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1支笔23年创作2500余幅钢笔画守护山西古建
1个人1支笔23年创作2500余幅钢笔画守护山西古建
1个人1支笔23年创作2500余幅钢笔画守护山西古建,仿古建材,中国建筑能耗信息网,工程资料免费的网站,
提起古建筑,有人会用摄影的方式来欣赏记录,还有人会用文字来记载和描述。然而近日,一位来自大连的画家连达在网上分享了自己创作的钢笔画,引起众多网友关注。过去23年,连达走遍山西2000多处古建,用一把折叠椅、一张纸、一根笔,留下了超过2500幅作品,记录下了这些历经千百年风雨的古建筑的风姿。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省现存古建筑28027处,其中,元代及元代以前木结构建筑509处,占全国80%以上,特别是全国仅存的4座唐代木结构古建筑都在山西。连达认为,山西古建筑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世界瑰宝。希望能通过自己的钢笔画,唤起更多人对它们的关注和保护。
1999年连达第一次来山西旅游,走进太原市晋祠景区,他瞬间被眼前古建筑的魅力所征服。古建仿佛有着穿越时空的魔力,唤醒了他骨子里的情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完全割舍不下了。从此他认定,这是他一生要去守护的东西,该为它们做点什么。
于是,“半路出家”的连达自学了钢笔手绘、建筑透视、古建筑结构等知识。20多年来,每次旅行连达都只来山西。他总是背着50斤重的背包,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曾在倾盆暴雨中疾走,曾在大风降温中瑟瑟发抖,走掉过鞋底,也遭到过野狗追击,日常生活多以干粮凉水充饥,连达的采风经历充满艰辛。
“它们等了我几百年,可能下一个会画画的人到来之前,古建已经不在了,我必须马上把它们画下来。”连达在这些古建筑中找到了梦中的家园,古建筑也在他笔下得到了重生。
从最初对于建筑和旅行单纯地喜欢渐渐升华为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连达更加系统地开始了地毯式的绘画,尽量做到对山西省每个地区的古建筑都有全面的记录。
“一个县一个县寻访,把能找到的庙全都画了。虽然山西省文物保护力度逐年加大,但古建太多,还是有很多规模较小的属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看到太多庙宇马上要倒塌,连达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烈。“相比于著名的和景区内的古建筑,许多乡村古建筑才更需要我们去关注、记录和爱护,它们同样是历史的延续和遗存,却缺少关注和有效的保护,或是走向消亡,或是被盗贼破坏,不复旧观。”
近年来,连达尤其关注那些倾颓濒危、行将消逝的乡野古庙,及时记录下这些古建筑的形象。“我能为古建筑做什么呢?不过就是静静地陪着它给它画一张画。至少能记录下来,它曾经存在过。”连达说,“如果通过我的画笔能让大家从精神上找到属于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开始珍视这些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也算我为文化传承尽了自己的一份责任。”
提起古建筑,有人会用摄影的方式来欣赏记录,还有人会用文字来记载和描述。然而近日,一位来自大连的画家连达在网上分享了自己创作的钢笔画,引起众多网友关注。过去23年,连达走遍山西2000多处古建,用一把折叠椅、一张纸、一根笔,留下了超过2500幅作品,记录下了这些历经千百年风雨的古建筑的风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省现存古建筑28027处,其中,元代及元代以前木结构建筑509处,占全国80%以上,特别是全国仅存的4座唐代木结构古建筑都在山西。连达认为,山西古建筑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世界瑰宝。希望能通过自己的钢笔画,唤起更多人对它们的关注和保护。
1999年连达第一次来山西旅游,走进太原市晋祠景区,他瞬间被眼前古建筑的魅力所征服。古建仿佛有着穿越时空的魔力,唤醒了他骨子里的情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完全割舍不下了。从此他认定,这是他一生要去守护的东西,该为它们做点什么。
于是,“半路出家”的连达自学了钢笔手绘、建筑透视、古建筑结构等知识。20多年来,每次旅行连达都只来山西。他总是背着50斤重的背包,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曾在倾盆暴雨中疾走,曾在大风降温中瑟瑟发抖,走掉过鞋底,也遭到过野狗追击,日常生活多以干粮凉水充饥,连达的采风经历充满艰辛。
“它们等了我几百年,可能下一个会画画的人到来之前,古建已经不在了,我必须马上把它们画下来。”连达在这些古建筑中找到了梦中的家园,古建筑也在他笔下得到了重生。
从最初对于建筑和旅行单纯地喜欢渐渐升华为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连达更加系统地开始了地毯式的绘画,尽量做到对山西省每个地区的古建筑都有全面的记录。
“一个县一个县寻访,把能找到的庙全都画了。虽然山西省文物保护力度逐年加大,但古建太多,还是有很多规模较小的属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看到太多庙宇马上要倒塌,连达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烈。“相比于著名的和景区内的古建筑,许多乡村古建筑才更需要我们去关注、记录和爱护,它们同样是历史的延续和遗存,却缺少关注和有效的保护,或是走向消亡,或是被盗贼破坏,不复旧观。”
近年来,连达尤其关注那些倾颓濒危、行将消逝的乡野古庙,及时记录下这些古建筑的形象。“我能为古建筑做什么呢?不过就是静静地陪着它给它画一张画。至少能记录下来,它曾经存在过。”连达说,“如果通过我的画笔能让大家从精神上找到属于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开始珍视这些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也算我为文化传承尽了自己的一份责任。”
相关文章
- 家装主材的淘宝双11行业数据
- 向上看!不断突破的西安天际线!
- 晚清建筑老照片:相机下的太和门全景最后一张已是杂草丛生
- 首届“遂宁市星级农村建筑工匠”评选即将开始符合条件的你快来参与吧!
- 2022·湖南岳阳张谷英古建筑文化旅游节7月2日开幕
- “i 社区”概念!打造年轻化的社区景观
- 今天《中国建设报》整版报道江西!
- 千年古建岳阳楼无损施工解密
- 中国建筑机器人行业十四五规划及发展动态分析报告2023 Vs 2028年
- 中国书法报丨话题讨论:书法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三)
- 雄安新区大宗建材集采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 头部玩家加入“采货侠”联盟后转转要“玩转”二手手机的B2B生意
- 2022年证书挂靠费用排行榜!
- 楼体建筑户外亮化工程-古建筑亮化报价-园林亮化报价
- 铝镁锰板仿古瓦 铝合金琉璃瓦
- 关于开展公路、水运工程材料价格信息调查的通知
- 2022苏州「中国铁建·花语云萃」官方网站售楼处欢迎您!免费专车接送看房!!
- 预制建筑网专访龙记科得平总经理谈应龙
- 黄鹤楼复建30年首次维修 主楼琉璃瓦全部更换(图)
- 延平乡村古建营造师杨俊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