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筑彩绘

古建筑彩绘

编纂村志、手绘地图……狮山这个社区让古建文化“活”起来

中国古建网2023-05-08古建筑彩绘手绘古建教程
通州古建彩绘,手绘古建教程,古建彩绘哥,编纂村志、手绘地图……狮山这个社区让古建文化“活”起来,通州古建彩绘,手绘古建教程,古建彩绘哥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城乡融合。当前,狮山坚定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争当城乡融

编纂村志、手绘地图……狮山这个社区让古建文化“活”起来

编纂村志、手绘地图……狮山这个社区让古建文化“活”起来,

  通州古建彩绘,手绘古建教程,古建彩绘哥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城乡融合。当前,狮山坚定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争当城乡融合的新标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岭南特色乡村,努力让乡村更美、乡情更浓、乡风更淳。

  南海狮山微信公众号推出生态狮山·【向往的乡村生活】栏目,本期走进塘头社区,探寻乡村美丽蝶变。

  乡土建筑,记录着每个地方的风物人情,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更是乡村文化振兴之根。走进罗村塘头社区,只见许多街巷中都散落着历史悠久的古迹,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迎面而来。

  太平村里的“太平石狮”、三多里巷的“水则碑”、塘头洪圣庙、岭贝文化楼、兴松公书社、塘头牌坊......每一处都见证着沧海桑田,记录着乡贤文化故事。

  “三多里巷的水则碑记录了1915年水灾的最高水位,村民重新修缮时特意留下青砖并刻上日期以留念。”塘头社区党委胡宏卿介绍,现今在此设立党支部活动中心,里面放置了犁、耙等耕作农具,别有一番韵味,希望能激发党员干部、经济社社长的责任心,勤恳为民服务。

  绕过太平村,不一会就来到了塘头村的洪圣庙。据记载,洪圣庙初始是塘头村桥头的土地庙。由于地势低洼容易水浸,清光绪元年塘头乡人捐资修建大庙于现址。村里的老人说,旧时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是洪圣诞,庙前会搭棚唱大戏三晚,男女老少围坐于一起,很热闹的。

  洪圣庙庙内还有一碑文,碑文上面清晰地记载着庙堂的主要事宜,生动地反映了塘头村人在各个时期的社会活动状况。“洪圣庙以前香火鼎盛,里面还保留着农业学大寨运动时期的奖状,记录着我们当时塘头大队塘一生产队是多么能干!”年近70岁的塘头村村民白伯伯说。

  塘头社区还遍布着不少书社,可窥见出这里的崇文重教之风,重新踏足这些古建,仿佛还能听见旧时的书声琅琅。塘头书社,相传建于清末,为村中私塾,建国后曾一度作为塘四队址使用。兴松公书社,相传在清末由油炸乡绅集资修建,并聘请读书人于书舍中教小孩读书识字,现书舍建于19世纪40年代。

  要让传统村落“活”起来,必不可少的是文化的挖掘。2020年7月,历时一年半,该社区首部村志终于付梓。在编撰调研过程中,塘头村志编委会成员走遍社区大街小巷寻觅古迹,探访多家村民,细心地记录着社区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民俗风情……

  “在振兴乡村的道路上,文化振兴、教育振兴都是其中不可抛弃的内容。”胡宏卿表示,编撰《塘头村志》,是为了弘扬先辈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当代人奋发有为。此外,塘头社区还制作了手绘地图和系列明信片——“塘头伴我长大,承载着塘头人美好的记忆”,让更多人了解、发现和热爱塘头。

  穿过科技路,来到岭贝村的岭贝文化楼旁,一阵阵欢声笑语传来,闲坐于树荫下的村民在此话家常,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我们村1968年通电,1990年通电线年全村村道都实现了水泥铺设,现在的乡村公厕美了、人居环境更靓,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回顾起岭贝村一步步走来的发展,70余岁的曾婆婆仍然记忆清晰。

  岭贝村的发展是塘头社区变迁的缩影。旧时塘头社区水源充足,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交通不发达,经济发展落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深,罗穆路、兴业路、科技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完善,社区内零散的工厂演变成集群式智能制造的格局,加之佛山一环、佛山地铁三号线太平站和兴业路站、佛山西站等建设的交通优势,毗邻的塘头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塘头社区,在狮山镇开展“厕所革命”、“平安村居”智感安防小区建设的机遇下,正不断落实着一批批民生工程和乡村振兴项目,焕发出美丽乡村的独有活力,努力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最值得一提的是于2020年底建成的塘头社区卫生服务站,解决了社区村民‘看病远’的问题,实在是为群众办实事。”80余岁的下旺田村民蔡沛林说,该卫生服务站前址是旧卫生站,因年久失修后变成危房便无设点,后来在狮山镇政府和社区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将其重新规划修缮,让村民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