代都城的遗址、遗存,主城三之二以上的历史文化资源汇集于此,现有文物古迹、近代优秀建筑、名人故居、古树名木、古河道与古桥梁等各类历史文化资源近千处。
而老城同时又是南京各种现代城市功能的集中地,2000年统计数据表明:面积仅占主城的20%不到,却集中了主城60%左右的人口,65%左右的就业岗位,80%左右的高层建筑。这些功能在给老城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老城的传统风貌和历史韵味。
如何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保持并发扬历史文化名城的古都特色,成为南京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
对此,南京市国务院批准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1)》提出了“新区做加法”与“老城做减法”的发展思路,市委市政府在此基础上提炼形成了“一疏散、三集中”、“一城三区”的城市发展战略,并抓住十运会在南京举办的历史机遇, 建设河西新城区,真正实现了南京跳出“城墙”的跨越式发展,为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老城留出了空间。跨越式的城市发展战略,让现代化建设和历史保护矛盾放大到都市发展区的层面来解决,使千年古都南京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格局,新区、老城各得其所。
为发挥经济、地理区位优势,更快更好地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规划提出以长江为轴,以主城为核心,结构多元、间隔分布的多中心开敞式空间格局。这种布局,以主城为中心,以30公里为半径,在更大的都市发展区范围内的建设组团式新市区新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向东、南、北方向跨跃式发展,规划形成仙林新市区、东山新市区、江北新市区三个远景规划人口超过50万,具有综合功能的新市区。这三个新市区是主城功能扩散的接受区,也是新增功能先行区;在三个新市区之外,再形成一批新城。这样南京由单一中心结构的城市变成“一城三区”的多中心都市。主城与三个新市区、新区之间,不是简单的蔓延式发展,而是根据南京独特的山川形胜,实行因势利导的规划控制,这样的规划将“山水城林”资源巧妙地组织成城市与自然有序的空间格局。主城与新城之间构筑起便捷的交通体系,同时整个都市发展区对外还要形成方式齐备的交通大框架,从而既保证了未来城市的合理扩张,又保持了城市的活力,既提高了城市现代化水平,又使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城市特征得到传承和延伸。
当前在做好新城区、新市区规划工作的同时,规划提出要做好古都精华──老城的保护与更新,抓紧开展了《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该规划通过对老城历史价值、存在问题和更新发展动力等的分析,提出了老城“文化之都、活力之都、宜人之地”的总体发展目标,确立了“保护优先、改善环境、提升品质、完善功能”的发展思路;依据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体系和3大类13小类保护名录,重点确定了保护内容和保护措施;根据老城目前发展的需求,提出老城在未来发展中要疏散居住功能、完善教育科技功能、提升商贸服务功能、优化都市工业功能;进一步整合老城空间,塑造城市天际轮廓线。该规划由于妥善处理了老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荣获了“2004年度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1982年,南京被列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2年,结合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我市专门制订了《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从环境风貌、城市格局、建筑风格,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再现与创新五个方面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求。2001年我们又结合南京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工作,开展了《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调整工作,在继承现行规划构思和框架的基础上,针对名城保护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体系,确定保护的重点和措施。
该规划充分发挥山、水、城、林交融一体气度恢弘的城市特色,从整体上综合考虑保护环境风貌、城市格局、文物古迹、建筑风格和发掘历史内涵五个方面,按照城市整体风貌、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物古迹三个层次,以明城墙、历代城濠、自然的山林、水系和近代林荫大道为骨干,连接各个历史文化片、区、点,形成保护网络,重点挖掘和展示六朝、明朝、民国的历史文化,以建立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城市整体格局由历代轴线、明代城垣、道路街巷、河湖水系、环境风貌组成。规划保护中华路、御道街、中山大道(包括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三条历代都城遗存的轴线,保护明代的四重城廓(外廓、都城、皇城河宫城),保护历代形成的道路街巷格局,保护秦淮河、金川河等水系,玄武湖、莫愁湖等水面以及玉带河、明御河等古河道。为很好的保护好山川形胜,规划将自然风景优美、环境风貌独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的地区划定为12片风貌保护区规划。
