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筑彩绘

古建筑彩绘

12月全国博物馆100个精品大展你要看几个!

中国古建网2023-01-17古建筑彩绘古建测绘感受
金昌古建彩绘,古建测绘感受,传统古建彩绘,12月全国博物馆100个精品大展你要看几个!,金昌古建彩绘,古建测绘感受,传统古建彩绘本展览精选故宫博物院藏112件清代宫廷御用金、玉器,通过其在宫廷祭祀、万寿、贺岁这三个隆重仪典中的使用,

12月全国博物馆100个精品大展你要看几个!

12月全国博物馆100个精品大展你要看几个!,

  金昌古建彩绘,古建测绘感受,传统古建彩绘本展览精选故宫博物院藏112件清代宫廷御用金、玉器,通过其在宫廷祭祀、万寿、贺岁这三个隆重仪典中的使用,展示黄金与玉石交相辉映的精致华美、清代工匠巧夺天工的艺术成就,以及所反映出的清代宫廷礼制与生活。

  本次展览分为“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千古丹青 寰宇共宝”“创新转化 无界之境”三大版块,以图像、文字、视频、新媒体等多元展示手法呈现“大系”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绘画的宏富成就。

  展览内容分为四个单元,标题以“和”统领。每个单元分为上、下两篇,从不同角度回应主题,形成内容上的并列或递进关系。结语部分回顾展览的主要内容,重申展览的现实意义。

  本次展览分为“业界先声”“巧技天工”“斐然成章”“敏行致远”“观往知来”五个部分,系统梳理了国家博物馆一百余年来在文物保护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展示了文保理念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特点与突出成就。

  本展览汇聚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16家文博单位171件/套文物珍品,系统讲述以三山五园为核心的古典园林集群在选址、营建、造园艺术、历史功能及保护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本次展览共展出展品100余件(套),囊括了自汉代文物至现代艺术品等不同时期多种类型的展品。通过“山水·源”“山水·观”“山水·融”“山水·承”四部分,多维度展现了中国山水文化的起源、发展、融合与传承。

  展览由北京自然博物馆与内蒙古龙昊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共同主办,聚焦20世纪80年代发现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白垩纪代表性恐龙化石。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展览策展人邢海博士介绍,如今苍凉壮美的茫茫戈壁,在1亿多年前曾是众多恐龙繁衍生息的美丽家园。

  展览从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入手,试图展开一场以齐白石为主体的超越时空的对话。而对话的另一端,是有着璀璨文明的美丽国度——意大利。

  本展共展出Vintage胸针及相关配饰143组938件,辅以51张原版海报及原版设计稿、专利书等纸本文献资料,同类主题的大型展览在国内尚属首次,深度呈现了20世纪Vintage胸针艺术发展的时代风貌与观念变迁。

  展览的重点为展示奈良县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收藏的考古材料,追溯日本的国家发展进程,从接受中国皇帝册封“倭王”来统治“倭国”的时代开始,直至脱离册封体制,从中国学习各种制度和文化后,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古代律令国家“日本”。

  展览集中呈现了未来主义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1909-1939年)艺术家创作的250余件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平面设计、摄影、拼贴画、素描、书籍和工业设计等。展览由12个主题单元组成,探索未来主义创作的丰富本质,以及未来主义者如何重新创造未来主义的多元宇宙。本次展览汇集了翁贝特·波丘尼、贾科莫·巴拉、福图纳托·德佩罗、安东尼奥·圣埃利亚、路易吉·鲁索洛、塔亚特、布鲁诺·穆纳里、维吉里奥·马奇等代表人物的作品。

