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案例】让文化遗址优雅地重生
【创意案例】让文化遗址优雅地重生
【创意案例】让文化遗址优雅地重生,古建筑鉴赏书籍,文化石贴面厚度,赞赏古建筑诗词圆明园历史文化内涵深厚,地上地下的文物都会“说话”。圆明园遗址保护者努力创新保护理念和方法,从“抢救性”向“预防性”发展。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努力构建更为科学的日常巡查与保养体系,提升管理水平,使荒凉的遗址优雅地“重生”。
享有“万园之园”“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等诸多美誉的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是清雍正至咸丰五朝皇帝长期理政、居住之地,与紫禁城共同构成了当时的国家统治中心。这里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丰富的文化收藏和突出的政治地位闻名于世。惜乎1860年圆明园被入侵的英法联军劫掠焚烧,此后又屡遭损毁,沦为一片废墟。
新中国成立后圆明园遗址的妥善保护、科学整修、合理利用得到了周恩来、宋庆龄等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1983年国务院批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将圆明园确立为遗址公园。经初步整修后,圆明园遗址公园于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同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国家文物局批复了《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此后在政府的支持下,依据《规划》,圆明园拆迁不合理占压遗址的地面建筑,妥善安置遗址内的单位和居民,开展考古发掘、环境整治、本体保护、做好“四有”等多项工作,有效改善了遗址本体保存状况和周边环境,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初具规模。2010年国家文物局将圆明园公布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如何以保护遗址为根本,以展示为手段,充分发挥科研、教育、休憩的功能,是圆明园遗址公园面临的新挑战。圆明园遗址经多年整修,虽初见成效,但仍存在着“大遗址”的普遍问题——遗址面积大,本体脆弱,观赏性差。圆明园管理处在科学的考古和本体保护的同时,运用新的遗址保护理念和方法,从“抢修”转为“预防”为主,注重规范化的日常巡査监测和保养维护。这种最基础、有效的预防性保护方式,不仅能积累数据和情况,作为今后保护工程的重要依据,还可以及时发现、记录和妥善处理遗址病害,防患于未然。同时保持遗址的整洁、安全、稳定,再通过解读、展示和宣传,吸引公众走近遗址,感悟其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和休闲功能。
文物遗址的劣化和人的衰老相似,是一个渐进、自然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减缓。预防性保护是一种经由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及实行保护措施以减缓遗址文物损害的方法。如同体检或保健的手段对疾病的预防和人体健康的保护。我国预防性保护的思想古已有之。古代重要的建筑、基础设施都有岁修制度,国家每年拨款定期进行维修,以保证其良好的状态。预防性保护的概念国外最早提出是在1930年罗马召开的国际文物保护会议上。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保护修复专家切萨雷·布兰迪在其撰写的《修复理论》一书中专门对预防性保护进行了论述: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和优先的原则是对艺术品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其效果极大地优于紧急情况下的“临终”抢救性修复。经多年发展,预防性保护的概念不只限于关注艺术品或博物馆的藏品,更广泛运用到古建筑和遗址的保护领域。
日常巡视监测和维护保养以及展示解读,是一个相继进行的工作整体。通过巡视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遗址的病害情况,分析病害的原因。再根据巡视的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维护保养,及时降低或消除病害发生和发展的风险。展示、解读是预防性保护的宣教手段。经过日常维护的遗址残而不破,整洁美观,吸引公众走近、了解并欣赏遗址,实现遗址保护成果的全民共享。
