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筑彩绘

古建筑彩绘

“云游”漯河丨揭开第二批漯河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神秘面纱

中国古建网2022-12-11古建筑彩绘古建绘图工具
古建屋檐手绘,古建绘图工具,天坛古建彩绘,“云游”漯河丨揭开第二批漯河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神秘面纱,古建屋檐手绘,古建绘图工具,天坛古建彩绘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

“云游”漯河丨揭开第二批漯河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神秘面纱

“云游”漯河丨揭开第二批漯河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神秘面纱,

  古建屋檐 手绘,古建绘图工具,天坛古建彩绘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根据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第二十七条,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以及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当地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项目范围内及其取土区进行考古调查、勘探。规划成片开发的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先行组织进行考古调查、勘探。第二十九条,在工程建设和生产活动中,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文物,应当保护现场,立即报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不得哄抢、私分、藏匿或者损毁文物。

  日前,漯河市政府印发通知,市政府核定岗杨遗址等25处不可移动文物为第二批漯河市文物保护单位。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强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简介:岗杨遗址位于临颍县西13公里大郭镇岗杨村东,黄花渠西岸,明朝杨姓建村,因位于河岗,故名。该遗址目前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200米,文化层厚3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遗址上为耕地,当地村民在生产中发现遗址出土的文物有陶罐、陶鬲、陶豆、铜剑、铜剑镞、蚌壳等,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有少量红陶。陶器纹饰以绳纹为主,蓝纹次之,有方格纹、弦纹、刻划纹。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时期,对研究颍河流域古代先民的分布以及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白坡遗址位于临颍县窝城镇白坡村西南,东西长300米,南北宽400米,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村内原有“铁佛寺”。相传,南宋时期,有一位白盔甲白马将军在此大战金兀术而牺牲,为了纪念这位白马将军,建白马将军庙一座,因地处坡地,村名改为白马坡,简称白坡;又传,明初此地低洼,遍地芦苇,芦花盛开时一片白色,故名。遗址上为可耕地,因保存相对完整,所以出土文物不多。在当地村民耕作过程中,不断发现有陶罐、陶鬲、陶豆、蚌壳残片等,上层也发现有较晚期的铜剑、铜剑镞等。根据采集的标本判断,该遗址最早应为新石器时代人类聚落遗址。

  简介:高宗寨遗址位于临颍县三家店镇南一公里高宗寨村,东临西华县境,北邻华严寺。该遗址坐北朝南,遗址呈东南、西北向长方形的高台建筑,南北长320米,东西宽277米,周围有寨河环绕,城壕宽13米,城址保存完整,露出文化层4米,城内地表高出城外5米,为天然土丘辟成。寨墙四壁高耸,寨上井字街贯通全村,占地88640平方米,天然土丘辟成,较寨外高约4米。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商王庙遗址”。据民国五年《临颍县志》载:“县治东30里有城,乃商高宗天子昔幸捕蝗之处,因名商城”始名“商高宗城”,简称“商城”。当地村民在田间劳动中不断发现新石器时代至汉唐遗物,城墙下面新石器时代及秦汉陶片俯首皆是。1980年曾有农民拾到陶祖一枚,形象逼线年公布为临颍县文物保护单位 。

  简介:张王庄遗址位于漯河市舞阳县马村乡张王庄村西北,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长350余米,南北宽150余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

  遗址于1953年发现。在平整土地和烧窑取土活动中破坏严重,加上村庄不断向北扩张,遗址大部分已为民房占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5年10月—2016年元月、 2016年10月—2017年元月、2017年11月至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张王庄遗址进行发掘。2015年度发掘面积为550平方米, 2016年度发掘面积为650平方米,2017年度发掘面积为2450平方米,合计发掘面积3650平方米。

