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拆”到“修”:一字之变守住文化根基
从“拆”到“修”:一字之变守住文化根基
从“拆”到“修”:一字之变守住文化根基,泉州古建筑保护,古建的保护方式,古建保护原则从“拆”到“修”仅一字之变,却饱含巨大现实价值。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形式,面临着如何留存的巨大考验,中华五千载文明生生不息,离不开这些“活化石”的见证,保留住三坊七巷古建筑群,就是守住我们自己的文化根基,让历史的见证者继续看到中华文化散发持续魅力。
古建筑保护一直是文物保护的重点工作,社会发展迅速,时代变迁速度加快,如此快节奏生活也导致部分古建筑成为高楼大厦的祭品,加之有一部分群体没有树立对古建筑保护的正确认识,加剧了保护与发展的冲突,甚至把两者放在对立面,造成一系列无法挽回的损失,古建筑保护工作不是简单地机械操作,既要从观念里认识到其重要性,又要讲究方式方法,正确修缮、保护古建筑,让古建筑文化焕发新活力。
近几年,人们对古建筑保护意识逐渐觉醒,但还未完全普及,古建筑在时代发展中岌岌可危,保护与发展从来不是对立关系,在发展中做好古建筑保护工作,才能进一步推动全面发展,觉醒民众保护意识,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尤其要着力培养青少年一代对文物保护的重视,文物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实现全民重视才能不断延续这股精神力量。
同时,对文物的保护工作需要警惕“保护性破坏”存在,就是一种对文化遗产过度开发或错位开发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好心办了坏事,这类现象在古建筑修缮中尤为常见。中国的传统建筑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体系,但由于工艺技巧、专业人才等多种因素制约,尚不能实现彻底地还原修复,对此,国家应加大修复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专业性门槛,让会修的人来修,同时合理强调经济效益,禁止过度开发行为,这才是真正地保护。
从“拆”到“修”一字之变,留住的是历史符号,是时代变迁下你我之间的精神纽带,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根基,用大视野观正确对待古建筑保护和修缮工作,让中华文化继续保持灿烂辉煌!
相关文章
- 活动预告丨中国古建资产管理计划核心渠道高端论坛
- 国外历史建筑保护对我们的启发
- 山西新泰钢铁高炉及配套设施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获批
- 痛心!又一世界文化遗产被烧毁!保护文物古建筑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 委员肖海颜:建议加强古建筑群保护清远两会
- 永嘉县古建筑协会2019年年会召开
- 【央视海外随手拍】穿行在俄罗斯古城诺夫哥罗德 感受古建筑的独特之美!
- 菏泽新增7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面向社会公示
- 监理不清楚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怎能做好验收?
- 微分享 保护古文物古建筑传承中华文明
- 数字经济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数字经济
- “米寿翁”的理想之光——古建筑保护大师阮仪三教授专访
- “零距离”纾困解难“心贴心”助企发展
- 第一届“见·筑”全国古建摄影大展在京启动
- 国保里 有他“设计”的 35项(处)建筑遗产
- 假如当年采用“梁陈方案”古城墙没被毁如今的北京将举世无双
- 德惠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道路安全整治设施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竞争性磋商
-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城乡建设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
- 宏村的古建筑保护社区古建保护
- 2015年中国石材十大品牌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