日常巡视监测是预防性保护的基础。定期或不定期,由技术人员对遗址的安全与健康状态进行详尽深入的检查和信息的收集、记录,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健康隐患并做出相应的诊断。圆明园的遗址巡视监测工作包括日常巡视、定期巡视和专项巡视。日常巡视是由保卫科和公园管理科在每日的巡视中或通过全园的监控设备,发现文物遗址的损伤和隐患时通知文物科。由文物科到现场进一步检查、记录隐患情况,采取进一步的保护措施。定期巡视包括每月两次的重要遗址巡视和每年一次的全园遗址巡视。每月的月中和月末各一次,文物科人员分组对全园重要遗址和地面遗存的文物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并形成《圆明园遗址监测记录》。
文物科人员每年一次对全园所有遗址进行巡视记录,形成文字和照片组成的《年度圆明园遗址情况台账》。专项巡视主要是在大雨、雪、风等极端天气发生时,或针对重要的、较危险的遗址本体病害开展重点监测。日常巡视监测内容包括遗址本体及周边环境的保存状况、病害情况、环境变化、保护设施等。例如遗址本体是否有杂草、杂树、落叶等植物病害和鸟窝、蜂巢等动物病害,以及涂抹、刻画等人为破坏。遗址本体及周边是否排水通畅。护栏、保护罩等保护性设施是否破损、松动、缺失。石质文物的风化、断裂、剥落、移位等病害的发生和变化情况。夯土遗址的风化、裂隙、坍塌等病害的发生和变化情况。用砖石补砌的方法进行保护的遗址,还要检查砖石等原修复材料是否有破损、移位、缺失等老化现象。
圆明园管理处对遗址的巡视监测有清晰明确的工作目标、日程安排、巡视范围和工作流程。经过持之以恒的监测巡视、保存状况评估和记录存档,不仅及时处理遗址的不良变化,按照有关的规范实施保养工程,而且积累了大量的病害和环境变化的信息,可为遗址保护材料、技术以及方法的筛选研究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圆明园巡视监测工作的不足之处在于,以往的监测手段主要是人工观察、记录,监测的科学性和精确性有待提高。今年计划实施的“圆明园遗址(西洋楼片区)动态信息及监测预警系统工程”,配备完善的监测设备和机房,对文物遗址本体、周围环境和游客行为进行综合监测,利用专业设备、专业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研究。未来通过人工监测和设备自动监测的配合,将使圆明园遗址的巡视监测工作更加完善,规范、科学,为遗址的健康保驾护航。
根据《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保护工程分为保养维护、抢险加固、修缮、保护性设施建设等工程。通过前期开展持续性的巡视监测和保存现状评估,根据技术手段的难易、遗址险情和病害的危机程度等情况,对全园遗址提出分类实施保护工程的建议。抢险加固、修缮工程等委托专业单位编制方案,并按程序向相关文物部门立项报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遗址采用最多的,也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保护手段是保养维护。正如《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所说“凡是近期没有重大危险的部分,除日常保养以外不应进行更多的干预”。“日常保养是及时化解外力侵害可能造成损伤的预防性措施,适用于任何保护对象”。
圆明园管理处定期或不定期对文物遗址本体,周边环境和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并建立保养维护档案。此项工作分为日常维护保养和专项维护保养。日常保养包括:根据巡视情况及时清理破坏遗址的树木、杂草和鸟窝、蜂巢等。及时清理自然或人为造成的附着在石质文物和遗址表面的污染物,如垃圾、落叶、鸟粪或人为刻画、涂抹痕迹。大雨雪过后及时清理遗址内的积水。加固防护设施。老化修复材料的简易修整补配。专项维护保养是针对某处遗址的多种轻微病害进行综合整修。
维护保养工作在前期巡视监测,对遗址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和深入研究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广泛征求专家意见,遵照文物保护的法规,以《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为依据,制定保护方案。坚持“最小干预”“真实性”和“可逆性”原则,尽量减少对遗址本体和环境的干预和影响,以排除隐患、缓解损伤为目标。最大限度地保存和延续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为未来采取更加科学的保护和展示方法留有余地。在施工过程中有技术人员负责监控工程的质量。完工后也有专人将资料整理归档。
