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获活化——看邵武拿口镇如何成为福建省集镇环境整治“样板”
文化获活化——看邵武拿口镇如何成为福建省集镇环境整治“样板”
文化获活化——看邵武拿口镇如何成为福建省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宫殿建筑的文化内涵,文化石高清贴图,古建筑赏析案例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层层的石板步道环绕着水池,散发着木质清香的凉亭、阁楼一整排横去,古典的屋顶翼角在现代化房屋环绕之中显得雅趣十足……这项总投资3000万的拿口镇集镇环境整治样板项目,已经完成了它的前两期工程,使拿口镇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质的提升。在去年年底,该项目获得了福建省集镇环境整治样板项目建设类别的第二名。整个项目的构想与实施,都展现出项目团队的新颖构思,以及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承、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高质量发展理念。
自2014年开始,福建省与台湾省进行了闽台乡建乡创合作,鉴于闽台人文同根同源的因素,台湾许多建筑专家和文创团队纷纷前来福建的村镇当中进行乡村建设指导和服务工作,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拿口镇集镇环境整治作为福建省城乡风貌提升计划中代表南平市的样板项目,邀请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来自台湾的教授李鎨翰,福州大学人居环境研究所所长、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教授张鹰,及其他们的团队,进驻拿口镇开展集镇环境整治设计指导工作。
现在的拿口公园,曾经是连片的老建筑,它们在前些年的危房改造中被拆除,于是两边“新鲜”的房屋让被拆除的位置成为了残破的缺口,不免得有些难看。李鎨翰团队想出了一个妙招,将残垣清理干净,铺设水泥、木板,在入口处设计成广场;兴建亭台、楼梯、水池,规划广场的结构层次,最终建造成同名于拿口镇的“拿口公园”,打造出属于拿口镇自己的集镇名片,让“缺点变优点”。
将一些并不利于居民生活和休闲的条件,变化成为可利用的、能为居民们带来良好感受的条件,一直是李鎨翰团队整治环境的技巧所在,许多曾经看似令人烦忧的“缺点”,在他们的创意下,都变得作用显著。
在拿口公园改造装修的过程中,下广场空留出了一个大空间,李鎨翰团队将他设计成为了一个标准化、规范化、大众化的茶馆;马耳滩口岸对面的田地常常在汛期被洪水淹没,且码头老旧破败,他们就重新修建河堤、台阶,将马耳滩打造成为了既有防洪功能,又有观赏价值的绿化带;田边的草坪杂草丛生,到了夏季蚊虫乱舞,他们借助马耳滩口岸形成“风口”的特点,计划打造出一半在水面、一半在草地上的沧澜茶轩,让居民们好喝茶又好乘凉。
在李鎨翰看来,环境整治不能只注重改造自然环境,还应该注重公共空间的打造,这样才能够让人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因此,他们团队将拿口镇低洼处的排污池进行了改造,让散发着恶臭的污水变为了可以观赏的中心池景观;设计围绕水池建造围栏、步道,并沿着他们栽植树木花草,让曾经坑坑洼洼的泥巴地变为了绿化步道;在池对岸建造了污水抽水泵,让方正亮白外形的抽水泵同样也能作为工业景观,在发挥它的污水处理功能的同时获得观赏性。这样,排污池周边环境恶劣的缺点就变成了可以让人休闲观赏的优点,这一片环境也完成了它观赏性、功能性、使用性、经济性的需求整合。
拿口镇第二居支部委员会也是此次工作的项目指挥部,在这里,由邵武市委领导的各级乡镇党政人员与李鎨翰团队共同完成了此次集镇环境整治的全部组织架构。据项目部负责人介绍,拿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四大文化,分别是依托富屯溪航道孕育的水运文化、依托周边铁路沿线交通而形成的铁路文化、南宋诗学评论家严羽留下的严羽文化,以及原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廖俊波留下的先进事迹。而项目团队在此次的集镇环境整治工作当中,也围绕着拿口镇的这四大文化开展。
在二居院子的二楼,新修建的凉亭在阳光的映衬下闪烁着光芒,顶棚下的阴影处成为了二居工作人员临时驻足纳凉的好地方,左右两面的房屋从原来的高低不平变得对称而美观。除此之外,二居院子里还摆放了谷风车、蓑衣、植物盆栽等许多古色古香又精致唯美的物件,给整个院子添上了一份传统民居的宁静和安逸。李鎨翰团队还为拿口镇设计了标志,力图在乡镇风貌中彰显本土文化内涵,提升环境整治的整体高度。
