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千年古巷的“破茧成蝶”之路 仁丰里走出保护利用新路径
扬州千年古巷的“破茧成蝶”之路 仁丰里走出保护利用新路径
扬州千年古巷的“破茧成蝶”之路 仁丰里走出保护利用新路径,古建筑体现中国文化,古建筑保护所,建筑文化杂志今年中秋小长假,扬州广陵区汶河街道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再度登上各大主流媒体,仅央视新闻频道就集中报道6次。从端午、七夕,再到中秋,仁丰里变成了一幅幅图片、一段段视频、一个个文字,被扬州市民、外地游客“晒”在了微信朋友圈,争相以打卡仁丰里为傲。仁丰里火爆“出圈”,不是“突然的自我”,而是10年“文火慢炖”后“必然的成果”。
2013年,“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设施改造”被纳入“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国家550万元的专项资金加上扬州市1295万元配套资金带来了保护利用的新机遇。10年来,汶河街道党工委探索了一条“微更新、强文化、集民智、可持续”的保护利用新路径,仁丰里保留唐代里坊形制和居民空间肌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吸引6000万元的社会资本,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撬动了街区业态新布局。
——坚持微更新“主构图”,让古街更有力度。以居民更新意愿为主导,以古城宜居舒适为目标,修缮传统民居建筑33处,整治街区环境,沿线弱电杆线全部下地,修复破损路面约2600平方米,铺设燃气管道约450米,新装路灯30余盏,增加监控40余处,提升市政公用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以“文火慢炖”的态度留住原居民、延续烟火气,让街区“气质颜值”与百姓“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运行强文化“主笔法”,让古巷更有气度。去年以来,创新开展“仁丰里民俗文化集市”18场,打造文化游学项目27个、“仁丰里研学线条,对内丰富底蕴,对外扩大影响。通过收租储,引入文创空间、大师工作室、服饰配饰、轻食餐饮等业态,持续打造文化特色鲜明、功能设施齐备、场所活力充沛的复合型文化街区。目前街区共有各类空间51处,其中非遗文化工作室27家、特色民宿6家、茶咖轻食10家、公共空间8家。
——晕染集民智“主色调”,让古城更有温度。数次邀请既有理论研究高度,又有实践经验的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以及文化专家,共同研究改造方案,提高设计水平。持续推进“最美画境”“萤火点亮古城行动”“我家大门常打开”等活动,招引不同类别的文艺家及民资进入,自带设计方案、自带文化项目、自带投入资金,进行自主改造并运营。组织文旅产业负责人成立街区文化产业联盟,让他们通过这一平台,积极参与到店标个性化方案设计、文创集市组织、文创空间整合发展等活动,群策群力,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共同管理。
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不但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扬州东关街、彩衣街的保护利用新路径,也使得扬州的古巷“微更新”有了自己的独特味道。正如《新闻联播》在报道中点赞:仁丰里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体验了劳动智慧之美;《光明日报》则点评:让年轻人把更多的非遗带回家,也把绵长的文化精神送到更远的地方。这条千年古巷,满满都是书卷气、烟火气和孩子气,这些,也是仁丰里打通“任督二脉”,频频上热搜的“流量密码”。
十年磨一剑,出鞘必锋芒。2021年9月,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项目类一等奖。国内知名历史文化保护专家学者共同点赞街区改造,认为“仁丰里模式”完善了地下基础设施的“里子”、提升了古城百姓宜居生活的“里子”、保住了古城烟火味市井生活的“里子”、营造了文脉深深的文艺特色的“里子”,兼顾了原住民的生活与新业态的发展,已具备现代化国际化街区治理的先进理念。这意味着扬州古城保护工作得到学术界肯定,保护利用水平走在了前列。
汶河街道党工委书记钟蕾表示,按照“让古城兴起来”的工作要求,近年来,汶河街道党工委“螺蛳壳里做道场”,统筹古城保护与利用,协调居民生活与生产,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整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努力保存、延续和彰显“古色古香、原汁原味、市井市民”的古城历史空间、街巷肌理、建筑风貌、文化遗存,使之成为看得见发展、留得住乡愁的古城老街。
将仁丰里作为一个可以触摸、可以感知的街区历史陈列博物馆来打造,尽可能留住历史的记忆,留住原貌,留住岁月的痕迹,同时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