  从村西北的断壁上看,文化层厚1-2米,发现大量红烧土块,陶片多泥质、夹砂红陶;500米长的地段内发现很多红烧土堆,陶片多为泥质红陶、夹砂鼎足。

  到目前为止,张王庄遗址共发现房址64座、灰坑(窖穴)597座、墓葬3座。出土了玉器、陶器、石器、骨器等,取得了较大收获。

  张王庄遗址是舞阳一带发掘的另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所获遗存的年代基本紧接裴李岗文化时期,处于裴李岗文化向仰韶文化过渡的时期,为贾湖人去向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对豫中南地区仰韶文化初期遗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对仰韶文化初期聚落、人群、社会等研究具有重大价值;遗址发现的稻田遗迹,是目前北方地区最早的稻田,稻田遗迹及稻属植硅体的发现,为研究早期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从大遗址保护、利用角度看,张王庄遗址(仰韶文化时期)同贾湖遗址(裴李岗文化时期)、阿岗寺遗址(龙山文化时期)形成遗址群,并且三者年代前后相接,有利于建立史前遗址保护片区。

  简介:卸店遗址位于舞阳县保和乡卸西村西部,遗址基本呈圆形,中间高,四周低,呈龟盖形,南临壕沟,东西为卸西村,北临干江河。遗址东西宽约210米,南北长约320米,总面积约66000平方米,为高出地面2-3米的台地。

  遗址中部偏南早年被生产队取土挖一个数百平方米的坑塘,遗址南部小部分近年来被厂房占压,其余保存完整现为农田。从遗址中部的断壁上可见到大量的灰土及文化层。遗址出土有新石器时代篮纹陶片、鹿角化石、石箭镞等,商代晚期的二穿戈、三翼镞、陶簋等遗物。从出土文物的特征看,卸店遗址应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时期至商代晚期文化遗存,这对研究舞阳地区潕水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商周时期人类文明发展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简介:金庄遗址位于舞阳县文峰乡金庄村北,为一处新石器晚期至夏商文化遗存,遗址中部为隆起的龟盖形台地,北至三里河(古舞水),西南紧靠靳庄村,东为徐庄。南北长 300米,东西宽 260 米,面积约78000平方米。遗址南部少部分已被村庄占压,断壁上可见文化层分布,地表及断壁上采集有鹿角、豆柄、绳纹陶片等。据采集标本特征分析,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该遗址系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发现,这对研究舞阳地区潕水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人类文明发展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简介:霸王城遗址位于舞阳县保和乡洼徐村,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原定城址范围为张顶庄村南北向生产路以西,遗址呈菜刀形,北墙长200米,东墙350米,西墙长410米,南墙长267米,现大部被取土破坏。经此次第二批漯河市文物保护单位申报调查发现,生产路以东原张顶庄遗址(汉代遗址)东南部现遗存遗址断壁,呈半“几”字型延伸,长度约500米,断壁高2.2米,文化层厚度1.2米-1.8米,现大量灰坑遗迹,夹杂大量筒瓦、板瓦残片以及陶片、云纹瓦当残片、石块,部分瓦片见明显火烧痕迹,沟内和耕地地表见大量瓦片及陶片,现据道光《舞阳县志.古迹篇》记载:“霸王城在轩辕城西”之记载,张顶庄遗址为霸王城城址一部分或为轩辕城遗址,有待考古调查进一步论证。马岗北部岗地遗存大量墓葬,应为墓葬区,早年间几乎全部被盗掘破坏。

  经此次调查,原霸王城遗址和张顶庄遗址应有重叠性和关联性,如两处城址实为一处,面积初步估计20万平方米。遗址规模宏大,文化堆积丰富,原霸王城遗址早期出土周汉陶器、绳纹板瓦、筒瓦、汉子母砖、红石锭、灰陶钵、汉画像石等,现张顶庄遗址东南部断壁。遗迹保存基本完好,这对研究舞阳周汉时期历史演变、城市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刘累墓位于临颍县东北7.5公里巨陵镇豢龙村南,原墓冢直径30米,高8米,前有飨堂,墓园有围墙,现仅留墓冢;墓门陶砖残瓦,原墓园建筑根基尚存。刘累墓地现为2014年当地群众捐资重修。刘公祠坐北向南,长12米、宽5米,面阔共三间,进深一间出厦1.5米,始建于民国9年(1920年)。刘累墓因刘累豢龙而得名。《左传》载: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天降雌雄二龙,夏后孔甲派豢龙氏董父之徒刘累豢养,被封为御龙氏。后因雌龙死去,刘累畏惧,逃匿于鲁山一带,数年后复返豢龙处,寿终八十一岁。据传豢龙村即其养龙之地,墓在村西南隅,墓塚到清末民国初已修至占地一亩余。1914年(民国三年)豢龙村和附近村庄绅民为纪念刘累,在村西侧集资建刘累庙一座,庙堂上彩绘巨龙,腾云驾雾,栩栩如生,刘累塑像慈祥威严,门前立有石碑两通,记载着刘累豢龙的事迹和建庙原因与经过,石碑至今犹存。刘累祠始建于民国9年(1920年)硬山建筑,屋面布瓦顶,两山均设置有墀头,双扇门,两个直棱方窗,大门口有门墩石狮。2011年公布县级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张永清墓位于舞阳县侯集镇东小张村村西南角的张氏墓地内。墓前有一个青石供桌,桌高0.5米,宽0.9米,供桌后有古墓碑,上书“大清宣统三年岁次,钦命头品顶戴赏戴花领,张永清军门神道碑”,碑后为墓冢。

