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鉴赏(入门篇):从一棵树开始说起
古建筑鉴赏(入门篇):从一棵树开始说起
古建筑鉴赏(入门篇):从一棵树开始说起,古建亭子攒尖,个人自己免费建网站,琉璃瓦屋顶图片大全,
而衣食住行中,只有“住”,也就是建筑,是人在地表之上,对自然做出最大规模的改造,
比如我们建好了一座居民楼,可能近百年内我们便不会再大动,这是因为居住也存在对“安稳”的需求。
而对中国而言,由于近代化进程的并非由内而外,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也加速了传统的剧变。
所以在中国,古今的建筑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古建筑的空间与构造逻辑,慢慢变得不适宜人口的爆炸式发展。
对古建筑的了解,不在于指导现实,而在于延续传统,探索古人对“安稳”的定义,延续一种自古而来的美学传承。
树中取材,切削成不同样式的构件拼合在一起,将无数颗树相互组合,下垫石沙,上覆屋瓦,再佐以不同装饰构件,便是基本的房屋样式。
地震,可以对建筑造成极大的破坏,而木材应用于建筑中,在抗震上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
由于木构系统本身是由若干小木料榫接在一起,它们对于调整倾角、平衡弯矩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受到地震、炮击后,它们成为一种阻尼装置,通过斗栱榫卯间的摩擦、错位,可以消耗掉外来的巨大能量,使整个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抗冲击性能。
建筑的柱子也并非钉死在地表,而是立于柱础之上,这二者之间不存在粘性连接,是可以拆去和移动的。
柱础以石质为主,具备硬性,在立柱与地面之间也形成了缓冲,同时为立柱垫实了地面。
在柱础之下,古建筑还会在地平面垒砌高台,将建筑从地表凸显,不论雨天散开积水,或是夯实地基以承托大殿压力,都有显著作用。
高台建筑自古传承而来,“四平八稳”的台基,往往比其上的建筑要留存的更为长远。
但三角形的房屋对人的居住而言,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房屋内部每一个角都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死角。
如果我们在三个柱子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柱子,将整个房间扩展为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利用。
在取原木为料时,不可避免的要对原木进行切削,从树木中取出的良材如果被截成小段,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也正是因为我国古代对原木大量需求,木材的使用便有了极为严格的把控,宋代成书的《营造法式》,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因小失大的现象。
当然也并不是说六边形,八边形的建筑就不可取。增大边数,对空间也会产生影响。
例如我们常见的魁星楼或者楼阁塔,正是因为塔的收分,会使顶层的空间变得极为狭小,如果增大立方体的面数,就保证了顶层空间不过于狭窄。
柱子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逻辑,而在柱子之间如何布置,就决定了这个建筑的“气质”。
当然,柱子也不都安分守己,有的会移动位置,例如我们常见的移柱法,典型例子就是朔州崇福寺。
在大殿内部,也不是需要布满立柱,例如常见的“金厢斗底槽”,即柱网呈“回”字形,为大殿留够放置佛像的空间。
柱网之上,则需要布置纵向与横向的构件,用以串联立起的柱子,将之合为一个整体。
因为在梁架与柱网间还有一层“斗拱”,这一古建筑中及其重要的构件,将东方建筑美学与力学结构发挥到了极致。
斗拱,又称为“铺作”。在不同时代斗拱有不同的叫法。早期斗拱也不都像我们如今看到的明清建筑一样,而是非常的硕大。
为什么会衍生出斗拱这一复杂的构件,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在建筑的柱头,受力非常复杂。
这就要求屋顶必须足够能“遮风挡雨”,不对墙面造成伤害,这需要向外挑出大屋檐,不让雨水淋湿墙面。
1. 荷载作用:屋顶带来的重量、挑檐对柱子的压力、柱子之间相互连接的需求,这几者之间需要维持平衡,那就必须要求构件同时承担来自各方不同的压力,并均匀的传导至柱网。
2. 抗震作用:“斗”与“拱”之间以榫卯连接,结合紧密,但晃动时可以通过摩擦减小动能,具有一定弹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3. 装饰作用:构造精巧的斗拱,本身就是精美的建筑装饰,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发展到明清时,斗拱逐渐变为装饰构件。