在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总体规划指导下,对环境风貌比较独特的12片风貌保护区陆续编制完成了保护规划,如钟山风景名胜区、雨花台纪念风景区、幕燕风景区、栖霞山风景区、汤山风景区等相继编制了风景区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并结合景区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编制了一系列重点地区的详细规划。1998年编制完成的《明城墙风光带规划》,将城墙、城门、城河三位一体进行考虑,分为城墙、环境和景观视野保护三个层次,建立一套多层次的保护体系,规划成果获得国内著名专家的高度评价,该规划2000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南京明城墙风光带规划及实施”于2004年获得江苏省人居环境奖后,同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针对钟山风景区优质的资源和景观仅仅集中在三大核心景区,而外缘景区环境杂乱的状况,在建设部批准的《钟山风景区中山陵园风景区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南京市规划局会同中山陵园管理局组织了《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外缘景区规划设计》,重点加强钟山风景名胜区外围与城市生活联系密切的区域的规划设计。规划整合玄武湖公园和钟山风景区,保持玄武湖与紫金山之间绿色开敞空间连接,增加紫金山风景区尤其是山脚地区的开放程度,在保护核心区的基础上,近期进一步改善西南部、东部地区景观环境,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建立若干主题园区建设环绕钟山风景区的游览线路,全力将钟山风景区打造成堪与世界上一流的城市地区媲美的标志性地区。
2、历史文化片区保护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较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古遗址,根据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划为10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分别是:(1)明故宫遗址区、(2)朝天宫地区、(3)民国(太平天国天王府)(4)夫子庙地区、(5)梅园新村、(6)城南传统民居、(7)南捕厅传统民居、(8)中山东路近代建筑群(9)民国时期公馆区、(10)高淳淳溪老街。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分为两个层次:核心保护区和风貌保护区,在保护区范围外设置建设控制区。
在《南捕厅街区历史风貌保护与更新详细规划》中,规划在充分论证现存历史建筑的使用价值、历史价值、艺术技术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历史建筑保护档案;根据历史建筑布局状况,将南捕厅地区划分为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和环境整治区三个部分,分别提出保护和建设控制引导要求。有关部门将在今年已开展的南捕厅历史街区保护二期工程,保护和展示传统建筑的历史风貌。
2003年组织编制的《门西保护与更新规划》针对现实中的门西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而物质现状残破的现实矛盾,规划提出了“兼顾传统风貌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以传统街巷肌理为核心,融特色居住、旅游、文化、休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风貌区”的目标,突出街巷格局、空间尺度和城市肌理的保护,按照“三分天下、重点保护”的指导方针,划定了风貌保护区、风貌协调区、风貌改善区,并在风貌保护区中以典型街巷和秦淮河为轴,将历史文化资源集中、历史积淀深厚的内秦淮河沿线地区和荷花塘片区划定为 “历史街区”。规划提出了不同区域保护、控制和改造要求,风貌保护区内的建筑以保护为主,修缮部分历史建筑,对其余搭建棚屋及不协调建筑拆除后进行镶牙式更新。规划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进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规划与文物局共同完成了第一批、第二批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地带的划定,在保护范围内将不得建设其他工程;在建设控制地带中,不得建设危及资源点安全的设施,不得修建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风格与资源点不协调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使这些文物点周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有了较为具体的依据。
优秀近现代建筑是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京凸现民国文化的重要资源和载体,具有较高的建筑价值和文化价值。自90年开始,规划部门会同文物部门陆续编制完成了《南京近代优秀建筑保护规划》、《南京近现代非文物优秀建筑评估与规划对策研究》等专项规划和课题,对我市多处近代优秀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整理,提出系统的保护措施,对目前尚未列入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名单的近现代优秀建筑进行更详细深入的调查评估,对于其中历史价值较高、现状质量较好的建筑,提出升级为市级文保单位建议。将民国建筑集中的颐和路公馆区、梅园,确定为1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并编制了专门的保护规划。
近年来,规划部门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中不断创新,逐步探索出“找出来─保下来─亮出来─用起来─串起来”的这一工作新思路。
南京城市整体的历史感还不够浓厚,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仅仅局限于市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而大量体现南京古都特色和历史个性的近代优秀建筑、名人故居、古树名木等尚处在“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且面临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压力。规划认识到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必须要从文物保护单位扩展到更广的内涵,为此,近年来先后组织了《南京近代非文物优秀建筑评估与对策研究》、会同市文物局开展了全市域的“南京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建库工作 ”,并将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库,为全面保护展示利用南京历史文化资源奠定科学研究的基础。
