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国际一流南沙将率先在全省开展未来城市试点——访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副局长杨延
对标国际一流南沙将率先在全省开展未来城市试点——访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副局长杨延
对标国际一流南沙将率先在全省开展未来城市试点——访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副局长杨延,印度古建筑保护,长城古建筑保护,自贡古建筑保护《南沙方案》部署五大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南沙将如何借鉴国际一流标准推进南沙的城市规划建设?各个片区间将如何体现各自特色构成整体的城市形象?如何加快完善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
【编者按】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百日之际,9月19日,广东省在南沙召开了全省推进《南沙方案》实施现场会,进行研究部署、推动落实。作为方案落地的主战场,南沙区各局办、镇街在百余天里做了哪些工作?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近期策划了“落实《南沙方案》——南沙局办主要负责人访谈”系列专题,陆续推出区政策与创新办、工信局、发改局、金融局、统计局、科技局、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等单位落实《南沙方案》的最新构想与举措,记录南沙开发开放的最新故事,敬请关注。
《南沙方案》部署五大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南沙将如何借鉴国际一流标准推进南沙的城市规划建设?各个片区间将如何体现各自特色构成整体的城市形象?如何加快完善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日前,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副局长杨延接受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的专访。
南沙将率先在全省开展未来城市试点 南财记者:《南沙方案》提出南沙要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区规自局在这方面有何谋划并开展了哪些工作?
杨延:围绕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的目标,我局正在积极谋划和推进国际咨询、引进高水平规划设计团队、创新与港澳规划编制合作模式、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未来城市试点,以及探索引入港澳城市规划企业及专业人士准入机制等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一定进展。
一是汇聚国际顶级技术团队研讨《南沙方案》。按照《南沙方案》提出的“引入高水平规划策划设计单位及专家团队参与南沙规划编制、设计研究”的相关要求,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和市规自局正有序推进“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广州南沙空间方案国际咨询”工作,计划从支撑规划决策的专题研究、支撑规划行动的空间方案两个方面开展这项工作。该项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全程技术指导及牵头组织,邀请6家顶级技术团队参加,并邀请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市政交通、产业经济等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对国际咨询相关技术内容进行研讨和指导。
二是开展国际竞赛吸引境外高水平设计机构参与南沙规划建设。我们已开展粤港澳创新合作示范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建筑方案国际竞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建筑方案国际竞赛、广州南沙青少年宫建筑方案国际竞赛以及中科院明珠科学园一期建筑概念方案国际竞赛等,吸引大量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与设计大师参与南沙重点地区和重要地块的详细规划设计工作,如明珠湾起步区城市设计、横沥岛尖景观绿地系统设计与建设指引等等。
三是筑巢引凤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近年来,我们与SOM建筑设计事务所、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艾奕康设计与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孙一民大师工作室等多个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和工作室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吸引了一些设计公司在南沙注册成立分支机构,长期参与南沙相关规划、设计、研究工作。
四是创新工作模式,与香港团队、专家共商共编。2021年4月,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简称“咨委会”)正式成立并设14个专项工作小组。去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高效、高质量完成了粤港深度合作园(港式社区)的控规编制,高水平规划建设粤港深度合作园港式社区,为两地人才提供了“港人熟悉、国际一流”的国际化城市空间环境。
