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资讯

古建资讯

宫殿、坛庙、陵墓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介绍

中国古建网2023-04-30古建资讯北京古建图片
中国古建网官网,北京古建图片,中国制造网买家,宫殿、坛庙、陵墓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介绍,中国古建网官网,北京古建图片,中国制造网买家宫殿、坛庙、陵墓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建筑物。历代朝廷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使用当时最成熟的技术和艺术来营建这些建

宫殿、坛庙、陵墓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介绍

宫殿、坛庙、陵墓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介绍,

  中国古建网官网,北京古建图片,中国制造网买家宫殿、坛庙、陵墓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建筑物。历代朝廷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使用当时最成熟的技术和艺术来营建这些建筑。因此,这三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时期的建筑成就。同时,宫殿、坛庙、陵墓又是帝王权威和统治的象征,具有明显的政治性,社会的统治思想和典章制度对它们的布局有着深刻的影响。

  夯土高台,台上木架建筑是一种体型复杂的组合体,而不是庭院式建筑。西周时瓦开始应用于檐部和脊部,春秋战国时期广泛用于宫殿,此时建筑色彩已很富丽,配以灰色的简瓦屋面,使宫殿建筑彻底摆脱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

  实例:春秋时晋故都新田、战国时齐故都临淄、赵故都邯鄣、燕下都、秦咸阳等,都留有高四五至十多米不等的高台宫室遗址。

  前殿规模宏大,形式隆重。宫城中各宫殿之间布置有池沼、台殿、树木等,林苑格局较自由,富有园林气息。

  根据周礼制度,沿轴线纵向布列“三朝”。但有受地形限制,三殿前后不在同一条轴线上者,如北宋元丰后汴京宫殿。

  三朝:外朝,治朝,燕朝。五门:外曰皋门,二曰库门,三曰雉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

  明清紫禁城大体沿袭了上述“三朝五门”制度,清代三朝对应的是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五门”则是、端门、午门、太和门和乾清门。

  3、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汉未央宫、唐大明宫台殿池沼错综布列,富有园林气息,不似明清故宫森严、刻板。

  河南偃师县二里遗址是夏代都城—斟寻,遗址为一残高约80cm的夯土台,台东西宽约108m,南北约100m,近于方形,夯土台基上有面阔8间的殿堂,从殿堂柱列整齐、前后左右相对应、各间面阔统一等来看,木构架技术已有了较大提高。

  周边环廊,形成庭院, 南面有门的遗址,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廊院)的面貌。这是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经唐高宗等陆续扩建修治,成为唐代主要的朝会之所。大明宫总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梯形,总面积约3.27平方公里。

  全宫分为外朝、内廷两大部分,是传统的“前朝后寝”布局。外朝三殿在同一条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布置,分别为:含元殿为大朝,宣政殿为治朝,紫宸殿为燕朝。紫宸殿后面是以太液池为中心的内廷,采取的是宫苑结合的布局方式。

  位于大明宫的主轴线上,是三朝中的外朝,是举行元旦、冬至、大朝会、阅兵、受俘、上尊号等重要仪式的场所。

  含元殿基址高出平地15.6m,殿前空间广阔、深远,有长约70m的“龙尾道”。殿前左右有阙楼一对相向而立,有飞廊与殿身相连,形成环抱之势。殿身平面近似“双槽副阶周匝”,殿身面阔11间,加副阶共13间,单层殿,上覆重檐庑殿顶。

  位于大明宫太液池西部隆起的高地上,是宫内一处规模庞大的宴乐场所,赐宴群臣、观赏百戏、接见蕃臣等都在这里进行。这组建筑底层面积大约5000㎡,相当于太和殿的3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殿堂。

  根据遗址复原图,这是一组前后殿阁相连,两翼楼亭连接的宫殿组合体。南北主轴上串联着前、中、后三殿。殿平面进深17间,面阔11间,中后殿的上层是景云阁。主轴线两侧,对称地耸立着郁仪楼、结邻楼和东亭、西亭,它们都坐落在高台之上,以架空的飞阁与景云阁相连。

  三殿串联、楼台簇拥、高低错落的组合形象,是从早期聚合型的台榭建筑向后期离散型的殿庭建筑演变的一种中介形态。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四面围有高10m的城墙,城外有宽52m的护城河。四面各有一座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紫禁城内由外朝、内廷两大部分组成。

