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加速“数实融合” 迸发文化市场新活力
博物馆加速“数实融合” 迸发文化市场新活力
博物馆加速“数实融合” 迸发文化市场新活力,古建长廊效果图,文化石贴图,中式长廊,
9月1日,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在河南郑州启幕。记者走访展厅发现,从线上预约、电子导游到直播“云”游、数字藏品、互动产品,博物馆的数字化体验日益丰富,数字文创产品受到观众追捧。
受访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技术不断成熟,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之下,我国文化经济形态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领域的产业实践日益成熟,进入“数实融合”时代,数字文化经济迸发新活力。
记者走访展厅发现,不少博物馆已经用上了“数字化1+N套餐”。其中,以支付宝小程序和生活号为主阵地,结合不同的定制需求,博物馆可选择AR弹幕、云上觅宝、数字纪念票、数字藏品、“地下室”互动产品等数十种产品。
展会期间,河南博物院在支付宝“地下室”的第二款互动产品“甲骨文今日宜”正式上线。用户打开支付宝首页上滑到底,即可进入“地下室”修复文物,成为“文物修复师”。
据介绍,“今日宜”以互动修复的形式让大家了解甲骨文历史和趣味。用户在完成甲骨文修复之后,可以用甲骨文生成喜欢的“心情便签”,还可在河南博物院支付宝小程序购买甲骨文的文创产品和数字纪念票。
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表示,过去一年,河南博物院善用数字技术助力传统文化“破圈”,其中“一起考古吧”互动产品吸引超1亿用户“在线考古”,开发上线的数字文创藏品、全国首个AR弹幕服务、全国首款有声数字纪念票等一系列创新消费产品受到业界关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中,数字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9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20.5%。
支付宝景区行业负责人王小琦表示,数字消费场景与实体文创融合,不仅延伸了数字文创权益,也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服务、赋能实体经济的发展。数字纪念票就是由蚂蚁数科提供服务,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原创作品上链确权,结合实体营销权益,在确保IP版权基础上带给用户数字文化消费的新体验。
数字化浪潮之下,如何让前沿技术更具个性、有趣味和可沉浸?在宋华看来,要紧抓互联网社交属性。数字文创不仅可以产生艺术价值,当它一旦上线,就具备了社交属性,在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播度的同时,让年轻人拥有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受访业内人士指出,新发展趋势迫使文化产业重新设想生产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怎样生产,以及如何制定商业化方案等一系列环节。在此背景下,培育发展好新形态,需要健康的发展环境。在加大政策引导扶持的基础上,积极立法是妥善利用新技术的必要路径。
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刘玉珠表示,政府主管部门和科技文化企业要聚焦市场需求,促进和完善产业政策,打破数字标准壁垒和贸易壁垒,协同研究建立合理的数据安全保障和权益分享分配机制,联手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文物数字化的中国样本。
9月1日,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在河南郑州启幕。记者走访展厅发现,从线上预约、电子导游到直播“云”游、数字藏品、互动产品,博物馆的数字化体验日益丰富,数字文创产品受到观众追捧。受访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技术不断成熟,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之下,我国文化经济形态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领域的产业实践日益成熟,进入“数实融合”时代,数字文化经济迸发新活力。
记者走访展厅发现,不少博物馆已经用上了“数字化1+N套餐”。其中,以支付宝小程序和生活号为主阵地,结合不同的定制需求,博物馆可选择AR弹幕、云上觅宝、数字纪念票、数字藏品、“地下室”互动产品等数十种产品。
展会期间,河南博物院在支付宝“地下室”的第二款互动产品“甲骨文今日宜”正式上线。用户打开支付宝首页上滑到底,即可进入“地下室”修复文物,成为“文物修复师”。
据介绍,“今日宜”以互动修复的形式让大家了解甲骨文历史和趣味。用户在完成甲骨文修复之后,可以用甲骨文生成喜欢的“心情便签”,还可在河南博物院支付宝小程序购买甲骨文的文创产品和数字纪念票。
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表示,过去一年,河南博物院善用数字技术助力传统文化“破圈”,其中“一起考古吧”互动产品吸引超1亿用户“在线考古”,开发上线的数字文创藏品、全国首个AR弹幕服务、全国首款有声数字纪念票等一系列创新消费产品受到业界关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中,数字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9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20.5%。
支付宝景区行业负责人王小琦表示,数字消费场景与实体文创融合,不仅延伸了数字文创权益,也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服务、赋能实体经济的发展。数字纪念票就是由蚂蚁数科提供服务,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原创作品上链确权,结合实体营销权益,在确保IP版权基础上带给用户数字文化消费的新体验。
数字化浪潮之下,如何让前沿技术更具个性、有趣味和可沉浸?在宋华看来,要紧抓互联网社交属性。数字文创不仅可以产生艺术价值,当它一旦上线,就具备了社交属性,在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播度的同时,让年轻人拥有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受访业内人士指出,新发展趋势迫使文化产业重新设想生产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怎样生产,以及如何制定商业化方案等一系列环节。在此背景下,培育发展好新形态,需要健康的发展环境。在加大政策引导扶持的基础上,积极立法是妥善利用新技术的必要路径。
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刘玉珠表示,政府主管部门和科技文化企业要聚焦市场需求,促进和完善产业政策,打破数字标准壁垒和贸易壁垒,协同研究建立合理的数据安全保障和权益分享分配机制,联手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文物数字化的中国样本。
相关文章
-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支点撬动建筑设计创新
- 发现永州古建-2-旦久遗憾
- 美景山东|十笏园文化街区:中国收藏文化示范基地
- 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确立文化定义权
- 9X12米农村别墅刚好120占地面积文化石装饰时尚大气
- 榆社新闻:县古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榆社县古建技能培训学校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 优秀的数字化人才都具备这 3 个特征
- 【20190926】今日赤峰文化联播!
- 北京大雨如注故宫不“看海” 九成系古代排水系统
- 寺庙古建筑石材外墙浮雕效果图
- 如东县掘港街道虹桥村:城乡融合这里宜居宜业也宜游
- 明朝皇家古建筑“历代帝王庙”今重现历史原貌
- 震撼!中国现存木结构古建筑前50座山西占据五分之三
- 建筑考研 考前划重点·城市设计·建筑技术
- 一审死刑!古建彩绘款式
- “一下雨就没有安全感……”武汉百年建筑同兴里严重漏水
- 江苏的古典园林建筑是人文和历史痕迹的融合但却鲜有人知
- 香山建筑文化的西南首秀
- 中西方建筑的差异古建绘图app
- 观点丨怀虔敬心 行保护事 让历史文化融入城乡建设——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