五是抓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为提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融入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今年4月21日,南沙区正式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并组织开展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名录优化工作,新推荐10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为传统风貌建筑。南沙区建立专项台账,明确分工、专项督导,先后完成1处历史建筑、20处传统风貌建筑的挂牌工作,实现全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全挂牌。
六是开展未来城市试点工作。南沙深刻把握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机遇,高水平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在绿色建筑、生态建设、智慧城市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示范,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绿色低碳示范区方面,目前庆盛片区港式国际社区正在上级部门指导下开展“绿色低碳先行示范区”的研究工作。绿色建筑方面,我们将底层管控与试点示范结合,出台了相关技术指引,实现全区新建建筑100%达绿色建筑标准,推行绿色建造与施工,探索南沙特色装配式建筑发展路径。生态建设方面,我们强化南沙湿地、黄山鲁等生态绿核保护,实现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黑臭河涌基本消灭,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新建生态景观廊道240公里、高标准碧道28公里,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广州市前列。智慧城市方面,已实现5G信号全区热点区域全覆盖,城市大脑一期项目完成建设,获颁国内首个自动驾驶企业出租车经营许可证,打造全国首个“一脸通行”智能服务城市。创新研究方面,南沙联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10余家科研技术单位,开展和策划包括《南沙新区绿色低碳城市体检评估》《庆盛片区绿色低碳发展建设规划指引研究》《港式国际社区近零碳建设标准研究》等10余项课题研究。南沙将率先在全省体系开展未来城市试点,努力建设体现世界水准、中国气派、岭南风韵的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
七是探索引入港澳城市规划企业及专业人士准入机制。南沙正在研究制定南沙区港澳地区城市规划企业资质和专业人士执业资格认可管理办法等便利执业政策细则,研究港澳地区城市规划企业在南沙备案后参与南沙规划项目政府采购,促进港澳企业和专业人士在内地便利执业政策的有效落地实施。
打造属于南沙自己城市名片 南财记者:高质量城市建设涉及面广,南沙将如何在各个片区开展具体实践?
杨延:在高质量城市发展目标下,南沙将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打造“绿色低碳、创新活力、智慧高效、文化繁荣”未来城市示范样板,未来将基于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思路,按社区、城区、新区三个层次制定“线路图”,分层次推进南沙未来城市具体实践。
“绿色低碳”方面,通过清洁能源、绿色建筑、交通运输、绿色金融来实现。未来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清洁能源应用占比持续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及二氧化碳排放比显著降低;绿色建造技术的应用深度与广度、装配式建筑占比不断提高;持续配套完善电动车充电设施,不断提升无人驾驶、智能驾驶应用,推进公交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调控合理,提升新能源车占比,深化绿色交通应用;还要从气候投融资、碳排放权、电力指数等方面持续发力绿色金融。
“创新活力”方面,围绕“1+1+3+N”高端创新平台体系及已建成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的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级,建设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枢纽;不断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以科技赋能南沙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实现融合发展。
“智慧高效”方面,通过城市空间可视化和城市数据管理共享化两大功能的构建,推动规划设计的科学化、运营服务的精细化以及施工宣传的可视化;通过区域内云-网-边-端智能融合的南沙区“数字底座”,链接智慧数字基础设施布局,达到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文化繁荣”方面,打造蓝绿交融的城市空间,“四心、两片、多廊、成网”的生态格局保持稳定,结合山海涌田城等资源要素,孕育百年沙田文化、海洋文化、岭南文化、疍家文化、农耕文化,将自然本底与多元文化不断融合;通过整合南沙区优势文化资源,打造“粤港澳文化交流门户、类型多样文旅融合载体”,不断强化南沙未来城市品牌,拓展南沙区域影响力,打造属于南沙自己的面向未来文化的城市名片。
积极打造大湾区城市一小时交通圈 南财记者:借鉴国际一流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对于《南沙方案》中的三大先行启动区,规自局将采取哪些创新举措突出不同片区的特色亮点?
