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文博行业发生哪些大事!
这周文博行业发生哪些大事!
这周文博行业发生哪些大事!,园林古建测绘,中式古建彩绘,古建彩绘原料■?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共同颁布《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向全国考古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习指出,100年来,几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17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开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1921年10月,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遗址发掘,揭开了中国现古学的序幕。(新华社)
10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赴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专题调研对口帮扶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乡村振兴和对口帮扶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充分发挥文物行业优势,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国家文物局对口帮扶地区乡村振兴事业深入发展。
李群考察了时庄遗址和太昙陵等文物保护单位,详细了解文物保护管理状况和国家文物局支持情况,深入时庄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看望慰问国家文物局挂职干部和驻时庄村,听取对口帮扶工作意见建议。李群强调,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坚决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依托文物资源优势,做好乡村发展振兴总体规划,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乡风文明。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和莫高精神,国家文物局挂职派驻干部要以脱贫攻坚英模为榜样,扎根基层倾情奉献,深入群众苦干实干,着力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以饱满热情积极投身派驻地区乡村振兴事业。李群表示,国家文物局将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对口帮扶、推进乡村振兴安排部署,继续全力支持淮阳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助推国家文物局对口帮扶地区乡村振兴持续深入发展。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周春艳一同调研。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室、有关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调研。(国家文物局)
近日,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共同颁布《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部署文物修复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10月19日,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介绍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等相关情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国家文物局人事司相关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主持发布会。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工作的通知》(办产业发〔2021〕123号),经地方申报、省厅推荐、合规性审查、专家评审、舆情风控、实地考察等方式,拟确定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等120个项目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公示附后。
10月17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之际,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仪式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举行。
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北6公里的仰韶镇仰韶村,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核心分布区的重要遗址。1921年该遗址的首次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因此地而得名。
仰韶村遗址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公园于2017年12月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为2020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规划总面积约2800亩,规划总投资3.2亿元,其中重点保护区的文保项目和文物展示项目占地900余亩,完成投资1.6亿元。
遗址公园将仰韶文化博物馆、发掘纪念点、文化层断面、考古展示区等景观串点连线,形成“一中心(游客服务中心)、两环(仰韶环壕、龙山环壕)、三广场(韶源广场、韶乐广场、韶华广场)、四点(先后四次发掘纪念点)、五园(考古展示园、考古体验园、聚落模拟园、仰韶陶醉园、韶脉水乐园)”的展示结构,突出展示仰韶村文化遗址考古成果的纪念性、遗址展示的真实性和遗址环境的完整性,着力打造集文化遗产保护、价值阐释、遗存展示、考古纪念、科学研究、科普宣传、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考古遗址公园。(国家文物局官微)
