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保护

古建保护

保护古建筑 携手绘蓝图 —— 通海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纪实

中国古建网2022-12-07古建保护虚拟演播室主机
古建保护距离,虚拟演播室主机,古建筑保护案列,保护古建筑携手绘蓝图——通海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纪实,古建保护距离,虚拟演播室主机,古建筑保护案列雨中的清晨,通海古城在鸟鸣声中苏醒过来,薄雾依山缥缈,雨水从瓦沟里滴落到古院子的石头

保护古建筑 携手绘蓝图 —— 通海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纪实

保护古建筑 携手绘蓝图 —— 通海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纪实,

  古建保护距离,虚拟演播室主机,古建筑保护案列雨中的清晨,通海古城在鸟鸣声中苏醒过来,薄雾依山缥缈,雨水从瓦沟里滴落到古院子的石头水槽里,将碧绿的铜钱草打得精神抖擞。天刚亮,古城里的居民已打着雨伞走出古宅,在青石板铺就的巷道里活动,空气中有负氧离子的清新,还有烤饵 和牛肉汤的香气……通海古城的美,在毫无酷暑的夏日清晨里一一展现。

  近年来,在成功申报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通海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和省、市的各种政策机遇,巧用政策杠杆,结合棚户区改造、生态环境修复、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效整合部门资金和社会资本,加大古城保护力度,实施开发式综合保护古城的发展思路,走出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良性发展之路。

  通海古城依山而建,南靠秀山,北向杞麓湖,靠山面湖的环境让古城十分宜居。历史上,秀山北麓有多处泉水涌出,泉水、沟渠顺山而下,穿过街巷,绕过城池,流向乡村,奔向杞麓湖。老人们回忆,八九十年前,秀山脚下家家户户门前都有长流水,古城居民用石头砌成小沟,泉水顺着小沟咕咚咕咚流到杞麓湖。

  恢复记忆中的长流水,让古城更加有灵气,这是古城居民的愿望。2015年,通海县委、县政府顺应民意,启动实施古城水系恢复项目,将玉蒙铁路通海段高大乡境内柿花树隧道的优质水资源引到城中,以秀山脚下的县委党校段为起点,经文庙泮池过渡,从文庙街流向南北街。

  据测算,柿花树隧道每天水流量2.8万立方米,除每天供居民生活饮用水1.3万立方米、农灌及工业用水0.8万立方米后,每天剩余水量0.7万立方米通过库南河流入曲江。该项目的实施,将剩余水量提至古城,水流经古城后最终流入杞麓湖。引水入城,一方面可为杞麓湖实施生态补水,有效改善湖泊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整个湖盆区的水资源,实现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引水入城后,通海古城恢复了历史上城中的长流水景观,让古城更加灵动。在此基础上,对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核心区进行改造,先后在核心区的周艾巷、福星街等街道铺就青石板路面,并进行给排水管道铺设、电线入地及亮化等建设;在部分区域新建标准公厕,对县城东大街、西大街、顺城街等市政道路实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对破损路面、人行道进行修复,实施强电、弱电入地以及燃气管道埋设和综合管沟建设;对绿化景观、路灯、交通标识标牌等设施进行改造,进一步提升古城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古建筑是通海古城的魂和根,要保护古城,就要牵住古建筑这个‘牛鼻子’,把祖先留下的宝贝保护好,传承下去。”在提及古城保护时,通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胡炜说。

  据胡炜介绍,通海县古城建成时间长,历史文化悠久,从设立“通海郡”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其中藏在古城深巷里的古院子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全省是十分罕见的。

  通海古城有多少珍贵的古建筑?通海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李波介绍,通海古城内集中成片的历史建筑有103处,其中以秀山观音殿、杨广法明寺、河西大兴福寺为代表的元代建筑,以古城文献里26号、文庙街11号为代表的11院明代古民居,以小新村三圣宫、河西圆明寺、文庙为代表的清代建筑,以大回村马家大院为代表的民国建筑及其内部的石雕、木雕等作品,无不展现出古代精湛的建造技艺和精妙绝伦的建筑样式。

