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欣赏

古建欣赏

中轴生长绘就老城新貌

中国古建网2022-12-19古建欣赏山西文化有哪些内容
武当古建筑欣赏,山西文化有哪些内容,文化长廊效果图片,中轴生长绘就老城新貌,武当古建筑欣赏,山西文化有哪些内容,文化长廊效果图片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

中轴生长绘就老城新貌

中轴生长绘就老城新貌,

  武当古建筑欣赏,山西文化有哪些内容,文化长廊效果图片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老北京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胡同,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北起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广场、正阳门,至南端永定门,太庙、社稷坛、天坛、先农坛对称布局于两侧,这条肇始于元代的城市轴线,贯穿北京老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一线牵一城,线上串起古都一颗颗历史文化明珠;一城汇一线,北京城的变迁在线上留痕,线也随之生长。聚焦这条轴线年,北京市提出中轴线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此后,北京中轴线年,《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通过,并将于10月1日起实施;国家文物局已确定推荐“北京中轴线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一路走来,北京中轴线申遗已有十个年头。沿着这条历史轴、发展轴,文物古建栖身的胡同街巷正在系统治理、恢复风貌,经过腾退修缮,历史文化遗存活力再现。北京老城在整体保护中复兴,舒展壮美新画卷。

  中轴线北端,钟楼、鼓楼一北一南,相望数百年。由此敲响的暮鼓晨钟,曾回荡在古都上空,镌刻出古人的时间秩序。

  前不久,经过腾退修缮的鼓楼恢复了一层券洞历史原貌,首次对公众开放。一场全新数字沉浸展亮相,以“时间的故事”为题,邀市民走进这座古老的“时间建筑”,聆听历史回响。

  走进鼓楼一层,置身于古建之中,7个券洞呈“丰”字形分布,相互连通,明亮开敞。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光景。由于历史原因,这里一度作为商业用房使用。为助力中轴线月,北京鼓楼修缮及展示提升工程启动,2021年8月正式开工,目前已完工。鼓楼一层经过腾退整治,采取保护性拆除及保护修缮等措施,使7个券洞的壮观历史原貌得以重现。

  在前期设计勘察过程中,文物工作者还收获了“意外之喜”:西北侧券洞顶部,掩盖在券洞内壁后期粉刷层下的原包金土墙面被重新揭露,这是一种明清皇家建筑和城门券洞内壁的通用做法,修缮时,文物工作者就运用了这项传统工艺,按照历史资料,恢复了各券洞的历史风貌。

  如今,7个券洞都被赋予了新“身份”——它们成为不同主题的展厅。值得一提的是,在布设展陈时,工作人员没有向文物建筑本体打入一根钉子。钟鼓楼文物保管所所长李荫心指着拱形墙面上分布的一道道白色自平衡杆,道出文物工作者的用心:“这些自平衡结构都是装配式的,既能将展览的所有线路藏于无形,也可作为展陈架,贴近又不破坏文物本体。”

  中心券洞纵横交错的建筑空间则变身全沉浸剧场。展厅内遮光帘升起、灯光转暗、提示音响起,观众循着钟鼓之声汇聚于此,星宿、二十四节气、古文诗句等传统文化元素一一呈现,带观众领略钟鼓楼的计时智慧、历史变迁,感受北京中轴线的时光流逝……这场沉浸光影秀,利用投影畸变矫正技术和空间定点声场,将音乐、鼓声和缤纷的影像与建筑空间结合,数字艺术赋予古建“新生”。

  透过鼓楼中心券洞里的玻璃门窗,向南遥望,中轴线美景一览无余。而当你将目光聚焦于中轴线的中心点——景山,这里拥有一处重要的古建筑群——寿皇殿建筑群。红漆门,黄琉璃瓦,和玺彩画……曾在这里悬挂了数十年的“北京市少年宫”牌匾早已不见踪影。过去近十年间,寿皇殿的回归和修缮是中轴线年,北京市少年宫摘牌,标志着寿皇殿古建筑群正式移交景山公园。经过4年多规划修缮布展,到2018年底,寿皇殿建筑群恢复了清乾隆皇家祠堂的原貌,再次向公众开放,景山主要古建群得以完整呈现。

  2022年,景山兴庆阁的修缮也基本完成。这里曾是古代登高望远、赏景游玩之所,1956年被改为市少年宫教师之家,建筑的瓦面、大木架、油饰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残损。经过修缮,兴庆阁复原昔日风貌,景山建筑群中新添一处亮点,吸引更多市民来此感受中轴线历史文化。