  张永清(1836-1908),字鉴亭,又名小田。幼年父母双亡,家贫,由叔父抚养成人。23岁代人从军,由士兵而至河南游击。清同治13年(1874年),随左宗棠、刘锦棠出兵新疆,升为副将,后曾任甘肃提督、凉州总兵、宁夏总兵等职,在此期间,张永清得知舞阳县筹建高等小学堂,慷慨解囊,使舞阳第一所高等小学迅速建成。

  简介:赵遵律墓,位于漯河市郾城区李集镇英赵村6组村东南墓地,墓冢明显高于周边坟茔。据村民口述:其村有前后牌坊,墓前有石马石羊,这是皇帝对赵遵律的祖父母和父母均有封诰。原墓前墓碑损毁,其后人于2010年5月重新立碑,并在墓冢西侧树立保护标志牌,对墓冢进行重新砌券,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治理。赵遵律墓,对研究清代历史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2010年被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赵遵律,字和声,号芦洲,乾隆40年(公元1775年)进士,曾历任湖北安陆知县,43岁,服阕赴都,选任西城兵马司正指挥,嘉庆四年,太上皇崩,嘉庆赐和珅死,赵遵律奉密旨以兼代吏部郎中衔围捕和珅,查抄其财产,事后,擢吏部稽勲司主事。52岁历任四川忠州、泸州、资州和直隶州知州;55岁任贵州遵义府知府,嘉庆二十一年,告旋故里。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赵遵律卒于家中,享寿72岁,诰封朝议大夫。据《郾城县志》载:其为官政声显著,且攻文词,志中载其文词多篇。据赵氏后人讲:赵遵律,乾隆时期曾任西城区兵马司总指挥,与刘墉关系甚密。嘉庆年间,经刘墉举荐,被封为“天官”(兵部侍郎),奉秘旨查抄和珅,后被和珅党羽追杀至黄河北,赵遵律在家乡直至终老(无正史记载)。赵遵律,在四川资州、贵州遵义等地至今还保留有与赵遵律有关的历史遗迹和遗物。据说墓前原有高大墓碑和石桌、石案等。墓塚南部、北部均有高大牌坊,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一说,后毁于“文革”。

  简介:王曲石桥位于漯河市临颍县台陈镇王曲村,是一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桥,完全用青石砌起铺设,桥长28米,净宽3.3米,栏宽各0.5米,13跨,每跨净宽1.5米,净高3.15米,桥面面积120.4平方米,两侧建有栏板。中间3跨4个桥墩,迎水方向雕刻有4个栩栩如生的龙头,每个龙头里都含着一个大石蛋,涨水时龙头吞水,背水方向雕刻龙尾吐水。桥面由65块青石条板铺垫(现缺失24块),桥墩全部用青石砌筑,每个桥墩依据青石厚度不同,分别有8块条石,9块条石砌筑而成,条石自下而上呈塔型叠加。迎水方向每个桥墩的条石加工分水线。栏板已不存在,仅留望柱下凹槽。桥面每跨用5块青石铺装。该桥的上游30米处留有一旧桥遗迹(如今仅保留部分石材)。青石桥结构合理,远远看去犹如一条青龙横卧于颍河故道之上。古时曾是洛阳至漯河周口的古官道,老颍河在临颍境内由折弯多,王曲(现称王街)因在颍河弯曲处而得名,也是临颍县八大古镇之一。该桥是一座完全用青石砌起铺设的桥,是保留至今难得一见的古桥梁之一,对研究中国古代石桥梁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王文元故居位于漯河市舞阳县保和乡袁集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坐北朝南,青砖灰瓦建筑,东西长9米,南北5米,外砖内坯,墙厚0.5米。