  多年来,通海古城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保护好深藏在城里和村中的古民居、古建筑、古寺庙。通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李从刚多年来一直参与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他介绍,通海县2004年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成功后,县委、县政府就放弃了“拆旧建新”的想法,把行政中心从古城内迁出,到城西开发建设新区,腾出空间后,对古城和古民居进行保护开发。

  “2005年至2009年的5年间,是通海古建筑保护的黄金5年。”李从刚介绍,这5年里,通海县采取政府补贴、拉动社会投资的办法,鼓励老居民和企业改造、保护、修缮古民居。按照政府修缮古民居的标准,列出20多条补助清单,随后文兴街、马家巷、文献里、南北街等街道的居民纷纷进行了房屋改造,通海老城的风貌逐步显现。

  2009年提出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后,通海县保护古城的步伐从未停止过,目前随着古城项目建设的推进,一批老宅被修缮后开发成民俗客栈,一些街区得到进一步整治,外观更加协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古城焕发着勃勃生机。

  从2009年提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至今,通海十年磨一剑,构建起了全民全面积极参与保护古城、开发古城的大格局。

  通海古城文献里26号的孙氏老宅是典型的滇中“一颗印”民居,产权由孙氏子孙5家人共有。多年来,只有85岁的孙崇发和83岁的老伴儿居住在院内的两间房里,其余房子一直闲置着。政府修旧如旧的补贴政策出来后,孙氏第22代子孙孙秀丽出面,将房屋租赁过来进行集中统一修缮,并将约500平方米的房屋打造成拥有8间房的客栈。

  走进孙氏老宅,外院小巧玲珑、布局精巧,中院四方天井、闲适宜居,内院绿植点缀、古朴清幽。据孙秀丽介绍,房屋修缮花了80万元,政府补助了20万元,作为客栈经营,生意还行,节假日都能住满。她最大的愿望不是经营老宅能赚多少钱,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祖上的老宅能完好无损地传给子孙。在政策资金的引导下,一批古民居的主人纷纷对老宅进行修缮、保护和开发,实现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民间涌起的老宅修缮热潮,促进了通海古建筑业的发展。位于通海县城的云南永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旗下就有5个专门修复古建筑的分公司,该公司总经理资玉明主持修缮过通海数十个滇中“一颗印”院落。通海古城文庙街54号,是资玉明设计建盖的属滇中传统民居“一颗印”合院建筑,他凭借这个“前五后五中六耳”的作品——毓秀院,入选首届“云南名匠”评选精品展,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

  多年来,在古民居的修缮保护工作中,资玉明带领团队,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再创造,在保证修旧如旧的同时,完善现代生活需求设施,使通海传统民居得以传承及发展。

  据李波介绍,除了珍贵而繁多的古建筑外,通海古城最具价值的宝贝,还有4000多件馆藏文物,以及以贝丘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火葬墓地等。在通海县原文联主席林启龙眼中,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通海势在必行、志在必得,也将当之无愧。他介绍,通海是历史上滇中有名的文化重镇和经济重镇,仅明清两代,通海就出过44个进士、4个翰林、605个举人,也是经官方批准的“礼乐名邦”。多名受访者一直认为,拥有悠长历史、灿烂文化和文明和谐的通海,目前已经构建起古城保护开发的大格局,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保护古城的氛围日益浓厚,开发古城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与日俱增。

  夏日的夜晚,记者行走在古城北街,多年前记忆里丑陋的卷帘门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古色古香的木质门。在以阁楼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条步行街上,地板是青石板,流水是长流水,绿植、盆景点缀着河道,雨中古城在各色彩灯的照耀下散发着迷人而又古朴的气息。(玉溪日报记者 白诚颖 文/图)

很赞哦!