  曾位于正阳门箭楼下的前门旅游集散中心已完成腾退,路面和人行道恢复正常功能。

  从景山向南,正阳门箭楼完成修缮后,城楼又将迎来修缮。作为明清北京城内“九门”中现存的唯一一座城楼,也是北京现存最完整、体量最大的清代木结构城门建筑,正阳门城楼预计在年内全面启动修缮,这也是中轴线申遗的重要节点工程。

  “我们刚送别一群老朋友——生活在城楼上的雨燕。”站在正阳门箭楼上遥望城楼,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关战修指着城楼屋檐细细解读,每年4月至8月来此筑巢繁衍的北京雨燕是中轴线上重要的活态文化,“为了保护雨燕,我们推迟了修缮施工计划,等它们飞走了再搭架子。”

  此次修缮,为正阳门城楼“正名”是一大亮点。关战修说,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城楼旋子彩绘形制采用“墨线大点金”,经过对照历史资料并组织文物专家论证后,古建团队将根据历史记载的信息,还原上个世纪“金线小点金”的形制,“相当于建筑规格提高了,让城楼恢复最原本的样貌。”此外,古建修缮也将融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三维扫描、全景影像成像等高科技手段。

  正阳门箭楼最快将在年底向公众开放。以此为契机,周边遗产点也将串连保护。2022年6月,正阳门箭楼下,运行了18年的前门旅游集散中心正式完成外迁,旅游集散中心的售票亭、显示大屏、候车长椅、遮阳棚等设施拆除,原本停放在箭楼南侧的旅游客运车辆也全部撤离,路面和人行道恢复正常功能,整个“月亮湾”区域景观亮出来,尽显中轴古韵。

  正阳门箭楼的开放规划中,也写进了前门大街的“烟火气”。未来,前门步行街北端将打造具有古都特色的文旅融合示范区,其中不仅有“铛铛车”、各种老字号,还将融入寻找镇水兽、重走正阳桥等数字化互动体验,活化中轴线遗产价值,复兴前门商圈。

  初秋,中轴线南段西侧,先农坛耤田内绿意盎然,水稻已抽穗,高粱、大豆长势喜人,部分农作物即将收获。这里曾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先农、举行亲耕耤田典礼的地方,2019年这片“一亩三分地”恢复耕种以来,每年都会迎来耕耘和收获的场景。

  “2022年,我们首次尝试同时种植五种农作物,观众可以走近耤田,辨识五谷,闻一闻稻花香。”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说,去年底,该馆腾退拆除了具服殿北侧、西侧的1200平方米办公建筑,打通了先农坛太岁殿前的历史景观视廊;如今,古建筑旁留出了两片空地,正在试种旱稻。“将来,先农坛的农耕体验区不止停留在耤田一处,大片腾退后的空地将被利用起来,打造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先农坛里,古建筑的腾退工作还在持续推进。历史上用来储存耤田产粮的神仓院落正在进行修缮,预计2023年对公众开放,古建馆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打造的“种子科普展”也将亮相。

  计划2023年开放的还有刚完成腾退的宰牲亭。薛俭说,届时将展示古代皇家到先农坛的祭祀路,配上雍正亲祭图和亲耕图,让观众身临其境。目前,先农坛保护规划面积近20万平方米,正在重点打造8万平方米的空间。“2023年,先农坛有10个项目要同时推进,包括腾退修缮、环境整治、展览布设等,庆成宫的腾退工作是重点,将为国际遗产专家的考察做准备。”

  随着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进入快车道,文物、规划、财政等各部门协力,全面改善中轴线的遗产保护状况与赋存环境,搬迁腾退、文物修缮、环境整治等一系列重点任务高频推进。

  一个月前,中轴线绿色空间景观提升(东城段)工程亮相,自正阳门至永定门约3公里,两侧绿树郁郁葱葱,永定门公园向北“长”长了67米,一条通透的景观视廊被呈现出来。

  这段长约3公里的步行空间,明清时期曾是帝王出行至天坛祭天,或到先农坛扶犁必经的中央御道。后来南中轴路建成通车,这里曾作为城市交通干道,直到2019年,南中轴御道才恢复建设。随着珠市口至永安路段中轴道路修葺完毕,公交110路临时停车场腾退后恢复绿化,中轴线视廊阻点被打通,两段御道实现了步行贯通。永定门公园北侧新铺设的67米御道,是南中轴御道贯通的“终点”。