  王文元(1931—2014),1931年2月生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湖北黄陂人 ,九三学社成员。东北财经学院财政系毕业,教授。曾任辽宁省副省长,九三学社辽宁省委副主委,辽宁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中央高级检察官培训中心副主任。他是中囯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委,第八届全国政协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因病于2014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简介:半坡朱村古民居位于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镇半坡朱村,村内现存有嘉庆年间古楼两座、故居院落五间,是清代中后期古建筑,目前保存完好。

  清代嘉庆年间的两层古楼,均是嘉庆年间修建,建筑风格一致,为混砖结构。两处房屋五脊处砖雕精美别致栩栩如生,四个檐角处,有阴阳鱼图也称八卦图,房屋内木结构坚固,重樑起架,历经百年仍保持原貌。

  村内文化实践站内五间房屋也是清代嘉庆年间的房屋,其中一处一进三,一进四的深宅大院,至少有200多年历史,房屋地基八层混砖,上面是瓦接檐,后面墙体是里生外砖。该院落是朱又初老先生的故居,1928年,伟人与朱又初老先生相识在鄂、豫、皖边区,在时期曾在朱老先生家借住一月有余。

  栗氏祠堂(原栗庄玄武庙旧址)位于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栗庄村,始建于明洪武初年,为砖木结构的三间房屋,坐北朝南。东西长13米,南北进深7米,檐高3.7米,硬山建筑,青瓦顶,两山均为木制结构。临东西大街,十字街南160米。民国时期曾修复,由子印大和尚(法号)管理。解放后该庙及祠堂改为栗庄小学,由栗国宇管理。

  公元1633年12月,李自成率大军由开封返南阳途经郾城在栗庄玄武庙在祠堂内露宿,李自成的战马曾栓于庙内600多年古松上。古树现高13.9米,树身粗约两人搂抱,树皮盘旋九圈至顶,上枝向西北方向酷似龙头,另一枝向东南酷似龙腾,两条龙非常逼真,树枝上部有一枝形似猴子,西北方和西方均有降龙木(龙击木)。当地百姓视此树为菩提树,逢初一、十五进香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1947年8月7日刘邓大军渡黄河经西华黄泛区至郾城去信阳光山县时已是黄昏,当时刘邓下令大军在玄武庙(栗氏祠堂)露宿,刘邓二人当晚留宿于该祠堂内。

  1947年12月由大将陈赓率军解放郾城,指挥部设在新店,三天后陈赓部在玄武庙(栗氏祠堂)内关帝庙前商谈解放郾城具体事宜。当时在场的有栗庄村农会主席(刘副怀、栗更明)。

  文革期间,玄武庙遭到严重破坏,被拆除,栗氏祠堂经栗国宇全力保护免遭一劫。改革开放以后,在栗氏家族倡导下,于1998年4月1日整修保存至今。

  简介:裴城村历史悠久,古村落格局保存完整,传统建筑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布局严整,墙体普遍使用“里生外熟”的砌筑方法,古民居的脊饰、木雕、砖雕、石刻工艺与传统建筑、街巷相得益彰,对研究河南明清时期居住宅院和商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为研究河南明清时期的建筑制度及建筑体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裴城村现存传统建筑沿街分布,重点建筑座落在十字街附近及东街、南街。现存传统建筑包括明代建筑,清代建筑和民国时期建筑,已统计在册的27处明清建筑大部分以单体形式存在,总建筑面积为255.3平方米,从整体风貌上看,村落中日益兴建的现代建筑在不断的挤压着传统建筑和历史建筑的生存空间,现代建筑的形制和外观严重影响着村落的整体风貌。

