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资讯

古建资讯

何世良:醉心雕梁画栋发愿营造岭南

中国古建网2023-01-17古建资讯古建筑构件厂
中国建筑装修平台网,古建筑构件厂,防腐木四角凉亭,何世良:醉心雕梁画栋发愿营造岭南,中国建筑装修平台网,古建筑构件厂,防腐木四角凉亭清朝末年,慈禧大修颐和园,在全国招募能工巧匠,广州番禺沙湾镇匠人黎文源进京应试、一举拿下壁画头魁,从此供职内

何世良:醉心雕梁画栋发愿营造岭南

何世良:醉心雕梁画栋发愿营造岭南,

  中国建筑装修平台网,古建筑构件厂,防腐木四角凉亭清朝末年,慈禧大修颐和园,在全国招募能工巧匠,广州番禺沙湾镇匠人黎文源进京应试、一举拿下壁画头魁,从此供职内廷;2016年,黎文源的同乡、砖雕艺术家何世良,凭借着同样高超的手艺,以立屏式砖雕作品《六国大封相》摘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2022年7月,有着“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之称的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和广州分馆揭开神秘面纱,都包含何世良的作品。

  今年52岁的何世良,出生、成长、生活都在番禺沙湾。从一块块砖头着手,何世良沉迷于雕梁画栋、营造岭南。身为广东首届传统建筑名匠、全国“砖雕大国工匠”,过去十年,何世良将许多精力投入到“传帮带”,希望和徒弟们一起努力,让砖雕这门艺术走进寻常生活、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沙湾古镇有着8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保存着广东音乐、飘色、鱼灯、古祠堂等岭南传统文化的“活标本”。这让沙湾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

  在一块青砖上用小刀刮出各种图案,对儿时的何世良来说,这是一种打发时间的娱乐方式。初中毕业、进入一家家具厂当学徒后,何世良被师公和师傅的木雕技法迷得神魂颠倒,以至于半夜不睡觉,偷偷临摹设计图纸。

  七十多岁的师公生出了爱才之心,手把手教何世良雕刻和绘图。师公胡枝在20世纪90年代的广式家具木雕行业里是“大腕儿”;师傅胡敏强是师公的儿子,对家具木雕造诣颇深。跟随师公和师傅学习木雕这段经历,改变了何世良一生的命运。

  1996年,何世良有机会参与番禺宝墨园的重建,承接了其中木雕的任务。当时的工程总指挥想做一幅大型的砖雕照壁,看中了何世良的雕刻手艺,硬是让他从木雕转砖雕——要知道,这时候的何世良还从来没碰过砖雕。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何世良花费三年时间,完成了长22.35米、高5.83米的艺术砖雕《吐艳和鸣壁》,开创了单体砖雕艺术品展示的先河,并入选当时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一时间,何世良声名大噪。2001年,他创办了砖雕主题工艺美术工作室。何世良想,岭南砖雕已经濒临失传,他必须把这项传统而精湛的工艺重新发扬光大。

  岭南砖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南越国时期。明清时期,砖雕已在岭南的祠堂、庙宇和民居中广泛采用,形成了独特风格。何世良喜欢岭南砖雕散发出来的生活气息,日常、亲切。在何世良创作的砖雕作品中,荔枝、芭蕉、佛手、红棉、荷花等岭南风物是常见元素,像荔枝谐音粤语念“来子”,佛手谐音粤语念“福寿”,南粤特色跃然其上。

  何世良认为,理想的砖雕艺术应该真正融入岭南建筑格局中:“岭南砖雕的发展和岭南建筑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像沙湾镇的留耕堂是典型的清朝古建筑,它用砖雕斗拱代替过去的木质构件,风格更为古朴、粗放;但陈家祠的砖雕的特点和用途完全不一样,装饰性盖过了功能性。”

  砖雕的“威水史”到近代已近尾声。后来,广府地区流行的骑楼、小洋房等建筑类型逐渐取代了传统建筑,砖雕在建筑工程中再难有用武之地。

  直到最近几年,岭南砖雕作为一门非遗,越来越受到关注,何世良得以参与到一些城市地标建筑的集体创作中。2015年,何世良为广东粤剧博物馆创作了戏台砖雕面墙《六国大封相》,作品还原了同题粤剧中热闹的场面和丰富的人物造型,将传统岭南砖雕工艺发挥得淋漓尽致,荣获第12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工艺美术作品奖。