斗拱随着历史的变化,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如果追溯斗拱最初的形态,现存的石构汉阙与许多早期墓葬中斗拱的形态都是例证。
而中国现存能追溯到最早的木构建筑,即五台山南禅寺。从南禅寺开始,斗拱在木构建筑中的比重,是有减小趋势的。
我们将佛光寺东大殿的斗拱与故宫太和殿的相比,就几乎能看出唐代与清代二者极大的差异了。
唐代斗拱硕大,整体占比甚至能到柱高的二分之一,而唐拱相比后世而言则更为雄浑。
五代建筑相较唐代而言较近,依然保留了极高斗拱的占比,五代建筑可以参考平遥镇国寺,平顺大云院等等。
如应县木塔,所用的斗拱就有五十四种之多,且斗拱占比大,一眼望去就如同斗拱的海洋。
而宋代建筑则有所变化,斗拱的大小缩减为柱高的三分之一,体量上减小,建筑也变得更为醇和。
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制砖技术发展,砖墙的普及,就不再需要大屋檐遮蔽雨水,大木构架变得更为羁直,斗拱逐渐沦为建筑装饰。
但与此同时,古建筑也已发展到了十字路口,结构功能褪去,斗拱也自然而然会淡出历史舞台。
说完了斗拱,不妨让我们再往上走。从一根柱子上的结构,扩展到对整个建筑的理解。
抬梁式: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叠数层瓜柱和梁,每层梁逐层收短,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
在平行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络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的檩条。从而使荷载由檁到梁再到柱,逐层传递。
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有较大的使用空间。缺点是柱梁等木构架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这种木构架多用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穿斗式: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柱直接承受檩条,不用架空的抬梁,柱与柱之间用数层“穿”贯通,连成一个整体。
优点是较小的材料可以建造较大的房屋,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柱和枋较多,室内不能形成较大的连通空间。
这种木构架多用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而且常常与抬梁式混合使用,如抬梁式用于明间,穿斗式用于次梢间。
井干式:做法是以圆木、矩形或六角形木料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井壁状木构墙壁和三角形山墙,在山墙之上直接架檩布椽。这种构架出现较早,最早见于商代墓椁,汉墓仍有应用。
优点是做法简单。缺点是需要大量木材,消耗木材较多,受木材长度限制,通常面阔、进深和门窗较小。这种木构架多用东北林区和西南山区。
而抬梁式结构,则是如今中国古建筑内涵最为丰富的一种梁架。现存宫殿庙宇及大型建筑均采用这种架构。
佛光寺大殿在结构上是以列柱和阑额构成内外两圈的柱架,再在柱上用斗,明乳栿、四椽明栿和柱头枋等将这两圈柱架联系起来,形成支撑内外槽的天花。
这么一来,就在建筑里形成了内外两个大小不同的空间,而在天花以上部分还有草栿梁架结构。
天花以上是四椽草栿和草乳栿,草栿承托槫子,梁栿上抬平梁,托脚用于草栿与平梁间。
平梁上用大叉手而不用侏儒柱,两叉手相交的顶点与令拱相交,令拱承托替木与脊槫,形成三角形屋架。
进入古建筑后,即使不了解各个构件所起的功能,但也能在第一时间为这种精妙的建筑结构所震撼。
古建筑屋顶的形制多样,但房屋自古而来的建设,其实受到了许多封建社会地位等级的制约。
当我们踏入故宫时,就好像走进了各类大屋顶构成的海洋。这种由各式各样屋顶排列组合时产生的震撼感,其实就是中国建筑独有的魅力。
重檐庑殿顶:庑殿顶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屋面平缓,正脊较短,正脊两端为鸱尾。
重檐庑殿顶是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只有最尊贵的建筑可以使用,如故宫太和殿和明十三陵长陵祾恩殿。
重檐歇山顶:歇山顶由两坡顶加周围廊形式的屋面式样,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组成,因此又称九脊顶。
(单檐)庑殿顶:其外形即重檐庑殿顶的上半部,是标准的五脊殿,又称四阿顶。重要的建筑多用这种屋顶类型。