杨延:粤港深度合作园(庆盛枢纽片区)包含两方面创新亮点,一是以“人本”原则聚焦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营造增强粤港居民认同的宜居宜业环境。如引入小窄密路系统,构建交通、门户和生活功能互相配合的街道,融入香港特色的街道生活;尊重沙田围垦场地的自然肌理,将河涌水系转变为社区重要的公共空间;我们还设计引入香港GIC(政府/机构/社区用地)和民心港人子弟学校。二是以“品质”导向优化提升现有标准,汇聚粤港两地规划标准优势。深度借鉴香港建筑密度相关标准,营造出尺度宜人的港式街道空间;引入香港休憩用地(Open Space)的用地标准,增加公共空间活力,创新推出新型产业用地(M9)、政府/机构/社区用地(GIC)、混合功能用地(B/R)等用地分类标准,多元创新提升社区品质。
南沙枢纽片区,我们按照“粤港联合规划设计,借鉴香港标准”的工作原则,对标香港,在规划图则中创新性地引入香港弹性规划理念,采用底线管控+战略留白方式,建立刚弹结合的规划控制体系,将区块内重要交通路网、河涌水系、必要公共服务、市政等基础设施作为底线控制内容,用地规划留白,为项目落地预留弹性。同时,充分借鉴香港优质多元的公服配套标准,结合南沙实际情况,高水平规划合作区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
南沙湾片区,我们按照“显山露水”城市设计思路,先后规划划定了5条都市型、5条生态型山海廊道,按照“底线管控、生态优先”原则严格管控编制范围内具有重要特色和重要资源的地区(特别意图控制区)。同时规划增加了混合用地类型,提升了规划用地弹性。
南财记者:《广州市轨道交通线年)》征求意见稿已公布,与南沙有关的15号线号线备受关注,这些轨道交通将如何与深港、珠澳实现一小时生活圈?
杨延:《南沙方案》提出,要加强与港澳的交通衔接。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正加速互联互通,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日渐成型。南沙新区轨道交通系统由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三个层次组成,其中国铁6条,共计135公里;城际4条,共计84公里;城市轨道10条,共计300公里。区内规划轨道线公里,构建“环+X+射线”的轨道网络,形成南沙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中心区一小时交通圈。
在联通深港、珠澳方面,深港方向,从庆盛站出发,可通过广深港高铁20分钟抵达深圳北,45分钟抵达香港西九龙;从南沙站出发,可通过深茂铁路(在建)15分钟抵达深圳机场000089),通过联络线衔接广深港高铁,可开行40分钟直达香港西九龙的列车。珠澳方向,广中珠澳高铁由广州北站经黄埔、南沙至中山、珠海,目前已经进入建设前的可研阶段,规划在南沙境内设庆盛站、南沙站,通车后可以30分钟内抵达中山、珠海、澳门。南中珠城际未来也将由南沙站引出,覆盖万顷沙南部地区,可30分钟抵达中山、珠海中心城区。
轨道线号线号线陈头岗至番禺广场段已开通运营。未来,22号线南延段由番禺广场至南沙客运港,并预留向东延伸至东莞滨海湾的条件。15号线号线南延段已纳入广州市政府批复的《广州市轨道交通线年)》,我局正配合发改部门,积极争取将15号线号线南延段纳入广州市第四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相关文章
- 文物 “古城对话会”展开南北连线 共同探讨“让古城活起来”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化妆品生产企业“双随机”飞行检查结果
- 寺庙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科普知识
- “米寿翁”的理想之光——古建筑保护大师阮仪三教授专访
- 山东:“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将全面实施
- 智慧消防为文物古建筑保驾护航
- 东阳画水镇陆宅村-古建筑文化
- 窗是屋的眼古建园林保护
- 梁思成:日本古都的恩人古建筑的“保护神”
- 微分享 保护古文物古建筑传承中华文明
- 珠海以古建筑为载体建设村史馆 传承小镇记忆
- 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属于国家所有的纪念建筑物或者古建筑改变用途审批指南
- 江苏新沂三桥村发展样本:守护大运河文化游客十年来增两倍
- 保护古建筑就是在保护人们的生活品质!跨界建筑与时装的“彼伏”品牌创始人陈兴 @ 华丽TALK
- 古建筑专家刘大可:关于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问题的探讨(下)
- 融信打造城市更新标杆项目创新古建保护与融合
- 专家为古建保护建言献策
- 巴黎圣母院与法国体制问题
- 洛阳市《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修正)
- 【履职一年间】于万林: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