近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获北京市政府批复同意,北京名城保护工作掀开新篇章。《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具体目标,梳理出主要任务清单和政策体系,提出探索文物腾退、保护利用和开放政策,适时多领域、分批次公布各项保护对象、保护名录等。
今年3月1日,新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施行。《规划》将贯彻落实《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完善实施政策体系作为未来5年工作的重点。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任务包括: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取得更大实质性进展,提升长安街沿线建筑界面和公共空间品质,加强历史水系保护与恢复工作,推动老城平房院落申请式改善,加强三山五园本体保护,恢复圆明园大宫门、功德寺等重要节点历史格局,建成三山五园艺术中心,建设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一期工程,推进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项目,建设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等。
《规划》整体对接国家战略,立足于“都”谋划北京名城保护与发展。围绕中轴线申遗和老城整体保护、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打造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典范区域。围绕大运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形成一批中华文化重要标识,实现大运河博物馆等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围绕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形成琉璃河遗址、圆明园遗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等一批国家级大遗址资源。围绕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保护更新,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和谐共融。以首善标准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展示北京革命活动的壮阔历史,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中国文化报 欣文)
10月19日,以“汉字文化与世界文明”为主题的2021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开幕,来自33个国家的196人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共襄盛会。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的故乡。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发挥安阳汉字圣地的独特优势,以汉字为媒讲好中国故事,打开让外国朋友“看懂”中国、“听懂”中国、“读懂”中国的一个窗口,展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互动与融合,服务河南文化强省建设,助力安阳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区域文旅融合发展中心。
10月19日上午,在甲骨文发现地——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广场举行了开幕式、校(企)地签约暨“汉字文化与世界文明”主论坛。与会嘉宾体验走进历史深处开展文明对话的历史纵深感。
当天下午,举行了以“文化遗产中的文字转化”和“美美与共:汉字国际传播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为主题的专题学术平行论坛。
10月20日上午,2021“甲骨文杯”国际学生“我与汉字”演讲大赛决赛暨颁奖盛典。参赛选手在赛前来安阳进行实地调研,9所参赛高校分别深入安阳市9个县(市、区)企业、社区、学校、乡村等不同领域开展实地考察调研。以在安阳实地调查收获为题材,围绕汉字“乡”,讲述汉字里的中华文化和在中原大地感知到的“五色”(古色、红色、绿色、蓝色、炫色)故事,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向世界介绍线字酷—“司母戊鼎杯”国际汉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暨评选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参赛作品在大会举办期间展出,与会嘉宾、艺术设计代表和广大市民都将为作品投票。
10月21日,与会嘉宾将乘车赴林州进行经济社会发展考察,感知红旗渠精神和安阳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大会期间,在安阳历史文化街区仓巷街还举办了以汉字为主题的高端汉字文创展示,举办“汉字艺术设计”“汉字思维”公开课以及安阳本地音乐人原创音乐演出等市民参与的文化活动,与市民互动,打造汉字嘉年华。(人民网)
到2025年,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分别达到105平方米、289平方米,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
到2025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营业总收入超过5000亿元,建成3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进一步突出。
近日,湖南省委宣传部印发了《湖南省“十四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通知,一起看全文。
在纪念中国考古学诞生百年之际,山东省涉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日前在济南召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书记宋建忠,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副局长王廷琦,著名学者、山东大学海洋考古中心教授姜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林留根,我省首位水下考古潜水员、青岛市博物馆馆长邱玉胜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成立大会。来自全国60余家文博单位、科研机构100余人参加会议。