  外朝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不同于前半部,建筑多是自成院落。坤宁宫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寝宫,两头有暖阁。清代改为祭神场所。雍正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

  俗称“金銮殿”。供天子登基、颁布重要政令、元旦及冬至大朝会及皇帝寿庆等活动之用。太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

  太和殿各方面均采用最高形制,上承重檐庑殿顶, 上檐十一踩斗拱,下檐九踩斗拱,3.4m高正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面阔11间,进深5间,装饰采用金龙和玺彩画。殿下为高8.13m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仙人走兽又称走兽,蹲兽,是古代中国宫殿建筑庑殿顶的垂脊上,歇山顶的戗脊上前端的瓦质或琉璃的脊兽。分仙人和走兽两部分,其数量和宫殿的等级相关,最高为11个,每一个兽都有自己的名字和作用。

  太和殿上的仙人走兽,是最高级别的(10个走兽) 。垂脊上的仙人走兽左起第一为骑凤仙人,其次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

  ② 凤: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也比喻有圣德之人。反映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

  ③ 狮子:代表勇猛、威严。《传灯录》记载: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作吼,群兽慑伏。

  ⑥ 狻猊(suān ní):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也有说为龙的九子之一。

  ⑧ 獬豸(xiè zhì):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⑩ 行什:一种带翅膀猴,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

  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屋顶为单檐四角攒尖,屋面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殿四面开门,正面三交六椀槅扇门12扇,东、北、西三面槅扇门各4扇,门前石阶东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间为浮雕云龙纹御路,踏跺、垂带浅刻卷草纹。门两边为青砖槛墙,上置琐窗。殿内外檐均饰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殿内设地屏宝座。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俗称五凤楼。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北魏洛阳阊阖门和唐朝洛阳应天门的形制基础,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成。

  午门分上下两部分,下为墩台,高12m,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墩台两侧设上下城台的马道。五个门洞各有用途:中门为皇帝专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又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入。两掖门只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开启。

  墩台上正中门楼一座,面阔9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墩台两翼各有廊庑13间,俗称“雁翅楼”。廊庑两端建有重檐攒尖顶的方亭。正楼两侧有钟鼓亭各三间,每遇皇帝亲临天坛、地坛祭祀则鸣钟,到太庙祭祀则击鼓,每遇大型活动则钟鼓齐鸣。午门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称。

  沈阳故宫是清朝入关前创建的宫殿,具有满族的特色。全宫分为三部分:东部大政殿和十王亭,是清帝举行大典及王公大臣议政之处。中部

  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崇政殿是日常朝会和处理政务之处,清宁宫是寝宫。西部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和仰熙斋等, 文溯阁是乾隆时为存放四库全书而建造的藏书楼。

  大政殿俗称八角殿,始建于1625年,初称大衙门,1636年定名笃恭殿,后改大政殿。八角重檐攒尖式,八面出廊,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明间面阔2.65m,次间面阔各1.84m,各面均等,均为“斧头眼”式隔扇门。下面是一个高约1.5m的须弥座台基,绕以雕刻细致的荷花净瓶石栏杆。殿顶满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有八条铁链各与力士相连。殿前的两根大柱上雕刻着两条蟠龙,殿内有精致的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

  崇政殿在沈阳故宫内的中路前院正中,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金銮殿”,是沈阳故宫等级最高、最重要的建筑。此殿是清太宗日常临朝处理要务的地方,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

  整座大殿是全木结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

  凤凰楼建造在4m高的青砖台基上,楼分三层,上为三滴水歇山式顶,楼周围有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此楼为沈阳故宫最高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坛庙建筑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祭祀活动,在进入封建农业经济社会之后,得到了强化,坛庙建筑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重要的建筑类型。祭祀活动中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祭祀建筑—坛庙的多样性。

  古代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有三项: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所谓坛庙,主要指的就是天坛、社稷坛、太庙;还有其他一些祭祀建筑。它们都各有自己的形制演变。

  古代帝王所建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汉长安南郊的明堂辟雍,是早期的大型建筑遗存。

  其建筑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先农之坛、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等等。其中天地、日月、社稷、先农等由皇帝亲祭,其余遣官致祭。

