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筑彩绘

古建筑彩绘

大城县文化遗址·古迹!看你知道几个?曾被海水淹……

中国古建网2023-01-12古建筑彩绘古建筑彩绘接单
古建彩绘打印,古建筑彩绘接单,古建测绘收费,大城县文化遗址·古迹!看你知道几个?曾被海水淹……,古建彩绘打印,古建筑彩绘接单,古建测绘收费清康熙、光绪两部县志载,汉代大城县城“故城址基在今县北。土垅回折,又名越州城。今城址仍旧址筑,止

大城县文化遗址·古迹!看你知道几个?曾被海水淹……

大城县文化遗址·古迹!看你知道几个?曾被海水淹……,

  古建彩绘打印,古建筑彩绘接单,古建测绘收费清康熙、光绪两部县志载,汉代大城县城“故城址基在今县北。土垅回折,又名越州城。今城址仍旧址筑,止得其半。”

  大城古城在春秋战国时期称徐州(见《史记》《中国历史地图集》)。后改为平舒及大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为县治至今。古城池高于周边地表5米以上。

  1969年,挖战备防空洞时,在县委会旧址(今明泰嘉园小区)地下数米处,发现古代房屋框架、灶台等。

  1993年,在县政协后院(今新城花园小区东南角)旧址挖渗水井时,也发现古代房屋建筑。

  南关村苏广胜挖山芋窖时,亦掘出古人灶台等,大城古城城摞城现象,表明旧志所记无误。

  据历史学家证实,西汉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渤海之水西渐,“海水溢西南去,浸数百里,九河之地为海水所渐”(见《津门谈古》)。海浸自然灾害长达数十年,造成大城一带被海水浸淹。

  大城古城城摞城,表明是掘取北半城叠压在南半城上,因而古城池突出地表数米,克服了海浸自然灾害,形成了东西向较长的古城池,所以,古人又称大城古城为“越州”城。

  近年,大城县城周边(尤城南),时有春秋、战国、汉代文物出土,亦表明古城历史悠久。大城古城在东汉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至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还为章武国(郡)治地方,其存377年之久。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载:“平舒县城西南五十里有参户亭,故县也。”即今完城村南里许的古城遗址。

  参户县为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所置的勃海郡26个属县之一,县在东汉初废,县治降为亭。亭,即今乡镇建制。

  从历史文献所记,参户故城虽降为亭,但因地理位置重要,成为朝廷屯兵的地方,因而又称平虏城或木门城。参户故城还为侯国,汉武帝时,河间王刘德封第九子刘勉为参户侯。参户侯传五世,至东汉初随县制一并裁撤。

  参户故城遗址呈四方状,总占地6285000平方米。其中城池长宽各600米,高于地表0.6米,面积360000平方米。城池中当地称为“南台”的遗址,面积2667平方米,散有大量陶器碎片,绳纹筒瓦,兽形、卷纹图案瓦当。

  1956年于此出土一枚两厘米见方、半厘米厚的篆刻“别部司马”铜印。早年时,每经暴雨就有很多铜镞显露。在遗址东南“东城”处,曾出土过群葬尸骨多具。西南角有古代冶炼遗迹(为铜、铁冶炼渣及木炭)。遗址上,村民取土时发现密集的陶井,表明当时古城人口众多,历史悠久。

  参户故城遗址陶器分先秦、汉晋两个时代。先秦文物有夹砂陶器等。汉晋陶器丰富,有大量鼎、豆、盘、罐及砖瓦制品等。

  完城古城周边曾出土刀币、铜车马具、铜件等先秦及汉代文物。早年对完城古城遗址属何类别,并无确定,曾据“别部司马”军印定位东汉屯兵点。

  2001年,廊坊市专家和本县文史学者考证完城古城遗址后,按照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确定其为汉参户故城。

  清康熙《大城县志·古迹》有“长城堤址在县西南广安镇,有土岗,相传为始皇所筑长城”。县志河堤篇中亦有:“古堤自本境迷堤村接文安县境韩村,低昂断续五十里,或云‘长城堤’,或云‘护城堤’。查疑是赵武灵王所修,非秦之长城也。”其上述记载并不准确。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及相关文献佐证,上述两条长城(或长城堤)为燕国的燕南长城。

  第一条燕南长城,是燕昭王于公元前284年从齐国争夺平舒(今大城)后所筑。

  战国时代,是封建兼并战争十分频繁的时代,各国为加强自身防御能力,都先后修筑长城。燕国为防御燕国东南的齐国、南部的赵国,沿边境的易水堤防改造为军事上的防御工程,故又称易水长城(大城段称之“长城堤”)。