王廷琦在成立大会上讲话,要求学会始终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扛起时代使命,拿出实干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山东涉水考古工作。要始终坚持科研技术引领,积极开展科技考古,提高考古工作发现和研究能力,抓好涉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水下考古等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提高涉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水平。
山东省涉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学会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涉水文化遗产社会组织,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馆员刘延常当选理事长。(潇湘晨报)
10月15日至12月31日,为落实西藏自治区政府“冬游西藏”举措,布达拉宫执行预约免费参观惠民政策,在此期间游客可在布达拉宫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上提前一天预约次日的参观门票。(西藏自治区文化厅)
近日,那曲市文化和旅游综合行政执法队隆重举行揭牌仪式。那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东升出席活动并致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领导出席活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化和旅游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等4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了揭牌仪式。
杨东升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有力指导下,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六、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为抓手,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杨东升希望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紧紧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探索,主动作为,以“地球第三极”品牌为引领,依托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极地那曲·天际之旅”品牌,不断完善和创新执法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奋力开创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
揭牌仪式上,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左洪勇宣读了《关于设立文化和旅游综合行政执法队的通知》,并宣布市文化和旅政综合执法支队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区文化厅 )
2021年10月24日,中国博物馆协会陶瓷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举行。中国博物馆协会陶瓷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博物馆协会下属的专业委员会,接受中国博物馆协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该专委会的宗旨是:团结馆藏陶瓷文物丰富及研究能力强的博物馆以及陶瓷行业相关人士,以奉献、创新、协作的精神,加强合作和交流;对博物馆的陶瓷及其他相关文物进行研究与交流,以合作研究、展览交流、学术会议、出版专业刊物、建立行业标准、建设网络交流平台等形式,提供相关工作的咨询、培训和服务,促进中国博物馆在陶瓷文物的收藏、保护、展览、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方面的进步。
展,首次全面系统展示《史记》中的提到的被做成肉干的噩侯所在的——噩国历史。
为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85周年。10月19日,在鲁迅先生逝世85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北京鲁迅博物馆举办了以“鲁迅的道路”为主题的“鲁迅生平陈列”展览重新开展仪式。
为迎接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85周年,该馆党委立足实际决定对“鲁迅生平陈列”进行改陈,提前谋划、筹措资金,组织精干研究团队赴其他鲁迅纪念馆调研、编写展览大纲,实施展厅基础性提升改造等。在实施阶段,为配合党史学习教育、应广大观众要求,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除了主展厅关闭进行提升改造、布展外,北京鲁迅博物馆馆区、鲁迅旧居仍坚持对外开放,同时积极引进与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相关的展览,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展览汇聚518件文物展品和600余幅历史图片,以雕塑、绘画、场景复原为辅助,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叙述鲁迅生于绍兴,求学南京和日本,归国后辗转杭州、绍兴、南京、北京、广州、厦门、上海的经历,展现其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卓越成就,彰显其甘于奉献的“孺子牛”精神和敢于斗争的“硬骨头”精神。展览亮点纷呈,比如用鲁迅的诗句和名言作为每个小专题的标题,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鲁迅的文章滚动播出为观众提供延伸阅读,设置鲁迅求学阶段教材讲义知识答题让观众更好地进行互动交流等。为配合新版“鲁迅生平陈列”,该馆还将陆续推出线上线下活动及新型文创产品。展览一经对外开放,就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兴趣,前来参观见学、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社会团体和观众络绎不绝。 (国家文物局 马海亭)
