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文化

古建文化

图集晚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现在已经都看不到原貌了

中国古建网2023-03-08古建文化古建筑彩绘加固
古建测绘作用,古建筑彩绘加固,丽质古建彩绘,图集晚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现在已经都看不到原貌了,古建测绘作用,古建筑彩绘加固,丽质古建彩绘如今历史轻轻走过,石阶破败,木制窗棱也开始腐朽。但它们依然大隐于市,或静静地留在古老的照片中,孤单

图集晚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现在已经都看不到原貌了

图集晚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现在已经都看不到原貌了,

  古建测绘作用,古建筑彩绘加固,丽质古建彩绘如今历史轻轻走过,石阶破败,木制窗棱也开始腐朽。但它们依然大隐于市,或静静地留在古老的照片中,孤单地隐没在森林深处,等待着人们的找寻,感受它们昔日的辉煌,同时也理解它们所承载的历史。踏寻古地,倾听隐于古建筑诉说蕴藏着时光的故事。

  北京的城区格局十分整齐雄伟。城墙把城市分成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周长四十里,城墙的高度为三丈五尺五寸。外城位于内城的南边,周长二十八里,环抱内城东西两角楼,城墙高二丈。内外两城组合,形如凸字。内城中央有周长十八里的皇城,皇城内还有周长六里的紫禁城。这两重城墙形如回字。外城七门,内城十一门,皇城九门,紫禁城四门。

  围绕内外城的城墙有六十八里。虽不及南京宽广,但内城宫廷的建筑、道路的整治、市面的繁华,都是新兴南京难以企及的。

  城墙的建置远在隋唐之前就有,可其具置已难以考证。唐置幽州,才有城墙痕迹可循。五代结束入辽,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将幽州城改称南京,设幽都府。辽圣宗开泰元年(1012),改幽都府为析津府,建八门三十六里方城,改称燕京。宋宣和四年(1122)为金所夺。五年复归宋,称燕山府。七年再度被金占领,恢复燕京之名。金贞元元年(1153),燕京作为圣都被改称中都,筑内外城。至元改称大都。再建有十一座门,周长六十里的新城。明初改称北平府。永乐定都后改称北京。清设顺天府,置京兆尹为行政长官至民国。后国都南迁,设北平市政府。

  唐、宋、辽、元、明五代城墙的位置与现在的大不相同。唐的幽州城及宋的燕山府、辽金的故都,都在现外城的西南部。元大都面南向北改建,位置大约在现在东西长安街,包括黄寺一带。德胜门外的土城关等正是其当年遗址。辽的都城比较窄小,金中都扩大了面积,元大都则北迁并建造得非常壮盛。

  云冈,乃昔日北魏都城,位于当时谓之“平城”、今日则称为“大同”的城邑西面约30余里(1里为500米)。但见河谷逶迤,如半陷地中的裙带拖曳,蜿蜒蛇行于高原台地,只缘河床开阔,两边河岸相距竟有数百米之遥。河床中央,淌过武周川涓涓细流,河谷北岸,峭立着高约百尺断崖。断崖为片状石英砂岩地貌,石英砂岩于石像雕錾最是相宜,故北魏时期,此地已开凿诸多石窟。

  云冈石窟数量极多,若大小洞窟俱算在内,不胜枚举。其中,有20处石窟最受瞩目。根据岩壁状况,此20处石窟,大致可分为3区,3个区域以山峦低谷划地为界。若由东往西方向数去,第1区内计有东边2窟与西边2窟,姑且依次将其称为第1窟、第2窟、第3窟、第4窟。第2区位于石佛寺以西,重要石窟计有9处,亦依次从第5号编至第13号。第5窟与第6窟,窟前与岩壁相接,是以作窟檐4层,规模甚显宏伟。第7窟,窟前亦有3层窟檐。第3区位于西面,重要石窟有7处,依序编号为第14窟至第20窟。其中,第19窟东西两侧凿有2耳洞。第20窟,窟前部分已崩塌,虽然三大佛造像蔚为壮观,可惜已是顶无遮蔽,完全露天。在此三大佛西面,尚有大小佛龛数百,多已毁损破败,值得观瞻者殊少。唯是近西处有1窟,洞室凿成塔状,尚值一看,姑且称之为“塔洞”。(注:关野贞/文)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