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文化

古建文化

安堂社区:注入文化因子“唤醒”古建筑群打造“三街十巷”激活发展动能

中国古建网2023-04-15古建文化水彩古建绘画
古建彩绘苏轼,水彩古建绘画,古建彩绘队,安堂社区:注入文化因子“唤醒”古建筑群打造“三街十巷”激活发展动能,古建彩绘苏轼,水彩古建绘画,古建彩绘队下午的阳光通透明亮,走在大涌镇安堂社区的青石板街上,房屋的阴影打在巷子里,仿佛世界都

安堂社区:注入文化因子“唤醒”古建筑群打造“三街十巷”激活发展动能

安堂社区:注入文化因子“唤醒”古建筑群打造“三街十巷”激活发展动能,

  古建彩绘苏轼,水彩古建绘画,古建彩绘队下午的阳光通透明亮,走在大涌镇安堂社区的青石板街上,房屋的阴影打在巷子里,仿佛世界都安静了起来。

  安堂社区,是中山宗祠庙宇保存最多、最精美且石板路保留最完整的村落,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中国传统村落”。近些年来,安堂社区一直在持续推动古建筑的保育和活化工作,让古祠堂“会说话”。

  被评定为中山市美丽精品示范村后,安堂社区对古建筑保育和活化的探索进一步深入,希望用大文旅的视野谋划安堂发展,让更多人走进青石板街,感受安堂社区的古风新貌。

  安堂社区现存祠堂12座,石板街总长约1300多米。早在2009年,现为安堂社区党委书记、时任安堂村村长的林国棉就注意到了祠堂保护及历史文化传承的问题。面对历史文化可能消失断层的困境,社区找到了退休老师和熟知村中历史故事的老人梳理更新族谱、回忆村中掌故,并记录整理。

  与此同时,社区还着手修复祠堂和石板街。从2010年起,安堂社区从社区现存最具规模的林氏公祠和石板街的修复入手,逐步推进古祠堂的清扫、保育和活化。去年下半年,社区集中对街巷、祠堂、民居等进行清扫、修缮和改造,古祠堂群焕发出新的光彩。活化、保育工作让安静的祠堂被唤醒,变身成了文化馆、武术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从此,祠堂里有了切磋武艺的年轻人、学书画的稚童。

  如今,这些在历史的风霜里沉淀下来的古建筑还要装载更多内容。在安堂社区李叶的带领下,记者从长堤街出发,刚走了几百米,就看到位于两棵大王椰树背后的一座白色房子,屋顶上方有“为人民服务”字样,入口处斑驳的青砖和红砖还可以看出年代的痕迹。据介绍,这座房子以前是粮库,后闲置不用,如今,它在经过修葺后将“变身”村史馆,面积约350多平方米,预计今年12月底建成。“安堂社区有历史也有文化,但很多本地人不了解,更不用说那些来游玩的外地人了。所以我们要集中精力做好村史馆,将村里的历史、风俗、文化、名人乡贤故事等集中系统地展示。”李叶说。

  香山书房也将开在古建筑里,目前准备进场施工,同样预计12月底建成。在古色古香的书店里,安堂社区及附近居民不仅可以看书,还可以在内设的简餐餐厅里享用美食,“建筑如果没有内容,将是空洞、冷冰冰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文化注入进去,让它们生动起来、活起来。”李叶说。

  近年来,安堂社区充分保持村庄原始肌理,在保留修复传统老建筑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对村庄进行艺术化、生态化、功能化改造。2021年,在市镇两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安堂社区完成了木棉广场周边改造提升、广善医局周边改造提升、粮仓修缮等8个特色精品村改造项目的建设,总投资共1600万元,初步拉开大环线景观带格局。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街巷民居外立面修复工作中,加快了项目进程。

  李叶表示,当前安堂社区正依托隆都民俗、林氏宗祠、竹林广场、刘家拳馆及安堂舞狮等特色文化资源,谋划文旅产业发展,重点打造文化艺术街、民宿风情街、隆都美食街三条街。安堂社区的第一间民宿就在青石板街上。由安堂社区、中汇集团、大涌镇政府三方协作,组建中山市汇安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市属国资+镇村集体资产”创新合作建设模式,依靠专业团队运营,打造岭南特色民宿——安堂美宿,既增加了旅游设施配套,也拓宽了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如今,安堂社区的石板街巷面貌焕然一新,坐落其间的安堂美宿也已投用将近一年。这间青砖灰瓦、由旧民居改造而成的民宿共七室二厅,接待室、厨房、茶室一应俱全。房间布置既彰显隆都红木文化,又融入了现代风格,屋内宁静雅致,屋外美景如画,描绘出不一样的“诗和远方”。