在整体保护古城空间肌理和传统风貌的基础上,改善街区原住民的居住条件,留住了原住民,延续了古城小巷的生活氛围,保留住了活态的历史。摒弃以往“穿衣戴帽”式改造方式,引导居民、投资人按照传统风貌要求,修缮质量差的房屋,整治风貌不协调的房屋,在保持建筑尺度、材质、色彩等外观与街区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鼓励他们根据不同的使用、审美需求在内在功能和外观细节上进行个性化设计,让更新后的街区建筑能达到“和而不同”的效果。
对老民居及沿线的历史建筑,包括老墙砖、老门楼、老电线杆都予以保护,恢复沿街房屋铺搭门,精心设计老街彩绘,增设街巷小景点等,保留住仁丰里的“原貌、原住、原味”。
因地制宜,打造适宜人居的公共环境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空间。在街巷公共空间提升中,对包括老砖墙、老门楼和部分水泥饰面外墙、少量废弃的电线杆等留有老街发展历史信息的载体都予以保护,完整保留不同年代的记忆。同时用彩绘、艺术装置等多种形式增添巷内景观,还原老巷生活场景,追寻古街市井记忆。2019年5月,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在考察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作后,在“城市规划学刊”公众号发表文章,指出其特色空间“如同一颗颗的图钉牢牢地把扬州古城钉住,使古城的肌理和风貌不会遭到破坏”。
将短期突击性工作改为长期滚动式推进,将全面开花大拆大建改为先易后难的逐步推进,对原住民不是驱赶而是邀请鼓励参与和等待参与;使产权所有人能够分享街区振兴后不动产升值带来的红利,大大提高了通过改变房屋功能、提高利用率振兴街区的可能性。
仁丰里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建设,而是在整体性系统性前瞻性的高水平策划下,在总体蓝图确定的前提下,科学地分阶段分期建设打造的系统项目。这10年中,我们用心地做,慢慢地打磨,慢工出细活,不急躁,不急功近利,以不断完成阶段性目标为荣。鼓励街巷两侧发展传统商住混合功能,保留小卖部、小吃店、理发店等传统社区小型商业和服务设施,新增24小时城市书房、老字号、非遗文化空间等新兴业态,引导居民自发开设小型民宿旅店,为社区增添发展活力。通过对闲置民居统一进行收储、置换和利用,有效整合零散的闲置资源,每年为仁丰里居民增加直接收益300余万元和房产的稳步升值空间,进一步调动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促进了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
探索“收租储”新模式,租用收储居民闲置房源、把控业态,招引不同类别的文艺家及民资进入,自带设计方案、自带文化项目、自带投入资金,进行自主改造并运营。
通过部分减免房屋租金和设立产业准入制门槛、文旅发展奖励资金等政策,鼓励居民和投资人发展特色民宿和雕版印刷、古琴传习、剪纸、线装书和古建筑木模型制作、老照片收藏、文艺沙龙等文创产业,避免古城利用的过度商业化和同质化。利用收储用房改建仁丰里社区微型博物馆,新建4处口袋公园,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持续开展文化旅游推介活动,推动园林式民居向游客开放,组织诗词采风、诗词大赛,编印文学内刊,开展文创集市、专题微散文和诗歌征集等活动,通过文化展示打动人心、触动乡愁。
以基层组织为核心,探索建立公共参与街区管理的新模式,让街区由“网红”变“长红”。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离不开生于斯长于斯的民众,离不开政府的公共服务投入,离不开可持续的社区营造,离不开这方水土滋润的文化根底。由区政府负责整治规划的制定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市级相关部门负责政策、技术指导,街道办事处负责整治项目的组织实施。居民或投资人负责业态确定、房屋修缮和经营项目的运营。建立起居民代表和城建、法律等专业人士多方参与、共管共治的街区营造站,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空间、商铺为载体,推动卫生、社教、养老等公共服务项目高品质实施,构建“生活+社区配套”“生活+文化旅游”“生活+活力业态”等有机交融的街区生活形态,以“生活+”实现“生活佳”,让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栖居、文脉可触摸,打造古城保护利用新标杆。
仁丰里西侧入口,毓贤街8号,清代学者阮元的家祠。“从高高的门槛跨过去,推开‘太傅文达阮公家庙’的这扇大门,我们整整花了7年。”汶河街道原文化站站长庞建东说,阮元家庙2008年修缮,2012年竣工,此后闭门谢客7年。为了让更多游客认识仁丰里,汶河街道党工委积极与阮元家族、扬州名城建设公司沟通,让阮元家庙敞开大门,恢复其历史文化遗存功能。
从阮元家庙这扇门走进仁丰里,文选楼、旌忠寺等文化景观也开始进入游客视野,激发人们探寻的兴趣。在700米长的仁丰里主干道上,53家非遗文旅商户让深藏在古城中的非遗文化,通过学、品、游、购、娱等形式得到活态传承。其中,“格桑花”里的朗诵会、观影、作品研讨、曲艺分享活动,为“文化深处”的仁丰里模式注入第一滴“新鲜血液”。