在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中,重点挖掘和梳理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范围大幅度扩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点在123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基础上又扩展保护了513处非文保单位,大量的名人故居、重要近现代建筑、古桥梁、古井、古树名木等纳入了保护范围,同时一并列入保护的还有84处各类保护区、203个城市格局要素。
近年来南京市规划局会同文物局集中力量完成了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紫线划定工作,明确了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环境风貌保护区的保护范围。目前正在进行区级、区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其他历史建筑(近现代优秀建筑、名人居址)的普查和规划工作。规划通过划定各种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范围,明确保护要求、加强立法工作,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保护。
规划创新思路,采取“系统化和多元化”的保护更新方法,使历史文化的保护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所谓“系统化”是指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不仅保护文保单位和有价值的历史建筑,还将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传统街巷格局、传统空间尺度、传统城市肌理、有价值的历史节点等作为保护的重要内容进行系统化的全面保护。“多元化”是指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建筑根据建筑价值和保存状况,按照不同保护等级,采用全面保护、部分保护、局部保护和翻修更新等多元化保护更新措施。
规划对有展示利用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修缮的同时,通过各种措施将其展示出来。对有条件的历史文化资源,拆除周边棚屋,整治四周环境,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建绿地、广场;结合交通线路组织景观道路,将历史文化资源纳入到认知路径中来;此外,规划建议全面开展南京历史文化资源挂牌工作,标识其基本情况和价值,根据历史文化资源各自不同的情况,分别设置标志牌、指引牌、命名牌(碑)、说明牌(碑)。
西安门是明代宫城的四座城门之一,是明宫城城墙的西出入口,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与城东干道两条重要的城市景观到路交汇点的东南角上。规划前残存的西安门隐藏在金城机械厂院内。 2002年,南京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南京西安门广场环境景观设计》。规划拆除其周边建筑与棚屋,使其展现在城东干道和中山东路上,并进行广场环境设计,使该地区的景观风貌得到了重塑,被赋予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的独特内涵。
这几年,规划尝试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特色塑造和居民生活条件改善结合起来,与城市的更新复兴结合起来,为历史文化资源注入现代功能。规划认为对历史文化资源应树立“活保”的理念,将众多历史文化资源组织到城市现代生活之中,结合历史文化资源点建设绿地广场、博物馆、艺术馆、名人纪念馆、特色店等文化休闲设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并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保护与展示利用的良性循环。
在保护基础上规划建设的近代史博物馆成为一座综合性、遗址性博物馆,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高品位、园林式的文化旅游场所。规划广场为市民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并且利用广场地下空间建成地下停车场,配套服务于周边大型公共设施。依托近代史博物馆规划配套1912文化休闲服务区,融历史文化特色和现代时尚风采于一体。
作为历史上十朝都城,南京频繁的城址变迁,造就了老城内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特征,具有资源众多又相对分散的特点。
为放大历史文化资源效应,规划提出通过明城墙、历史轴线、城市景观路、内外秦淮河、特色旅游线路,串联、整合现有分布相对零散的历史文化资源,放大历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利用南京独特的山川形胜、古都格局和水系把南京散落的历史文化资源串起来,形成凸现南京古都特色的一串串项链;利用明城墙、秦淮河水系、城市历史轴线把分散的历史文化资源串联起来,形成一条相互联系流动的旅游线,体现南京古都风貌的整体效应和历史氛围;利用现有的历史风貌比较集中的历史文化保护片区,集中体现南京某个时期的历史风貌,形成张扬城市古都特色的群体效果和历史氛围。
长江路串联了民国及一批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设施。在八十年代的规划中就已经明确了长江路文化街的定位,后来陆续组织编制了《南京长江路文化街城市设计》和 《长江路文化街区景观规划》。规划引导大型文化设施向长江路文化街集中,抓住近代史博物馆、南京图书馆新馆、现代美术馆和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的契机,利用老城环境综合整治的机遇,形成了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一条街”。伴随规划的有效实施,长江路已经成为目前南京极具特色的景观路。