  27处古民居大部分建筑主体结构安全可靠。个别建筑存在结构稳定性风险,传统建筑木柱多存在局部糟朽和干缩裂缝;大木梁架和檩条裂缝多为干缩裂缝,有少数檩条裂缝为由于屋面变形引起的受力裂缝。目前,已维修7处。

  简介:原郾城县第一党支部办公旧址是一处明末清初古建筑,位于老官田村十字街西80米路北,临东西大街,原为村内周姓大户人家的祠堂(或周家花园),后由田氏族人购买,改为田氏祠堂。民国时期曾经修葺过,原为三进院,前有过屋、卷棚和东西厢房、大门,后有花园,现仅存拜殿。拜殿为坐北朝南的单层瓦屋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三间,硬山建筑,两山均有墀头,内有木雕檐饰,东西山墙有砖雕。拜殿檐高2.8米,整体通高 4.3米,院内南北进深18米。

  据郾城区党史记载,1926年5月河南省信阳市第三师范学生,共青团员谢梅村奉信阳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张静增的指示,回到家乡郾城开展工作。同年6月,谢梅村组织该村进步青年谢林发(林凯)、秦绍周、张重芳、田玉盛成立了共青团郾城县老官田团小组,秘密在此办公。1927年1月,许昌团县委书记谢梅村遵豫区直委指示把共青团郾城县老官田团小组改为党支部,并在此秘密办公。此时全县共有党员、团员20人左右。中国郾城县支部的建立,为以后郾城县委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1952年老官田村委会搬迁至此,1981年村委会搬迁。现该房屋由老官田村委会使用管理。原郾城县第一党支部旧址不仅对研究明清时代建筑和郾城近现代史提供了实物依据;而且对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梁世祖茔碑位于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问十村西南梁氏祖茔内。明朝末年山西梁姓由洪洞县迁移至问十村。于1930年开始修建。当时,梁世祖茔地规模较大,占地6亩,内有牌坊、八卦亭,还有汉白玉石碑。茔地石碑高2.25米,宽0.6米,青石刻,阴刻。碑文“于右任敬书,十世孙梁冠英敬表”。记载了梁氏家族的起源以及变迁等。原碑刻立于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五月,青石材质。1966年时期,梁世祖茔内的建筑物被毁,石碑被移走。现在茔地石碑重立于一九九一年十月一日 ,现立于梁世祖坟内。

  简介:沈东平烈士墓位于漯河市舞阳县太尉镇林庄村西北角,墓冢面积9平方米,高1.5米,墓前竖有“沈东平烈士之墓”墓碑一通,碑文介绍了沈东平生平事迹。195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沈东平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集体名单,沈东平烈士名列其中。

  沈东平(1905-1938):原名张秉乾,1903年5月生于舞阳县太尉镇林庄村,历任许昌县委书记、豫西工委书记、河南省临时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河南省委委员、豫东特委书记、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参谋长等职。1938年8月在睢县平岗集对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埋葬于平岗集,1993年烈士忠骨迁回原籍舞阳县太尉林庄村,2003年睢县人民政府将沈东平等抗日十八勇士忠骨迁葬于睢杞战役烈士陵园, 2013年民政部门重建沈东平烈士墓。

  中央、河南省委对沈东平同志走上革命道路、举起河南武装抗日的大旗、承担恢复河南省党组织重任、广泛开展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精心培训豫东抗日军政干部、掀起豫东抗日救亡高潮、创建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率部东征壮烈牺牲的革命事迹和为党所做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沈东平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简介:董仲衡烈士墓位于漯河市舞阳县姜店乡董南村西南部,墓冢直径约5米,面积约20平方米,是与妻子董汝敏烈士合葬墓。解放后,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行文追认董仲衡为革命烈士。

  董仲衡(1914—1946),1914年7月出生于姜店乡董南村;1930年考入舞阳县立简易师范;1932年加入中国;1933年考入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36年任上澧小学校长、县师附小教导主任等职;1937年10月,成立“舞阳青年救国会”;1938年2月,创办《救国三日刊》;1938年10月,转移到舞阳县自卫团政训处任总务;1944年夏,舞阳沦陷,他在舞阳西南山区组织抗日游击队;1946年被舞阳县自卫队逮捕,1946年12月被害,时年32岁。