高校博物馆是大学深厚底蕴和学术积淀的重要标志,也是大学历史传承和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10月21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物馆筹建启动暨首轮专家咨询会议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古北校区举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正式启动博物馆建设并成立筹建专家咨询委员会,首批专家顾问由多位国内博物馆领域专业人士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友组成。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副主席、国际博协研究与交流中心(ICOM-IMREC)主任、中国博协副理事长、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来顺,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党委书记、长三角会展研究院联席院长、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名誉主席陈先进,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吴晓力,西交利物浦大学博物馆馆长徐欣,震旦博物馆执行长黄圣智,上海博物馆陈列设计部设计主管杜超,博物馆头条主编折彦龙,校友代表刘绥芝等9名专家获聘成为首批咨询顾问。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汪荣明表示,高校博物馆不仅承担学校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任务,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广泛的公共社会服务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将打造一所有特色、有专属风格的博物馆,未来的运营过程将采用馆校融合的模式,结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专业特色、学生培养、教师发展以及校友贡献,共同推进博物馆的运营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高校博物馆是推动改革创新、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阵地,在学校教育研究和社会公众知识科普过程中都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与会专家就国际视野下的高校博物馆筹备建设全过程进行了专业解读,就国内高校博物馆运营发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物馆发展定位、目标愿景、建馆实务等分别发表各自的观点,并就博物馆近中远的运营规划和品牌传播展开创新对线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首次提出筹建博物馆的设想,明确要立足长远,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博物馆建设,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工程。博物馆筹备小组对全国百余座高校博物馆关键参数进行梳理,对部分博物馆进行案例撰写,听取了多方意见与建议。本次专家咨询会议召开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物馆将分阶段加快推进博物馆选址、藏品征集、展览规划、布展设计等建馆筹备各项工作。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建校61年来,已培养近十万名国际经贸人才,被誉为“中国对外经贸人才的摇篮”。(上观新闻)
山西古建筑博物馆线日,山西古建筑博物馆线上馆运行。打开“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在“服务”栏点击“手机官网”即可体验。
山西古建筑博物馆(线上)主要内容包含:古建(古建地图、古建百科、山西古建数据库)、展览(基本陈列、临时展览、展览预告、数字展览)、精品(三维模型)、专栏(佛光寺、南禅寺、佛光寺)、直播(全部视频、直播预告、视频点播)、研学(付费点播、研学路线)、文创(文创商城)和资讯等内容。
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举有利于推进医圣祠文化园项目建设,进一步发挥医圣故里仲景文化优势,推进打造集文物保护、收藏展览、文化交流、中医诊疗、研学体验、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医文旅综合体。根据张仲景博物院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等所作的“三定”方案,其主要职责是医圣祠文物保护、修缮及研究,负责南阳中医药文物收集、陈展、文旅管理及运营等工作,承担宣传弘扬仲景文化,举办仲景经方教育、学术培训、学术交流、涉外活动、中医药健康教育及中医诊疗活动等任务。
据了解,2021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南阳市人民政府就将医圣祠文化园项目纳入省“十四五”重大项目,提出以现有医圣祠为基础,打造集中医药文化交流、创研成果转化、品牌文创活动、康养旅游度假和总部商务办公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创新产业园;助推南阳市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创新传承并推动找中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南阳市委、市政府业进一步明确:“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规划设计,突显仲景文化灵魂打造文化地标,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园区,打响仲景文化品牌,提高南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项目规划定位上拉高标杆、追求一流,突出特色、彰显文化,努力把医圣祠文化园打造成为我市的文化地标,推动仲景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中医药产业园”区域为产业园区项目,规划面积约368亩,范围为汉城河以东、明山路以西、建设路以南、烟厂以北区域,重点实现会议会展、康养体验、药材交易、配套酒店住宿等功能,建设内容主要为游客服务中心、仲景国际交流中心、功能性园区建筑、医圣文化街区等。该区域项目以经营性为主,预计投资约为31.9亿元,投入产出情况待规划功能、业态布局深化明确后测算论证,力争通过经营性项目市场化开发建设收益反哺公益项目。