攒尖顶:屋面较陡,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一点,形成尖顶屋顶,其上再覆以宝顶,多用于面积不大的塔寺阁等建筑。
悬山顶:不仅有前后出檐,在两侧山墙处也有出檐,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宋朝时称“不厦两头造”,清朝称“悬山”、“挑山”,又名“出山”。
和硬山顶相比,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顶,北方则多用硬山顶。
硬山顶: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墙平齐,没有伸出部分。屋顶简单朴素,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卷棚顶:卷棚顶其实是歇山、硬山、悬山屋顶的一种变化型体,屋面前后两坡之间呈弯曲的弧线形,没有正脊。广泛用于园林的亭轩廊榭等类建筑,在宫廷和寺院里也有卷棚顶的附属建筑。
盝顶: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平顶,下接一圈外檐。盝顶在金、元时期比较常用,元大都房屋多为盝顶,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如故宫钦安殿。
万字顶:组合型屋顶,建筑的平面和屋顶采用“卍”字形状,有万事如意、万寿无疆的寓意。如圆明园中的“万方安和”。
勾连搭顶:组合型屋顶,两个或两个以上屋顶相连成为一个屋顶,上部屋顶富有变化,下部建筑形象整体不变。
说完了屋顶,大家应该对古建筑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古建筑却也并非在固定了形制后保持一成不变。
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重生长性材料,偏爱有机材料的特点。
将木材选为基本建材,是注重人与自然间的息息相通,木头与人之间相互的生命关系。
而相较于西方建筑所追求的个体形象的高大与宏伟,中国的古建筑则多讲求群体性。
不论是皇家宫殿群、佛家寺庙,还是私家园林、住宅民居,都采用多类型建筑与自然景观相组合的方式,形成建筑群落。
随着一进又一进的院落,一座座端庄的宫门与山门,庄严的殿堂、佛堂,高耸的楼阁、佛塔依次显现,使人感受到中式建筑的空间与时间之美。
西周将“茅茨”演进为“瓦屋”。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四合院,是最早的用瓦建筑,由两进院落组成,具有完整的“前堂后室”的布局。
春秋、战国盛行台榭建筑,以阶梯形夯土台为核心,逐层架立木构建筑,外观壮观宏大。
木构架建筑根据当时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陶屋等间接资料来看,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构架形式已经出现。
河南荥阳出土的陶屋和成都出土的画像砖住宅图案中,有抬梁式木构架形象。长沙和广州出土的东汉陶屋,有柱头承檩的穿斗式木构架形象。
砖石建筑的代表性建筑是四川绵阳汉平阳府君阙,由两座枋木构阙组成,南阙为母阙,北阙为子阙。
整体分为阙基、阙身、阙盖三部分,南阙上刻有车马出行图,舞乐图,母子猕猴,蟾蜍和朱雀等雕刻,北阙刻有追猪图,女子扶门远眺图、佛教造像图等雕刻,图案精美。
秦汉时期的建筑艺术总体风格是豪放补拙,整体造型平直舒展。屋面和檐口是平直的,屋脊的尽端微微翘起,呈现出刚健质朴的气质。
唐代建筑风格是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色调简洁明快,常用朱白两色彩画,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
在整体和各部分的比例上,斗栱雄大硕健,檐出深远,屋顶坡度低缓,这就使得辽代建筑具有迥然不同的形象。
在外观比例上,出檐深远,但开间和柱、枋、斗栱的比例不同,总体风格自然与唐和辽不同。
首先是房屋面阔,一般从中央明间起向左右两侧逐渐减小,形成主次分明的外观。其次,柱身比例增高,开间成长方形,而斗栱相对减小,补间铺作相对增多。
到了元代,一方面发展唐宋以来的传统,而另一方面继承金代的结构并做出新尝试。大部分建筑柱子排列灵活,往往与屋架不做对称的排布。
明清木结构建筑,从官式建筑来看,存在着互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加强了构架的整体性,节点简单牢固;
另一方面,再也没有金元时期灵活处理空间和构件的方法,构架高度标准化、定型化,每一种房屋的大小、尺寸和比例都是绝对的。
官式建筑的标准化、定型化还影响了彩画、门窗、须弥座、栏杆、屋瓦以及装饰花纹等方面。
斗栱比例缩小,出檐距离减小。屋顶柔和的线条轮廊消失,因而呈现着沉重拘束但稳重严谨的风格,与唐宋建筑有很大的差别。
关于古建筑,我们始终有一个误区。放在博物馆中的可以称之为文物,那穿越时间而来的建筑又是否要以文物的形式看待呢?