  此次展览展品规模庞大,展出202件线幅水粉水墨自画像首次来华,4幅油画、142幅版画、46件陶瓷及9件罕见银盐摄影,真实呈现天才成长与艺术生涯。

  此次展览精心择选江西省博物馆藏明代益王系及其家族成员墓葬出土136件(套)雍容华美、富丽堂皇的明代王妃首饰,带您领略昔时王妃贵族奢华的生活日常。

  此次展览精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天津博物馆馆藏精品95件套,分“南方局领导下的美术活动”和“抗战美术的崛起”两个单元,展现中国对大后方抗战文艺运动的支持和领导以及在那段抗日救亡的特殊年代里美术家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坚定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展览中鸟尊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自己的前世今生故事,是山西博物院首次尝试以青少年为主要目标观众推出的科普性展览,800平米的展厅面积、360米的展线件组珍贵文物以及百余件套辅助性展品,展览还融入了知识翻版、手绘墙、文物拼图、问题实验室、摄影作品征集等青少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展示元素和丰富多样的互动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故事性、互动性、开放性特色。

  展览精选20件商代至战国时期的精美青铜盘及相关文物,绝大多数为国家一级文物。展览以山西博物院藏晋公盘为展示重点,呈现青铜盘在礼制社会中的盥洗、祭祀、助葬、陪嫁等实用功能与象征意义,进而阐释青铜文明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展览精选240件珍贵文物,分三个部分11个单元。第一部分为“溯流从源”,展现了山西在中国百万年人类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为“以文化人”,展现了新石器时代物质经济、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华夏文明。第三部分为“国政之始”,展现了位于晋南的陶寺通过“定中”形成初步的政治意识形态,最初的中国逐步诞生。

  展品以山西地质博物馆馆藏精品为载体,共展出精品标本约150件,涵盖岩石矿产、矿物晶体、珠宝玉石、古生物化石等种类。展览由“大地基石”“自然瑰宝”“物华天宝”三个单元组成,分别展出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地球岩石、精美绝伦的矿物晶体和珠宝玉石、山西省重要矿产资源以及运城特色矿产。展览旨在激发观众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展览分“笔底山河”“花鸟逸趣”“形妙神合”“毫素深心”四个单元,展出100余幅明清书画作品,涵盖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书法等四大种类,既有祝允明、文徵明等书画大家作品,又不乏张积素、梁檀、王文在等三晋名流雅作。展览旨在观众陶冶性情之余,在书画历史世界中探寻民族的文化基因。

  本次展览分《鲁迅收藏与民国美育》《钞碑与呐喊》和《鲁迅与山西》三个单元。展览以图文形式介绍了鲁迅在北京工作期间的收藏和担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时的美育教育活动、所钞录的碑帖以及所收藏的山西石窟寺与造像碑拓片。

  展览展出“和合”文化有关文物、古籍402件/组(436单件),其中一级文物88件/组,在我省首次展出的文物197件/组,外借文物121件/组(177单件)。是在“和合”文化主题下,各类有关文物的首次聚集展出。同时也是对跨时空、跨地域、跨种类的文物资源进行融合解读,一是通过玉器、青铜器、瓷器、丝绣等工艺品,体现古代中国与“和合”有关的物质文化创造;二是选取与“和合”文化有密切关系的墨迹、古籍,丰富展览内涵;三是选取体现人与自然生态文明、人与社会家国情怀、人与世界交流互鉴的文物;四是选取反映“和合”文化发展及其当代影响的其它文物。

  此次展览策展团队从全省11家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近4000余件藏品中遴选出87件化石精品,与辽宁省博物馆历年收藏的40余件化石共同展出,这些饱含并凝练着历代古生物学家智慧结晶和丰硕成果的化石,将引领观众探寻多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科学问题。

  展览从“彩釉官造 名窑遗风”“翰墨云烟 方家临写”“精工巧雕 美玉新琢”“熔铸彝尊 吉金更新”四个单元,诠释瓷器、书画、玉器、金属器等院藏清宫仿古文物和其所承载的古风古韵与前人智慧。