  董汝敏(1918-1945):1918年5月出生于武功街;1936年12月与董仲衡同志结婚,婚后积极配合地下革命工作,投入舞阳抗日救亡群众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1939年下,组织派她到确山县竹沟根据地学习,后参加抗日宣传演出队;1944年春,组建方宝动员区第二挺进纵队;1945年1月6日,方城、叶县、舞阳交界老翟山,在怀胎三个月的情况下,为掩护战友家属突围,英勇牺牲,时年27岁。

  简介:效氏父子烈士墓位于漯河市舞阳县保和乡上澧村南部,现有效坦斋及妻墓、效信趁墓冢两座,墓高均约2米,直径均约3米,墓地面积共约23平方米,墓前有碑刻,介绍效氏父子及效坦斋妻子生前事迹。2004年6月,效信趁被河南省民政厅批复为革命烈士。

  效信趁﹙1912--1946﹚,舞阳县保和乡魏庄村人,1927年考入开封省立第二中学,后入开封高中;1932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律系;1939年6月加入中国;1938年,效信趁根据豫中地委和舞阳县委指示,加入政权系统中,担任舞阳县第三区区长,暗中掩护革命同志;1941年春,效信趁担任地方行政人员训练所教育长,继续秘密进行党的工作;1944年4月,效信趁以“方宝动员区抗日游击纵队”的番号组建了抗日武装;1944年5月10日,日军侵占舞阳后,效信趁带领抗日游击队,开展武装抗日斗争。在新四军五师的支持下,坚持在舞(阳)、方(城)、叶(县)三县交界处的老翟山东麓,以刘沟为中心的一带山区积极进行游击活动;1945年4月 ,效信趁支队正式改编为“豫中游击兵团叶舞支队”,效信趁任支队长;1946年9 月,效信趁在保康地区的一次战斗中,被军队包围,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4岁。

  效坦斋(1887-1944),1944年,日本人侵占舞阳,其子效信趁为抗日叶舞支队队长,由于被汉奸告发,日本人将效坦斋五花大绑拴在马尾上拉往县城,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效坦斋坚贞不屈,日本人恼羞成怒将其迫害活埋。

  简介:舞阳县人民礼堂位于舞阳县舞泉镇西大街中段路北,东临居民楼、西邻舞阳县文化馆、北靠居民区、南邻西大街。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30米,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

  舞阳县人民礼堂始建于1958年,先为人民礼堂,后合并于电影公司,后因电影公司倒闭,相继承包租用给强人旱冰场、康乐家宴城、众乐奥斯卡影城等用于商业经营。县电影公司使用期间,仅小范围进行维修,现整体保护现状较好。

  舞阳县人民礼堂是新中国成立后,舞阳县修建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早期舞阳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等大型会议多在此召开,为建国后舞阳县集会、文化、娱乐等活动中心,是舞阳几代人心中抹之不去的永久记忆。无论从历史文化的象征意义,还是具体的实用功能,它已然成为舞阳县城区近现代建筑的象征和标志,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纪念意义。

  简介:范文澜、冯纪新旧居(战教团成员旧居)位于漯河市舞阳县九街镇胡岗村。胡岗村现存范文澜旧居一处,冯纪新旧居一处,战教团成员故居两处。

  范文澜故居座北面南,面阔三间7.5米,进深5米,四椽栿,梁底有墙内柱,屋顶内设扒砖,外覆小瓦,窗户为硬制砖窗,高1.1米,宽0.87米。

  冯纪新旧居为两层,前坯后砖建筑,座东面西,面阔3间9米,进深5米,高8.6米,四椽栿,梁底有墙内柱,砖券拱形门,正面及两山二层各设一砖圈小窗,高70厘米,宽35厘米,后墙稍间各设砖圈小窗,高70厘米,宽35厘米。屋顶内设扒砖,外覆小瓦,二层为木檩条5根,横向排列,上铺4厘米厚木板。

