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晋中:“三个敬畏”守望千年家园 “世遗名城”秀出创新活力
【大时代】晋中:“三个敬畏”守望千年家园 “世遗名城”秀出创新活力
【大时代】晋中:“三个敬畏”守望千年家园 “世遗名城”秀出创新活力,古建彩绘纹身,通辽古建彩绘,河北古建描绘原标题:【大时代】晋中:“三个敬畏”守望千年家园 “世遗名城”秀出创新活力
编者按:“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胸怀“国之大者”,踔厉奋发,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在中华大地不断涌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为立体展现各地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央广别策划推出《大时代》系列主题报道,邀您和我们一起走进城市深处,感受十年巨变,看各地不负伟大时代、筑梦追梦绘就的壮美画卷。
央广网晋中9月11日消息雄伟壮观的老城墙,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和七十二条蜿蜒曲折的市井小巷,古民居、店铺、庙宇等古建筑林立……这里就是拥有2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航指路。
今年1月27日,习来到平遥古城,登上城墙俯瞰全貌。在听取汇报后,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文化自信强起来,让山川面貌美起来,三百万晋中儿女同心奋斗,守望家园。近十年来,晋中在传承保护优秀历史文化、推进发展向新向绿而行的道路上蹄疾步稳,勇毅笃行。
早上6点刚过,戴好口罩、手套和安全帽,邵帅径直来到一处平遥古城墙的修缮点,他麻利地穿过十几米高的脚手架,一边对修补过的夯土进行复检,一边对即将开展的施工区进行取样……古建筑修复师邵帅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邵帅是土生土长的平遥古城人,在2012年辞掉待遇丰厚的工作后回到家乡,开始参与古建筑的修缮工作。
“破得不能看。”刚入行的邵帅对生长于斯的古城很是痛心。彼时,除400余处保存完整外,平遥古城内不少传统民居由于年久失修面临“生命危险”。
作为2022年“中国旅游日”的主会场,当天平遥古城举行开城仪式表演(央广网发 平遥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何保护好古城百姓世代厮守的传统民居,又使古城保持与时俱进的活力?平遥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2012年,平遥出台了针对古城内私有产权性质传统民居的保护修缮补助办法,即财政补助工程费用总额的三分之二,产权人承担三分之一。次年,又调整为根据民居价值和残损程度,分成九个等级,按每平方米不等的标准予以补助。2015年,该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项目奖”。十年来,平遥累计补助资金1500万元,完成了105所院落的修缮。
与泥土和砖石打了十年交道的邵帅,如今已是古城修缮保护的领军人物,经年累月的户外施工经历虽然在他的脸庞涂上了黝黑的印迹,但岁月无法改变他那颗守护“平遥人精神家园”的心。
平遥古城是平遥人的精神家园。它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晋商文化在这里发源、形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平遥古城因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中国明清社会风貌的完整画卷,于1997年以整座古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此蜚声海内外。
2021年10月,山西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秋季最强的降水过程。超越历史极值的降水导致平遥古城城墙15处内墙坍塌,46处内墙夯土大面积滑落。
邵帅现在负责修缮其中一处坍塌点。为了使城墙修复后保持原来的形制,邵帅在施工中沿用了宋朝《营造法式》桢干筑墙之法,“尽可能让古城墙修旧如旧”。
上图:夯土剥落严重的内城墙;下图:修旧如旧的古城墙 (央广网发邵帅 摄)
“世界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保护文物,还要保护与它相关的技艺和修复它的这批人。”长时间参与古建筑的修复工作,邵帅对文物的保护和传承有了更多的思考。
让文物“活”起来,把技艺传下去。仅2015年至2018年的三年间,晋中就多次发文,为文物保护、古建筑抢救保护“立规矩”,明确将文物保护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体系。截至今年7月底,晋中累计投入3288万元,推进受灾严重文物的抢险保护工作,73处险情建筑保护维修方案已编制完成。
就在邵帅修缮平遥古城墙的时候,30多公里外祁县乔家大院的“新晋商”乔忠民也正忙着。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后又经多次增修,前后建设跨越近两个世纪,大院风格庄重统一,故有“皇宫看故宫,民宅看乔家”的说法。
作为山西第一代“网红”景点,乔家大院经历过热闹喧嚣,也体会过被“摘星牌”的尴尬。闲暇时,出生于此的乔忠民也在思考如何能更好地用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延续百年大院的辉煌。这些宝贝就是悠远而厚重的晋商文化。
虽已初秋,乔家保元堂的花园里,却依旧是小桥流水、芳菲摇曳。作为保元堂的后人,乔忠民将自己的第二家奶茶店开在了这里。既有代表着历史的茶文化,又有代表着现代的特色国潮产品、创新经营理念,乔忠民想将这里打造成晋商文化的展示“窗口”,让游客都能望见晋商“茶通天下”的盛景。
“守住晋商开拓进取、诚实守信的根本,创新我们今天的经营形式、经营理念,是我们这一代人给历史最好的回答。”“新晋商”乔忠民和以“新”形象示人的乔家大院一样,在守正,也在创新。