  展览通过书法绘画作品、首饰、服饰等百余件文物,展示了清代江南女性独有的艺术美感。

  共计展出中国各地域皮影雕刻艺术精品327件/组,其中以辽南和陕西皮影为大宗,展览以“雕光镂影”为题,以“缘起”“面相”“惊艳”“祈愿”为内容逻辑主线。整个展览的架构分为四个单元,分别为“影戏寻踪”“大放异彩”“雕刻时光”和“灯影里的祈愿”。

  展览共展出了齐白石及其师友的书画作品60余件,包括齐白石《大虾立轴》《牵牛花立轴》《鱼虾蟹图轴》以及吴昌硕《花卉四条屏》、陈师曾《花卉横幅》、徐悲鸿《奔马图轴》、李苦禅《纸本松鹰中堂》、李可染《秋风图轴》、陈大羽《纸本设色雄鸡迎春图中堂》等作品。

  展览共分为八个版块,以教科书式的方式,通过精选 50 位艺术巨匠的 52 件展品完整呈现从文艺复兴至19 世纪后印象派的欧洲绘画史,观众在欣赏艺术盛宴的同时,也能从中一窥横跨 400 余年的欧洲美术史缩影,这也完美契合英国国家美术馆的定位和气质。王炸!上博2023开年上大展!

  该展览是上博继以往举办“鼎盛千秋”和“高山景行”之后的又一受赠文物大展,亦是今年上海博物馆七十周年馆庆的精彩篇章。本次展览汇聚196件/组捐赠文物,重要展品包括王安石《行书楞严经旨要卷(局部)》、沈周《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轴》等。

  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南越王博物院,立足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的南越王墓与南越国宫署遗址,管窥两千多年前开放多元的南越文明,展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先驱的南越国的独特风貌与海洋文化。展览分为序厅、南越世家、古国芳华、文王风雅、帆起东南五部分,通过丝缕玉衣、“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朱雀铜顶饰、人操蛇铜托座、“张仪”铜戈、方形铜烤炉等154 件/套稀世出土文物,邀观众共赴一场考古的盛宴。重磅展览!一个2000年前的古国,一座未被盗掘的王墓......

  展览用百余件文物展品,从海南纺织文化的历史、黎族传统纺织技术的世代相传、黎族纺织的技艺与织绣品以及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方面,展现海南几千年纺织文化的源头、流传以及历史地位。

  本次展览展出清代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之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马首等五件铜兽首,以及商周、春秋战国、两汉时期共40余件国宝级青铜重器。

  本次展览以“出行”为印记,展开早期丝绸原型、草原通道、绿洲通道、南方通道、海上通道、丝路考察共6个板块的篇章。

  本次展览带你穿越到百年前的巴黎街头,走入繁华的蒙马特高地,沉浸式感受红磨坊的浮华一梦。

  本次展览此次成果展,从2020年以来全省追回的上万件涉案文物中,精选了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的玉石器、铜器、陶瓷器、金银器、石刻、货币等文物700余件(套),包含一级文物12件、二级文物25件、三级文物136件,体现了江苏省各级公安和文物部门不畏艰险、亮剑出鞘的斗争精神,彰显了江苏保护国家珍贵文物、保障文化遗产安全的决心与力量,必将对震慑文物违法犯罪行为、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产生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本次展览可以看到来自各个历史时期种类繁多的砚台,更有“鎏金银嵌宝石兽形铜砚盒”“顾二娘端砚”等珍贵文物。展览在集中展示中国砚台蕴含的精湛技艺及深厚内涵的同时,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展览按“金石入画”发展过程,以时间为序分上、下两期。清初至清末是为上期,清末至民国是为下期。遴选院藏精品文物,内容涉及砚台、印章、拓片、古籍、书法、绘画,将“金石入画”现象追本溯源,重点关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同时期“金石气”在绘画中的表现与成就。

  本次展览遴选了南京博物院藏近现代江苏籍,或是在江苏工作、生活过的20多位画家的30余幅工笔花鸟画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希望能够大致勾勒出近现代江苏工笔花鸟的面貌。这些作品以传统工笔技法为基础,但不固守陈规,画家尝试把多种绘画元素融入到作品当中。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江苏工笔花鸟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色和江南小桥流水式婉约清新风格的道路。

  展览共计展出160余件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精品文物,包括木漆器、彩绘陶器、帛画、简牍、丝织品等类别,着力重现了西汉时期,雄浑而多彩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图景。苏博跨年大展,马王堆!

