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保护

古建保护

博雅山西夏令营 追随梁思成林徽因足迹探访山西最精华石窟与古建

中国古建网2022-11-14古建保护古建筑保护示范
数字化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示范,古建保护考试,博雅山西夏令营追随梁思成林徽因足迹探访山西最精华石窟与古建,数字化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示范,古建保护考试1933年,距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两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开始了对山西古建筑的考察。

博雅山西夏令营 追随梁思成林徽因足迹探访山西最精华石窟与古建

博雅山西夏令营 追随梁思成林徽因足迹探访山西最精华石窟与古建,

  数字化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示范,古建保护考试1933年,距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两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开始了对山西古建筑的考察。

  20世纪30年代,战争阴云笼罩华北大地,梁林夫妇与中国营造学的同僚,以现代建筑学的严谨态度,对中国的古建筑进行大面积田野调查和勘测。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在四赴山西后,他们最终找到了敦煌莫高窟第61窟中记载的五台山大佛光寺,打破了日本学者“中国已没有唐代木构建筑,要看只能去奈良”的妄言。

  迄今为止,山西包揽了我国仅存的三座唐构建筑,以及超过70%的元代以前的木构建筑,堪称中国古建筑博物馆。

  从三家分晋结束春秋,拉开战国序幕;到汉匈对抗,刘邦被围大同白登山;从鲜卑建立的北魏从大同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改革;再到唐高祖李渊起兵太原入主关中,开启大唐盛世。

  世界文化遗产,由拓跋鲜卑开凿于北魏年间的云冈石窟,与洛阳龙门、甘肃麦积山、莫高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山西,既是农耕与游牧拉锯的前线,又是汉文化的腹地,更是是华夏文明熔炉的核心。

  “表里山河”的封闭地形,支离破碎,让山西境内的古代建筑避开战火纷飞、朝代更迭,得以遗世独立。

  也让这片满是故事的古老土地,在经历了千年繁华后,落入工业时代的困境,成为煤炭、重工业和环境污染的代名词。

  中国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结构塔,与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的应县木塔,由契丹人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

  当北京故宫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IP,人们对满清帝王的前朝后寝如数家珍;在汾河两岸,太行吕梁深处,晋蒙边境的荒原上,那些更为古远,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遗迹,一如梁林夫妇初见时那样,亟待世人的重新发现。

  建于光绪年间的八台圣母教堂遗址,如今,与见证了历史风云激荡的长城一起,伫立在晋北的荒原上

  着重于北魏考古和云冈石窟考古研究,合著出版发掘报告《大同南郊北魏墓群》《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

  ,如北京-太原仅需3小时左右;国内其他大中型城市均有航班直飞太原武宿机场;我们将负责接站接机。当晚18:00进行开营仪式及晚宴,请合理规划行程,以免错过。

  时留下了这样的诗句。周成王儿时因一场游戏,将唐国分封给了胞弟虞,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晋。后世纪念虞,依晋水发源处建晋王祠。

  太原晋祠,保有中国现存最早,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的盘龙柱,及唐太宗亲书的中国第一块行书碑《晋祠铭》,被誉为仅次于《兰亭序》的行书杰作

  如今的晋祠,经过历代扩建,号称三千年的祭祀之地。年份层层叠叠,就像脚下的这片土地。

  唐太宗亲笔的行书碑刻,北宋的圣母殿和彩塑,金代的献殿,海内孤例鱼沼飞梁,同处一园的儒释道神庙,以及随处可见的明清遗旧,已然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

  低调的山西博物院,藏在深闺人未识,馆藏文物数量是河南博物院的4倍,一级文物数量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3倍。

  中国最早的毛笔字“侯马盟书”;第一代晋侯燮父墓出土的“鸟尊”,中国最早的“车模”—刖人守囿,具有独一无二鳄鱼纹饰的商代罚酒器“龙形觥”,商代网红“愤怒小鸟”—鸮卣等国宝级青铜文物。