  中国古代认为天圆地方,故分别筑圆坛、方坛举行祀典。 最隆重的祭祀是祭天。皇帝于每年冬至祭天;皇帝登位也须祭告天地,表示“受命于天”。祭天起源很早,《周礼.大司乐》云:“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但是采取周制祭天,其实是很晚以后魏晋时的事。明清北京,宫殿前左祖右社,郊外祭天于南,祭地于北,祭日于东,祭月于西。

  社稷坛祭土地之神,社是五土之神,稷是五谷之神,诸侯王国和府县也有,只是规制低于京师的太社和太稷。先农坛是皇帝祭神农和行藉田礼之处。五岳、五镇是山神;四海、四渎是水神。

  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祖庙称家庙或祠堂。帝王宗庙仿宫殿前朝后寝之制:前设庙(前殿),供神主,四时致祭,后有寝(后殿)。

  庙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分别建立7所或9所建筑,每一所奉一祖先;另一种是在一座建筑中设7室或9室,每一室奉一神主。当神主超过7或9数时,则按功德大小和与在位皇帝的亲疏关系决定去留,殿内只留7或9个神主,其余的迁至殿东西夹室供奉,所以历代太庙殿宇以7间或9间加两夹室为基本形式。

  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故宫同时修建,位于北京城的南端。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座高2.5m、宽28m、长360m的甬道,把这两组建筑连接起来。

  祈年殿大祀殿初为三重檐,上檐青色表示天,中檐黄色表示地,下檐绿色表示万物。嘉靖时,改大祀殿称祈谷坛,降为雩(yú )祭(求雨、求丰年)之所,另设圜丘为祭天之坛,形成今天所见的平面布置。在城北增设地坛,实行天地分祭。嘉靖时,建朝日坛及夕月坛分别位于北京东郊和西郊。

  在主轴线的西侧,有一组供皇帝斋戒的斋宫。它坐西朝东,由两重宫墙、两道禁沟和163间回廊围成正方形宫院。在位于两道坛墙之间的主路南侧,是神乐署和牺牲所,负责演习礼乐以及饲养祭祀用牲畜。

  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建为三重顶圆殿,名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光绪十五年(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按原样重建。

  祈年殿是一座直径32.72m的圆形建筑,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进,总高38m。祈年殿内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寓意十二个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

  祈年殿的殿座就是圆形的祈谷坛,三层6m高,气势巍峨。坛周有矮墙一重,东南角设燔柴炉、瘗坎、燎炉和具服台。坛北有皇乾殿,面阔五间,原先放置祖先神牌,后来牌位移至太庙。坛边还有祈年门、神库、神厨、宰牲亭、走牲路和长廊等附属建筑。长廊南面的广场上有七星石,是嘉靖年间放置的镇石。

  皇乾殿是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以北,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称皇穹宇。

  皇穹宇殿高19.5m,直径15.6m, 砖木结构,殿内没有横梁,全靠8根檐柱、8根金柱和众多的斗拱支托屋顶。南向开户,菱花格隔扇门窗,蓝琉璃槛墙,东西北三面封以砖俱干摆到顶。殿内穹窿圆顶,正中贴金盘龙藻井,贴金双龙天花,金柱贴金缠枝莲,内外施金龙和玺彩画。三层天花藻井,层层收进,极有特色,为古建筑中少有。殿檐覆盖蓝色琉璃瓦,檐顶有镏金宝顶。

  三音石位于皇穹宇殿前的甬道上。站在三音石那里击掌可以听到三声回声,这种现象叫做人间私语天闻若雷。寓意着人间言行都被天神所洞察。

  圜丘是皇帝在冬至日祭天的场所,嘉靖9年(1530年)初建,乾隆14年(1749年)扩建,其主体为“坛而无屋”的三层露天圆台,台高1丈6尺,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九级台阶,周边均有汉白玉栏杆(初建时为蓝色琉璃),每个栏杆和栏板都有精雕细刻的云龙图案。周边环绕着两重低矮的院墙。

  圜丘的设计极具象征性,它以圆象天,以“阳数”象征“天数”,以九象征“极阳数”。坛体3层,坛面直径为9丈,15丈,21丈,全部符合阳数。坛面的环形铺面石,除圆心用1块圆石外,每层都铺9环,每环用石从1x9,2x9,一直到最外环的27x9,都是9的倍数,三层栏板的数目为36,72,108,也全是9的倍数。