  展览共计展出青瓷作品31件(套)、嵇锡贵女士手稿等,此外,万景山庄精心挑选了九盆树桩盆景于展厅内展示

  展览特从馆藏中遴选此两类作品合璧展出合计44件/套,以为观者拂暑静心之一助焉。

  展览呈现了立体与抽象主义的创作,运用不一样的笔触、线条来诠释空间、物体和主题。

  展览共展出苏作精品41件(套),涵盖了香山帮、核雕、红木雕、玉雕、砚雕、砖雕、明式家具、苏绣、缂丝、吴罗、苏扇、苏派鸟笼、仿古铜器等十多个苏作门类,汇集了24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工艺美术大师经典作品,以及部分后起之秀的创新型作品,集中呈现了苏作技艺的细腻与典雅,反映了近年来吴中苏作工艺创新发展的最高水平。

  展览通过以《红楼梦》为题材创作的红楼梦图咏、越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不同时代的创作者们对它的解读与演绎。

  展览融雕塑、书、画等艺术形式,以邰劲、赵彦国、陈建华三位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呈现作品及展览艺术美学。“塑”与“写”的联展形式打开了观展新维度,让观众看到了艺术解读历史的多元性。

  此次特展将全面展示永乐宫传世精品171件(组),涵盖了永乐宫的建筑、壁画、雕塑等珍贵艺术。

  6月,恰逢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一周年,来自运河两岸的11位艺术家创作的《大运河》长卷刻纸也将入藏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并对外展出。这幅《大运河》长卷刻纸是由江苏省金坛刻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兆群策划并发起的创作项目,前后历经一年半,最终完成长101.2米、高1.16米(装裱103.80*1.48米)的刻纸巨幅创作。

  展览共分四部分,以“惠山茶会”为主要叙述对象,从人文地理学出发,深挖无锡博物院馆藏资源,同时联合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福建博物院等全国十余家知名博物馆,总计近一百二十件展品,联袂讲述惠山茶会的前世今生,向公众传递文人雅士极具风雅韵味的生活美学,展现无锡泉茶文化蕴含的审美逸趣和人文价值。

  此次特展分为“绝妙好品”“文心吾格”“维新别韵”“容曜丹青”“书翰观道”五个板块,希望通过举办此次纪念特展,能够让广大观众近距离观赏到精彩绝伦之作,亦能感受到周培源先生高尚无私的家国情怀。

  此次展览从无锡博物院院藏中国历代书画入手,以近60件/套书画作品,彰显江南文化底蕴,呈现江南文脉传承。在展览中,观众朋友能于书画中得见江南景观、江南风物、江南流派,欣赏江南艺术,品味江南文化。

  本次展览将首次全景式、立体化展示吕凤子及其时代风范。展览分为“远水长流洁复清 ”“生无尽兮爱无涯”“正则正如秋月华”三个部分,展出展品200余件,包括吕凤子代表性书画作品、手稿、文献、印章、乱针绣以及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及其本人的藏品;与吕凤子有密切关联的张大千、徐悲鸿、潘天寿等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作品;吕凤子的弟子及乱针绣传承人的乱针绣作品。

  此次展览分为你的前世今生、你的刀光剑影、你的深情厚意、你的烟火生活等四部分,展出了从春秋晚期至民国两千年来青铜器的发展演变,文物类别涵盖青铜酒器、兵器、铜镜、香炉、佛像等共计88件(套)。