  。自古以来,木材是中国人最为推崇的建筑材料。但比起砖石,虫蛀蚁食、火烧水淹,能够挺立千年的木构建筑世间罕见。

  佛光寺东大殿、南禅寺大殿、广仁王庙大殿,是中国仅存的三座唐代木构建筑。其中佛光寺东大殿是最恢弘雄大,也是唯一的唐代官式建筑。

  难能可贵的是,已经1164岁的东大殿未经后世的重建和雕琢,包括建筑主体、殿内的壁画、彩塑、题记,均为唐代原作。

  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的佛光寺东大殿,被梁思成誉为“第一国宝”,填补了当时国内唐代木构建筑遗存的空白

  都说斗拱是中式建筑的精髓,而“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唐构的典型特征,东大殿斗拱的断面是晚清建筑的十倍,殿檐探出近4米,是宋代以后的建筑中所看不到的。

  时年32岁的林徽因与“宁公遇”--东大殿主持建造者的塑像合影,她对梁思成说“我真想在这里也为自己塑一尊像,让林徽因这位女弟子永远陪伴这位虔诚的唐朝大德仕女,于这肃穆寂静中盘腿坐上一千年”。

  梁思成写过一篇文章,从题目里我们便可看出佛光寺的精彩:《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荟萃在一寺的魏、齐、唐、宋的四个孤例,荟萃在一殿的唐代四种艺术》。

  梁思成著作中,对建筑结构有详尽的剖析和示意。我们将通过搭斗拱的方式,加深对木结构建筑的认识。

  的美,它的全称是佛宫寺释迦塔,建于965年前的辽代,高达66米,相当于20多层现代楼房的高度。是全世界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古建。全塔3000多吨木制构件,不用一钉一铆。

  巨塔建成后70年,大辽覆灭;126年后,金代大书家王瓛为它挂上了“释迦塔”的身份证;367年后,明成祖朱棣北伐凯旋,登塔四望,志得意满,亲笔“峻极神工”;木塔自建成起,历尽40多次地震,无数次的电闪雷击;1926年,阎锡山与冯玉祥在此大战,870岁高龄的释迦塔中弹两百余发,依旧岿然不倒。

  据梁思成统计,整塔用了五十多种不同形式的斗拱,环塔仰望,状如“百尺莲开”。他在写给林徽因的信中说到:“这塔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它曾是北魏都城、辽金陪都、明代九边重镇之一。从东汉末到隋朝建立的近四百年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政权林立,征战不休。其中,来源于大兴安岭的鲜卑人逐渐崛起。

  公元386年,鲜卑中的一支部落——拓跋鲜卑统一北方,在盛乐(今呼和浩特附近)建立了北魏王朝,之后迁都平城,即今天的大同。

  尽管大同作为都城只延续了95年,但在其后的历朝历代,它都是北方政权必争之地。后人总结:

  在大同古城中,有两座极为重要的辽代寺庙——善化寺与华严寺,它们可谓大同庙宇“双璧”,支撑起了令人仰视的终极木构。

  不同于多数佛教寺庙的朝向,大同华严寺是坐西朝东,这与它们建造之初的辽有关。辽是契丹人建立的王朝,契丹人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的原始崇拜是太阳,他们认为人类拥有的一切是太阳给予的,所以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朝着太阳升起的东方朝拜。于是,这座恢弘的寺庙也带上了信仰的历史色彩。

  善化寺可追溯的历史要比华严寺悠久,初建于唐,现存主要建筑是为金代遗留,保留了唐代风格,利用高台抬高建筑建筑,使得院落错落有致。

  善化寺总体规模小于华严寺,虽然没有华严寺名气大,但其现存主体建筑均为辽金原构,寺院中几乎没有夹杂明清后建筑,建筑群的统一性胜于华严寺。

  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以2018年为例,中国煤炭产量占全球总产量47%,中国也消耗了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支撑了全国80%以上的发电量。就煤炭储量而言,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煤炭储量国。