对于李鎨翰团队主要负责的老旧建筑活化工作,他表示,团队的工作重心虽然放在了对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建筑进行文化挖掘上,但文化挖掘并不是建筑活化乃至整个环境整治的最终目的,重要的在于文化在当代的传承。“文化不是挖出来就好了,如果只是把它挖出来、展示出来,那不了解的人只会觉得那是一个破烂,只有让人在新的时代继续对老建筑感兴趣,才有传承的可能性。”他说。
李鎨翰表示,文化传承中的科普和宣传很重要,不论是本地的宣传还是中小学教育,都应该重视起来,培养人们欣赏的眼光,“让挖出来的文化有生命”。
因此,镇政府大院里的戏院,被李鎨翰团队进行了改造。他们将残破的墙体进行了修缮,重新布局和装修了剧院内场,还将屋顶做成了斜坡便于排水,力图打造出蕴含古典元素的新时代拿口镇精神文明发展的新中心;他们借鉴台湾老街改造提升经验,突出传统建筑和手工艺文化重点,挖掘了位于拿口老街上老字号理发店,进行重装设计与改造;为了让理发店的传统理发手艺惠及更多居民,李鎨翰团队为理发店设计了独特的老字号招牌,招牌上的店标形如“拿”字,却又由变形的“字”“号”二字组成,创意性地为店铺做了宣传。
一年以来,拿口镇的集镇环境整治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拿口的人居环境在短短一年之内获得了质的飞跃。项目部负责人表示,这其实是市镇的党政机关、项目团队与拿口镇居民共同努力的功劳。他说,有部分居民起初并不相信和配合他们的工作,而在环境整治工作实施之后,这些居民看着自己家周围茂盛的花草树木、洁净光滑的石板步道、波光粼粼的水面,于是都开始支持起他们的工作来。
因为拿口镇沿河而建的原因,许多民居的建造都采用了吊脚楼式结构,而在拿口公园下方的排污池被改造之后,整个环境变得焕然一新,有一户居民自己主动将老旧的铁门进行了更换,并重新粉刷了墙体,还在门口铺设了新台阶,使得整个房屋看起来与外部的景观交相辉映。
除此之外,以前将家中垃圾随便丢弃在房门口的居民们,为了不破坏家门前的花花草草,开始主动走到街道上,将垃圾丢在分类垃圾箱里;部分居民在自建房前的空地上栽植花草果蔬,还用栅栏围成了精致独特的小院子;镇上的一些身强力壮的中青年们,开始找到项目部申请给为工程项目铺砖、刷墙、浇花等,既能打打零工,又能为自己的家乡建设做贡献……他们,实现了从集镇环境整治的“观望者”,向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建设的“参与者”的转变。
“我这两年都在外地上学,没想到现在一回来拿口镇变得这么气派。我平时和家人吃饭聊天的时候还会提到现在拿口的变化,不管是卫生环境还是基础设施都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感觉很幸福!”拿口镇居民官昊云感叹道。他表示,拿口镇的环境整治工作能够让他切切实实感受到家乡的变化,未来会考虑回到家乡工作和生活。
而今,拿口镇的环境在短短一年之内获得了质的飞跃,已经是“旧貌焕新颜”。李鎨翰表示,在未来,他们还将继续进行细致地考察,挖掘出更具有本地文化内涵的建筑,并在现有的基础上改造升级公共空间,也将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继续重视对建筑物与环境的多重需求的整合,让拿口镇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发展中不断开启新的篇章。(刘建飞 吴超逸)
相关文章
- 中轴线上的北京雨燕pu文化石贴图
- 藏在北京的“江南水乡”被游客称北方乌镇
- 松江 始建于明代的葆素堂基本修缮完成修旧如旧再现古建筑原貌
- “三清”“五治”劳动美 “五一”再现“杏花红”
- 四川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拍摄了多部电影和电视剧
- 厉害了!泰国华裔青少年来潮阳寻根收获满满!
- 继续阅读文化区的三种类型
- 兰州父子两代人接力传承“古法”微缩古建筑:巴掌大窗户可推开
- 河北手工匠人传承古建文化上万零件复原故宫角楼模型
- 抓住暑假的尾巴带娃来这些科普基地开阔眼界! 附94个基地全名单
- “十四五”规划建议由15个部分构成分为三大板块
- 隐匿云南境内的“衙门”号称“辉煌建筑艺术之苑”值得观赏
- 武汉的传统建筑不是楚风汉韵而是徽派风格?
- 快来!周日到东华门考古遗址公园探秘 搭建唐代大斗拱
- 玄关鞋柜最新设计这样时尚又漂亮一个鞋柜能顶别人两个
- 这个业余摄影师拍出了最美中国古建筑
- 超震撼!通州文庙办祭祀大典!大成殿之门重新开启!
- 敬献世界脊梁桃李春风古建筑大赏沙龙圆满落幕!
- 探索榫卯斗拱里的北京城 走走前世今生的中轴线
- 经典老建筑赏析欣赏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