  展览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收录的部分宋画调色打样稿、即将出版的《淳化阁帖绍兴国子监本》《浙江图书馆藏淳化阁帖刻石》样稿、宋刻本古籍实物、明清影宋刻本抄本,以及两宋浙刻丛刊的书籍和样张集中展示,通过读画、读书、读帖、读碑,品读宋代艺术之风韵,人文气象之意韵,时代精神之气韵。

  本次展览以丝绸为韵,以旗袍为载体,联合服饰文化组织和知名设计师历经5年,通过深度互动交流,持续组织开展旗袍文化推广活动,传播中华文明理念。

  展览以陈洪绶人物画为重点,也选取其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作品,并兼及其文化背景和师友传承。本次展品在绍兴博物馆馆藏资源的基础上,向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35家文博单位和古籍收藏单位借展,展出陈洪绶书画作品、文献手稿,及其师友、后学书画、古籍等共计100件(组)。

  展览对考古物证与文物藏品,予以新的价值认定与叙事阐释,结合数字展示与艺术创作,以临安城的“再现”与“再想象”,叙述历史中人与城的关系、今天的人与曾经的城的关系,重新构建南宋临安城的历史叙述,发现1000年后杭州这座现代城市从历史中继承而来的、独特的“南宋气质”。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的77件(套)展品,涵括木材、工具、建筑模型、绍兴兰若寺宋墓仿木构件等诸多种类展品。

  本次展览展出金国荣历年来独立设计制作的130余件精品,代表了金国荣40多年的积累和沉淀。

  本次展览以唐代长安文明为主题,精选陕西出土的120件(组)唐代代表性文物,包括陶俑、金银器、玉器、瓷器、三彩器、铜镜和佛教造像等,凝聚着唐王朝的发展水平,反映了唐王朝的社会面貌,体现了唐帝国臣民的艺术趋向,彰显了文化自信的时代脉搏。

  该展“以花为媒”,通过80余件不同材质、工艺蕴含和表现手法的艺术作品,营构秋日暖阳里的“繁花世界”。

  展览展出118件高公博当代木雕艺术作品,作品木材分别来自118个国家,且以当地国家的历史人文、社会事件为创作素材,展现了118个国家的人文风貌。不少作品展现了不同国家人民对和平的呼吁、对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急切呼唤,以及在多元化世界下“求同存异”的内在精神需求。

  本次展览共展出展品 170 件,大致分为以下四部分,以沈曾植的家族、为官、交友、成就等方面展示晚清一代大儒的“为家孝子,为国纯臣,为世界先觉”之名。

  此展展出70件山水画作品带你从水墨和设色的角度去解读黄宾虹的艺术成就,体会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艺术。

  本展是天津博物馆藏吴门画派书画珍品首次在嘉兴亮相,共展出书画作品52件,展品级别较高,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27件,作品时代跨度逾百年。

  本次展览展出武威地区出土的金、铜、瓷、陶、纸等各类西夏文物148件,展现西夏多元的历史文化内涵。

  本次展览展出文物珍品190余件(套),年代自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8世纪,涵盖了环地中海地区、两河流域和以及中亚、西亚等广大地区的古代文明成果,种类涵盖希腊彩陶、罗马与波斯玻璃器、波斯金银器、丝路金银币、中亚织锦以及印度佛教造像等,呈现了各地不同的文化、艺术、宗教、工艺、风情、民俗特色,再现了古代丝路上文明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此次展览共展出湖北随州、枣阳等地出土的历代曾侯青铜器48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6件/套,勾勒出曾国从周初始封屏卫周朝,到战国中晚期被楚所灭,约700年间的历史画卷。

  此次特展为缅怀国画大家乍启典先生展出其作品30余件(套),与更多观众一同领略先生妙笔花鸟、恣意山水的传世精品。

  此次特展集合了法门寺博物馆、宝鸡市陈仓区博物馆、宝鸡市凤翔区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等4家博物馆的珍贵等级文物75件(组),其中,一级文物33件(组);还有一般文物3件(未定级)、拓片2件、复制品9件(馆方认定的唯一复制品,法门寺博物馆藏品的一部分),共计89件(组)文物展品。