  山西作为中国最重要煤炭基地,平均年产量占全国1/3,出口量占七成以上,可以说山西是不折不扣的“煤老大”。煤炭,也成为山西的一个符号。通过山西,了解煤炭产业再合适不过。

  在大同,我们选择了一处既能亲临现场,又能保证安全的大课堂——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在原有矿山经过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后,对公众展示矿区和矿业生产遗迹。这里也坐落着大同煤炭博物馆,我们穿过博物馆,进入到矿井下,循着安全通道,一座煤矿核心的生产流程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北魏这样一个于杀伐中崛起的剽悍政权,却创造出了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的第一个巅峰。

  在鲜卑人征服了北凉和西域后,中国迎来了第二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高潮,大量佛教僧侣和能工巧匠进入王朝的首都。和他们一起到来的,是大量印度、西域乃至欧洲的艺术形式。

  云冈早期造像受到西域和犍陀罗艺术影响,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审美偏好和豪放气度,面容饱满、高鼻深目、身材健硕,被称为“西域-拓跋风格”

  上承两汉、下接唐宋,战争与融合是南北朝时期始终的主题,漫长的变革成就了唐朝的辉煌,而

  随着对汉文化的吸收,云冈石窟的造像风格逐渐转向中原门阀士族的审美取向,晚期形成“秀骨清像”的特点,表情温婉、清风寡欲、超凡脱俗。

  云冈石窟,代表着公元5世纪世界雕刻艺术和石窟开凿技术的最高水平,甚至反向影响了开凿时代更早的莫高窟,标志着佛教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

  虽然开凿整个石窟仅用了60多年,北魏也只存在了100多年,但其融汇与创新的方法论,对中国石窟与造像艺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933年,梁思成和中国营造学社将云冈石窟定为山西之行的第一站。他说:“在云冈石窟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国艺术固有的血脉中忽然渗入旺盛而有力的外来影响:它们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波斯、印度,它们通过南北两路,经西域各族和中国西藏到达内地。这种不同民族文化的大交流,赋予我国文化以旺盛的生命力。这是历史上最有趣的现象,也是近代史学者最重视研究的问题。”

  在云冈研究院,我们将跟随文物修复大师,参观可移动文物修复工作现场,学习用石膏做浮雕翻制作品,并带回收藏。

  从上世纪30年代,梁思成等人对山西古建进行系统调查,留下珍贵的测绘手稿,到后来大同城市发展理念受到“梁陈方案”的启迪有了“一轴双城”的规划。可以说,梁思成对于山西古建筑的研究付诸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后来很多的保护和修复工程也有赖于其翔实的文字和图录,这些资料成为为山西古建保护与复兴重要的历史考古依据。

  今天,在大同市东城墙脚下,有一处沉于地下的仿古院落,这里坐落着梁思成纪念馆。

  通过这座纪念馆,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这位民国建筑大师的生平,以及他和夫人林徽因对古建筑研究保护的贡献,也可以借此对本次山西古建巡礼做一个梳理和总结。

  长城,自战国时期诞生,到明王朝结束的两千多年间,修建的总长度超过了两万千米,贯穿今天中国的15个省份。

  然而多数人对长城的认识局限在北京砖结构城墙,却忽略了其以西山隘中的古老城墙和堡垒,它们饱经沧桑却屹立不倒。

  。比起那些家喻户晓、威猛高大的砖筑同胞,他们以更接近原始和本质的状态,默默伫立在塞北荒原上,低调、雄浑、苍凉。

  这里对我们的意义,是行程的终点,也是起点,一如对那些曾经南下或北上,消失在宏大的叙事里,却流淌进我们血液里的人一样。

  *请在报名成功后7天内补足尾款,超过7天自动取消名额,定金原路退回1. 开营前20天取消,可退还全部费用;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