但在国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其实我们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建筑的价值,所以才会出现大拆大建,而这种行为其实也难以避免。
因为建筑永远滞后于时代,而这一属性直接导致了,它极有可能在下一个时代中不适配。
如果说上述建筑更迭是因为朝代交替,那么到了当代,古建筑本身也走到了十字路口。
大规模的人口扩张与城市迭代,使得古建筑不再适用于大规模人口居住的需要,成为了时代发展中逐渐淘汰的构造形式。
建材的更新,让木构也逐渐被替代,这个过程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说明了古建筑并非适宜当代人的居住需求。
再回到中国古建筑,如果本身是为了居住的“稳定性”,那为什么大规模的选用木构?这看似矛盾的一点,其实包含了中国自古以来对建筑独到的理解。
木,虽然易腐,易开裂,也没有石构那般拥有强硬的特点,但木由自然而生,也可以归化自然。
便如同失去了上层木构,仅留下台基的大明宫含元殿,让我们有了对大唐无限的怀念。
中国的理念中的稳定,显然不是要求建筑保有千年万年,而是一种迭代与更新,一种因循自然的“稳定”逻辑。
在这一理念中,坍圮与腐朽,也成为了建筑生命历程的一个部分,而这种归藏,正是东方思维中所谓的“天道”。幸存至今的建筑,确实是难能可贵了。
而由自然而生的房屋,也因朝代更迭而回到大地的怀抱,或焚毁,或兵戎,或是年久失修,落幕繁华。
木结构建筑,始终是延续了近两千余年的东方风貌,虽然在时代中它不再适用,但它所保留的是民族特色与东方基因。
而衣食住行中,只有“住”,也就是建筑,是人在地表之上,对自然做出最大规模的改造,比如我们建好了一座居民楼,可能近百年内我们便不会再大动,这是因为居住也存在对“安稳”的需求。
而对中国而言,由于近代化进程的并非由内而外,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也加速了传统的剧变。
所以在中国,古今的建筑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古建筑的空间与构造逻辑,慢慢变得不适宜人口的爆炸式发展。
对古建筑的了解,不在于指导现实,而在于延续传统,探索古人对“安稳”的定义,延续一种自古而来的美学传承。
树中取材,切削成不同样式的构件拼合在一起,将无数颗树相互组合,下垫石沙,上覆屋瓦,再佐以不同装饰构件,便是基本的房屋样式。
地震,可以对建筑造成极大的破坏,而木材应用于建筑中,在抗震上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
由于木构系统本身是由若干小木料榫接在一起,它们对于调整倾角、平衡弯矩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受到地震、炮击后,它们成为一种阻尼装置,通过斗栱榫卯间的摩擦、错位,可以消耗掉外来的巨大能量,使整个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抗冲击性能。
建筑的柱子也并非钉死在地表,而是立于柱础之上,这二者之间不存在粘性连接,是可以拆去和移动的。
柱础以石质为主,具备硬性,在立柱与地面之间也形成了缓冲,同时为立柱垫实了地面。
在柱础之下,古建筑还会在地平面垒砌高台,将建筑从地表凸显,不论雨天散开积水,或是夯实地基以承托大殿压力,都有显著作用。
高台建筑自古传承而来,“四平八稳”的台基,往往比其上的建筑要留存的更为长远。
但三角形的房屋对人的居住而言,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房屋内部每一个角都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死角。
如果我们在三个柱子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柱子,将整个房间扩展为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利用。
在取原木为料时,不可避免的要对原木进行切削,从树木中取出的良材如果被截成小段,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也正是因为我国古代对原木大量需求,木材的使用便有了极为严格的把控,宋代成书的《营造法式》,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因小失大的现象。
当然也并不是说六边形,八边形的建筑就不可取。增大边数,对空间也会产生影响。
例如我们常见的魁星楼或者楼阁塔,正是因为塔的收分,会使顶层的空间变得极为狭小,如果增大立方体的面数,就保证了顶层空间不过于狭窄。
柱子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逻辑,而在柱子之间如何布置,就决定了这个建筑的“气质”。
当然,柱子也不都安分守己,有的会移动位置,例如我们常见的移柱法,典型例子就是朔州崇福寺。
在大殿内部,也不是需要布满立柱,例如常见的“金厢斗底槽”,即柱网呈“回”字形,为大殿留够放置佛像的空间。
柱网之上,则需要布置纵向与横向的构件,用以串联立起的柱子,将之合为一个整体。
因为在梁架与柱网间还有一层“斗拱”,这一古建筑中及其重要的构件,将东方建筑美学与力学结构发挥到了极致。