坐落在七巷的梧桐院,过去是蔬菜公司闲置的办公场所。经汶河街道党工委的引导注入社会资本,投资人三次出手,花三百多万元盘活多处公房资源打造非遗主题的民宿空间,让游客无意间领略文化的精彩。
梧桐院负责人柏岐凤说,仁丰里本身是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丰厚的文化底蕴促使她选择并且扎根于此,她也相信这份“文化土壤”能够培育出别样的花朵。文化走进生活,就像鱼儿回到水里,其乐无穷。在这里,文化自信正为人们提供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现在我们正在举行‘仁丰夜话’活动……”中秋前,社区组织仁丰里文化产业联盟探讨中秋活动如何开展。他们是居民商户、也是文创大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更像是一个抱团取暖的“小巷经济共同体”。
金木空间店主冯韬认为,社区给各个商户、工作室提供的这个议事平台,让大家能够面对面交流,更迸发了一些创意和灵感。2019年,青年微型古建模型设计师冯韬和妻子金蕾共同决定:在仁丰里租下一间民房,开启了“诗意”的创业之路。
历史文化街区怎样留住年轻人?扎根小巷的文化创业者们最有发言权。五年前,偶然木偶工作室负责人丁诚程从教育行业辞职创业。可疫情反复,好不容易积累的人气始终上不来。
创业维艰,丁诚程开始怀疑曾经的选择。可半年过去了,房租一直没有收,汶河街道党工委还不断派人上门提供在线教学方案,让她一下子感受到了温暖。一次次的“仁丰夜话”让年轻“创客”们聚在一起,开创互助互鉴的矩阵式创新创业模式,直到市场复苏,巷子里又多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走在仁丰里,鱼骨状的街道充满了历史的味道。整洁的路面曲折蜿蜒,仿佛带人走进历史深处。周边的房屋不再是破败的危房,经过多年的微更新,颇具园林风格的小屋立于街巷两旁,生活在其中,好不自在。
“给我多少钱,我都不会卖的。”仁丰里82-1号,一座古典园林式的宅子。房主张呈生继承了这套从祖上传下来的房子,几经改造,如今院中种满花草。吊兰、天竹郁郁葱葱,茶花含苞待放,一片世外桃源的模样。“我家大门几乎白天都是打开的,游客经过看到我家的园林都想进来看看,可以说我这也是仁丰里的一个景点。”张呈生言语中颇为自豪。
在仁丰里,像张呈生家这样的老宅子有不少,经过自身的改造后,不仅满足了基本的居住条件,更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号门前,经常会摆出枇杷、柿子和橘子,让市民、游客吃在口中、甜在心里。“尝鲜自取”四个大字让大家不禁疑问。住户胡博文释疑,家里种了几棵果树,只要结满成熟的果子,便摘下一些与市民、游客分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就是仁丰里的“待客之道”。
10年来,汶河街道党工委接力建设仁丰里街区有机更新项目,建设好扬州美丽宜居、共享善治、热情文明的“城市客厅”,得到广大街区原住民的积极支持、踊跃参与。“我家大门常打开”,就是群众的自发之举。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成了古城的“义务导游”,越来越多的民居成了古城旅游的“免费驿站”,而生活在“城市客厅”的原住居民也越来越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相关文章
- 建筑遗产保护:极早期烟雾探测在大型文物古建中的应用研究
- 又见古桥“破坏性修缮” 责令停工还要严肃追责
- 筑讯商城领行业之先:全球性建筑供应链生态服务平台正式开放
- 天津儿童心理门诊 还在担心孩子沉迷网络?把握这三点让你和孩子都健康上网…
- 福建首家建筑文化博物馆落地永泰
- 农发行金溪县支行再投2000万元旅游扶贫贷款助力乡村振兴
- 玉门文旅:积极开展文物法律宣传进社区
- 标讯)2022-2024年度家具软装供货及安装战略合作(第一批)招标
- 数字银行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数字银行
- 荫余堂的故事——中国古宅在麻省
- 历史建筑12丨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更新路径初探
- 2022-2025年中国建筑保护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日本的奈良与群鹿到底是养活了谁?
- 枣庄台儿庄大战旧址古民居抢险加固工程完工
- 那些让人恋恋不忘的历史建筑及其保护
- 热烈祝贺“福安黄氏祠堂”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追迹攻略 山东青岛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录
- 南京金陵兵工厂旧址A1、A2文物本体保护修缮设计公开招标公告
- 又见奈良上影节全球首映
- 一座绝美的建筑群:新CBD的“现代中国风”即将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