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筑彩绘

古建筑彩绘

【文化承德】承德古建筑 一景一故事

中国古建网2023-06-17古建筑彩绘古建绘画公司
历史古建测绘,古建绘画公司,古建测绘打点,【文化承德】承德古建筑一景一故事,历史古建测绘,古建绘画公司,古建测绘打点编者按: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国和解放初期为原热河省省会。五千年的“红山文化”、三百年的“山庄文化”,赋予

【文化承德】承德古建筑 一景一故事

【文化承德】承德古建筑 一景一故事,

  历史古建测绘,古建绘画公司,古建测绘打点编者按: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国和解放初期为原热河省省会。五千年的“红山文化”、三百年的“山庄文化”,赋予承德这颗塞外明珠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承德有很多存在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是承德历史文化的缩影,它们背后的历史和故事成为承德独特文化魅力的最佳注脚,承载着承德这座历史名城城市文化中最动人的部分。就让我们走进这些古建筑,去回溯那一段段老时光,去感受这些古建筑历经岁月洗礼沉淀下来的沧桑美。

  三座牌楼是承德西大街上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据资料记载,这三座牌楼在清道光六年以前,就已经修建完毕。三座牌楼之间距离1.5公里,牌楼结构优美,设计古朴,刻画精致,宏伟壮观。这三座牌楼,恰好把整条西大街分割成了三个部分。西大街是条“御道”,修建三座牌楼有象征着皇室的威武之意,也象征着百姓安居乐业,政府廉洁,是盛世的象征,也是城市文化的标志。头道牌楼上的“光天化日”是天平盛世之意;二道牌楼上的“九功惟叙”是吏治清正,国家安定之意;三道牌楼上的“八表同风”意为“四海同风,天下一统”。

  城隍庙位于承德市区西大街文庙西路北,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背靠山崖、前临市街,被称为“天下第一城隍庙”。城隍庙是一座典型的汉式寺庙,格局简炼。山门内有钟鼓两楼,正殿五楹,有清乾隆帝御题额“福荫岩疆”,左右各有配殿三楹,后有后殿五楹,东西配殿各一楹。传说城隍神是康熙皇帝十七皇子允礼,允礼自幼豁达识体,不参与皇权之争,且又聪明持重,政绩斐然。他死后,乾隆帝深感若失股肱。乾隆三十七年值工部尚书周元理奏请修建热河都城隍庙,乾隆下旨拨款施工,封允礼为热河城隍神。

  热河文庙位于承德市西大街城隍庙东,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至四十四年(1776-1779)。热河文庙是乾隆皇帝亲自下令兴建的,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和北京的孔庙,是全国第三大孔庙。热河文庙不单是大清陪都祭祀孔子之处,也是当时热河承德府及所属州县的“教育中心”。自热河文庙建成后,承德地方“人始知读书,乃知奋勉”。新中国成立后以后,热河文庙一直被文庙小学当作校舍使用,1966年7月10日,热河文庙被毁。2007年,热河文庙的修复工程被列入承德市《政府工作报告》。经过4年多的艰苦努力,热河文庙终于修缮完毕。

  于家沟石桥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新开挖的新河(即今旱河)上,距今已有247年的历史。《承德府志》中描述:“大石桥长六丈,宽,一丈五尺,市廛庐舍,烟火万家,夏秋渠盈,水流如驶,南北相望,驾若彩虹,颇占全河之盛。”

  1953年11月落成的承德剧场是南营子大街最老的建筑之一。承德剧场建筑面积2868平方米,设有1200个座席。承德剧场采用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美观大方,建成后就一直是承德的标志性景观建筑。几十年来,剧场内外曾经多次进行大型整修,剧场曾接待过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民族歌舞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吉尔吉斯国家舞蹈团的演出,受到演出团体的好评。

  承德铁路俱乐部始建于1953年,曾经是承德市内四家影院之一,也是文化活动中心,几十年来这里留下了人们许多的美好回忆。

  承德火车站建于1936年。承德站开通时为特三等甲级站,占地23万平方米,站前广场占地一万平方米,旅客站台二座。承德站前的两只石狮子也大有来头。据材料显示,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由直隶总督周元理奏准,派刘浩负责监修热河考棚。承德老人尹忠写热河考棚时特别提到墙前两旁有一对石狮子。1941年,两尊石狮子被“请”到了承德火车站。至此,这两只一百六十多岁的石狮子,开始守护承德火车站,并将一直守护下去。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