斗拱,又称为“铺作”。在不同时代斗拱有不同的叫法。早期斗拱也不都像我们如今看到的明清建筑一样,而是非常的硕大。
为什么会衍生出斗拱这一复杂的构件,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在建筑的柱头,受力非常复杂。
这就要求屋顶必须足够能“遮风挡雨”,不对墙面造成伤害,这需要向外挑出大屋檐,不让雨水淋湿墙面。
1. 荷载作用:屋顶带来的重量、挑檐对柱子的压力、柱子之间相互连接的需求,这几者之间需要维持平衡,那就必须要求构件同时承担来自各方不同的压力,并均匀的传导至柱网。
2. 抗震作用:“斗”与“拱”之间以榫卯连接,结合紧密,但晃动时可以通过摩擦减小动能,具有一定弹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3. 装饰作用:构造精巧的斗拱,本身就是精美的建筑装饰,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发展到明清时,斗拱逐渐变为装饰构件。
斗拱随着历史的变化,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如果追溯斗拱最初的形态,现存的石构汉阙与许多早期墓葬中斗拱的形态都是例证。
而中国现存能追溯到最早的木构建筑,即五台山南禅寺。从南禅寺开始,斗拱在木构建筑中的比重,是有减小趋势的。
我们将佛光寺东大殿的斗拱与故宫太和殿的相比,就几乎能看出唐代与清代二者极大的差异了。
唐代斗拱硕大,整体占比甚至能到柱高的二分之一,而唐拱相比后世而言则更为雄浑。
五代建筑相较唐代而言较近,依然保留了极高斗拱的占比,五代建筑可以参考平遥镇国寺,平顺大云院等等。
如应县木塔,所用的斗拱就有五十四种之多,且斗拱占比大,一眼望去就如同斗拱的海洋。
而宋代建筑则有所变化,斗拱的大小缩减为柱高的三分之一,体量上减小,建筑也变得更为醇和。
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制砖技术发展,砖墙的普及,就不再需要大屋檐遮蔽雨水,大木构架变得更为羁直,斗拱逐渐沦为建筑装饰。
但与此同时,古建筑也已发展到了十字路口,结构功能褪去,斗拱也自然而然会淡出历史舞台。
说完了斗拱,不妨让我们再往上走。从一根柱子上的结构,扩展到对整个建筑的理解。
抬梁式: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叠数层瓜柱和梁,每层梁逐层收短,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
在平行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络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的檩条。从而使荷载由檁到梁再到柱,逐层传递。
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有较大的使用空间。缺点是柱梁等木构架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这种木构架多用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穿斗式: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柱直接承受檩条,不用架空的抬梁,柱与柱之间用数层“穿”贯通,连成一个整体。
优点是较小的材料可以建造较大的房屋,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柱和枋较多,室内不能形成较大的连通空间。
这种木构架多用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而且常常与抬梁式混合使用,如抬梁式用于明间,穿斗式用于次梢间。
井干式:做法是以圆木、矩形或六角形木料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井壁状木构墙壁和三角形山墙,在山墙之上直接架檩布椽。这种构架出现较早,最早见于商代墓椁,汉墓仍有应用。
优点是做法简单。缺点是需要大量木材,消耗木材较多,受木材长度限制,通常面阔、进深和门窗较小。这种木构架多用东北林区和西南山区。
而抬梁式结构,则是如今中国古建筑内涵最为丰富的一种梁架。现存宫殿庙宇及大型建筑均采用这种架构。
佛光寺大殿在结构上是以列柱和阑额构成内外两圈的柱架,再在柱上用斗,明乳栿、四椽明栿和柱头枋等将这两圈柱架联系起来,形成支撑内外槽的天花。
这么一来,就在建筑里形成了内外两个大小不同的空间,而在天花以上部分还有草栿梁架结构。
天花以上是四椽草栿和草乳栿,草栿承托槫子,梁栿上抬平梁,托脚用于草栿与平梁间。
平梁上用大叉手而不用侏儒柱,两叉手相交的顶点与令拱相交,令拱承托替木与脊槫,形成三角形屋架。
进入古建筑后,即使不了解各个构件所起的功能,但也能在第一时间为这种精妙的建筑结构所震撼。
古建筑屋顶的形制多样,但房屋自古而来的建设,其实受到了许多封建社会地位等级的制约。
当我们踏入故宫时,就好像走进了各类大屋顶构成的海洋。这种由各式各样屋顶排列组合时产生的震撼感,其实就是中国建筑独有的魅力。
重檐庑殿顶:庑殿顶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屋面平缓,正脊较短,正脊两端为鸱尾。
重檐庑殿顶是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只有最尊贵的建筑可以使用,如故宫太和殿和明十三陵长陵祾恩殿。