  战教团女成员旧居正房,面阔三间9.65米,进深5.1米,檐高2.9米,四椽栿,梁底有墙内柱,屋顶内设扒砖,外覆小瓦。战教团女成员旧居配房,座西面北,面阔三间9米,进深4米,檐高2.5米,墙基青石砖0.65米,上层为土坯,四椽栿,梁底有墙内柱,屋顶内设扒砖,外覆小瓦。

  1938年1月,由范文澜、冯纪新带领近百人的河南大学抗敌训练班农村服务团(到舞阳后改为河南省战时教育工作团)从许昌徒步到胡岗,深入农户利用出壁报、画宣传画、办夜校识字班、教唱歌曲、编演剧目等多种形式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帮助胡岗青救分会举办三期抗敌训练班,服务团在胡岗的活动持续到1938年4月初,服务团成员分别住在胡岗、屈岗、大王庄、冻庄等村。

  简介:漯河市源汇区天主教堂于民国11年(1922年),由意大利籍传教士巴文会到漯河传教时在市区中华路东段路北购地建设教堂,名为“郾城分堂”,直属郑州教区。教堂地皮总面积为5亩2分地,占地面积为3580.80平方米。教堂共8间为欧洲哥特式建筑,目前是河南省具有古老历史价值的教堂,教堂坐北朝南,南北长30米,东西宽11.5米,高约25米,建筑面积345平方米。教堂按照西方建筑风格建造,具有典型的哥特式欧式建筑特色。正面造型仿造巴黎圣母院,素有“小巴黎圣母院”的美誉。墙体结构为砖瓦结构,教堂顶端是保存完好的十字架,十字架两侧安放着拜占庭式的砖式尖顶,四周分别有两扇大门,南门为正门,东门为侧门。

  李曾志墓位于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李湾村化身台寺旁。墓冢东面立有墓碑,上书 “抗日英雄李曾志将军之墓”。“文革”时墓冢被毁过,头边仅有一把小手枪,应是将军生前所爱之物。李曾志墓处于化身台寺东的庄稼地里,墓冢高于南北面2个墓冢(墓主不详),墓碑或因焚烧香火纸钱或秸秆危及碑身,残裂黢黑,字体仍依稀可辨。

  李曾志(1894-1942),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李湾村人,曾任第143师师长,是的高级爱国将领,尤在喜峰口之罗文峪战斗中战绩卓著,被授予勋章,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李曾志于1894年6月出生在郾城龙城镇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后迁至大新店镇。幼年时与兄长就读于乡塾,后因家贫辍学,二人便操浆摆渡于大沙河之上。1913年冯玉祥到郾城招兵,李曾志兄弟二人随吉鸿昌、梁冠英、田金凯等投军入伍,后来也成为西北军宋哲元29军一员虎将。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少将旅长,后升任中将师长。1942年6月在与日寇激战中因旧伤复发病逝于军营中,终年48岁。李曾志将军在抗日战争中身先士卒,屡建战功,常因伤病坐担架指挥战斗而不下火线。尤在喜峰口之罗文峪战斗中,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后被授予勋章。2020年9月2日,李曾志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简介:将军楼位于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老校区院内,为20世纪50年代设计修建的“工字楼”,现为漯河市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教学楼。因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上将,在此楼刚建起时曾在203教室就读,人们就送了“将军楼”这个雅号。

  “将军楼”坐北朝南,平面呈“凹”字形,东西长46米,南北宽21米。建筑面积1932平方米,为两层砖木结构。共有房屋36间,一楼共18间房,东侧有3间房,西侧有3间房,北面有12间房;中央和两侧有通往二楼的木梯。二楼共18间房,东侧有3间房,西侧有3间房,北面有12间房。学校曾一度对这些建筑做过修缮,外部保存完好。

  “将军楼”是河南省著名教育家周祖训(时任郾城中学业务校长)在1949年6月--1953年8月期间修建的一座仿苏式教学楼。1952年周祖训聘请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校友任定青老师设计,主体为仿苏式、砖木结构、上下两层、12个教室,是当时许昌地区最先进的教学楼,拥有12个教室的大楼,是漯河这一方土地上最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吸引了四邻八乡的不少群众来看。因将军1953年就在203教室就读,故此被誉为“将军楼”,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王文元也在此校读书。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