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筑设计

古建筑设计

泉州西街如何改造 古建筑专家:建地下综合管廊

中国古建网2023-04-20古建筑设计古建壁纸手绘
龙溪古建彩绘,古建壁纸手绘,明朝古建彩绘,泉州西街如何改造古建筑专家:建地下综合管廊,龙溪古建彩绘,古建壁纸手绘,明朝古建彩绘泉州的文化,怎么看都不厌。每周末,我都要到市区的各个景点逛一逛。有时,就跟在旅游团队后,听导游讲解。每个

泉州西街如何改造 古建筑专家:建地下综合管廊

泉州西街如何改造 古建筑专家:建地下综合管廊,

  龙溪古建彩绘,古建壁纸手绘,明朝古建彩绘泉州的文化,怎么看都不厌。每周末,我都要到市区的各个景点逛一逛。有时,就跟在旅游团队后,听导游讲解。每个导游说的都不太一样,可能都不够全面,这些碎片整理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最喜欢的还是西街。每条巷子,就是一段故事。每座古建筑,都有自己的灵魂。没了西街,泉州的文化就没了灵魂。

  最初开客栈,就是希望能打造一个交流泉州文化的平台。所以,我最喜欢的就是,每当有游客来时,向他们推介泉州文化。当这些游客真正读懂泉州时,我心里会特别高兴。有空时,我就给他们当免费导游,带他们宗教游,或是徜徉在西街的小巷子里。

  这几年,西街虽然也陆续有酒吧、客栈进驻,但业态还不够丰富。希望未来,这里能多增加一些丰富的业态,比如带有闽南元素的咖啡馆、小酒吧、小剧场民俗互动表演等。这样,游客们能吃在西街、住在西街、玩在西街,真正留住游客,用心感受西街的美。

  这些业态的经营者最好是喜欢泉州文化的一群人,价格平价,让穷游的人也能接受。当然,政府也要出台政策扶持,给经营者生存的空间。未来,这些经营者可以反哺成为泉州文化的推介者。

  我在西街住了快30年,家就在古榕巷。我喜欢西街,因为这里“最闽南”,这里“慢半拍”的生活,让我们很自在,也很自恋,不想发生太多改变。

  特色小吃还是要原地保留,因为这些古早味小吃,会勾起老泉州人的“馋虫”;零散的香烛纸店虽然不多,但对信佛的老泉州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还有各种自制果仁的商铺,味道很赞,游客都喜欢买……

  旧馆驿周边那块,是最原生态、最具有代表性的,只能按照原样修修,不能大改,要让游人感受到闽南文化的魅力。

  在古榕巷周边,可以开些古厝茶馆、个性旅馆、南音社、木偶社和小超市等,这样才会有生活趣味,也会吸引更多游客。

  西街北边角落那边,保存得好的老厝不多,都是些租房,可以成片开发,但也不能修得太现代化,否则会有点突兀。

  我在西街有个摄影工作室。对镜头下的西街,我倾注了太多感情和感觉,一巷一景、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再熟悉不过。

  我喜欢在西街行走,喜欢看西街街头的热闹,纯朴居民间互相招呼;喜欢西街的韵味,厚重但不张扬;喜欢西街的别致,每栋建筑堪称艺术品……对西街的理解,我比别人看得更深。

  我认为,西街应该是远古泉州的一个“翻版”。古民居旁有民宅,民宅边上伴着古民居,这样才是生活、才有味道,才更亲切。每栋建筑都是西街的一个“细胞”,西街街头尽量不要发生太多改变,旧就是有沧桑感,就是千年古街的缩影。但不能破,要及时整修,要干净整洁。

  我的构想是,要将每栋建筑进行登记,好的要原样进行保留,如果有破损,要请专业古建筑维修机构进行修缮;如果确实不能进行维修的,能否在原址进行重建,古城民居核心保护区,就应该有非凡的举动。

  西街变与不变,倾注着老西街人太多感情,如果能让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又不影响西街的远古味,这个方案是最可行的。

  我是85后,老泉州,学的是产品设计,经常会策划设计一些泉州文化的文创产品,比如台历、伴手礼什么的。

  西街,我俩缘分不浅。很多朋友要么住在西街,要么在那开小酒馆、茶社、工作室,三天两头往西街跑,因此对它有份特别的情感。

  总体来说,西街还是蛮OK的。富有怀旧感,尤其是现代人生活节奏那么快,西街是心灵的驿站。

  我的大学老师就常跟我说,在西街你能找到泉州的古味道,要多去拍些照片,那是你的灵感发源地。美中不足的是,西街缺乏现代化的基础配套设施,比如排水、供电,一家店面起火,就成片遭殃,这些都急需解决。

  有人建议西街应多引入一些业态,个人觉得西街不要过度商业化。泉州古韵味的东西已不多,西街应尽量保留原汁原味,否则,今后只有在博物馆才能见到以前的泉州,那该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呀。真要引入业态的话,可适当做一些,业态慢慢提升。(海峡都市报闽南版两会报道组)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