其建设整体思路为:宛城区政府与南阳投资集团合作,由市投资集团出资控股51%、宛城区出资持股49%,共同设立了南阳宏景新城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市区合作的平台公司,平台公司履行业主职责,通过公开招标引入央企作为社会投资人,组成联合体获得外部资金和资源注入进行开发、融资、建设、运营。项目运作方式由公益性和经营性项目综合立项,平台公司负责依约投资建设运营项目,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同时承接财政补助、产业服务费等政府支付渠道;宛城区政府负责履行规则制定、绩效考核等职责,配置有效资源,用增量土地收益和税收等支付授权运营费用。
据负责该项目建设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进入10月,全体建设者正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项目的建设中。期间,项目将以地下室施工作为关键路径,重点工作包括钢筋绑扎、筏板浇筑、人防门及劲性柱地脚螺栓预埋、墙柱、模板脚手架搭设及上部钢筋绑扎等,同时将开展东侧基坑开槽、垫层、防水及基础施工等。
“清朝的时候黄河在我们武陟决口。栗毓美当时是我们武陟的知县,以前都是用石块来堵口。而他提出用砖块堵口,就地取材,节约银两。这个场景说的就是抛砖筑坝。”谈起武陟县的治河故事,嘉应观景区管理局游客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晶莹如数家珍。
10月20日,参加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部分专家学者考察了三门峡灵宝北阳平、城烟等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介绍了河南境内仰韶文化遗址的诸多重要考古发现。
城烟遗址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川口乡城烟村南,现存面积3万余平方米。2019年和202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发掘。共发现各时期房址40多座,墓葬80座,瓮棺130余座,陶窑30余座,灰坑900余座,灰沟10多条。出土遗物丰富,有陶器、石器、骨器等,主体遗存上属于仰韶文化早期东庄类型。此外,还发现石雕蚕茧形象、在瓮棺葬中发现可能存在的丝绸遗存等。
仰韶早期房址以半地穴式为主,数座带有墙基的地面式房址面积较大,最大者面积约153平方米,周围带有回廊,为迄今发现最早的带回廊建筑。在遗址中北部两条壕沟之间发现有两道平行的夯筑墙基,这种组合为同时期遗址中首次发现,应为最早的墙、壕并存的防御体系,可能为早期城址的雏形,对城市起源、文明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年代为仰韶文化初期的城、壕防御体系,仰韶早期的回廊式建筑、制陶作坊、石雕蚕茧艺术品、可能存在的丝绸遗存等,表明豫西、晋西南地区在仰韶文化早期已有较高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
其中F2保存较好,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加工考究。其建筑形式为半地穴式,坐东北朝西南,平面略呈弧角方形,东西长约14.4米,南北长约14米,含基坑建筑面积约185.4平方米。室内深约1.1米,南北长9.5-11.3米,东西长10.9-11.7米,面积约120.34平方米。由房基垫土、墙体、火塘、门道、柱洞、室内居住面等部分组成。该房址内保存大量种类丰富的炭化木构件,有室内中心柱、附壁柱、梁架等,有的类似榫卯结构,为仰韶文化建筑遗存所独有,对于史前房屋建筑屋架结构的复原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清理出与玉石器制作有关的仰韶文化早期墓葬3座、房址1座,仰韶文化晚期大型“前坊后居木骨泥墙式”玉石器作坊建筑4座、工棚式建筑2座、窖穴类灰坑7座,屈家岭文化大型柱列式房址1座、中小型玉石器作坊址与居址13座、灰坑84座、保存较好的大小墓葬105座、祭祀坑2座、瓮棺葬89座。出土了数量丰富的制玉石工具、玉石料残次品、陶器、骨器等遗物,说明黄山遗址是仰韶文化晚期和屈家岭文化时期大型玉器石器生产“基地”性质的大遗址,仰韶早期和石家河早期也制造玉石器。
魏兴涛说,在渑池仰韶村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宜阳苏羊遗址等都不断有重要发现。近些年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其中豫晋陕交界地带仰韶中期社会复杂化明显呈现,双槐树等遗址的材料则表明仰韶中晚期已经初步进入了文明社会。仰韶文化中孕育了诸多华夏文明的核心基因,有学者指出仰韶文化在中原地区的发生、发展和繁荣壮大的过程也正是华夏民族从“农业起源”到“城市革命”的早期文明化进程。仰韶文化是黄河文化早期重要代表,对其文明化进程进行深入研究是今后仰韶文化发掘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研究具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探寻华夏民族起源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的关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相关文章
- 2022-2028年中国仿古建筑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蓝天组作品|佩鲁贾能源屋顶扭转光伏与时光
- 古建筑灯光秀投影设计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呢?
- 苏式仿古亭廊定制加工找古建公司还能设计安装亭廊水榭
- 大学堂里的藻井穹顶上的极致建筑美学
- 经验 详解11款字体设计的全过程(上篇)
- 大宸设计:设计当世禅道文化古建筑典范-正觉寺
- 千年古城上“云端”中移物联助力云南石屏古建筑保护
- 数读大学 “建筑老八校”面面观 它们的实力现在如何?
- 昆玉河生态水景走廊景观规划设计
- 重庆启动首批巴渝传统建筑工匠实操培训
- 打造“15分钟全民阅读圈”!日照东港两处城市书房获全省“最美城市书房”荣誉称号
- 构筑消防物联网开利勤耕文物建筑消防系统建设
- 1554米!永春1000吨古大厝华美楼完成向东南方向整体平移预定目标!
- 浙江一村落由刘伯温依星象设计百年间生出许多怪事至今无解
- 守望乡邦文化 传承工匠精神 重光古建:续写扬州古建传奇
- 紫禁城中轴线的建筑设计有啥讲究
- 关注 从古老建筑看贵州人文历史民俗风情
- 用数字“画笔”留下古建神采
- 千年古都下的凤鸣鸾州栾川水镇“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