  2015年,何世良(左三)为广东粤剧博物馆创作戏台砖雕面墙《六国大封相》,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以砖雕为起点,何世良致力于从各个方面探索传承岭南建筑文化——2022年,他为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翰阁制作了200扇岭南特色的满洲花窗,还为广州分馆定制了两间富有岭南文化气息的贵宾室:“我很珍惜这样的工作机会,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岭南建筑的魅力。希望能有更多融入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和技艺的当代城市地标建筑。”

  2008年,岭南砖雕被列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非遗传承人的身份,何世良心情一度复杂,他担心非遗的定位意味着宣布砖雕正不可避免地变成“古董”。于是,何世良开始四处招募学徒,还开了一家工厂,承接一些砖雕和木雕的商业项目,为传承岭南砖雕工艺“输血”。

  丁军允从2004年开始跟着何世良从零开始学习雕刻,参与过东莞粤晖园《百蝠晖春》的雕制。《百蝠晖春》是何世良继《吐艳和鸣壁》后打造的又一幅照壁砖雕巨作,长约50米,高9米,从设计、制作、安装到竣工也花费了将近三年时间。整幅作品完成,丁军允被深深震撼。

  何世良经常劝徒弟们要多读书、多看展览。在何世良看来,审美比技法更重要。传统的砖雕主题创作要求对地方文化、民俗历史等有扎实的知识储备。为了“补课”,何世良曾到处搜罗有关岭南文史的书籍。砖雕喜用花鸟兽,他反复研究《百鸟谱》《百兽谱》《百花谱》。他甚至拜师学摄影,每年在珠三角各地寻访古建筑,以求博采众长。

  “何世良学什么都要学到极致。别看他经常不出声,做出来的东西却总是出人意料,不同凡响。”羊城晚报记者邓勃和何世良相识于二十多年前的一次采访,熟络起来后,邓勃才发觉,何世良身上有着一种不容易在艺术天才身上见到的谦逊;档案学家王恩汉也是因采访认识何世良,他遍访全国各地的砖雕名家,但他认为,像何世良这样既能在工艺技法上超越前人,又能把握宏大主题创作的,寥寥无几。

  何世良:砖雕的工序分为选材、开料、打坯、出组、打磨、安装、整体、收拾等。开料是把老青砖表面的毛坯层裁去,成尺寸均等、角度方正的砖块。打稿是按照作品大小、表现题材等设计、构图、画图。打坯是在线条底稿的基础上,凿掉图中底图的部分,雕出作品的轮廓、高低层次和立体造型。最后的工序是出细,在粗坯基础上深入地刻画细部,达到精雕细琢的效果。岭南砖雕分单件砖雕和组合砖雕两类,单件砖雕结构简单,常嵌于檐下斗拱、窗花、神合边框或小型座饰等处。

  组合砖雕的应用范围较大,常用在墙面、孱头、门楣、挂络乃至照壁等大面积的装饰,施工时需要根据图案逐块雕琢,大的话需要用到成千上万的砖头,然后按照部位拼接、镶嵌、修磨施工痕迹,直到组合成完整的作品。

  何世良:青砖的硬度比红砖小,不容易风化,而且质地细腻。选砖很重要,所谓“选老不选新”,我们都是从老房子拆下来的砖中去找优质的砖块,像宝墨园《吐艳和鸣壁》用的3万多块砖就是广州地铁一号线修建时拆老房子拆下来的,被我们从建筑垃圾中找了出来。这些老砖经历了数十乃至数百年的风雨,质地已经“退火”,雕刻时不容易迸裂,雕出来的成品古拙淳朴,富有韵味。

  何世良:传承岭南砖雕最关键的是守住品质,以及推广传统工艺的审美。首先需要团队合作继承,把先辈的技术水平、作品的传统韵味延续下来,继而是创新,将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结合起来。就当下的创作来说,还需在古老技法上给作品注入更多新颖的手法和现代元素,更应倾向于题材贴近生活、构图磅礴大气、造型精巧别致、雕琢透凸玲珑的方向发展,适应社会审美所需并为大众接受,才具备传承发展的动力。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