  北京社稷坛制度也是仿自南京旧坛。其主体建筑是一座方形的坛和两座5间的殿。坛2层,上铺五色土,象征东西南北中天下五方之土都归皇帝所有,五色土按方位铺成方回形平面,东方青龙位用青土,西方白虎位用白土,南方朱雀位用赤土,北方玄武位用黑土,中心部分用黄土。坛外设坛墙一周,墙上颜色也按方位分成四色。

  始建于公元1420年的北京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场所。太庙位于东侧,西侧是社稷坛。这种对称布局标准地反映了《周礼·考工记》关于古代王城左祖右社的建筑规制。

  北京太庙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祭祖建筑群。主要有牺牲所、神厨、神库、井亭、燎炉、配殿等。最为重要的是大戟门和三重殿堂。即享殿、寝殿、祧庙。俗称大殿、二殿和三殿。

  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琉璃门、汉白玉石拱桥、戟门、三大殿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井亭、神厨、神库配殿依次排列于两侧。前殿面阔11间,进深4间,重檐庑殿顶,周围有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其主要梁柱外包沉香木,其余木构件均为金丝桶木,天花板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

  太原晋祠是为奉祀晋侯始祖叔虞而立的祠庙。全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具有园林风味,不同于一般的庙宇。

  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现存宋代建筑中惟一用单槽副阶周匝的实例,可视为宋代建筑的代表作。

  圣母殿坐西朝东,平面采用单槽副阶周匝的形式,殿身面阔5间,进深4间,四周环绕深1间的回廊,重檐歇山顶。为加深前廊,构架使用了减柱造。殿身4根前檐柱不落地,将前廊4道梁架加长到4椽,梁尾插到身内单槽缝的内柱上,并将殿身正面的门窗槛墙也推到单槽缝上,从而取得深2间的分外宽阔的前廊空间。整个内殿空间无内柱,彻上露明造。

  曲阜孔庙是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历代增修扩建。现存的建筑群绝大部分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占地327亩。

  孔庙平面呈长方形,占地14万㎡ ,南北长0.7公里 。孔庙沿一条南北中轴线展开布置,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共有九进院落。

  从大中门起,建筑分成三路:中路为大成门、杏坛、大成殿、寝殿、圣迹殿及两庑,分别是祭祀孔子以及先儒、先贤的场所;东路为崇圣门、诗礼堂、故井、鲁壁、崇圣词、家庙等,多是祭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方;西路为启圣门、金丝堂、启圣王殿、寝殿等建筑,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地方。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高32m,长54m,深34m,重檐九脊,周环回廊。擎檐有石柱二十八根,高5.98m,直径达0.81m。两山及后檐的十八根柱子浅雕云龙纹,每柱有七十二团龙。前檐十柱深浮雕云龙纹,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似脱壁欲出,精美绝伦。

  殿内高悬万世师表等十方巨匾,三副楹联,都是清乾隆帝手书。殿正中供奉着孔子的塑像,七十二弟子及儒家的历代先贤塑像分侍左右。殿下是巨型的须弥座石台基,高2m,占地1836㎡,殿前露台轩敞。

  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埋葬制度和陵园布局的先例。汉制,皇帝登位第二年开始营造皇陵。汉武帝在位年久,陵墓特别宏伟,殉葬品也最多。其后如唐太宗、明成祖等,都亲选茔地,拟就终制。

  商周陵墓,地下以木椁室为主,其东、南、西、北四向有斜坡道由地面通至椁室,称“羡道”,天子级用四出“羡道”,诸侯只可用两出(南北两向)。木椁室四壁用原木交叉成“井”字形向上垒筑,椁底和椁顶也都用原木铺盖。

  西汉以前,帝王、贵族用木椁作墓室,其构造有二种:一为用木枋构成箱形椁室1至数层,内置棺;另一种是用方木垒成墓的“黄肠题凑”,内置棺及葬品。以后由于木材逐渐稀少,且木椁不利于长期保存,所以逐渐发展了石墓室和砖墓室。石墓室又分有崖墓、石拱墓和石板墓数种。