重檐歇山顶:歇山顶由两坡顶加周围廊形式的屋面式样,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组成,因此又称九脊顶。
(单檐)庑殿顶:其外形即重檐庑殿顶的上半部,是标准的五脊殿,又称四阿顶。重要的建筑多用这种屋顶类型。
攒尖顶:屋面较陡,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一点,形成尖顶屋顶,其上再覆以宝顶,多用于面积不大的塔寺阁等建筑。
悬山顶:不仅有前后出檐,在两侧山墙处也有出檐,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宋朝时称“不厦两头造”,清朝称“悬山”、“挑山”,又名“出山”。
和硬山顶相比,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顶,北方则多用硬山顶。
硬山顶: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墙平齐,没有伸出部分。屋顶简单朴素,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卷棚顶:卷棚顶其实是歇山、硬山、悬山屋顶的一种变化型体,屋面前后两坡之间呈弯曲的弧线形,没有正脊。广泛用于园林的亭轩廊榭等类建筑,在宫廷和寺院里也有卷棚顶的附属建筑。
盝顶: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平顶,下接一圈外檐。盝顶在金、元时期比较常用,元大都房屋多为盝顶,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如故宫钦安殿。
万字顶:组合型屋顶,建筑的平面和屋顶采用“卍”字形状,有万事如意、万寿无疆的寓意。如圆明园中的“万方安和”。
勾连搭顶:组合型屋顶,两个或两个以上屋顶相连成为一个屋顶,上部屋顶富有变化,下部建筑形象整体不变。
说完了屋顶,大家应该对古建筑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古建筑却也并非在固定了形制后保持一成不变。
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重生长性材料,偏爱有机材料的特点。
将木材选为基本建材,是注重人与自然间的息息相通,木头与人之间相互的生命关系。
而相较于西方建筑所追求的个体形象的高大与宏伟,中国的古建筑则多讲求群体性。
不论是皇家宫殿群、佛家寺庙,还是私家园林、住宅民居,都采用多类型建筑与自然景观相组合的方式,形成建筑群落。
随着一进又一进的院落,一座座端庄的宫门与山门,庄严的殿堂、佛堂,高耸的楼阁、佛塔依次显现,使人感受到中式建筑的空间与时间之美。
西周将“茅茨”演进为“瓦屋”。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四合院,是最早的用瓦建筑,由两进院落组成,具有完整的“前堂后室”的布局。
春秋、战国盛行台榭建筑,以阶梯形夯土台为核心,逐层架立木构建筑,外观壮观宏大。
木构架建筑根据当时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陶屋等间接资料来看,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构架形式已经出现。
河南荥阳出土的陶屋和成都出土的画像砖住宅图案中,有抬梁式木构架形象。长沙和广州出土的东汉陶屋,有柱头承檩的穿斗式木构架形象。
砖石建筑的代表性建筑是四川绵阳汉平阳府君阙,由两座枋木构阙组成,南阙为母阙,北阙为子阙。
整体分为阙基、阙身、阙盖三部分,南阙上刻有车马出行图,舞乐图,母子猕猴,蟾蜍和朱雀等雕刻,北阙刻有追猪图,女子扶门远眺图、佛教造像图等雕刻,图案精美。
秦汉时期的建筑艺术总体风格是豪放补拙,整体造型平直舒展。屋面和檐口是平直的,屋脊的尽端微微翘起,呈现出刚健质朴的气质。
唐代建筑风格是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色调简洁明快,常用朱白两色彩画,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
在整体和各部分的比例上,斗栱雄大硕健,檐出深远,屋顶坡度低缓,这就使得辽代建筑具有迥然不同的形象。
在外观比例上,出檐深远,但开间和柱、枋、斗栱的比例不同,总体风格自然与唐和辽不同。
首先是房屋面阔,一般从中央明间起向左右两侧逐渐减小,形成主次分明的外观。其次,柱身比例增高,开间成长方形,而斗栱相对减小,补间铺作相对增多。
到了元代,一方面发展唐宋以来的传统,而另一方面继承金代的结构并做出新尝试。大部分建筑柱子排列灵活,往往与屋架不做对称的排布。
明清木结构建筑,从官式建筑来看,存在着互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加强了构架的整体性,节点简单牢固;
另一方面,再也没有金元时期灵活处理空间和构件的方法,构架高度标准化、定型化,每一种房屋的大小、尺寸和比例都是绝对的。
官式建筑的标准化、定型化还影响了彩画、门窗、须弥座、栏杆、屋瓦以及装饰花纹等方面。
斗栱比例缩小,出檐距离减小。屋顶柔和的线条轮廊消失,因而呈现着沉重拘束但稳重严谨的风格,与唐宋建筑有很大的差别。
关于古建筑,我们始终有一个误区。放在博物馆中的可以称之为文物,那穿越时间而来的建筑又是否要以文物的形式看待呢?