  此长城西起燕下都(今易县东南),东至大城县城东南,全长约250公里。在本县,西从河间市北召入境,经蔡间、广安、演马、迷堤、杨堤、王庄等村庄,十一万变电站,至二姑院村止,全长约20余公里。《中国历史地图集》亦标明此长城。

  至今,此长城在位敢村东、杨堤村、缴庄村南,尚有遗址。缴庄村南残存遗址,高约3米,顶宽25米左右。残存横面,尚可看到古人留下的夯印条沟窝。

  2001年6月,燕南长城(大城段)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条燕南长城,在县城北的南楼堤、轴北、郭底、杏林等村庄一线,入文安界的韩村地方。

  时赵武灵王扶持燕昭王恢复王位,又助燕伐齐,两国以燕南长城为界。燕、赵交恶于公元前249年左右。

  公元前247年,赵国战败燕国,两国互换部分边境领土,原属燕国的平舒划归赵国。对燕国而言,原有的燕南长城已失去防御作用,故沿新边界筑了第二条燕南长城。

  因此长城西延后,与燕南第一条长城相连,燕、赵两国岂同用一条军事上的防御工程。又据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教授陈喜波研究,此条长城在隋唐时期应是永济渠河道堤防,还是可信的(见陈喜波《隋唐永济渠北段河道经行研究》)。

  县城东的二姑院、王都、温村有一南北向古堤,规模与燕南长城基本相同,并连接燕南两条长城。此古堤应是西汉末、东汉初为阻止渤海海浸的堤防。

  凤凰台遗址位于县城西南角的凤凰庄处(今供电局收费处),为旧大城八景之一的“凤台晴树”之所,占地约2000平方米,高约6米。古代,为文人墨客登高览胜的地方。

  明代县吏邵祥诗“凤去于今几百年,空台尤有路人传。”陶昕诗吟“谁筑城南百尺台”,更是道出凤凰台的古昔。

  凤凰台,据宋《太平寰宇记》载,后赵石勒四年(公元322年),大城县城东北十五里许,有凤凰降落,因筑台(此处疑为郝庄东俗称“爷爷圪垯”地方)。

  石勒,羯胡人,割据中原后,为笼络汉人,施行不少惠民政策,并多次制造有凤凰显现的消息(凤凰是传说中的瑞鸟,自汉至明代,史有数十次记录,亦表示国泰民安)。

  在大城有凤凰显现,表示这方水土祥和肇端。推石勒的凤凰台迁移县城,当在宋代。

  西子牙河北村东二里许,旧有一高于地面数米、占地3000平方米的土丘,传说为西周太师姜子牙的钓鱼台,子牙河因过此而得名。

  《燕山丛录》载“大城北有子牙镇,相传太公居此,所谓东海之滨也。河中有钓台,浮云烟波。”旧志亦记此。

  子牙钓台旧时居大城八景之首,名“钓台烟水”,历代文人墨客多有吟诵,清康熙皇帝曾到此并留诗文。

  旧时,正殿、配殿彩绘嫣艳。正殿塑太公像,一竿一笠,俨如渔父。侧以汉唐善兵名臣及木雕罗汉相配。

  康熙县志载,王右军祠在城西王祥村。《燕山丛录》亦录。王右军为晋代书圣王羲之。传说王祥村一带发现一石椁,上有字,疑为王羲之所书,故北方人多慕名而祀之。今无。

  旧大城县衙是封建社会典型的衙门建筑:县衙坐北朝南,大门三间,东西各有一间役房。

  再后,是知县宅第(称内宅)正房五间,配东西厢房。寝室后,为花园。二堂西侧,设有马号、马神庙、典史署等。县衙房屋建筑有百余间。

  山西会馆位于今粮食一所院内,清道光十年(1830年),由居住在大城的山西商人捐资修建,其占地2.5亩。

  大门朝北,为古代门枋式建筑。院落西侧为戏楼,阁楼式建筑,戏台长约10米,宽8米。

  戏楼东有一木牌坊。穿过牌坊,为关帝祠。大殿南、北各有厢房三间,是会馆聚会、议事地方。

  旧址在县城西门内中心街北(原大城中学前院,后改为职工学校,今为建筑居民小区),元末毁于战火。

  明洪武年间重修。有讲堂斋舍数十间。明清屡有重修,共占地4600余平方米。高墙大院,古木参天,门楼耸立。内有泮池、棂星门、戟门、乡贤祠、官宦祠、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东西庑殿等建筑,是境内最大规模的庙宇。