  严格意义上讲,南中轴御路新修段称不上是文物修缮工程,因为工程是在原有市政道路基础上直接完成铺设,并未进行考古。但这处景观修建工程处处参照“文物”标准,御道规制参照了正阳门城楼下现存御道遗址和《北京城中轴线年代实测数据设计,御道上的石材用料、铺设方式和道路尺度都按照老规矩实施。

  御道两侧,新栽植的大国槐排列整齐、洒下绿荫,古朴厚重的石板路连接正阳门与箭楼,再现一轴贯通南北的历史景观。

  中轴线景观视廊的贯通,也是各方合力的成果。2022年,西城区重点推进正阳门箭楼南望永定门景观视廊整治。整治范围涵盖珠宝市街、粮食店街、大栅栏商业街、廊房二条东口、煤西区域第五立面及部分沿街立面。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景观视廊范围内的居民、商铺都在楼顶加盖过违建,一批违建拆除工程提上日程,其中大栅栏街道违建拆除工作预计10月底前完成。违建拆除后,将采用传统建筑修缮手法对重点建筑进行美化提升,亮出正阳门箭楼南望景观视廊。

  目前,北京中轴线已确定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太庙、社稷坛、、正阳门、前门大街、天坛、先农坛等19处遗产点。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北京持续推进老城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严重影响风貌的北海医院和东天意商城建筑率先降层,钟鼓楼周边申请式退租和第五立面整治收效显著,地安门外大街沿街立面焕然一新……一幅开阔有序的空间画卷正徐徐铺开。

  行走在中轴线之上,北京老城的历史与未来,映在沿途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楼一阁之中。

  新学期伊始,北京市第二中学的学生们惊喜地发现,一座“中”字形的博物馆搬进了校园。走进这场“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展览,从地面到墙面都是展板,学生们不仅可以在互动屏幕里感受中轴线的四季变化,还可以沿着地面上的中轴线行走,在遗产点上拍照“打卡”,成为“北京中轴线守护者”。

  这是市文物局与北京二中携手推出的“博物馆进校园”活动,为学生开启了新学期的中轴之旅。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说,希望更多孩子逛博物馆,探访中轴线,到胡同里漫游。一名高二学生说:“看完展览,我想更好地去保护中轴线,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博物馆的讲解员,为中轴线申遗贡献一份力量。”

  中轴线展览进校园,只是公众参与中轴线申遗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本市推出中轴线文创大赛、实地探访、电视节目、网络直播、讲座等一系列特色活动,从青春少年到耄耋老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轴线、推广中轴线,中轴线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已举办了两届,2022年大赛自7月20日启动以来,已收到来自全国的4万余件投稿作品。“从近两年的参赛情况看,公众对中轴线申遗工作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比如中轴线主题演讲比赛,报名很踊跃,男女老少都有。”作为大赛发起人之一,北京市政协常委、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宋慰祖说,在中轴线申遗过程中,公众的声音扩大了中轴线的影响力,“在走中轴、看中轴、听中轴的过程中,公众的文化自信提升了。”

  在2022年的服贸会教育专题展上,“国际青少年走进北京中轴线”系列活动发布,这项活动邀请在京的国际青少年走进中轴线上的古建、人文景观,品尝中华老字号的美食等,感受中轴线之美。北京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黄侃说:“希望青少年朋友们在体验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中轴线故事、北京故事、中国故事,同时借助国际青少年这一富有朝气的群体,以国际化的视角发现、记录、创作和传播他们眼中的北京中轴线,促进中外文明互鉴,助力中轴线申遗。”

  随着申遗保护工作影响力不断扩大,公众与中轴线的“亲密接触”越来越多:市文物局推出的“云上中轴”小程序上线多万用户参与创意互动,成为北京中轴线件北京中轴线纪念版免费数字藏品,发行仅一小时就被全部领取;文化音乐竞演真人秀《最美中轴线》中,许多观众喜爱的艺术家、年轻演员纷纷加入,借音乐之声传递中轴线文化;“北京古建音乐季”里,音乐家们以钟鼓楼、智化寺、宏恩观、智珠寺等古建为舞台,演奏民族传统音乐、西洋音乐,吸引了各行各业的观众……

  今天,中轴线上,古老的文化遗产正在融入我们的生活,生机勃发走向未来。(文/李祺瑶 图/邓伟)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