但在国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其实我们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建筑的价值,所以才会出现大拆大建,而这种行为其实也难以避免。
因为建筑永远滞后于时代,而这一属性直接导致了,它极有可能在下一个时代中不适配。
如果说上述建筑更迭是因为朝代交替,那么到了当代,古建筑本身也走到了十字路口。
大规模的人口扩张与城市迭代,使得古建筑不再适用于大规模人口居住的需要,成为了时代发展中逐渐淘汰的构造形式。
建材的更新,让木构也逐渐被替代,这个过程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说明了古建筑并非适宜当代人的居住需求。
再回到中国古建筑,如果本身是为了居住的“稳定性”,那为什么大规模的选用木构?这看似矛盾的一点,其实包含了中国自古以来对建筑独到的理解。
木,虽然易腐,易开裂,也没有石构那般拥有强硬的特点,但木由自然而生,也可以归化自然。
便如同失去了上层木构,仅留下台基的大明宫含元殿,让我们有了对大唐无限的怀念。
中国的理念中的稳定,显然不是要求建筑保有千年万年,而是一种迭代与更新,一种因循自然的“稳定”逻辑。
在这一理念中,坍圮与腐朽,也成为了建筑生命历程的一个部分,而这种归藏,正是东方思维中所谓的“天道”。幸存至今的建筑,确实是难能可贵了。
而由自然而生的房屋,也因朝代更迭而回到大地的怀抱,或焚毁,或兵戎,或是年久失修,落幕繁华。
木结构建筑,始终是延续了近两千余年的东方风貌,虽然在时代中它不再适用,但它所保留的是民族特色与东方基因。
相关文章
- 土建资料员工作职责建筑工程信息价查询
- 天津市住建委公示《天津市建筑节能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的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目录(2021版)
- 绍兴最小排屋横空出世!堪比宋卫平的“桃李春风”……
- 家族祠堂石牌坊怎么建造
- 职场菜鸟不可不知的30条职场潜规则!
- 江苏建筑装修工程一级资质转让【全网蕞好价】
- “豪门九分财不富也镇宅”5款豪华门楼设计图纸高端大气!
- 谋求多品类增长 京东启动绿色建材线上平台
- 艺术品鉴‖临夏砖雕的艺术展示
- 正式批复!潍坊这四大片区规划定了!详情曝光
- 古建筑亮化建材资讯
- 当心!新职业培训暗藏骗局:宣称无门槛拿证、高薪挂靠
- 上海美丽乡村:“白墙青瓦坡屋顶林水相依满庭芳”崇明园艺村风景如画
- 携手中建八局一公司云筑成功打造医疗建设项目采购专场供需对接会
- 曲阜“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维修工程全面推进
- 【官网】2022【北京庄园】售楼处电话丨售楼处地址【官方】在售面积价格最新动态!
- 宫殿、坛庙、陵墓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介绍
- 古窗 作为古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它穿越千年而来是一种经典极致的美
- 大成殿前有一株“除奸柏”看民国的老照片才知道它名字的由来
- 我家凉亭选的是木凉亭 一年后我后悔了 想换成铝合金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