以圆明园“万方安和”景区的专项维护保养为例。万方安和是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始建于雍正年间。景区以建于水中,平面呈“卍”字形的万方安和轩为主。虎皮石台明,花岗岩条石基座之上,随形盖有灰瓦卷棚顶,周围带回廊的建筑共33间。造型美观、冬暖夏凉、四季皆宜,是园中独具特色的风景建筑,也是清帝重要的寝宫之一。虽建在水中,但南面设有码头,东边有桥与陆地相连,皇帝往来十分方便。1860年“卍”字形台基上的建筑,被英法联军焚毁。同治朝重修圆明园时,万方安和是复建景点之一,但终因财政枯竭而停工,此后日渐荒废。2004年圆明园管理处对万方安和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和整修。对出土的石构件进行了归安,缺失的石构件进行了补配并刻“2004年补”字样。台基遗址用青砖补砌进行覆盖保护。
在2015年底的全园遗址巡视中发现万方安和台基遗址上出现大量植物根系挤压使石构件移位现象。2004年修复工程中为保护遗址补砌的青砖大面积缺失。针对遗址病害,全面查阅“圆明园四十景图”“样式雷”图、清同治年间制作的烫样和建筑被毁后的老照片等历史资料和2004年考古勘探报告以及修复工程的档案,听取张忠培、侯兆年等专家的意见,恪守“真实性”原则,遵循“最小干预”的底线,筛选出相对安全的材料、工艺和技术,制定保护方案,对遗址进行维护。对“卍”字形台基上的杂草进行清理,树木进行移栽。补砌破损、缺失的青砖,归安移位的石构件。在“卍”字形台基东北,历史上原有桥梁的位置,搭设了一座供游客登上万方安和轩台基的桥梁。此桥为轻质钢结构,注重可逆性,一旦需要,可立即拆除而不影响遗址的安全,且与景区周边环境协调统一。维护工程完工后,遗址不再杂草丛生给人以荒芜之感,“卍”字形的遗址清晰可见。再通过设置说明牌的方式进行解读和多种媒体的宣传、开通游览车的方式引导游客参观。到此参观的游客量明显增加,而且游客参观后的反馈意见都很好,真正实现了圆明园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和谐发展。
圆明园遗址保护由“抢救性”向“预防性”发展。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努力构建更为科学的日常巡查与保养体系。
考古遗址孤独地沉睡是可悲的。圆明园历史文化内涵深厚,地上、地下的文物都会“说话”。作为遗址的管理者和保护者努力创新保护理念和方法,提升管理水平,使荒凉的遗址优雅地“重生”。不仅为考古学家提供了研究场所,也让大众愿意走近遗址、热爱遗址,置身其中赞叹先人非凡的智慧和杰出的技术,感受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在考古勘探、发掘和科学保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保护和管理措施构建一个具有相当教育震撼力、兼具公众休憩功能的圆明园遗址公园。(BJCC-CQH/HQ)
【文创前沿】为读者更多地推送文章和资讯,更及时地传递相关政策,追踪业界动态,解析创意案例,分享理论成果,弘扬人文精神,旨在助推文化繁荣、文创发展!
相关文章
- 中式传统古建民居|中国人的庭院情结
- 英女王葬礼也有黑人抬棺!对比中国古代帝王有何异同?
- 迪庆小青瓦厂家供应古建青瓦可定制
- 明代建筑油饰彩画要点
- “水东湾大桥”题写人-吴启庆作品赏析
- 古德寺:常因外表被“误会”是现代建筑却是一座百年古寺
- 好莱坞影帝娶亚洲娇妻差31岁亚洲女性为何如此受欢迎
- 一生情倾斗拱飞檐数字化发展什么意思
- 文化艺术讲堂 董雁:中国古建筑文化与艺术欣赏
- 建筑模型设计制作与工匠文化、工匠精神
- 老照片:上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地区古建筑不少老建筑已经消失了
- 古建筑模型拼装大赛开始啦
- 沉默的斗拱江苏古建筑大赏
- 泗泾古镇里这座古香古色的名人故居你了解多少?
- 第二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旅游系列招商活动暨旅游推介会正式启动
- 云卷云舒丹阙千年 恋与制作人×天坛“紫宸人间”活动上线
- 绝美!古城正定藏着绚丽多彩的秋色千万别错过!
- 声名远播的中国古代建筑越南印度争相模仿故宫和长城首当其冲
- 中国古代建筑模数制的发展及演化规律
- 揭秘|如何听见并读懂古建筑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