  战国末年,河南一带开始用大块空心砖代替木材作墓室壁体。西汉时甚至用这种砖作墓顶的盖板,在中小型墓中,大块空心砖墓盛行一时。但是空心砖体型过长过大,用作墓顶板梁也易于折断。因而东汉以后逐渐淘汰,代之而起的是小砖与拱顶墓室。拱顶墓室在西汉中叶开始发展起来,东汉以后,成为墓室结构的主流。

  西汉末年的墓中产生穹窿顶,以后,穹窿发展成为独立的结构由于提高墓室空间和无模施工的需要,穹窿顶的矢高逐渐增大,外形接近于陡峻攒尖顶。由此进一步发展,就出现了叠涩砌的穹窿顶。并在唐、宋墓中广泛应用。

  明、清两代,墓室以中间3进为主,用石作拱券结构,形成豪华的地下宫殿,且更讲究棺椁的密封与防腐措施。

  汉代帝王墓用短方木(方约30cm,长约90cm)叠成椁墙,墙内置棺椁,短方木端部均指向棺椁。其结构是“以柏本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汉书·霍光传》颜师古注)。此法耗费木材数量巨大,东汉以后已不再使用。

  1、方上:就是在地宫之上用土层层夯筑,使之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尖锥体,而锥体的上部好像截去尖顶成一方顶,故名之为方上。陕西的秦始皇陵和汉代诸陵大都是这种封土形式。

  2、因山为陵:就是利用山丘作为陵墓,把地宫掘进山里去,如像西安附近的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就都是这种形式。

  3、宝城宝顶:在地下宫殿上起圆形坟,称宝顶,以适应南方多雨的地理气候,便于雨水下流不致浸润墓穴,且用墙垣包绕,称为宝城。南侧建方城明楼。明十三陵、清东西陵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除了封土坟头之外,一般分作地面建筑(享堂)、神道和地宫三部分。陵地有占地数里、甚至数十、百里的,陵园建筑以祭祀的大殿为主,称作陵恩殿或隆恩殿。在它的前后四周有各种门和配殿,形成了一个地面宫殿建筑群,规模十分庞大。神道即墓道,帝王陵的神道规模很大,两旁有石人石兽等雕刻。这种石雕称为“石象生”,以其好像生前的仪仗队一般。地宫是埋葬死者的地方,是帝王陵的主要部分,又称为幽宫、玄宫等等。

  商代陵墓不起坟,深埋,但墓顶可能有享堂。战国墓上有坟丘,坟顶有享堂遗迹。

  汉陵园建制基本依袭秦制。陵中设庙和寝两部分,仿宫中前朝后寝之制。墓前或置石享堂、石碑、石兽、石人、石柱、石阙。

  南朝帝王陵墓神道两侧立碑、神道柱、麒麟或辟邪各一对,享堂已不存,规模仅及汉代贵族、官僚的墓制。

  唐代因山为陵,将献殿建于陵园南门内,相当于庙,称上宫,而在山下设下宫,成为上、下宫制。继承汉代陵门四出的格局,但陵前神道加长,门阙及石像生增多。

  宋代帝陵规模远不及汉、唐。北宋各陵布局大体是:陵台四面有陵墙、门、角阙,南面为神道,神道两侧有阙两对以及石望柱、石人石兽,相对而立。陵台到神墙南门中间的空地为献殿的遗址,也称之为上宫。陵的西北,是皇帝死后供其灵魂衣食起居的地方,称为下宫。

  明代陵墓继承唐宋而又有创新:陵体、祭祀建筑串联在轴线进,更加突出了朝拜祭祀仪式的重要性。明楼是明代陵墓的独创。清陵陵制大体沿袭明制。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帝陵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又称重门,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其左右各设有随墙式掖门一道。院落之内无建筑设施,院落之前(外罗城之内)左侧建有神厨三间,右侧建有神库三间。

  第二进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祾恩门,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下承一层须弥座式台基。台基之上龙凤望柱头式的石栏杆及大小螭首设置齐备。前后还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祾恩门台阶的形制为“中平(指雕刻图案的御路石)外墄(指台阶),中为御道”。祾恩门左右各设随墙式掖门一座。院内建左右配殿各七间(《昌平山水记》记为七间,《帝陵图说》记为九间,本书据遗址分析从前者)及神炉左右各一座。