电脑设计、手绘、封釉、烘烤,不一会儿,一双品牌鞋子就完成了个性化改造,并很快进入流通环节。因为有了独一无二的设计,鞋子在线上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而它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这是山西智创城NO.4基地一家主打“球鞋定制”创业公司里的场景。同在这里,数字孪生技术专家徐宁的公司则是科技感十足。
“现实当中,我们的视觉不可能穿透物理存在的物体,但是我们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你拥有透视眼,就像给这个工业部件做了一个X光片,一拍里面的内部结构就可清晰地看到……”徐宁饶有兴致地给来访客人介绍他研发的这一数字孪生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
不到一年时间,智创城便凭借它良好的“归属感、舒适感、未来感”,让徐宁等大批创业者在这里安了“家”,也用“智创”点燃晋中发展的新引擎。
去年至今,以山西智创城N0.4基地、山西大学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为依托,“智创谷”应运而生,其承载着人才、创新、资源三大功能,成为了山西省与晋中市顶层设计的一大核心。晋中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更加具象的规划——建设核心区域面积66平方公里的山西“智创谷”,打造山西版“中关村”……
“智创谷”是一座“城”,资源为房,创新为路,人才便是激活这座“城”的动力源。
今年6月,晋中联合18所高校和近300家用人单位,举行“进大学城、送岗促就业、建设智创谷——市校对接‘云招聘’”活动。在本次“云招聘”活动的前一天,一条《智创晋中“职”等你来》的短视频在多家媒体播放,晋中市委书记吴俊清出镜推介招聘活动,表达了求贤若渴、广纳英才的意愿和诚意。活动中,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网红”教授郑强也卖力招揽:“到山西来,到晋中来,‘强哥’都来这了,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就在十年前,总面积近万亩的山西高校新区在位于太原市与晋中市榆次区的交界处破土动工。按照规划,建成后的山西高校新区将容纳太原理工大学、山西传媒学院、晋中学院等11所高校,成为山西涵盖理、文、艺术等多学科门类的高校聚集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云集的山西大学城如今已成为山西高校教育资源最富集的区域,让晋中拥有了山一无二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和教育优势,与其毗邻的“智创谷”就此发端。
“球鞋定制”团队的负责人张天发便是受益人之一。充足的人才储备,让这个入驻智创城不到半年的团队迅速成长。张天发戏称自己是“三本”,本地出生,本地毕业,本地创业。不光要留住高校人才来此就业,张天发还想着与周边高校深入合作,举办设计大赛,“既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又能发掘设计人才,让球鞋既增‘颜值’也增‘价值’”。
在山西智创城NO.4基地,球鞋在设计师的画笔下变了“颜值”抬了“身价”(央广网记者 任重 摄)
凭借便捷的区位优势,十年来,晋中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始终与高校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而以此次市校对接“云招聘”活动为契机,晋中进一步加强定向人才培养合作,引导更多毕业生投身到“智创谷”就业创业,不断为发展积聚创新动力、释放创新活力。
作为“球鞋定制”团队的元老之一,贾海田在创业的四年时间里,曾辗转于各处写字楼,直到入驻智创谷,开始了真正的公司化运营,贾海田说:“扎根在这,就不再担心居无定所了。”贾海田希望,团队能和这座“城”一起成长,从芽苞初放到参天大树。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这是山西籍北宋文学家司马光描写葵花的诗句。
如今这如诗如画的一幕再现百里汾河廊带介休段:微风轻拂,日光和暖,3000亩油葵花沿着汾河向阳开放,展现出一幅“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立体美景。
因为种玉米相对简单,十年前,汾河介休段沿岸的庄稼还是以玉米为主,土地十几年没有换过茬。2021年的强降雨更是导致洪水倒灌,而被雨水浸泡过的地透气性不好、返盐碱严重,病虫害也特别多。
治理后的汾河介休段形成了“百里生态画廊”(央广网发 介休市委宣传部供图)
“因为耐盐碱,种油葵首先可以解决盐碱地的问题。”在中化现代农业公司农艺师梁泽艳看来,葵花籽还可提取榨出高级食用葵花油,市场前景良好,“过度使用,土地也会‘疲惫’,要把好的土地资源留给子孙后代”。
2020年6月,昔阳县村民在路边发现了被称为“太行山小公主”的华北豹F8。在2018年生下两只幼崽后,恢复“单身”的F8的领地越来越广,并首次出现在出生地和顺县以外的县域。不光栖息地在扩展,华北豹的种群数量也在悄然增长,科学监测显示,从2016年到2020年底,和顺县已监测到11只母豹生下40只幼崽。
十年间,晋中大地城乡染绿、持续向美,这里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的故事俯拾皆是。与此同时,晋中抓住机遇,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清洁化、绿色化改造,朝着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方向坚实迈进。
瓦斯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在介休一家煤层气发电公司,瓦斯穿过多组内燃机后,带动了发电机组进行发电,而内燃机中高温的尾气再进入一个热量交换的“炉膛”,通过蒸汽机带动发电机组二次发电。