  本次展览展出长江流域各时期茶文化主题相关展品总共143件(套),珍贵文物35件(套),彰显长江流域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次展览甄选湖南博物院院藏铜镜中200余面形态风格精绝于时代者,基本涵盖战国至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镜种,旨在通过对不同时代铜镜的造型、纹饰、铭文等的展示,体现铜镜发展脉络,揭示铜镜延续数千年的旺盛生命力,发掘其文化内涵。

  该展览精选馆藏单色釉瓷器211件/套,为观众讲述瓷器釉色装饰的发展历程,展现瓷器釉色里的中国色彩,以及中国制瓷工匠推动釉色演进的智慧与艰辛。通过此展,观众亦能领略到中国最传统的审美趣味。

  汇集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325件世界古玻璃和中国玻璃藏品,共展出来自两河流域、伊朗、地中海东部、埃及和中国等地的380件套玻璃器,以时间为脉络,以玻璃工艺发展为线索,分四个单元,呈现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玻璃世界的多彩文化,从中窥见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与融合以及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创造,为长沙观众带来了一个流光溢彩、晶莹剔透的视觉享受。

  展览共分为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六个部分,以简牍藏品加文物图片的形式,系统地展示简牍时代华夏民族的精神风貌,介绍简牍文化的基础知识,呈现简牍书法之美。

  本次展览以广东省博物馆的特色馆藏为依托,联袂以历史绘画收藏为特色的粤、港、澳多家文博机构,精心遴选展品约150余件/套,从画艺、画技、画材三个维度的调适入手,讲述18、19世纪中外艺术家共同创造的中西方视觉艺术对话与调适的“广州时代”。

  本次展览共展出文物244件(套),分别来自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34件套)、偃师商城博物馆(5件套)、新安县博物馆(5件套)三家文博单位;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8件、三级文物59件。

  展览展出东江潮红色文化博物馆馆藏的少年儿童题材宣传画、电影海报与陶瓷雕刻工艺品等约150件。

  本次展览是深圳博物馆策划的原创展览,共展出70余件汉代铜镜。观众可以通过铜镜背面的图像和铭文,一窥古人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从汉代人的视角解读其对当时人们的作用和意义。

  本次展览精选天津博物馆馆藏明清时期文房用具、书画珍品共158件套,品种多样且精良,将实用性与艺术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览图文并茂展示岭南各地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建筑遗存,为观众解读岭南建筑的发展历史和制造技艺,带观众领略其魅力风采和文化内涵。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今年再次到东莞联合举办瓷器展,带来两地连续合作的第11个瓷器文化大展,同时也将新的考古材料和学术课题以展览的形式呈现给公众,揭开景德镇“空白期”瓷器的神秘面纱。

  此次展览展出馆藏的单色釉陶瓷共六十余件,通过不同的色系逐一呈现,或绮丽沉郁、艳如霞霁,或雅致纯净、温润醇厚,以纯色来演绎经典,用至简来诠释大美。

  此次展览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改扩建以后引进的第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展览。展览通过“赫赫宗周”“东方帝国”“大汉雄风”“盛唐气象”四个部分,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角度,展示周、秦、汉、唐四个大一统王朝谱写的中华文明华彩乐章,彰显华夏民族奋发有为、兼收并蓄、自信大气的民族精神。展览集中展示来自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之地、多个朝代营建都城的历史重地——陕西的周、秦、汉、唐四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类型包括青铜器、金银器、玉石器、陶瓷器等。透过这些穿越千年时光、凝聚着古代中国盛世记忆及文化精华的文物,共同体验周礼秦制、汉风唐韵,共同分享曾经的梦想与荣光。