  第三进院落,前墙间建有陵园最主要的殿宇——祾恩殿,嗣皇帝祭祀前君,后的场所。其形制为重檐庑殿式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下承须弥座式台基三层,金砖铺地。围栏雕饰同祾恩门。台基前部出有月台。月台前设三出踏跺式台阶,左右各设一出。殿有后门,故台基的后面亦设踏跺式台阶一出。其中,后面一出踏跺及月台前中间一出踏跺设有御路石雕。刻龙凤戏珠(左升龙,右降凤)及海水江牙图案。祾恩殿左右各设随墙式掖门一座。

  院内沿中轴线设有两柱牌楼门(棂星门)一座、石几筵一套。牌楼门的两柱作出头式,白石雕成、截面为方形,顶部雕坐龙,前后戗以石抱鼓。石几筵,由石供案和石供器组成。石供案作须弥座式,石供器由香炉(一座)、烛台(二座)、花瓶(二座)组成。形制如长、永等陵。

  偏后部位为宝城。其平面接近标准圆形。宝城墙的前部设有城台(又称“方城”),城台下承石刻须弥座,上建重檐歇山顶式的明楼。楼内采用砖券顶,无木构梁架,其余全用巨石雕刻拼砌而成,其上油饰油漆彩画,酷似木构建筑,然实无片木寸版。

  楼壁前、后、左、右四面各辟券门,楼内树圣号碑一通,碑首为方形,前后刻双龙戏珠图案。城台的下部无券门之设,但城台左右各有冰盘檐式石刻门楼,由门楼进入,有礓石察道由城前上达宝城、明楼。宝城之内封土满填,中部有三合土夯筑而成的上小下大圆柱形的“宝顶”。

  明清帝陵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下为方形城台,上为明楼,楼中立庙谥碑。此式始于安徽凤阳明皇陵。皇陵有内外三重陵墙,中间一道陵墙四门如城楼,分别称南、北、东、西明楼,及至南京明孝陵,仅有一座明楼。以后明清各帝陵均大致沿袭孝陵方城明楼形制。

  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明长陵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是十三陵中的祖陵。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

  地宫是定陵的主要部分,深27m,由前、中、后、左、右五座石结构殿宇组成,其顶部均为条石拱券,断面呈尖顶、两弧相交的“锅底券”形制。建筑面积1195㎡。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对称的两个殿,中间各自有一个用汉白玉垒砌的棺床,两配殿有甬道与中殿相通。中殿内有3个汉白玉石座,并摆放皇帝和皇后的五供和长明灯。后殿是地宫内最大的一个殿,殿内棺床正中央放置有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棺椁。棺椁周围放置有玉料、梅瓶及装满殉葬品的红漆木箱。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清东陵于1661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东陵包括5座帝陵: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4座后陵和5座妃园寝。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

  清西陵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和光绪崇陵,还有3座后陵。其建筑形式体现着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王爷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

  自顺治皇帝的孝陵在昌瑞山下落成以后,清代皇帝陵的规制就已基本形成。其布局可分为三个区,即神路区、宫殿区和神厨库区。

  孝陵的神路区建筑配置最为丰富,自南至北依次为石牌坊、东西下马牌、大红门、具服殿(供谒陵者更换衣服、临时休息的殿宇)、圣德神功碑亭、石像生、龙凤门、一孔桥、七孔桥、五孔桥、东西下马牌、三路三孔桥及平桥。

  宫殿区按照前朝后寝的格局营建,自南至北依次为:神道碑亭、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燎炉(焚烧纸、锞的场所)、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琉璃影壁及月芽城、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宫门以北部分环以围墙,前后三进院落。

  神厨库区位于宫殿区前左侧,其建筑有:神厨(做祭品的厨房)、南北神库(储存物品的库房)、省牲亭(宰杀牛羊的场所),环以围墙,坐东朝西。围墙外建井亭。

  三个区的所有带屋顶的建筑(包括墙垣)除班房覆以布瓦外,全部以黄琉璃瓦覆顶(包括墙顶)。其中大红门为单檐庑殿顶建筑;圣德神功碑亭、神道碑亭、隆恩殿、明楼和省牲亭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具服殿、隆恩门、配殿、燎炉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朝房为单檐硬山顶建筑;神厨、神库为单檐悬山顶建筑;陵寝门为琉璃花门;井亭为盝顶建筑;班房为单檐卷棚顶建筑。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