  “光是有优质民宿还不够,这里必须要有吸引点,既要把游客引进来,也能留得住。所以我们要把文创街和美食街同步打造起来,做好周边配套,提升乡村内在造血功能。”李叶透露,文创街方面,安堂社区正与清华美院教授郑宁和潮州柴烧陶艺大师洽谈,他们将分别把工作室放在祠堂里,古祠堂还将引进茶艺工作室,游客可到这里喝茶看戏,感受老茶馆的韵味。就这样打造一个吸引人的“点”,再以点带面营造文化氛围,为安堂社区的发展注入活力。

  据介绍,今年,安堂社区计划重点打造“三街十巷”,即长堤街、双桂下街、双桂大街以及其中互相贯穿的巷道。形成大小环线多万元,进行星池林公祠周边景观提升、双桂下街街景提升等12个子项目,预计在12月中旬完成。待项目建设完成后,安堂社区的风格将更加统一,成为乡村一道靓丽风景线。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李叶介绍,振辉科技园以前是安堂社区最大的工业园,园内多是制衣行业私企,难以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安堂社区正规划建设中山市重点工业项目——安堂园区高端装备产业项目。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57亩,总投资约3.37亿元,将建成一个功能配套完善、低碳节能、管理规范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引进高新、环保、智能高端装备企业,与本地传统产业形成优势互补。李叶表示,安堂园区项目将有助于推动社区高质量发展,实现资源变资产,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目前项目建设已顺利开展,并成功引进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工业园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过千万,促进村民增收。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安堂社区出现的车越来越多。李叶坦言,由于社区现有停车位紧张,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一直是压在她心头的一块“石头”,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安堂社区居委会前的路段常被堵得水泄不通,车难行、人难走。为规范乡村停车问题、助力人居环境改善,安堂社区将在社区内规划建设一个智慧停车场,让群众停车更有序、更便捷,也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为安堂社区的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对于乡村振兴中的古祠堂活化,“仓东计划”的发起人、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谭金花提出了这些问题:这些古建筑群、古祠堂为谁活化?为谁传承?如何让这种活化可持续?谭金花认为,祠堂既是供奉去世祖先的地方,也有着后代祭祀、团聚、议事等功能。祠堂是祖先留下来的遗产,其后代有责任一代代传承和保护。活化这些古祠堂,首先要确立看待这些祠堂的正确态度。祠堂是文化遗产还是一栋栋破旧的建筑?如果把它们当作文化遗产,那他是有感情有灵魂有生命的,对于村民来说是有归属感的地方;如果把它当成破旧的建筑,那么可能就是简单地拆除、改造、重建。

  谭金花表示,在确立看待祠堂的正确态度的基础上再讲活化。因为各种原因,现在有些祠堂的功能弱化了,甚至闲置不用。祠堂作为文化遗产,应带着敬畏的心情去活化,让其更有意思、更有情怀、更有温度地“活着”。例如安堂社区里边不少祠堂是林氏的,那么林氏后人是这些祠堂的主人,他们要成为祠堂活化的主体,社区两委和相关部门应该引导和鼓励他们参与进来,给予其话语权和权利,尊重他们,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在祠堂活化的过程中,不排斥商业化。引入商业是没有问题的,但经营者也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和敬畏心,并且经营的过程中,尊重祠堂本身功能的发挥。

  谭金花认为,让祠堂的主人也就是其后人参与活化,解决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祠堂活化后,人们可以在这里摆喜酒、摆寿宴、交流聚会等。祠堂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后代在这里看到了传统、风俗、人情又都回来了,这才是真正地唤醒了祠堂,营造出了有温度有情感的和谐社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村民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引导他们自觉参与保育工作。那些在外的年轻人,无论到哪里,心里都知道这里有他们的根。这样,活化才是可持续的。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