  本次展览即是这些画家作品的集中展示,为了便于了解和研究画家的风格面貌,我们以每人两幅的形式进行展出,其中的作品基本上是参加过重要的展览的。由于展览场地等原因所限,还有许多优秀的艺术家作品此次未能参展,我们将在后续的展览中弥补遗珠之憾。

  此次展览让两千年前的青铜礼器编钟与唐代、北宋等时期的古琴同时与观众见面,可谓“千古遇知音”,展现了“和而不同”的艺术美感,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展品共57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14件/套,三级文物11件/套,珍贵文物(一、二、三级)共计37件/套,占比64.91%。

  展览打破了往常以时间为线索的叙事方式,以“夫人·战友·战士”为题,生动展现了宋庆龄从小家到国家的三个不同身份视角:宋庆龄既是孙中山的夫人,操持家事、无微不至;她也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分担重任、精诚无间;她更是一位伟大的战士,继承孙中山的遗志,与反动派坚决斗争,对中国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

  本次展览萃集了从全国各地臻选出来的苏轼主题文物,品类丰富,颇为珍贵,就连稀世罕见的苏东坡真迹《潇湘竹石图》(中国美术馆藏)、《阳羡帖》(旅顺博物馆藏)、《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吉林省博物院藏)也将亮相该展。主题文物展将反映出穆穆家风对苏轼成长成才的影响,以及苏轼意气风发志四方、面对挫折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人生和伟大成就。同期展:

  本次展览萃集了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明博草原文化博物馆、鄂托克前旗文博研究院的精品重器208套270件,其文物品类包括短剑、流星锤、鹤嘴斧等兵器;铜刀、铜鍑、铜锥等生产生活用具;当卢、马面饰、节约、车辕饰等车马器以及彰显早期北方游牧民族服饰特色的冠饰、项饰、腰带饰等。

  由贵州省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7家文博单位举办的《夜郎归义致太平——夜郎精品文物展》《和辑百越入九州——南越精品文物展》两展合而为一的《共饮一江水——夜郎与南越精品文物展》依托黔粤两省博物馆丰厚的文物典藏,讲述秦汉时期夜郎和南越历史文物故事,为观众开启两千年前的文化之旅。

  本次展览展出湖北地界各类古建筑摄影图片100余张,古建筑微缩模型7座,该展览对湖北地界众多传统古建筑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分类并配以图文解说,让我们足不出省便可一睹荆楚古迹线

  该展作品出自黔西市美术家协会、黔西画社的艺术家之手,他们用心用情创作出精彩的作品,淋漓尽致地给我们呈现了黔西的山水人文。

  本次展览遴选安徽博物院藏“文房四宝”之精萃以及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宣笔、文房清供等展品110余件(套),展出笔筒、墨床、砚滴、水盂等文房清供,以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呈现中国文房四宝的发展历程,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文房之美,领略古代文人的情思雅趣与生活态度,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展览由“大唐县主”“生逢盛世”“多彩人生”“和鸣于飞”四个单元组成,以金乡县主的一生为叙事主线,通过墓葬出土的金银器、三彩器以及彩绘陶俑等文物,多角度展现这位唐代贵族女性的绚彩人生。共展出金乡县主墓出土文物181件(组),其中首次亮相的金乡县主冠饰残件中的一组铜丝和鎏金铜花饰极为珍贵,经与以往出土的唐代女性礼冠实物对比分析,该组文物应是礼冠的残件,为唐代二品命妇礼冠构件(尤其是花树)的形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实物资料。

  展览以时间为架构,共展出文物163件/组,分为“东方伊甸园”“璀璨中国造”“风情汇东西”三个单元,再现了18-19世纪的中国与英国的社会生活,并探讨了这一时期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整个展厅采用了欧式复古典雅的风格,并复刻还原了19世纪中国与英国的真实场景。

  此次玉器展精选天津博物馆馆藏精品明清玉器121件(套),全面展示和反映了明清时期多个方面、多种品类的精美玉器,让公众参观了解题材丰富、人文历史厚重的中国玉文化。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