规划坚持通过公开征集,选择国内外高水准设计单位编制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规划,并通过多渠道的公众参与,保证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如门西历史文化街区,由于该地区存在着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但现状建筑极其破败的矛盾,政府对该地区的保护与更新一直都比较慎重。为此,组织了多轮规划和研究,邀请高校研究机构和美国规划协会历史文化保护专家,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门西地区的保护和更新进行规划研究,并将研究理念和结论最终落实到详细规划中,成为规划管理的依据。
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更是历时4年,有百名各类专家和规划专业人员参与的这部规划,在进行若干前期专项研究、制定总体保护与更新规划纲要、落实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若干城市设计和专项规划深化等基础上整合优化而成。
南京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程序中,首先,按照《文物法》要求,做好保护工作;其次进一步完善、完成在编的各项有关规划,按法定程序,认真组织专家评审、市民公示,在此基础上报政府批准;第三,视情制定相应的专项法规、规定,为规划实施提供法律依据;第四,严格依法行政,依据已经完成的规划和法规、规定实施规划审批。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明城墙,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及种种环境特色风貌区都是在这一“屏障”下得以有效保护。南京1989年5月公布施行了《南京市文物保护条例》。1996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该《办法》是我国城市中第一部以古城墙保护管理为内容的专门法规。此外还出台了《南京夫子庙地区管理规定》、《南京市中山陵园风景区管理条例》、《南京市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划。
为加强重要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南京积极推动了重要近现代建筑及其风貌区的保护立法工作。由南京市规划局牵头起草制定了《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草案)》,2006年7月23日该条例已由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3、应用新技术,建立历史文化资源信息体系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南京市规划局和文物局联合以科技为先导,以数字化手段为平台,启动综合整合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和建库工作。并计划将普查的历史文化资源建成信息化数据库系统,并最终纳入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为历史文化资源的规划控制和保护提供相关依据和基础资料。
这次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涵盖了全市11个市区和2个县的市域范围,就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地点和空间、生存环境、周边景观、资源现状、形态、结构、内涵、时代、演变过程、文化价值、拥有者、使用者、管理机构、文献著录等12个类别进行。为增强其权威性,防止“漏报”、“缺报”,特别提出科学性、系统性和标准化要求。目前第一阶段工作已经基本结束。
即将建成的信息化数据库,通过“点(或块)?D表?D图”的方法建立起资源普查和规划保护图则,构建起全面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除建立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详细保护档案,划定每一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的保护紫线和周边控制建设区,明确保护举措外,同时本着最大限度地抢救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原则,将资源调查和保护内容扩充到过去被忽略的区级文保单位、近现代优秀建筑、名人居址、古树名木、地下文物、历史典故发生地等,采用“准文物保护单位”的方法进行保护。
相关文章
- 十堰人大:高质量立法擦亮城市名片
- 珍爱生命手抄报:保障建筑施工安全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误区及建议
- 石狮市福狮景区运营有限公司华山归园田居项目(金曾社区)古建筑构件保护利用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
- 中国数字建筑峰会2022·福建:系统性数字化是建筑业转型的必然之举
- “电影票不能退改”又上热搜!上海暂无统一标准业内人士道出苦衷
- 永春县探索古建筑保护利用新模式修旧如旧让老屋新生
- 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福安:保护古建存放乡愁
- 从万安桥到巴黎圣母院 木质古建保护何以成为世界难题?
- 《对话海思科-如何夯实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直播回放
- 太谷县城内保存最完整的清代老宅里面珍藏有大量宝贝
- 文物、古建筑应该如何保护修缮?这场讲座干货满满
- 北京市历史建筑实施精细化保护管理模式
- 锋远安全安防体系再度升级“保镖原型”李建文教授签约仪式
- 湟鱼洄游:一条鱼的生命传奇
- 梁思成:日本古都的恩人古建筑的“保护神”
- 黄山市部署古建筑安全保护工作 60个古村装监控
- 广州交警公布6套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规范道路交通通行秩序
- 广东:加强体系建设 大力拓展数字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