  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拆毁文庙修建炮楼,饱经八百余年沧桑的建筑化为乌有。

  旧时大城县城建有城隍庙、关帝庙、八腊庙、娘娘庙、火神庙、三义庙、马神庙、药王庙、瘟王庙、蚂蚱庙、观音庙、观音堂、三公生祠、节孝祠以及文昌阁、魁星阁、凤台书院、义学等。

  牌坊六座:弘佑斯文坊、大中丞石坊、少司马石坊、诰命三锡坊、旌表节孝坊。1958年,城内最后一个牌坊少司马石坊被拆除。

  县城外,规模较大的寺庙有药王庙3座(一在刘固献村、一在李贾村村、一在白虎村)、东岳庙(在西子牙村)、金龙大王庙(在里坦镇)、关王庙(在王香屯村)、观音寺5座(一在阁里村、一在大广安村、一在交河村、一在马策村、一在蒲塔村)、石佛寺3座(一在大邵村村、一在次花村、一在演马村)、海月寺3座(一在郭底村、一在楼堤村、一在里坦镇)、香宁寺(在南赵扶村)、楞香寺(在郭底村)、海潮寺(在李贾村村)、龙泉寺3座(一在牛村村、一在西子牙村、一在交河村)、存留寺(在四岳村)、水月寺(在樊庄村)、永安寺2座(一在孝彩村、一在苏庄村)、塔院寺(在零巨村)、兴宁寺(在白洋桥村)、千佛阁(在东关村外)、北魏寺(在北魏村)、娘娘庙2座(一在王祝村村、一在齐圪垯村)、碧霞元君祠(一在西留各庄村、一在大流漂村)、玉皇阁(在齐圪垯村)。

  此外,规格较小的寺庙村村皆有。寺庙多毁于战火,民国年间亦改为学堂,今仅极少数复建。一些寺庙遗址、碑刻尚存。

  姚马渡村旧为子牙河重要码头,清朝建有木桥,毁于1922年4月26日的第一次直奉战争。

  为筹集资金,派员进京找到国务院总理张绍曾,由张出面联系直、奉军阀巨头曹锟、吴佩孚、张作霖、李安哉等捐资一部。

  又在大城、河间、静海等9县民众中筹资,共集资4万大洋,根据款数,决定修建铁桥。聘请天津桥梁工程师鲍玉山负责设计并组织桥梁工程队施工,历时1年,于第二年2月竣工。

  铁桥全长50米,宽8米,高18米。结构上部为工字钢铆接成拱形钢架梁;下部为铁皮铆接钢筋水泥灌注桩。铁桥为3孔,通航孔跨度20米。两端桥台用方石筑起,内填三合土夯实。桥面两侧各设宽0.5米的人行道,边缘用12厘米厚的铁板铆接成1.5米高的护栏,装有8盏对称路灯。

  桥两侧及桥两端书有“公溥铁桥”四字,其意为取之民众所建造福于民众所需。桥东北侧建仿古式碑亭一座,亭内立有9块石碑,记载建桥经过及捐资情况。

  1937年9月中国军队为阻击日军沿河进犯,将铁桥东端桥面炸毁。1950年后铁桥设施转为它用,至今尚有桥柱残存。

  钓台烟水:今西子牙河北村东北里许地方。传为姜子牙钓鱼台,实为后人为姜子牙立庙的地方。

  蜡庙旷观:今新风路和南环路交接的西北地方,旧有八蜡庙,冈高可供游客登眺。

  郭底西照:今郭底村至祖寺村一带,因地势较高,夕阳西下,景如朝晨,景色绝佳。又因地处赵长城“上杭烟墩”和宋代屯兵点,古人常于此作怀古幽思。

  麟洼晓霞:今古文化街一带。相传有牛产麟,人不识致死葬于此地。旧时此地常年积水,每当拂晓时,湖面红光满湖,仿若祥光。

  凤台晴树:凤凰台原在郝庄东北,据宋《太平寰宇记》载,为后赵石勒筑,宋后移至今凤凰庄,旧时可供游人登高望远,书怀古幽思之情。

  西子牙河北村惨案遗址,1937年7月29日日军杀害平民147人,已破坏。

  东汪村保卫战遗址,1945年4月12日村民兵利用地道抗击日军。今地道大部分塌坏。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