“煤层气(瓦斯)发电,不仅低碳环保节能,还实现瓦斯‘零排放’,真正做到了‘吃干榨净’。”负责人张志飞对自己公司“提升含绿量、降低含碳量”的成绩单颇为满意。
自2013年启动煤层气发电项目以来,该公司已累计投资4.4亿元,完成规模为55.8兆瓦的三期工程。全部工程上马后,年可利用纯瓦斯1亿标准立方米,折标准煤12.1万吨,每年减排的瓦斯量相当于消除160万吨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
甲醇赋能汽车,亦在赋能绿色发展。作为国内最早的甲醇汽车试点城市,晋中一直是山西甲醇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是国内开展甲醇工作最早、成果最多、产业化力度最大的地级市。其中,新能源车的开发利用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十年来,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已成为山西省汽车产业中链条最长、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汽车产业聚集区;到“十四五”末,这里的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预计将占到全省的95%。
9月1日,在晋中举办的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甲醇经济论坛上,与会嘉宾共同发布了甲醇经济的“晋中宣言”。
当天,晋中市市长常书铭在论坛上对未来如此展望:“我们致力于发展甲醇汽车,走出‘吹尽狂沙始到金’的铿锵步伐;我们致力于打造甲醇经济,铺就‘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产业胜景。”
平遥古城,有着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城墙延宕6163米,高12米。
从南大街到下西门,从日升昌到北大街,一条条老街巷、一栋栋古民宅蜿蜒着从历史的深处走出。古城内,300余处文物、近3800座古民居错落其间,相映生辉,穿越时光与人们相遇。它承载着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信仰与智慧,向往与梦想。
当我拿起相机拍摄平遥的时候,正是被这些“信仰与智慧,向往与梦想”所吸引,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后半生,将会与这样的一座城如此紧密地联系着。
22岁的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被置于这样的一座城中,它拓展了城市的维度,在传统与现代、飞扬与厚重的碰撞中,给古城增加了更多的色彩,与更为有趣的可能性。
这是古城的奋力一跃,这一跃,是自发的,却与“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精神相契合。一座古城,是文化遗产,也是百姓生活家园;是精神传承,也是人们的生命记忆。敬畏它并保护它,认识它并读懂它,亲近它并融入它,才能让文脉源远流长。
翻开晋中画册,一座座古建筑从时光深处走来,经过修缮,熠熠生辉,一项项非遗在匠人手中流光溢彩。如何做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者,是时代之问,亦是历史赋予晋中的责任。从“修旧如旧、以存其真”到突出历史文化“神”的传承、“新”的发展,晋中将保护与传承做“活”。围绕古院、古村、古镇、古堡、古城“五古”和体验、休闲、康养、度假、观光、运动“六种新业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晋中将文化产业做“火”。
平遥,是典型的晋中城市,亦是晋中的缩影。“地瘠薄”“人多织耕少”,这逼迫着当地的居民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走西口开始,平遥,以及晋中的其他城市,榆次、太谷、祁县、介休……在不断开拓与进取之后,最终变成王家大院、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庄园……它们是历史与文化结合的产物,亦是晋中人民求变的结果。
正如同平遥举办了摄影大展一样,资源型城市晋中也在努力将过去的辉煌变为未来发展的潜力。推进生态治理、发展新能源产业、“智”创未来,靠天吃饭,靠资源吃饭的旧模式正在被逐渐摒弃,替而代之是太行山上、昌源河畔,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是城市不断增长的宽度与高度,是更多人吃上新产业“饭”的满足感。
历史留给晋中的是记忆,更是希望。晋中正以文化为基、创新为梁,集智聚力向未来。
相关文章
- 丽水市区新亮相两座古门楼让乡愁得以安放—— 好溪河畔 新古交融
- 聚通别墅设计装修设计师推荐5大风格总有你喜欢的!
- 从工地做到建筑材料龙头这个丽水男子发家靠的是这一招!
- 【专辑】以古建之美为文旅增色——山西建投一建集团古建专业板块领航品牌发展之路
- 北京市文物古建筑消防救援综合实战演练在故宫博物院举行
- 第六届中原园林行业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 民俗文化|中秋拜月祈愿美好!(内附拜月仪式)
- 766722处不可移动文物我国古文化遗址统计分析|干货满满
- 有故事的文创“圈粉”市民游客 文物古建通过文创“活”起来
- 高以翔墓园石材用料上乘花纹图案细腻浪漫园外吉祥物粉雕玉琢
- 国家文物局:河北下马碑遗址重现4万年前古人类生活场景
- 盘点16个被低估的历史遗迹堪称古代世界的奇迹
- 丰城5栋古建筑群缘起梁思成林徽因?
- 2022北京西山民俗文化节房山开幕贯穿中秋假期
- 百年古厝群 古韵重光山西古建测绘
- 巧手重现传奇 匠心致敬经典——金昌工匠将北京故宫角楼“搬”到永昌县城
- 投稿过程中三两遭遇后的一些思考!
- 有创意的logo文化墙这样来设计!
- 浙大文言文公告(全文)走红: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 山西一古建筑走红隐藏在太原的闹市之中属于罕见的古院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